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7|回复: 2

武汉风俗浮世绘(上、下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 09: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http://www.pwww.sgw.cn/
2004-10-13 14:44:24      

--------------------------------------------------------------------------------
       写在前面
         本人庄重声明:本人就是武汉人,通过以下文章就知,不过本人是一个反戈一击的武汉人,通过以下文章也知。

     对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地域习俗的锆桎,非本地区人的直言批评往往被指责为恶意丑化、搞地域攻击。本地区的人虽然对自己家乡的污垢也是怒其不争,痛之鞭之,然传统家乡至上的地域情结又告诉他,责我桑梓之垢非吾乡辈不可,凡非乡辈之诟,概必党同伐异,群起攻之!这往往会导致了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的大规模的地域攻击现象。这实际上是现代饱受挫折感的国民脆弱心态的具体表现,这种小国寡民心态泛滥和蔓延,于民族何利?国家何益?于现代化进程何助?象鲁迅、柏扬、李敖这样的勇于自揭其短的大家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的鄙视,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这样的心态并不会对国人的心理健康有任何帮助,而讳疾忌医只能害人害己。


      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一定是有精华有糟粕,不要把地域特色的东西一概用攻击和歌颂来简单的划分,这只会矮化我们民族智商,矮化网友们的辨别能力,抹杀地域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这次改版名称叫《武汉风俗浮世绘(上下部)》版,本次增添了一个全新的下部——“ 武汉风俗组画(素描)”,而上部也作了许多完善性的修改。其目的是想更完善、更全面、更忠实、更典型地反映生我养我的武汉地区的民风民俗。

(注:万勿抄袭,否则官司见!)

上部  武汉——另类地域风俗

     全国一般地方的人对自己家乡大多是溢美之词,不是家乡五谷丰登,遍地金光灿灿,就是西瓜长在树上,汽车没轮照样飞!惟独武汉人不同,他们碰到外地人最喜欢吹的一件事就是武汉的缺点,特别是武汉人——这个全世界最怪异一类的人的缺点!

     在这个湖泊纵横,九省通衢之地,有三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江湖文化、市井文化、第三种那就是比例占的比较微薄的楚文化!

      这三种文化所在武汉人中占的比例是这样的——市井文化占到60%,江湖文化占到39.02%而楚文化就只占0.98%,

一、武汉的江湖文化

1.帮匪不帮兵

    至于说到江湖文化那大概是由于武汉的历史地理位置的特殊造成的,自从三国时夏口闻名于世以来,武汉这个码头之地就是各类跑江湖的人士集中地,到了码头当然要打码头,可不能讲礼贤下士,温良谦恭让,通俗的说就是靠拳头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武汉人也从此养成了打码头的习惯,我们现在还可以经常听到“外面玩的哥哥”抖狠时说“你个豹胆妈的是哪个码头的沙?!”“打码头”是每个武汉人必修的功课!因而养成了武汉人的普遍的江湖性格,说话惟恐不象江湖口气,自己惟恐不是江湖中人的,一般市民崇拜江湖不敬官府,帮匪不帮兵,尊码头强者不矩是非公平之道,如果在两方冲突中有一方说:“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那说这话的人未免贻笑大方,要知道武汉人是尊强者赢者,不尊公理的弱者和书生气十足的人!在广东如果有人说你“斯文”那可是对你素质是极高的褒扬,在武汉你要说他“斯文”无疑是说他娘娘腔,那可是比骂他祖宗八百代还难听的事。

2.“两王”事件看武汉民风

      记得“两王”事件出来后,“两王”在武汉打死了几个警察,在武汉警察的对某大院大举围捕之下结果逃之夭夭,霎时间,武汉军警风声鹤里立,两个月内,民兵警察如草木之兵,大肆搜捕,可在普通老百姓那里可就热闹了!有的眉飞蛇舞的编造“两王”如何有“通天之臂”,“缩骨之功”而逃脱官兵追捕,有的说他两如何拿着“两挺机关枪杀出血路”,没有一个人在指责两王的残暴和凶悍,反而人人都说如果两王“他要是逃到我家里来了,我肯定会好吃好活的招待他的”,“来了我就说,您家吃么斯?用么斯?随便!”,“鬼的姆妈才去举报”,一时间好多人都恨不得有两王跑到他家里与他共进晚餐的荣幸才好!人们对警察则都鄙夷的说“死得好,”“怀得狠!”“都是些大苕!”。的确,“两王”能在武汉军警的如打巷战般的铁桶阵下仍然能安然逃出武汉,这不能不和武汉人的那种“帮匪不帮兵”、“尊‘肉膛’、崇江湖”的传统江湖民风有关,两年后,“两王”在革命老区江西经举报被警察击毙!

3.人人皆诩江湖中,惟恐不是江湖人。

      去年去武汉拜访一教授,教授家有一做警察的前学生,探毕教授说:“你要在武汉里碰到麻烦就找我,我几个学生的哥哥都是武汉几个区的拐子,前几天姓成的讲师跟我过不去,结果我要学生的拐子下手,在他买菜的时候把他臭肥一顿。”那警察客笑了:“有么事找教授比找我还有用,我们管不了的、管不到的那些拐子们都管”。看来是武汉人个个“人在江湖”,人人皆诩江湖中,惟恐不是江湖人。

4.张君事件看武汉人的盗匪情结

       前几年张君事件,也把武汉人的很另类“匪迷情结”来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君在武汉广场抢金时的枪一响,吓得柜台里人纷纷躲避,而外面的顾客听说有人抢劫,不逃不避反而不顾枪林弹雨的往里钻,争睹是英雄好汉的耍功夫早已成武汉人情有独钟的习惯。那情景就像歌迷围堵周杰伦、F4、赵微一样。

     当时在场的我的住在精武路的同学说:“人们象一股洪水似的拼命向外逃,边逃还边说‘打劫了打劫了’‘用枪打劫了’,听到这般喊叫,外面的人反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拼命往里挤,大家高呼着‘打劫了,打劫了,看热闹去呀!’当时我也往里挤,我看到有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伢、几个抱着小孩的年轻的父亲也跟着往里挤,边挤还边学着我们高喊‘打劫哟,看打劫哟!’咳!看热闹有瘾好像是我们祖传传下来的,,。”。

      显然,张君一伙能逃出武汉广场,跟那些追星般的 “劫匪迷”所制造的混乱有着莫大的关系。

      逃出商场张君一伙马上与警方展开了枪战,用我同学的话说当时可真是 “万人空巷,成双列纵队,夹街伺候”(这话象是甲午海战的评书)、“江汉区市民,踊跃观战,鹿死谁手,大家拭目以待!”(好像三大战役打天津时的解说词)

      结果在一片喝彩声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君绕后路打死与之枪战的民警陈胜琪和方亮,一伙人在光天化日之下驾车逃遁无形,其所打劫的12个柜台的金货被好整以暇的劫走。

     当天晚上,张君为抢武汉广场而在其对街精武路所开的、由其老情人秦直碧掌柜的火锅店一阵热闹,秦直碧装疯卖傻的一个劲的问武广发生的事,我的同学就听着几个人在那里吹了起来——

     “他妈的抢了那么多金货,逃跑时掉点下来让伙计们拣下子也好呀”“你看那几个家伙枪法那么准?听说别个参加了越战!”、“他们抢的金货用货车装的呀,这个班玛的要是开到我家门前掉几根链子下来就好了”、“看来这也是个发财的路子呀!”、“这帮哥们做事也不把我们带着,咳!”、“警察是该死,那么坏货的枪法还跟别个打?”、“一天到晚找小姐,他们练的是另一种枪法!”、“除了收小贪小贩的东西外,还有个鸡巴用?” “听说那个家伙是玩了轻功的,一个轻功跳过了警车,甩手一抢把两个警察都打死了”。

      据我同学说:这种腔调在相邻几间餐厅里是“无一例外的”。

      我同学在当晚其实是看到了张君、赵正红和陈世清的,当时他们在另一桌默默的坐着,赵正红的手还用一个毛巾缠着。问他为什么不举报?“举报?我要知道他们几位是抢武广的大侠的话,我磕着头求他们收我为徒弟还来不赢哩!我为什么要去举报?”他一副诧异之极的表情。

     不几天张君一帮安然离开武汉。

二、武汉的市井文化

1、“豹胆妈的”“个把娘养的”

     要说武汉的市井文化,那就是武汉都市文化的的最精华的部分了----------骂人吵架文化!你不要以为对武汉人来说骂人吵架是件十分不情愿的、是一件伤筋动骨的烦恼事!不!对他们来说吵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娱乐、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消遣、是一种沟通、一种声音大字报、是一种另类的都市交流。它是每天的生活必须,是武汉人,从小到老,从男到女,没有哪个不吵架的,比如说八十年代的出生的小孩,很多父母亲第一句不是教他喊“爸爸、妈妈”,而是第一句就教他“你妈B,,”“你妈毛,,”要问他们为何这样教小孩,年轻的父母通常就会说“早点学会骂人将来不会吃亏!”。对于武汉人来说,一天不骂人吵架的,那就象犯了毒瘾一样的难受,一天到晚大街上“豹胆妈的”“把娘养的”的叫骂声充斥着街头!

2.看别人吵架大凡是观摩吵架技术

      大凡大街上有人吵架,无论大事小事必有一大群人围观,这围观的人里面有看热闹的、插科打诨的、有喝彩欢呼起哄的,面对免费的街头娱乐短剧人人“不看白不看!” 吵架之前拉开架势,拉弓搭箭,胜负不分颇有悬念之感,但是最有趣的事是,围观的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借鉴和观摩其吵架技术的目的!

      看看哪个“会嚼”,哪个人会“嚼死人”,特别是把无理的是说成是有理的人,加上幽默无厘头,一般就会赢得喝彩般的大笑。大家都会对那个“嚼死人”的家伙抱以无限崇拜的眼光,同时纷纷“嘴(指责)”哪个不会“嚼”的人。一般来讲是“嘴”乡里人,帮武汉人,“嘴”有理的弱者,帮“会嚼”而无理的强者!而大凡围观者都要从这吵架中学点技术,凡是“会嚼”的人的那些精彩吵架“名段”“名句”大家都默默的记住在心,等到自己有机会进行唾沫之战时也可派上用场。

      某年大年三十的桥口一带停电,翠日我问一个哥们,“那昨天你们怎么打发呢?”“先打麻将,后来有人吵起架来,我们麻将一收就看他们吵架,从十点种吵到两点种,到最后还是没有打起来,我就先睡了,听说他们后来一直吵到早上五点钟。”什么蔡明赵本山、什么黄宏陈佩斯,你们都见鬼去吧,还想用小品在春节晚会上唬弄文娱生活不太丰富的全国人民,我们这里天天上演小品比你们的贫嘴丰富精彩多了!

3.吵架的名词变化很快,要跟上变化形势

      在武汉吵架的名词变化是很快的,你如果你没有很快的掌握那些新出炉的骂人的名词就会显得非常吃亏,本人有一次生病两个星期没有出门,上得公共汽车,见一人不留意的踩了一小姐的脚,那被踩的小姐自然开始了“公汽进行曲”,不停的骂声数落,两分钟后踩人的哥哥丢了一句令全车人为之一亮的回击:“你个板妈的怎么这么链条呀!?”登时那小姐住嘴了,全车人也怔住了,是武汉人凭直觉都知道这是一句新的骂人名词。小姐的住嘴表明了自己的惭愧和无知,车上其他人的欣喜和振奋表明了他们对学到新的骂人名词的开心!当然我的江湖的词汇里也多会了一句“你怎么这么链条呀!”

4.要嫁就嫁吵架英雄

      通常来讲,在单位里群众威望高的人就是那些“吵功”高强的人,原单位有一同事诨名“狗子”,其人相貌委琐,身体弱不禁风“壳壳囊囊”的,但是他有一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嚼”、会大嗓门吵架、“死的说成活的”!第一把手被他吵成了心脏病,第二把手被他吵的提前退休,第三把手被他吵的自动离职。当时在单位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我们的大英雄,大家每每谈到他的“吵功”中的“精彩名句”皆是以传奇故事的口吻来赞叹的!几个刚来报到的妙龄小妹,更是对他眉来眼去,色诱“英雄”,虽然他已四十挂零,但在单位里却是靓妹们首屈一指的“钻吵王老五”!他最后被我们单位的“金花”——一医学教授的二十出头的女儿抢了去,以吵架决雌雄、以吵架论英雄,令我们看到婚嫁史上的另一奇观!

5.提起枪来能战斗,放下枪来能吵架

     我一武汉的姐们谈起她家里的趣事也可是算一绝。她老妈嫌隔壁的泼在他家门口的水不礼貌就和对方吵将起来,哪知对门家的几个女儿哪天恰巧没有上班,于是就大干快上的干开了!老妈见势不妙就连饭也不做了,叫了个盒饭,中午也不休息的边吃盒饭边喷饭的大骂着,但是毕竟势单力薄,她立即打电话要她的小女儿请假回来助阵,于是她妹妹有班不上的火速的赶回救驾。可过不一会对方的儿子回来了,于是对方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使老妈家的形势更加险恶,“把你的男朋友叫来!”随着老妈的一声命令,小女儿叫来了她的男朋友,男朋友一来好歹兵种齐全了,但是对方儿子的几个同学又赶了过来帮忙,眼见对方又在壮大队伍,小女的男朋友一想这可不能在丈母娘的面前输面子,于是就把他在警备区服役的排长弟弟和所在的一个排的大兵哥们呼来,随着战士们的到来,吵架达到高潮!整条街的人都蜂拥观战。只见一个排的战士们骂骂咧咧的拿出皮带吼三喝四的,拍墙摔椅的大声咆哮。这下对方可知道了厉害。对方即刻挂起免战牌,悄没声息的做了一夜窝囊鬼,只见在排长的指挥下,战士们骂到半夜才收兵,,,,,在当晚的犒劳子弟兵的宵夜中,老妈说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话:“谢谢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提起枪来能战斗,放下枪来能吵架,,,”

6.为何喜欢吵架?

      要问武汉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吵架,有人说是拜武汉天气热脾气暴所赐。老人们说吵架会健身长寿,小姐们会说吵架会排颜去毒,永葆青春。年轻伢们说,吵架会增强阳刚之气,等于每天练提气收肛之功,治阳痿早泄。尽管有很多说法,但都不全面。不管怎样,如果你要是去武汉,并且与武汉人人吵了一回架并且吵赢了的话,那种真实的荡气回肠、快感无比感觉真能让你获得“此生不枉呀”的人生感慨的!

7.武汉人的日常语言(不骂人时的语言)

     武汉语言文化里是没有赞美文化的,象广东语言里“好靓呀”“好犀利呀”“好正呀”“真系列仔”“好醒目呀”等对人和事的赞美词句,几乎在武汉话里完全找不到!武汉人正常交流时绝少谈论什么积极正面的事情,经常的口气就是些带着武汉骂腔的玩世不恭的贬辱言语,人前人后皆很少听到有人以正面的、甚至是中性的口气去夸奖赞扬某人某事,大多数人的背后听到的皆是批评、贬辱的说词。

      我一个朋友先在武汉办了个学校课外美术班,到美术班办画展时,个个观展的同学说:“这画的象个几吧样,还没有我用左脚画的好,”“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我不上它们这个班,都比他们画的好!”“画的象一拓大粪!”大家一起整齐的大叫“大粪,大粪,大粪!大大粪!!”这些血海深仇似的评论都出自那些未参加美术班的同学们的口中。

     这朋友后来来去广州办同样的美术班,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当画贴出来后,来观看的同学无不发出惊叹“哇,好靓呀,真系烈咯!”“好犀利呀!”“好正呀”,“睇塞好爽呀!”大家都是一片赞叹声、赞美之声。

    “没出武汉之前,我以为全世界的小孩的表现都会象武汉小孩那样,到了外地我才知道,武汉的小孩子们是太特别了,真不明白,武汉的小孩子怎么那么恶毒刻薄呢?儿童的一点美好的天性跑到哪里去了呢?”我的这位办艺术班的武汉朋友感叹道。

     小市民谈论伏明霞得到跳水冠军的说法也堪称武汉语言的经典

     “学习不行才去学跳水去的撒,小时侯就是因为脑袋不行,连黄鹤楼在龟山和蛇山都搞不清楚才把她妈才把她送到跳水队去跳水的嘛!”

      反正无论多么高雅的、伟大的、漂亮的事物,经过武汉人的舌头一过滤,全都成了猪狗不如的排泄物了。

      当然武汉话里也有赞扬的话,如果你听到如下的说话你绝对不要奇怪,他决不是一个罪犯的同党,决不是监狱同牢者之间的对话,他绝对是一个正正宗宗的武汉人,比如说:

     “小马几肉膛呀(肉膛:勇敢的意思),连劈八个人!真亮!(勇猛)”“我就蛮佩服猩猩,晚上在街上搞了几个下夜班的女的,也冇得一个人告他,是么原因哩?他说只要是把那些女的搞爽了,人家肯定不报案不告你!听说他的东西蛮长,搞得女人蛮舒服的。这个鸡八真是有板眼!佩服!”用这些腔调对话的人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孩;既包括年轻的哥哥、也包括上年纪的爹爹、婆婆们!

     我不知道哪个地方还有这种语言模式——武汉人的说话模式里有两种,一种是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书本语言基本一致的,它是不常用的、客套的、较官事的语气,一般用于公开的场合官场说话。而另一种是正常的武汉人的说话方式:大多数词句充满江湖的玩世不恭的语气,在这个常用的语言模式里,武汉人把中华语言文化的正面意义的词句统统转换成江湖语言——

高雅——舍得做!幽默——痞得很!情人——皮伴,有威信——闹得哄!正气凛然的人——蛮哥们!聪明——贼得很,能说会道——嘴劲,人际关系好——玩的开,勇敢——肉得很!尊守纪律——会装佯!坚持原则——夹生半吊!胚子货,团结——扎帮,扎起帮!积极向上——欠得很,掺得很!

     “大家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奋斗!”,翻译成正常的武汉话就是“伙计们扎起帮一起亡命的、恶死搞啊!”


四、武汉的楚文化

      就普通的武汉人来说谁都不知道楚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不服周”的敢于叫板的“首义精神”;有人说是 “吾将上下而求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大任”精神,其实这些所谓的楚文化精神和普通的老百姓一点都不沾边,象方方、池利一类不是真正的武汉人的所谓汉产文人,在企图表现汉味的文化的描绘上实在是搞笑,她们并没有一个符合实际而较为准确的坐标来表现武汉人,并没有把武汉人这个全国最奇怪的地域群族的精髓真正的表现出来。比如说武汉人喜欢夸耀自己的缺点特别是吵架方面的能力的,但是就没见“汉味作家”们在其书中有何表现,其实武汉人对外地人吹嘘自己怎么坏、如何有吵架打架的能力,是一件是非常沾沾自喜的炫耀。看到外地人如何的听得如何的坐立不安、如何的不是滋味,武汉人脸上便表露出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世界上唯一喜欢夸耀自己江湖习气、吵架打架、投机取巧、好勇斗狠的和平地区的族类,就应该是武汉人了。他们是世界上唯一非常热爱自己缺点的人。

     非要说武汉有什么楚文化的话,那就是有将近有四十座大专院校在武汉,这除了表明武汉人太需要文明外壳的包装外,实在不知道楚文化在武汉和武汉人身上到底有何体现?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部  武汉风俗人物组画(素描)

武汉口头语打油:

板妈婊子说武汉
汉人说话射子弹
吵架天天家常饭
众人围观喝彩惯
吵架大戏最好看
辩战唾沫武汉观
扁连台湾口水战
怎比嘴王大武汉!
池莉方芳样难看
拿腔捏调说武汉
本来祖籍非楚汉
说出汉话真弯管!
武汉主流江湖蛮
蛮风蛮气三镇漫
唾沫文明拳头汉
池莉芳芳嘴当铲!(注)
力拔山来口水战
武汉大嘴千千万
谁要不服吐他看
唾沫长江顶武汉!
多亏武汉唾沫汉
三峡无水要靠咱
吼断桥梁江到灌
三峡永远水满漫!

     :池莉、方芳——两个非武汉生长的所谓“汉味女作家”,两人的长相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铲——武汉话,扇人耳光的意思。


一、武汉人的“一口气!”

1.武昌起义一口气!

      武汉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武汉人十有八九的回答你“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按狭窄的外地人的眼光来看那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但武汉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却完全不同,“宁活一口气,不要十包米!”这是流传武汉几千年的习性,武汉人决不在面子上输人!

      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的就是这一口气造成的!1911年10月9日那天晚上熊秉坤跟旗人喝酒赌博,旗人输了不给钱,熊秉坤说:“你个斑马的不给钱就是不给老子面子哩,”那旗人说“咱不给钱又咋的?你个汉蛮算个啥?有胆量就用枪打我呀!”老熊一下子拍起桌子来大叫:“老子数三声,你个婊子不给钱的话,莫怪我王八盒子不认人!”那旗人站起来坦开胸襟说:“你丫打呀,老子看你老熊有几个胆?”老熊二话不说,拔出毛瑟枪来:“老子老熊多的没有,就只有一个熊胆!”“啪”的一枪当胸就打死了那傻B旗人,老熊的哥们一看这还得了,根据连坐法,他的上级和下级都会因此遭殃,彭刘杨等革命党人当晚枭首示众,我们这里打死了人,明天不把我们当革命党人给抓了?有人小声的说:还不如学一下革命党,反了,,,熊秉坤酒壮熊人胆,学着吴广的腔调说:“你娘的个B,大家连坐是死,反了,把个几巴的楚望台炮楼拿下来说不定还不会死的,也学革命党人,反了,反了反了!反了他个婊子养的!”于是工程营里老熊的哥们,也战战兢兢的相互激励高喊“反了,反了反了!反了他个几吧养的!”大家拿起枪迅速占领了楚望台,直攻总督府,没有防备的总督瑞徵吓得屁滚尿流的当晚凿洞而逃了!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就因为这样的琐事和意外因素打响了。

     什么孙中山、什么同盟会、什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伟大而周密的起义策划,和老熊的“酒壮熊人胆”相比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老熊的工程营一枪算是成功了,否则和革命党没有一点关系的此老兄将会为几吊铜钱满门抄斩的!

      老熊就寝于八十年代末,在他去世前我曾有幸亲眼看到这位耄蓍老翁的风采,只听得他大声的呼喝:“个斑马的,再打两圈、再打两圈!”

      要都象上海和广东人那样,决不“因小失大”,决不“占小便宜,吃大亏”的思想,辛亥革命会成功吗?从这点来讲,在外地人看来武汉人有些傻气的“吃大亏,占小便宜”的思想挽救了中国!

2.不给面子大过天!

     在武汉,无论是小市民还是教授、老师、艺术工作者只要一言不和,大家的“那口气”顺不过来的话,都会因小失大的一刀子就捅将过来。这就是武汉人自我标榜的“宁吃大亏,不输面子” 的特点。

     据说朱世慧当年因为团长请了别人吃热干面而没有请他,他就非要拿刀子捅他们团长,好在被他们的几个同事拦住了。否则大家都看不到《七品芝麻官》这部大戏了。

      何柞欢(著名湖北评书说书人)在武歌的聚会上骂吴雁泽输酒不喝,非要老吴唱歌来抵,老吴偏不喝也不唱,老何就一瓶子砸了过去,据说吴雁泽现在的秃头和老何当年一酒瓶子很有关系,当时吴雁泽也不囊当,抄起一个大汤勺向何怍环眼睛扫去,现在何怍欢视力欠佳,要带眼镜,也要归功于吴雁泽的勺子功!两位老明星的举动在武汉人看来并不奇怪,谁要你不给别人面子,让人家气不顺的?!

      前几年我侄子和他同学大清早去参加高考,他骑车途中楼上一盆水泼到他身上,他生气的在下面破口大骂,泼水那家夫妻不服气也骂骂咧咧冲下来和他对骂,他同学劝他要高考就算了,那对泼皮夫妻说,“你个斑马的有本事不参加高考,我们骂几个小时!”我侄子向来是个学艺武艺皆精的人,而且血性十足,他把书包一丢说:“要高考的先走,老子今天不参加高考了又怎么样?老子不参加高考死也要把你两个狗日的打服气,”身材高大的他,一顿乱拳的狠打,他把那对泼皮夫妻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躺倒在地!当我侄子赶到高考地三十三中学时因迟到了三分钟不准参加化学考试,虽然说他当年因少考一门而没考上,但他也在他的同学人人夸其 “一口气”的大无畏的精神安慰下得到不少慰籍!

      要说说武汉人个个是鞭炮那是夸张,但是对所有可能成为鞭炮的武汉人,你千万不要拿着划着的火柴靠近他,你想撩拨的拿着火机逗他玩,他宁愿自己炸个稀巴烂也要把你的一跟手指给炸掉!

     这就是武汉人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特殊的脾气性格!

三、武汉的老人

1.武汉老奶奶的特殊品味

      武汉的老奶奶特别喜欢生来就是坏小子的男孩子,如果她的孙子不把泥巴扔在别人家晾晒的床单衣服上,不把隔壁家的老张家孩子的头用木棒子敲个大包,不把幼儿园的小明明打得掉颗牙,这老奶奶就象难受要死郁闷之极似的,似乎看到孙子的调皮捣蛋和胡作非为她就开心那感觉就象能长寿到180岁一样的!

      如果隔壁家有个乖孙子,老奶奶们一定会编着法调侃到家的去损别人,“您家的孙子好乖呀,老是被人欺负,这样长大之后会没有出息的呀!”“看这个样子这么斯文,有什么用呀,哪象我的孙子,在幼儿园小班里就是大王,连大班的小伢都打不过他,看你孙子白白净净的象个小姑娘伢一样,将来,呵呵呵呵。。”

      有些老奶奶还经常还教点招教给小孙子:“小宝,你这没有用?打架的时候你看着打不赢的时候,就抠他的眼睛撒!以后记住晓不晓得?!”

     我不知外国的老人是怎样的脾气秉性,但是作为中国来讲,就我个人觉得,武汉的老人那一定是全世界老人群里最怪异的一群。

      在武汉,年纪大了以后好象人就当上了大官一样,荣升成什么局长、部长一样,谁也若不得,人越老脾气就越大,越老越火爆好斗,闲着没事找着碴儿与人闹!

      有一次我和我以前的女朋友去蔡林记去吃热干面,虽说蔡林记是连锁店、是个武汉上百年的老牌子店,但是每一家蔡林记脏的就象是三无人员废品堆积场一样,蝇蚊乱舞、桌凳油腻,我和我女朋友找了个稍微干净的地方刚坐下,就见一老太太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到我女朋友腿上,我女朋友也是老武汉,说话也不客气:“您家的屁股坐的不亘人吗?”那老太太不屑的翻了下眼,象江青到武汉来视察一样,“没看到我没有位置坐,也不往旁边移一下?你要不自觉,我屁股座到哪儿就是哪儿了!”老太太的理由正经八辈!

     “您家要我移动一下事先说嘛,随便往别人身上坐当心把老骨头座翘了呀!”我女朋友说,“才懒得说么事呢,没有那么多涎水浪费,不服气你坐到我身上呀?!”
     老太太的声音更加洪亮了!眼珠子瞪得象铜铃那么大,一副不吃热干面要吃人的模样,,,

2.三叔公的特别爱好

      我以前的邻居三公公,年轻的时候人都说个文静最怕惹事的人,但是他上了六七十岁后却有了新的爱好——喜欢在街头与人扯皮打架!有一次他故意走在马路中央,等着一个转弯的自行车撞上了他,他扯着别人闹了一两个小时,直到别人给他100元钱他才得胜回朝的说“今天是教育你一下,放你一马,下次你再这样撞老人,不要你拿出1000块钱才怪!”。

      三叔公最高记录是一个星期他竟然和别人打了三次架、扯六次皮,你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这么大年纪了不出去扯皮好象活着觉得没有意思,怎么才能做到老不退火?只有天天的闹事才能调节自己的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呀,你们这些年轻伢还不懂得这些道理,到老了就知道了!再说跟现在年轻人闹一下又不会吃亏,每个月闹几次,抽烟的零用钱可以闹回来呀!”,

       现在全国风行反日之风盛行,三叔公现在又与时俱进的一天到晚想与日本人去打架,这段时间少去了发廊,多去了黄鹤楼,希望在那里碰到旅游观光的日本人,脸红脖子粗的与日本人干一架,闹个爱国名声赚点日本外汇,做着财誉双收的美梦!

      前段时间打电话回去听家里人说,去黄鹤楼的三叔公打错了人,把马来西亚人当作了日本人,结果搞到局子里坐了七天,,,,,,

      武汉的老人当然不都是三叔公这样的人,各位武汉的看客也可以举一下与三叔公这样相反的例子,就我的经历来说我迫切希望看到武汉老人的另一类型的例子。

四、武汉的女人

1、武汉女人

     在江湖、市井和楚文化之中卵生了另一种文化——武汉女人文化——攀附、权欲、崇俗。

      武汉的女人是体现武汉江湖文化最浓缩最经典的一个代表,它在武汉人生活中占着很重要的比例,也绝对是全世界女人里最另类的一类。

      武汉女人总的来讲是实用主义的一族,自己脑袋里除了装些实用的工具外,很少有什么浪漫的、文化的、精神的奢侈品存在。如果有,也只是为了包装和掩饰她们那些乏味的利己主义算计的装饰盒。

      作为武汉女人她们是坏蛋、暴力、江湖的崇拜者!是狡诈、恶俗和一切鸡鸣狗盗之术成功者的崇拜者!

      你在武汉女人身上是找不到什么温柔贤惠之美的。在这个江湖大环境里,温柔贤惠对她们来讲是无能、低智商、好欺负的代名词。

      而另类美感的——市侩之美、强悍之美、粗俗之美、傲慢之美、功于心计之美才是武汉女人津津乐道所追求的。

     形象的说,武汉女人是武则天和虎妞的结合体、王熙凤和孙二娘的结合体,孔二小姐和黄蓉的结合体、伏明霞和全智贤的结合体!

2、攀附文化(往上爬文化)

      19岁武汉姑娘伢伏明霞甩掉足球衰将南方、拍到了56岁梁财政司长,有人说伏明霞功于心计,其实对于武汉人来说却一点也不必大惊小怪,她从小就是喝的这口水,吃的这方的粮。有香港记者对他们拍拖曝光采访她父母问: “你们觉得年纪相差这么大很适合吗?”他父母用武汉人通常会用的腔调说“我们没有觉得呀,我们到是觉得他们蛮般配的,对他们向外公开他们的关系表示恭喜!”

      反正武汉女人觉得不找比自己地位只高两三档的人就划不来。在武汉你经常会看到,食堂妹找到了工程师,扫街的找了个研究生,炸油条的找了个车间主任,营业员找了个公司副老总!当然也有工人找工人、干部找干部鱼找鱼虾找虾的,但那样的结果就是一个——吵架、打架,最后离婚拉几吧倒!

     名人有名人的攀附的方法,市井百姓也有市井的攀附公式,根据武汉的民风,一般女人要找了个劳改释放犯做老公就象是自己做了湖广总督的夫人一样的风光。

      我有一哥们的妹妹与“外面玩的”拐子(江湖老大)挂上了,熟料她男朋友因打劫抓了去,一打工的小伙子就找上了他妹妹,她老娘知道后非常气愤,老是骂那打工仔, “看小王那老实巴交的耸样哪一点能和三毛比?” ,劝女儿是:“三毛板眼多大,坐牢都是号霸,都有人进贡,小王不要说有人进贡,连挤车抢座位都抢不到一个,你就不怕三毛出来把你那个小王剁个七八块的?”在全家的劝说下,他妹妹隐忍青春的流逝,甩了那工人,以“三毛老婆”的名义专心的等待着三毛拐子的出狱。

     “要找就要找玩味的、有出息的人嘛!”。(玩味——武汉话“风头很劲”的意思)她老妈算是松了一口气。在武汉女人眼里,坐牢的人也是很有出息的!

      良家闺秀、小家碧玉绑靠江湖老大早已是武汉的一个流行的地区风俗,在以前是为了不受人欺负,现在就与时俱进,是为了让自己风光,占点别人的便宜,为自家捞点好处。

      找有“板眼”的男人当仁不让、不惜等待,这是香港江湖片里最崇尚的江湖女人的风尚,虽然这种风尚在武汉是再普遍不过的事!

3、权欲文化(制男文化)

      全智贤所演的《我的野蛮女友》在武汉男人中是最有心得的,就对女人态度来讲,武汉男人也个个都称得上是委屈受节的车太贤。经常在大街上你会看见与男人吵架的女子狠狠的给男人一耳光的情景(或者自己的男朋友、或者是在街头与自己吵架的陌生男人),与武汉女人相比,全知贤妹妹实在是温柔贤惠的多。

     我高中时的一个女同学和一个江湖拐子(江湖老大)好上了,高中还没毕业她就奉子成婚,当时我们都觉得象她这样的学习好、斯文秀气的人,不参加高考却偏要嫁给一个五大三粗满脸刀疤的流氓? 她罩得住他吗?

      哪知两三年下来那拐子被她整的服服帖帖的,以前是偷、抢、拿、占的东西都跟弟兄们一起快活;自从被老婆管教后,那拐子凡是偷的、抢的、拿的、强占的东西就全部拿回家了奉献给老婆了!

     据说他现在家境富足与他老婆的对他的调教有着很大的关系!

      最近我这位女同学“翘起了盘子”(武汉话:装出了不起的样子),一生气撇下老公跑到深圳来“犯桃子”(武汉话:私逃)了。我好生奇怪的问她:你是怎么把蒋总统教育的那么好的?(老公诨名蒋总统)她说那还不简单,天天说他“冇得用!”,“哪象个男人!”,天天的鄙他,虽然自己也挨了几次打,最后他还是乖乖的听我的,我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没过几天她老公就打来央求的电话,电话里说只要他回来,连公公婆婆还有大姨二姨反正是在全家的人都到机场来接她,她于是也收起了行装准备回去,我说你不回去不行吗?她说:那哪行,全家的财政大权都在我手里掌握着呢!
     
      在全世界范围内,女人或妻子象林肯总统的夫人玛丽.托德那样的悍妇毕竟是少数,但在武汉大多数女人和妻子却是标准的玛丽.托德型,不断用鞭打、嘲笑、折磨、挖苦的方式砥磨着老公上进或者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连梁锦松司长也公开的抱怨小鸟依人的伏明霞经常“发脾气”,他老人家也许觉得新奇和好玩,他不知道他正中了武汉女人祖传的制老公绝招哩!

      梁司长,你可要当心呀,不要说你那十来个亿的身家,过不了几年你就会搞得连零用钱也要到伏少奶奶那里去讨的哩!————一个好心人的提醒!

4、崇俗文化(痞子文化)

      有人说要知道武汉女人是雅还是俗,看看伏明霞的fuke you的裤子就知道了——武汉女人穿件衣服都喜欢骂人的,而且是要嫁给梁司长的准备做司长夫人的女人。

      今年四月份左右,李咏的梦想剧场,其中一个被选中的姑娘大谈了这次“梦想演出活动”中男朋友对他的帮助,他是这样的话题“我是武汉的,我与我男朋友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我们的认识也是有缘,开始是我现在的男朋友不小心碰了我一下,然后我骂了他,他不服气就开始还嘴,于是我们就骂开开了,我骂了他一个小时后,他求我说:我求你了,咱们两个别骂了,咱们还是讲和好吗?!,,,”虽然这姑娘说话时一口标准带卷舌的北京话(和徐帆一样),但是她仍然装着着一颗武汉人的心!

      我初三时,在大街上听到一个阿姨和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的吵架,才开始的对我生活地区的地域文化有了震撼性的理解。

     “你这个小B不知道是谁做的种,再吵我拿根棍子把你下面给轴死它的!”这是那阿姨粗重而沙哑的声音。

      “你这个老B,你再吵再吵,老子把你个B毛一根根的拔下来的!”这是那女孩清脆的还带着童稚的声音,一片围观者的喝彩,,,,,

      据说新疆维族人最厉害的骂人的内容是“一个妈妈,多个爸爸”,比起那些没有中原文明教习的北番来,武汉女人的问候语却似乎更有些生番的味道。武汉女人的比俗、比恶、看谁痞气到底,是全世界其他地方谁都不能比的!

      某年五年级暑假期间,我们班组织了去江西庐山避暑游玩的好节目,我们的女班主任陈老师正值闪烁的青春年华,论模样论身材借令人羡慕,特别是她那很正面的清秀面容,就象五十年代里电影里那种风华正茂的上进女青年。我们班的男同学个个喜欢她。她在武汉时从来都羞于与任何人争吵,连大声指责我们几个调皮的男生的时候也没有,逢到可能出现的争吵,就听得她说:好了好了,不说了好吗?

     然而在我们即将下山的那一天,我们看到了我们平时难以想象的一幕,,,,我们的陈老师为了打饭排队加塞的问题,和几个上海女人吵了起来!

      只听得我们陈老师扯着清脆的嗓音大声喊叫:“你们几个上海撸子算你娘的个屁,卡(加塞的意思)我们武汉人的队,也不看你们有几个屁眼?!想跟我吵?别看你们人多?问问老娘的涎水有几多再说!”

      这时只听得那三个上海女人一个劲的在旁边说“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怎么这么无赖泼妇呀?”

      陈老师叉着腰:“老娘无赖泼妇又怎么样?还想吵的话,老娘骂到你祖宗八百代那儿去!”、“这庐山是谁的庐山?是我们武汉人的庐山!只要武汉的哥哥听到我和外地人吵架不冲上来锤扁你们才怪!看你们还敢不敢和我闹!”。

      “不要理这个小疯婆了”上海女人被骂的狼狈逃窜,,,,,

     陈老师您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了呀?当天在回程的船上我们问起了她。

      她带着刘胡兰林道静般的坚定说:“作为武汉人我怎么可能输给给上海撸子呢?”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这么厉害,我以前也从来没和别人吵过架的,但是今天我一想到我是武汉人,为了吵架高手武汉人的这口气我也得吵赢呀!”、 “我今天才发现我原来这么会吵架的!”, “大家以后都要有老师这份集体荣誉感听到没有!”,“听到——”,,,,,,,

     在武汉所谓的靓女,一定是要吵架功夫相当才能称为靓女,如果你不会吵架,男人内心里是也会小看你的,由于吵架在武汉是一件很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不会吵架的女人绝对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左路军一时哑炮,右路军的大炮也响不起来,岂不祖宗八百代脸都丢光?

     “你个B跟我骂?你个B将来生的姑娘没有B,生的儿子没雀雀!”这是原来我家楼下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经常骂她小伙伴的话!她也是我们那一带小孩子们的孩子王。

写 在 后 面

     这篇文章写完后有人会问:看完你这些写武汉人的文章难道武汉就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吗?我说我是在真实的描述武汉,尽量是真实而典型的描述武汉的特点,我从来没有想到,武汉的特点里怎么就不包括着武汉人的优点和值得夸耀的地方。任何一个问题可以多方面的看他,某方面看他是缺点,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他看成是优点,而且许多人认为的优点难道就真的是优点吗?某些人认为的缺点就真的是缺点吗?比如《全国湖北人请进》的贴文就是这样的,他把外人认为是武汉缺污的地方说成是优点。“就是说‘你个婊子养的’,那也不算是骂你,那只是透着亲切的幽默味道”(原文大概如此),所以说地域文化是丰富和复杂的,很难把某种优点和缺点能绝对的单独的提炼出来说此是此非的。

[ 本贴由 梦的轻波 于 2005-8-2  10:0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11-5 1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武汉只能泡洋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11-1 07:20 , Processed in 0.1241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