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5|回复: 3

弘传藏传佛教的传法上师清定上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23: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jidu.gdfz.com


  清定上师,俗名郑全山,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高村人,生于光绪廿八年冬月十七日,生前为成都昭觉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暨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清定上师出身于世代信仰佛教家庭,素受佛门薰陶。1920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因品学兼优而留校。甫半年,出于爱国热情,投笔从戒,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就读,旋又考取南京国民党政训研究班,毕业后被派往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初任少校秘书,继调南京,历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交通研究所中校处长,中华民族复兴社上海分社助理书记,先后两次主办上海大中学生集中军训,任上校政训主任,后调两广,任第四战区党政军干训团上校训育处长,第四战区政治部上校主任。在重庆,任中央高级党政军干部训练团少将政训主任等职务。宦海浮沉,不忘民间疾苦,1941-5-3日(农历辛已年四月初八)基于不满政治腐化的现实,发愿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国利民,萌出尘志,主动到重庆南岸狮子山慈云寺,依澄一法师座下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到成都昭觉寺依慧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清定上师得戒后,静住经楼,博闻强识,编习经律论三藏。1942年,能海上师从西藏学法归来,经宝光寺方丈贯一大和尚介绍,清定上师往文殊院听能海上师讲《菩提道次第》》,发起深信,决定依止老上师学修密法,听经圆满,随侍能海上师去宝光寺听讲比丘戒。四月,随能海上师往近慈寺结夏安居。一次在听完老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及比丘戒后,郑重在老上师面前发愿云:“皈依上师三宝尊,正法久住我发心,世世出家修净戒,自他佛道稳速成。广建三宝转法轮,众生罪苦我代受,善根利乐施有情,一一令发菩提心。”听其发愿后,能海老上师一句一句为上师印可,并嘱每日诵念此愿,行愿无尽,即身成佛。

 近慈寺为能海上师于汉地开建的藏密金刚道场,向以学修精严著称。僧人学法,以资历分住各堂,次第森严。法师初住学戒堂兼沙弥堂堂主,次年,因行持勇猛,资量具足,即进住加行堂,1945年进入金刚院,随侍能海上师往彭县龙兴寺安居,听讲授文殊大威德本尊,修行成就《生园次第》。1946年即代能海上师应请往武汉、上海一带宏法讲经,组建上海金刚道场。在沪期间,上师广弘密法,依止学法者甚多,曾主持和平息灾法会,并主修藏密,同时,亦得能海老上师正式传法,负责上海金刚道场。讲经圆满后,就地住藏经楼阅藏,读完六百卷《般若经》。返川后,遵能海上师嘱主持重庆金刚道场。1948年,奉能海上师命往南京、上海宏法,应赵补初、倪正和等大居士所请,住上海觉园主持班禅纪念堂,成立上海金刚道场。

  因清定上师解放前有着不寻常的经历,1955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以佛门比丘宽大胸怀,违缘顺缘,随遇而安,以代众生受苦的精神,二十年如一日悉心行持,终得大自在。1976年初获平反昭雪后,不忘济世救人,甘愿回家乡行医。1980年由中国佛协介绍往天台山国清寺弘法。1984年应成都石经寺僧人殷请回寺任首座。1986年移住昭觉寺,不辞八十四岁高龄,发深宏大愿,承担提振道风,培植僧材,重辉祖庭的历史重任,几年来普修殿堂,塑刻佛像,重建昭觉寺大雄宝殿,规模宏大,清净庄严,为世人所瞩目。

  由于印契了该寺古德[明代]道魁祖师之预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清定上师回昭觉,悬空之柱头落地,檐瓢早已不翼而飞,菩提树飞速猛长,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故世人称之道魁祖师再来,法威顿长,贯横海外。

   清定上师戒行高洁,修法行持不舍昼夜,长年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九十高龄依然精神,受到四众弟子钦仰。几年来,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有数四十万皈依受戒,灌顶传法。

 清定上师爱国爱教,融为一体。根据佛陀教诲,力倡“三个统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与爱教;爱国主义情感与爱国主义行为),已成为新时期佛门弟子共应遵循的准则。他每行持不忘祈祷世界和平,祝愿祖国昌盛,热切期待祖国统一。1989年8月,应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禅宗四十[五代]祖师)之邀请,随中国佛教协会赴美弘法团到美国,因德高望重,被礼请为羯磨阿阇黎,为来自欧美各国的一百六十余名僧俗弟子授戒,并以佛门真实不虚介绍祖国稳定、团结、进步形势,谢绝当地僧众殷切的恳留,返回祖国,重兴祖庭。法师颇受高僧大德敬仰,赵补初说:“清定上师是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

  昭觉寺的全体僧人在清定上师率领下,使寺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誉。清定上师依然历尽辛劳,继往开来,在大雄宝殿落成开光后,继续修建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通宝殿及为传戒修禅的大禅堂。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以不负美好的时代。

  上师一生戒行高洁,修法行持不舍昼夜,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依然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笔者有幸曾于95年冬一日凌辰二点多钟,亲见上师,以90高龄,仍领众上殿读诵密宗早课,深受感动,上师之慈悲音容笑貌,至今回味,令人难忘。

  密法修持注重师徒相契,心心相应,学修方可成就,上师与自己根本上师便具此种相应关系,对能海老上师之教,上师能心领神会,并如法行持,对依止善士,听闻正法,法随法行,悉皆依教奉行,深得老上师之欢心。特别是上师违缘即将现前时,能海老上师多次为上师开示,嘱师要发大愿,以菩提大悲拔苦与乐,以欢喜忍受之心情看待一切,不起任何畏惧之心。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无常无我,能如此想,则十方三世诸佛所供护念。上师铭证师教,再三顶受,永志不忘,且在危难示现时,亦如此应用,如如不动,无所畏惧,度过一切难关。上师能与能海老上师师徒相契,堪为修行者学习的典范。

  一代高僧清定上师已于99年圆寂,自在往生。缅怀上师一生弘法利生之功绩,以激励后来者继续上师弘法之事业,为佛法的振兴而努力,同时亦祈盼上师早日倒驾慈航,重回娑婆,化度有情,令成正觉。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2: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定上师为重印《金刚经六祖口诀》作序

来源:www.zhaojuesi.cn
        如来世尊正教,“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性,由于妄想执著而不证得。”世尊大悲为令众生断除妄想执著,证得本有佛性,说法49年,说《般若经》22年。《般若经》600卷,(原十万卷,此600卷是摄要经,是龙树菩萨到龙宫弘法,龙王菩萨供养,玄奘法师翻译,内分十六会,第一会400卷,第二会至第八会170卷。第九会1卷,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离相般若)。第十会,《大日如来经》(理趣般若密乘经)。第十一至十六会续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密经》(实证般若)。如来一代时教,惟一自他解脱乐欲,由于适应众生根基,趣人须要之不同,故有诸乘之差别。所谓小乘、大乘、显乘、密乘种种教传。若依直然断除贪等之教者,是为根本乘之教义(通曰小乘,实无大小);若依地等波罗蜜乘,重在利他对治贪等,普贤不思议习修之教者,是为胜乘中之教(通称大乘,实不离小)。若依贪等对治贪等之教者,是为胜乘中甚深道之教义(通曰密乘,实不离显)。此三义之正真因相者,但有道次差别,而于果上归原,实无优劣之可说,且有相互连贯,不可缺失之要。如来最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者。“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离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则为胜乘中
实证之禅法。

  现前南京金陵刻经处印行之《金刚经六祖口诀》(自识放心,放下妄想执著,自见本性提出真心实性),如六祖所示,内心自悟,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六根之六贼,从六门驱出六尘之障碍,以六空消除。首先照见五蕴空,四大空,六根空,三业空,世法空;出世法空,十二因缘空,四谛空,四无量心空,六度万行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边际空,无始空,无终空,无行空,自性如如空,一切法空,相之性空,无所缘空,无之自性空,实相应,无实空,自他之性空;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想,究竟涅盘,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阿耨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性空缘起,缘起性空。六祖大师说:“万法尽在自性。”众生本有清净佛性,才是万法的本体。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均明自性。《坛经》曰: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照破世间八万四千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如为我执妄想浮云覆盖,不见日月光明,若遇慧风吹散云盖,显自性光明;行人通过一悉深净内省自悟,达到一寒彻骨的地步,便会彻见自心是菩提般若自性,便能顿入
佛地。

   《坛经》曰:“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悟即原无尘净,迷即万动轮回。《坛经》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此虚空净体,能包日月刹土器世界,六道众生有情世间,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正觉世间,三世界,十法界。若能发此心量提高觉度,即呈现清净明安乐自在境界。五祖令人作偈,神秀苦思呈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勿使惹尘埃。”六祖即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依《般若波罗蜜心经》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所谓“揭谛揭谛”,初信佛者,皈依三宝,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波罗揭谛”,次发出离心,勤修戒定慧,自灭贪瞋痴,解脱到彼岸。再发菩提利他心,勤修六度万行,“波罗僧揭谛”:成自觉觉他菩萨,最后自他解脱,趣向无上菩提心,受三昧耶戒,修证无上正等正觉。“菩提萨婆诃”:成就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广行六度万行,尽未来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成正觉。
    

                                              清定
                             佛历二五三六年三月初八日于蓉昭觉寺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清定法师是中国一位不可多得的高僧。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0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公上师谈念诵

来源:http://www.duobaosi.com
  ★念诵、止观、慧行这三部功行是修行用功的三部曲。也是次第生起的全套的功行。念诵就是把自己选定学修的经论仪轨定为日课,每天念诵,不断熏习,诵熟了即用以在止观中而起‘思慧’观照的功能。止观是第二步在定中修的行门。止,是止息妄想、制心一处,也就是‘定’。息心静止了,从寂静心中运用起‘如理作意’的观照功能,就可拿念诵中习熟了的法理来微密观照。观照功深心更凝寂,是为‘妙止’。因妙止的功力,使观力更加精湛胜利,是为‘妙观’。这样止观双运,相互引发,相资进深,就是修习止观。第三种慧行,是在当定以后,在一切时、一切处的行动作为中,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时时与菩提相应,而远离烦恼习气及诸恶业。分开来说,有认识境界慧行,对治烦恼慧行和大悲慧行。在历境应缘中,随时随地都能觉了,何是贪欲的境界现前了,何是嗔恼的境界现前了……常能保持着明鉴觉了的清醒的‘觉慧’而不堕入或迷着于境缘中,这就是认识境界慧行。随着境缘,贪嗔痴等烦恼习气要现起的时候,能如法对治,当下清凉,这是对治烦恼慧行;在在处处大慈大悲心流露充满,起心动念常与慈悲饶益之心相应,这就是大悲慧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13:26 , Processed in 0.0619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