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11-1-3 11:08 编辑
来源:http://view.news.qq.com/zt2010/rzdf2/index.htm
第一怪:对内对外双重标准
如果仅看对国产大片的评价,似乎中国观众是特别注重影片内涵的;但如果仅看对进口大片的评价,似乎中国观众又很不在意影片内涵,只要观感刺激即可。于是就出现,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砸进去3.6亿,换来的却是“好的艺术不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好电影不等于奢华的场面和视觉的盛宴,更不是暴力和性的简单相加”;但是面对《钢铁侠》、《功夫熊猫》、《变形金刚》、《阿凡达》这样故事俗套甚至弱智、纯粹炫耀特技、满足感官的进口大片,却鲜见类似的批评。
不但不批评,还要强加给它们美誉,比如《阿凡达》就被赞为人性上超越国产电影5000年,依据是里面讲了拆迁,但是正如我们在专题《阿凡达无关拆迁,有关环保》中论证的,这部片子根本就不可能关拆迁什么事儿。
第二怪:口碑评价两极分化
对影片的评价,明显的呈现出走两个极端的现象,要么好得天花乱坠,没的也说成有;要么差得一文不值,有的也说成没。《让子弹飞》在豆瓣的评分是9.1(一度是9.2),比《阿凡达》还要高,这个分数可以跻身豆瓣影片总排行的前10了。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评分只有5.2。前者比后者好那么多吗,好在哪了,有政治隐喻?《黄金甲》也有啊;制作精良?《黄金甲》也不差啊;搞笑好玩?这个《黄金甲》没有,但《三枪拍案惊奇》有,为什么姜文用了就是“笑点密集”,张艺谋用了就是“三俗典型”。再看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和陈凯歌的《无极》,两个片子都看不懂,但前者被解读为“用性解构政治”、“宁肯让你们都全看不懂,也绝不拍出迎合俯就的玩意儿”,后者则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第三怪:不愿叫好却肯掏钱
张艺谋从拍了《英雄》开始就一直被骂,但骂了还要看,看了还要骂,骂完表示很失望,但下一部又去看,第一拨观众看完出来骂,第二拨观众知道不好但还去看。以至于要惊呼“为什么连三枪都能赚钱”。
第四怪:观影为了公共参与
正如近年来观看春晚,有人说“我是怀着批判的心态看的”;有人说“为什么不看呢?不看怎么嘲笑呢?春晚有多少笑料啊?”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娱乐活动,而是奔着每年例行的春晚大批判去的。这种大批判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公众活动,看,就是为参与进去。这几年的观影也有这样的趋势,中国三大导演张陈冯出片之后要有一番大讨论,成了网络惯例,有人未必是想看电影才去,而就是为了参与这场大讨论。
怪象源于饥渴
对消费电影的饥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看电影基本是分3个阶段,90年代之前是在计划、安排之下看电影,那时候文娱特别匮乏,虽然可看的电影并不丰富,却也趋之若鹜、津津有味;90年代之后,先后兴起录像厅和VCD,人们可看的电影一下子丰富了,从港台片再到好莱坞大片,都能轻松看到,电影院于是走向没落;到2000年以后,一方面流行网上看电影,另一方面人们的腰包日渐鼓起来,饱暖思享受,电视那样的小屏幕已经不能让人满足了,需求又转向了电影院,于是全国票房连年以20%的速度增长,去年增速更是迅猛的达到42.96%,今年有望达到67%。 需求很旺,但是务必注意这样的需求是“定向”的,由于盗版的泛滥,人们觉得小制作就算再好看看盗版也就行了,去电影院还是得看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才能值回票价。而这些“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的供给却是有限的。首先进口片有配额限制,目前是不能超过50部(分账大片20+“批片”30);而比进口片更缺乏的是国产片,中国电影界的大导演、大明星都是掰着指头能数过来的那几个人,这几个人任意组合再拉一笔大费用,就是一部国产大片。由于审查的种种限制,导致这部戏很难拍得让观众满意,但是不满意也得看啊,要不看什么,这就是不愿叫好却肯掏钱的原因之一。
对现实题材的饥渴
看美国电影多的人,可以发现美国电影的特征是:现实已经穷尽,只能面向未来。所谓现实已经穷尽,第一是指这个国家现实存在的社会、历史、政治题材被拍完了、拍透了;第二是指社会趋于稳定后,现实过于平淡而难以挖掘题材。所以从70年代起,美国电影的主流逐渐走向炫技多过内涵的路子,要么是追求更前卫的感官刺激(《变形金刚》、《阿凡达》、《指环王》);要么是探索变态人格(正常人研究完了,要研究不正常的人,如《沉默的羔羊》、《搏击俱乐部》、《禁闭岛》);要么表达对现代性的厌烦(《阿凡达》、《第九区》、《2012》)……。 而中国现在的阶段与美国完全不同,正如对于《阿凡达》,导演想的是环保这样的后现代命题,中国人看到的却是反拆迁这样的前现代主题。可怜见的,中国现实存在的社会、历史、政治就是巨大的题材金矿,观众需要的也正是这些,但国产片呢——商业片是拍不够的古装、喜剧、都市流行,文艺片还基本都是拍出来就为得个奖的主旋律影片,这每年450多部国产影片,有几部可以让人找到“现实”的感觉?匮乏导致的饥渴,造成两个效果:第一就是对内对外双重标准,进口片可以只有大场面,国产片不行;或者进口片就是牛,国产片就是差,借突出二者的差距来敲打国产片。第二就是评价容易走极端,有的影片被放到好的极端,其实也没那么好,只是正好赶上了要画饼充饥;有的影片被放到差的极端,其实也没那么差,只是正好赶上了要发泄不满。
对跻身主流的饥渴
“成功学”泛滥的社会,人们普遍有害怕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好比有一辆叫“主流”的列车,是开往成功的,看了这部热门大片的人围坐在车箱里的桌子旁,谈笑风生,而你听不懂所以插不上嘴,你坐在那里显得不入流,你甚至觉得自己不该属于这节车厢,“你要out了”。所以有一些人去看电影,并非是真的想去,只是为了“不out”。这又为“连三枪都能赚钱”提供了一个解释。
对公共参与的饥渴
有人说,火炬传递时市内交通管制引发的好奇,就能招惹得全城老百姓出来看热闹。这些大片引发的讨论,何尝不是一种“热闹”。这种“热闹”既能看,还能参与进来评说争论。如果知道网友对自己的跟帖不能显示有多愤怒,就能理解这种参与的热情有多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