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0|回复: 0

多识教授专稿:佛教的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5 15: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多识仁波切

        佛教思想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它的哲学思想方面,而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的辨证思想又是佛教哲学的核心,也可以说辩证思想贯穿在佛教思想的方方面面。
        佛教从其本质上说是优化人类精神世界、提高人的道德品位的一种崇高的思想科学,不能置之于一般宗教的框架内抹杀它的积极意义。如果那样做就会犯下违背理性的错误。
        佛教的出发点是人,归宿还是人,是地地道道的人本思想。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的创造者。从抽象的社会观念提高到以人为本的人本的思想,这是思想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佛教对人的认识更深一步,认识到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的道理。
        这个道理还是要从人的本质说起。人是物质(有形的血肉之躯)和精神(无形的知觉、思想、智慧)的对立统一体,人体是物质元素的集合体,人的知觉、思想、智慧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精神能量的汇合。有形有色的肉体在佛教哲学中称作“色”,无形无色的知觉,思想等人的精神属性称作“名”。人是名色合一,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故在佛教哲学中将人归类于非无非心的不相应类存在。
        人类的有形的物质体和无形的精神属性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对立之物。人类的物质肉体是形态固定和有限的存在物,生就的形态在一生中不会有根本性的发展变化。人的精神属性是不固定而具有无限扩展的自由空间的。初生婴儿的空白意识经受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的熏陶而会变得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它可以突破人体的有限性和生存时空的有限性,把思想认识的慧光射向无限的时空和未知领域,创造出完美的精神世界。
        佛教将人的精神意识的不固定性,无限可变性,可塑造性称为空性,佛性。空性是对实有性,固定不变性,绝对性的否定。正如龙树《中观论》所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空”就是空白无物。本性空白无物,才有无限可变性,可为性,可塑造性。一切事物在各种因缘条件中的各种可能性,佛教哲学称为缘起。人类的原本意识,无任何善恶、优劣的规定性,是一盘空白无相的感光片。人性的这种感光性(智能)和无染清净本质,佛教称之为“佛性”。一切众生原本心性都是相同的,所以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心。
        “佛”是觉者之义,代表人类意识进化的最高顶点,是人的迷茫意识的否定。人的认识的发展规律是在无穷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认识的每进一步都是对此前认识的否定。佛教的开悟就是对世俗认识的否定和超越。
        人的意识的从无知状态变为有知、从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从无能变为有能、从卑劣变为高尚的无限发展空间和可变参数,正是佛教解脱成佛理论的有力的逻辑理由。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无始无终的生死循环续流,一生的死亡只是人的物质肉体和精神意识的旧的对立统一的阶段性解体,是进入下一次新生命的对立统一形成过程,并非个体生命续流的彻底断灭。
        这种理论不但对解释人类的非学本能、意识的连续性、特殊智能、以及父母意识与子女意识的差异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而且在人类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坐标定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生命只有一次,人死神灭”的断灭论影响下所产生的贪婪物欲、追求享受、选择短期行为、行为不计后果的颓废主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和腐蚀现象对佛教思想起到了反证的作用。
        人类的需求有动物层次的需求和超越动物层次的需求。动物层次的需求就是指人和动物共需的物质生存条件,超越动物层次的需求分低级和高级两个层次。知识、娱乐和艺术的需求属于人类精神需求的低级层次,而追求生命的解脱和超越的精神需求是人类精神需求的高级层次。黑格尔说:“人的本性永远地并且必然地以宗教情感作为他的较高需要。”(见《黑格尔宗教哲学》)人类从动物中异化,超越动物的质的区别不是体形外貌,而是通过精神食粮的营养而培育出来的知识和精神内涵,而人类文化和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脱离不了统一对立的辩证规律。从纯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从低级需求到高级需求,是从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旧的统一平衡被打破,进入新的对立统一过程,也是符合否定之否定定理的。
        佛教的修行理论就是根据人类的不同需求层次和人类精神世界拓展程度、以及生命价值观的定位坐标设置的,其理论完全符合逻辑和辩证法的规则.
    如三士道理论,是把人类的兴趣和追求目标分为三类:第一类称人天道,第二类称出世(解脱),第三类称佛道。
        人天道的生命地球人和天堂中生命天人,其生存条件比受饥饿之苦的生命(饿鬼道)愚昧生命(畜牲道),罪深苦重生命(地狱道)相对优越得多。人们本能性地希望得到人间的幸福快乐。又因为人间并非希望中的那样完美无缺,充满各种苦难和灾害,因此在很多人的思想上产生了向往天堂的思想。为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自古以来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满足人们死后进入天堂愿望的宗教,让人们戒恶行善、创造进入天堂的条件。
        活着过上幸福安乐的人间生活,死后进入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天堂,这是人类的普遍心愿。一切宗教思想家和世俗思想家都围绕人类的这种基本需求展开探索的思维空间,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世人中的绝大多数关心和追求的是人间幸福,只有少数人向往更优越的天堂安乐生活。佛教哲学根据人类的这种天性提出了第一级人天道(下士道)的目标体系。但佛教的人道、天道的概念与其它宗教不同,并非把天道看作比人道优越;而恰巧相反,在解脱成佛的智慧和出离心等条件方面人道远胜于天道,故提出了“人身难得”的观点。
        通过禅定智慧的观察发现,人天道仍未脱离烦恼和业力控制的生死轮回圈,并非“自由王国”,故又提出了出离轮回的第二级解脱道(中士道)的目标体系。但从大乘佛教的观点看,解脱轮回的二乘罗汉,自私而只求自己解脱,缺乏利众悲心,未破所知障而智慧未臻圆满,故解脱道并非道德和智慧完美的最高境界。因此,又提出了超越世俗和涅槃寂静二边的第三级佛道(上士道)目标体系。
        佛的境界是“智不堕世,悲不离世”。就是说:佛虽然在世间而用智慧断除了所知、烦恼二障,出泥不染,没有世俗弊病;佛虽然斩断了生死轮同的系缚,获得涅槃寂静;但因为有大悲心,不忍离世、抛弃众生、自入涅槃、享受寂静之乐,故常住世间。
        第一级目标体系是否定三恶道的贫穷饥饿和愚昧以及深度的苦难,并不否定世间,这是第一次否定;第二级出世、自求解脱的目标体系是人天价值观的否定,这是第二次否定,是第一次否定的否定;第三级成佛目标是对自求解脱价值观的否定,是第三次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的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之否定。在每一步否定中都包含着认识境界和价值观念的提高。
        这就是从人到佛、从无知到遍知、从无德到道德完美的佛教逻辑。佛教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都贯穿着统一对立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思想。
        以上是思考三士道等理论体系时获得的一些感悟。


                    多   写于20051210
                                                    湘里妹子专稿


[ 本帖最后由 子祺 于 2006-11-29 08:4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6:19 , Processed in 0.1394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