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http://www.pwww.sgw.cn/
2004-10-13 14:44:24
--------------------------------------------------------------------------------
写在前面
本人庄重声明:本人就是武汉人,通过以下文章就知,不过本人是一个反戈一击的武汉人,通过以下文章也知。
对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地域习俗的锆桎,非本地区人的直言批评往往被指责为恶意丑化、搞地域攻击。本地区的人虽然对自己家乡的污垢也是怒其不争,痛之鞭之,然传统家乡至上的地域情结又告诉他,责我桑梓之垢非吾乡辈不可,凡非乡辈之诟,概必党同伐异,群起攻之!这往往会导致了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念的大规模的地域攻击现象。这实际上是现代饱受挫折感的国民脆弱心态的具体表现,这种小国寡民心态泛滥和蔓延,于民族何利?国家何益?于现代化进程何助?象鲁迅、柏扬、李敖这样的勇于自揭其短的大家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的鄙视,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这样的心态并不会对国人的心理健康有任何帮助,而讳疾忌医只能害人害己。
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一定是有精华有糟粕,不要把地域特色的东西一概用攻击和歌颂来简单的划分,这只会矮化我们民族智商,矮化网友们的辨别能力,抹杀地域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这次改版名称叫《武汉风俗浮世绘(上下部)》版,本次增添了一个全新的下部——“ 武汉风俗组画(素描)”,而上部也作了许多完善性的修改。其目的是想更完善、更全面、更忠实、更典型地反映生我养我的武汉地区的民风民俗。
(注:万勿抄袭,否则官司见!)
上部 武汉——另类地域风俗
全国一般地方的人对自己家乡大多是溢美之词,不是家乡五谷丰登,遍地金光灿灿,就是西瓜长在树上,汽车没轮照样飞!惟独武汉人不同,他们碰到外地人最喜欢吹的一件事就是武汉的缺点,特别是武汉人——这个全世界最怪异一类的人的缺点!
在这个湖泊纵横,九省通衢之地,有三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江湖文化、市井文化、第三种那就是比例占的比较微薄的楚文化!
这三种文化所在武汉人中占的比例是这样的——市井文化占到60%,江湖文化占到39.02%而楚文化就只占0.98%,
一、武汉的江湖文化
1.帮匪不帮兵
至于说到江湖文化那大概是由于武汉的历史地理位置的特殊造成的,自从三国时夏口闻名于世以来,武汉这个码头之地就是各类跑江湖的人士集中地,到了码头当然要打码头,可不能讲礼贤下士,温良谦恭让,通俗的说就是靠拳头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来,武汉人也从此养成了打码头的习惯,我们现在还可以经常听到“外面玩的哥哥”抖狠时说“你个豹胆妈的是哪个码头的沙?!”“打码头”是每个武汉人必修的功课!因而养成了武汉人的普遍的江湖性格,说话惟恐不象江湖口气,自己惟恐不是江湖中人的,一般市民崇拜江湖不敬官府,帮匪不帮兵,尊码头强者不矩是非公平之道,如果在两方冲突中有一方说:“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那说这话的人未免贻笑大方,要知道武汉人是尊强者赢者,不尊公理的弱者和书生气十足的人!在广东如果有人说你“斯文”那可是对你素质是极高的褒扬,在武汉你要说他“斯文”无疑是说他娘娘腔,那可是比骂他祖宗八百代还难听的事。
2.“两王”事件看武汉民风
记得“两王”事件出来后,“两王”在武汉打死了几个警察,在武汉警察的对某大院大举围捕之下结果逃之夭夭,霎时间,武汉军警风声鹤里立,两个月内,民兵警察如草木之兵,大肆搜捕,可在普通老百姓那里可就热闹了!有的眉飞蛇舞的编造“两王”如何有“通天之臂”,“缩骨之功”而逃脱官兵追捕,有的说他两如何拿着“两挺机关枪杀出血路”,没有一个人在指责两王的残暴和凶悍,反而人人都说如果两王“他要是逃到我家里来了,我肯定会好吃好活的招待他的”,“来了我就说,您家吃么斯?用么斯?随便!”,“鬼的姆妈才去举报”,一时间好多人都恨不得有两王跑到他家里与他共进晚餐的荣幸才好!人们对警察则都鄙夷的说“死得好,”“怀得狠!”“都是些大苕!”。的确,“两王”能在武汉军警的如打巷战般的铁桶阵下仍然能安然逃出武汉,这不能不和武汉人的那种“帮匪不帮兵”、“尊‘肉膛’、崇江湖”的传统江湖民风有关,两年后,“两王”在革命老区江西经举报被警察击毙!
3.人人皆诩江湖中,惟恐不是江湖人。
去年去武汉拜访一教授,教授家有一做警察的前学生,探毕教授说:“你要在武汉里碰到麻烦就找我,我几个学生的哥哥都是武汉几个区的拐子,前几天姓成的讲师跟我过不去,结果我要学生的拐子下手,在他买菜的时候把他臭肥一顿。”那警察客笑了:“有么事找教授比找我还有用,我们管不了的、管不到的那些拐子们都管”。看来是武汉人个个“人在江湖”,人人皆诩江湖中,惟恐不是江湖人。
4.张君事件看武汉人的盗匪情结
前几年张君事件,也把武汉人的很另类“匪迷情结”来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君在武汉广场抢金时的枪一响,吓得柜台里人纷纷躲避,而外面的顾客听说有人抢劫,不逃不避反而不顾枪林弹雨的往里钻,争睹是英雄好汉的耍功夫早已成武汉人情有独钟的习惯。那情景就像歌迷围堵周杰伦、F4、赵微一样。
当时在场的我的住在精武路的同学说:“人们象一股洪水似的拼命向外逃,边逃还边说‘打劫了打劫了’‘用枪打劫了’,听到这般喊叫,外面的人反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拼命往里挤,大家高呼着‘打劫了,打劫了,看热闹去呀!’当时我也往里挤,我看到有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伢、几个抱着小孩的年轻的父亲也跟着往里挤,边挤还边学着我们高喊‘打劫哟,看打劫哟!’咳!看热闹有瘾好像是我们祖传传下来的,,。”。
显然,张君一伙能逃出武汉广场,跟那些追星般的 “劫匪迷”所制造的混乱有着莫大的关系。
逃出商场张君一伙马上与警方展开了枪战,用我同学的话说当时可真是 “万人空巷,成双列纵队,夹街伺候”(这话象是甲午海战的评书)、“江汉区市民,踊跃观战,鹿死谁手,大家拭目以待!”(好像三大战役打天津时的解说词)
结果在一片喝彩声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君绕后路打死与之枪战的民警陈胜琪和方亮,一伙人在光天化日之下驾车逃遁无形,其所打劫的12个柜台的金货被好整以暇的劫走。
当天晚上,张君为抢武汉广场而在其对街精武路所开的、由其老情人秦直碧掌柜的火锅店一阵热闹,秦直碧装疯卖傻的一个劲的问武广发生的事,我的同学就听着几个人在那里吹了起来——
“他妈的抢了那么多金货,逃跑时掉点下来让伙计们拣下子也好呀”“你看那几个家伙枪法那么准?听说别个参加了越战!”、“他们抢的金货用货车装的呀,这个班玛的要是开到我家门前掉几根链子下来就好了”、“看来这也是个发财的路子呀!”、“这帮哥们做事也不把我们带着,咳!”、“警察是该死,那么坏货的枪法还跟别个打?”、“一天到晚找小姐,他们练的是另一种枪法!”、“除了收小贪小贩的东西外,还有个鸡巴用?” “听说那个家伙是玩了轻功的,一个轻功跳过了警车,甩手一抢把两个警察都打死了”。
据我同学说:这种腔调在相邻几间餐厅里是“无一例外的”。
我同学在当晚其实是看到了张君、赵正红和陈世清的,当时他们在另一桌默默的坐着,赵正红的手还用一个毛巾缠着。问他为什么不举报?“举报?我要知道他们几位是抢武广的大侠的话,我磕着头求他们收我为徒弟还来不赢哩!我为什么要去举报?”他一副诧异之极的表情。
不几天张君一帮安然离开武汉。
二、武汉的市井文化
1、“豹胆妈的”“个把娘养的”
要说武汉的市井文化,那就是武汉都市文化的的最精华的部分了----------骂人吵架文化!你不要以为对武汉人来说骂人吵架是件十分不情愿的、是一件伤筋动骨的烦恼事!不!对他们来说吵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娱乐、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消遣、是一种沟通、一种声音大字报、是一种另类的都市交流。它是每天的生活必须,是武汉人,从小到老,从男到女,没有哪个不吵架的,比如说八十年代的出生的小孩,很多父母亲第一句不是教他喊“爸爸、妈妈”,而是第一句就教他“你妈B,,”“你妈毛,,”要问他们为何这样教小孩,年轻的父母通常就会说“早点学会骂人将来不会吃亏!”。对于武汉人来说,一天不骂人吵架的,那就象犯了毒瘾一样的难受,一天到晚大街上“豹胆妈的”“把娘养的”的叫骂声充斥着街头!
2.看别人吵架大凡是观摩吵架技术
大凡大街上有人吵架,无论大事小事必有一大群人围观,这围观的人里面有看热闹的、插科打诨的、有喝彩欢呼起哄的,面对免费的街头娱乐短剧人人“不看白不看!” 吵架之前拉开架势,拉弓搭箭,胜负不分颇有悬念之感,但是最有趣的事是,围观的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借鉴和观摩其吵架技术的目的!
看看哪个“会嚼”,哪个人会“嚼死人”,特别是把无理的是说成是有理的人,加上幽默无厘头,一般就会赢得喝彩般的大笑。大家都会对那个“嚼死人”的家伙抱以无限崇拜的眼光,同时纷纷“嘴(指责)”哪个不会“嚼”的人。一般来讲是“嘴”乡里人,帮武汉人,“嘴”有理的弱者,帮“会嚼”而无理的强者!而大凡围观者都要从这吵架中学点技术,凡是“会嚼”的人的那些精彩吵架“名段”“名句”大家都默默的记住在心,等到自己有机会进行唾沫之战时也可派上用场。
某年大年三十的桥口一带停电,翠日我问一个哥们,“那昨天你们怎么打发呢?”“先打麻将,后来有人吵起架来,我们麻将一收就看他们吵架,从十点种吵到两点种,到最后还是没有打起来,我就先睡了,听说他们后来一直吵到早上五点钟。”什么蔡明赵本山、什么黄宏陈佩斯,你们都见鬼去吧,还想用小品在春节晚会上唬弄文娱生活不太丰富的全国人民,我们这里天天上演小品比你们的贫嘴丰富精彩多了!
3.吵架的名词变化很快,要跟上变化形势
在武汉吵架的名词变化是很快的,你如果你没有很快的掌握那些新出炉的骂人的名词就会显得非常吃亏,本人有一次生病两个星期没有出门,上得公共汽车,见一人不留意的踩了一小姐的脚,那被踩的小姐自然开始了“公汽进行曲”,不停的骂声数落,两分钟后踩人的哥哥丢了一句令全车人为之一亮的回击:“你个板妈的怎么这么链条呀!?”登时那小姐住嘴了,全车人也怔住了,是武汉人凭直觉都知道这是一句新的骂人名词。小姐的住嘴表明了自己的惭愧和无知,车上其他人的欣喜和振奋表明了他们对学到新的骂人名词的开心!当然我的江湖的词汇里也多会了一句“你怎么这么链条呀!”
4.要嫁就嫁吵架英雄
通常来讲,在单位里群众威望高的人就是那些“吵功”高强的人,原单位有一同事诨名“狗子”,其人相貌委琐,身体弱不禁风“壳壳囊囊”的,但是他有一最大的本事就是“会嚼”、会大嗓门吵架、“死的说成活的”!第一把手被他吵成了心脏病,第二把手被他吵的提前退休,第三把手被他吵的自动离职。当时在单位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我们的大英雄,大家每每谈到他的“吵功”中的“精彩名句”皆是以传奇故事的口吻来赞叹的!几个刚来报到的妙龄小妹,更是对他眉来眼去,色诱“英雄”,虽然他已四十挂零,但在单位里却是靓妹们首屈一指的“钻吵王老五”!他最后被我们单位的“金花”——一医学教授的二十出头的女儿抢了去,以吵架决雌雄、以吵架论英雄,令我们看到婚嫁史上的另一奇观!
5.提起枪来能战斗,放下枪来能吵架
我一武汉的姐们谈起她家里的趣事也可是算一绝。她老妈嫌隔壁的泼在他家门口的水不礼貌就和对方吵将起来,哪知对门家的几个女儿哪天恰巧没有上班,于是就大干快上的干开了!老妈见势不妙就连饭也不做了,叫了个盒饭,中午也不休息的边吃盒饭边喷饭的大骂着,但是毕竟势单力薄,她立即打电话要她的小女儿请假回来助阵,于是她妹妹有班不上的火速的赶回救驾。可过不一会对方的儿子回来了,于是对方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使老妈家的形势更加险恶,“把你的男朋友叫来!”随着老妈的一声命令,小女儿叫来了她的男朋友,男朋友一来好歹兵种齐全了,但是对方儿子的几个同学又赶了过来帮忙,眼见对方又在壮大队伍,小女的男朋友一想这可不能在丈母娘的面前输面子,于是就把他在警备区服役的排长弟弟和所在的一个排的大兵哥们呼来,随着战士们的到来,吵架达到高潮!整条街的人都蜂拥观战。只见一个排的战士们骂骂咧咧的拿出皮带吼三喝四的,拍墙摔椅的大声咆哮。这下对方可知道了厉害。对方即刻挂起免战牌,悄没声息的做了一夜窝囊鬼,只见在排长的指挥下,战士们骂到半夜才收兵,,,,,在当晚的犒劳子弟兵的宵夜中,老妈说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话:“谢谢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提起枪来能战斗,放下枪来能吵架,,,”
6.为何喜欢吵架?
要问武汉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吵架,有人说是拜武汉天气热脾气暴所赐。老人们说吵架会健身长寿,小姐们会说吵架会排颜去毒,永葆青春。年轻伢们说,吵架会增强阳刚之气,等于每天练提气收肛之功,治阳痿早泄。尽管有很多说法,但都不全面。不管怎样,如果你要是去武汉,并且与武汉人人吵了一回架并且吵赢了的话,那种真实的荡气回肠、快感无比感觉真能让你获得“此生不枉呀”的人生感慨的!
7.武汉人的日常语言(不骂人时的语言)
武汉语言文化里是没有赞美文化的,象广东语言里“好靓呀”“好犀利呀”“好正呀”“真系列仔”“好醒目呀”等对人和事的赞美词句,几乎在武汉话里完全找不到!武汉人正常交流时绝少谈论什么积极正面的事情,经常的口气就是些带着武汉骂腔的玩世不恭的贬辱言语,人前人后皆很少听到有人以正面的、甚至是中性的口气去夸奖赞扬某人某事,大多数人的背后听到的皆是批评、贬辱的说词。
我一个朋友先在武汉办了个学校课外美术班,到美术班办画展时,个个观展的同学说:“这画的象个几吧样,还没有我用左脚画的好,”“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我不上它们这个班,都比他们画的好!”“画的象一拓大粪!”大家一起整齐的大叫“大粪,大粪,大粪!大大粪!!”这些血海深仇似的评论都出自那些未参加美术班的同学们的口中。
这朋友后来来去广州办同样的美术班,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当画贴出来后,来观看的同学无不发出惊叹“哇,好靓呀,真系烈咯!”“好犀利呀!”“好正呀”,“睇塞好爽呀!”大家都是一片赞叹声、赞美之声。
“没出武汉之前,我以为全世界的小孩的表现都会象武汉小孩那样,到了外地我才知道,武汉的小孩子们是太特别了,真不明白,武汉的小孩子怎么那么恶毒刻薄呢?儿童的一点美好的天性跑到哪里去了呢?”我的这位办艺术班的武汉朋友感叹道。
小市民谈论伏明霞得到跳水冠军的说法也堪称武汉语言的经典
“学习不行才去学跳水去的撒,小时侯就是因为脑袋不行,连黄鹤楼在龟山和蛇山都搞不清楚才把她妈才把她送到跳水队去跳水的嘛!”
反正无论多么高雅的、伟大的、漂亮的事物,经过武汉人的舌头一过滤,全都成了猪狗不如的排泄物了。
当然武汉话里也有赞扬的话,如果你听到如下的说话你绝对不要奇怪,他决不是一个罪犯的同党,决不是监狱同牢者之间的对话,他绝对是一个正正宗宗的武汉人,比如说:
“小马几肉膛呀(肉膛:勇敢的意思),连劈八个人!真亮!(勇猛)”“我就蛮佩服猩猩,晚上在街上搞了几个下夜班的女的,也冇得一个人告他,是么原因哩?他说只要是把那些女的搞爽了,人家肯定不报案不告你!听说他的东西蛮长,搞得女人蛮舒服的。这个鸡八真是有板眼!佩服!”用这些腔调对话的人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孩;既包括年轻的哥哥、也包括上年纪的爹爹、婆婆们!
我不知道哪个地方还有这种语言模式——武汉人的说话模式里有两种,一种是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书本语言基本一致的,它是不常用的、客套的、较官事的语气,一般用于公开的场合官场说话。而另一种是正常的武汉人的说话方式:大多数词句充满江湖的玩世不恭的语气,在这个常用的语言模式里,武汉人把中华语言文化的正面意义的词句统统转换成江湖语言——
高雅——舍得做!幽默——痞得很!情人——皮伴,有威信——闹得哄!正气凛然的人——蛮哥们!聪明——贼得很,能说会道——嘴劲,人际关系好——玩的开,勇敢——肉得很!尊守纪律——会装佯!坚持原则——夹生半吊!胚子货,团结——扎帮,扎起帮!积极向上——欠得很,掺得很!
“大家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奋斗!”,翻译成正常的武汉话就是“伙计们扎起帮一起亡命的、恶死搞啊!”
四、武汉的楚文化
就普通的武汉人来说谁都不知道楚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是“不服周”的敢于叫板的“首义精神”;有人说是 “吾将上下而求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大任”精神,其实这些所谓的楚文化精神和普通的老百姓一点都不沾边,象方方、池利一类不是真正的武汉人的所谓汉产文人,在企图表现汉味的文化的描绘上实在是搞笑,她们并没有一个符合实际而较为准确的坐标来表现武汉人,并没有把武汉人这个全国最奇怪的地域群族的精髓真正的表现出来。比如说武汉人喜欢夸耀自己的缺点特别是吵架方面的能力的,但是就没见“汉味作家”们在其书中有何表现,其实武汉人对外地人吹嘘自己怎么坏、如何有吵架打架的能力,是一件是非常沾沾自喜的炫耀。看到外地人如何的听得如何的坐立不安、如何的不是滋味,武汉人脸上便表露出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世界上唯一喜欢夸耀自己江湖习气、吵架打架、投机取巧、好勇斗狠的和平地区的族类,就应该是武汉人了。他们是世界上唯一非常热爱自己缺点的人。
非要说武汉有什么楚文化的话,那就是有将近有四十座大专院校在武汉,这除了表明武汉人太需要文明外壳的包装外,实在不知道楚文化在武汉和武汉人身上到底有何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