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21|回复: 3

《新华字典》当年特色今安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浏览《新华字典》第11版 有感
作者:姜玉星*  来源:http://huayuqiao.org/DOC9900/9913.htm
  
  《新华字典》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後 由国家出版社组织编纂出版的第一本汉语语文辞书——这是语文学界酝酿了一个世纪的‘建立“词”的观念’思潮呼声 [1] ,汇合了‘建国’初热火朝天的革命气势,结出的时代之果。

  ‘该书 [2]  收列字头 (包括单音词和复音词) 共6520条,正文注解 (共700页) 和凡例附录 [3]  总共有880多页。书附有插图370馀幅。”杨文全《近百年的中国汉语语文辞书》 [4]  第四章如此写道。

  随着岁月的推移,《新华字典》从注音字元音序版 (1953年) 增添了部首排列版 (1954年)、汉语拼音排序版 (1959年), 历经多次修订,直到今年的第11版。新版最大的不同在哪儿呢?没了当年的语文革命朝气,具体地说,就是第一版的特色。

  杨文全《近百年的中国汉语语文辞书》第四章举出它的特色有:(1) 字头不拘于以字为本位的传统习惯, 既收单字词, 也收一些复音单纯词;(2) 积极探索字形字音的规范化;(3) 注意复音词中每个词素所有的意义,更注意复合词、单字词的联系——联系明显的跟联系不明显的 分别处理。有关的评述 摘要如下:

1. 字头……不拘于以字为本位的传统习惯……既有单字词, 也有一些复音单纯词。如玻璃、婆娑、蹒跚、滂沱……马虎……东西……法西斯、克尔克兹、乌兹别克、布尔什维克等等。……


附图:《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之一页 (参见第35页, 注6说明)。


……这样, 就改变了过去传统字典只以单字为字头的做法。“‘新华字典’的这种编排方式, 是汉语字词典编排上的一个进步” [5]  ……避免了旧字典一味罗列汉字、解释汉字而忽略其在语言中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的弊端, 尤其是克服了把不能分开解释的复音词也拆开分列字头的错误。……

……编者还想了许多方法照顾收录复音词,如用(叠)、(连)、同义复合词作注,以及用复合词和成语作例等方法将复音词蕴含于单字的释文中。如:

……

这样,该书虽名为字典,实际上却起着词典的功用。……周祖谟评价说:“这种处理语言材料的方法使学习祖国语文的人很容易建立‘词’的观念, 这对读者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2. 在辨析字形、字音、促进汉语的规范化方面,编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在处理复音词方面……当由字头组成的某一复合词,其意义跟单字字头关系比较明显时,就用方括号[ ],……关系不明确,或不能用字头的意义加以直接解释时,就……用尖括号< >……

  

这种处理方式是以往字典所没有的。过去的……往往不注意复音词中每个词素所有的意义,更不注意复合词、单字词的联系。《新华字典》则匠心独运,……这样做既能印证单字的意义,又能加深对复音词的理解。


  对照第11版,第1、3两特色,显然消失 [6] ;第2项,如以既定规範成果论,则已成功上升为国策、为所有辞书所共同遵循了,如以语文建设的探索精神论,则是不进反退了。

  顺便提提,第一版收的方言词,後加括号里不是一个笼统的‘方’字,而是具体的‘京’‘吴’等, 如‘爿 (南)、……趁墟 (西南)、饽饽 (北) (京)、垃圾 (吴)、……您 (京)、……黄 (湘-赣)、……’;第9版修订说明5说里有‘综合插图9幅’,第10版则又‘增补了几幅’(‘几’就是不过10),第11版的插图似乎就这样维持现状 (其中‘房屋的构造’一图, 真是五十年不变, 似乎改称‘老式平房的构造’更合实际)。

--------------------------------------------------------------------------------

  * 姜玉星先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

[1] . 邹酆《辞书学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12) 认为《新华字典》是‘在“建立‘词’的观念”口号推动下’的背景中问世的。据该书可辑出‘建立“词”的观念’思潮酝酿发展历程的轮廓:

18世纪中叶,清儒戴震《六书音韵表序》中首倡‘语言文字’合称概念.

1906, 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推出‘语言文字学’概念.

1907, 章士钊<中等国文典>提出‘泛论之则为字, 而以文法规定之则为词’.

五四时期, 傅斯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明确指出‘应以词 (或称言, 即 word ) 为单位,不以字为单位.’

40年代,周祖谟同魏建功等一道主张‘破除以往只注重文字,不重视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弊病’.

50年代初,‘建立“词”的观念’一度成为语文界的口号。周祖谟力主字典编纂要‘建立“词”的观念’, 要求把长期被颠倒的“字”和“词”的位置重新颠倒过来。《新华字典》对此做出积极的响应。

[2] . 实指第一版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10月。—— 笔者注

[3] . 附录10个。—— 笔者注

[4] . 杨文全《近百年的中国汉语语文辞书》(繁体字本),巴蜀书社,2000年3月第一版,成都。

[5] . 原书原注:参见刘庆隆《语文词典的条目编排》, 载《辞书研究》1983年第4期。

[6] . 这两特色形二实一。处理复音词方面, 其意义跟单字字头关系不明确的,或不能用字头的意义加以直接解释时,特用尖括号< >跟方括号 [  ] 区分识别之,于编者诚用心良苦,于手民则多增一层负担,于读者则可能成效不著——在密密麻麻的小号字释文间得时时留意括号是方的还是尖的,疏忽在所难免——要效果显著,只有另立字头 (本来就该另立的:‘东西’、‘马虎’跟东、西、马、虎无关,‘龙钟’又跟龙、钟有什么关联?)。

左页附图是仍葆有此二特色的1971年修订重排本之一页 (只是〈 〉改成了《 》),如《骆驼》、《珞巴》。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1: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字典》并非越时尚越好       

  [本刊讯]《新华字典》第11版出版, 引起了多人讨论, 上海《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8月24日转载了《中国青年报》李克杰的一篇文章, 题为“《新华字典》并非越时尚越好”。该文说 (以下引文有删减):

……《新华字典》理应……跟上时代节拍, 及时收录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科技进步的新字词。但也必须指出,《新华字典》并非越时尚越好, 收录的字词越多越好, 更不能鼓励大範围和高频率地辞旧迎新, 否则, 可能会有割断历史联系……的危险。

社会发展一个时期之後, …… 必然出现大量的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新字词, 需要筛选并加以规範化, 编入权威词典。这是《新华字典》及时更新的背景条件和社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版《新华字典》将和谐、房奴、学历门、民生、福祉、愿景这些新字词及时编入, 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但作为权威的《新华字典》, 不可能把所有新字新词全部收入其中。语言的复杂多样决定了民间使用的字词也是复杂多样的。这既有使用範围的问题, 也有使用频率的问题, 当然还有使用是否科学严谨的问题。……因而,《新华字典》不能一味地追求时尚, 赶时髦逐潮流。

《新华字典》也不宜表现得过于喜新厌旧, 把一些日常用字用词轻易从字典中剔除。据说,1 第11版《新华字典》就把部分“检索频率较低”, 如“煤油”、“马达”、“手机”、“摩托”、“秘书”、“合作社”等词“请出”了字典。2我觉得这未必合适。从字典的服务对象来说,《新华字典》其实是中国人学习掌握自己语言文字的入门工具书, 是具有普及性和启蒙性的, 因而对于百姓正在使用而且是十分常用的字词, 不应拒绝提供规範解释, 毕竟口耳相传的理解未必是严谨準确的。特别是像“合作社”这样的词并没有过时, 法治社会最需要的是公民自治, 而“合作组织”则是公民自治的重要组织载体, 因而,“合作社”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还应随着社会自治的深入发扬光大, 从字典中删除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新华字典》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对它的修订不应只是部分语言文字学家的专利和特权, 仅凭个人好恶, 闭门造车。特别是那些拟增加和删减的字词, 很有必要通过一定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

这篇文章很好, 但我们有一些疑问, 见以下的“编注”。              □

--------------------------------------------------------------------------------

1. 编注:作者为何用“据说”两字。难道他没有看过第11版《新华字典》吗?

2. 编注:《字典》仍保留“煤油”(见“油”条)、“手机”、“合作社”(见“社”条), 似未把它们“请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版《新华字典》的评论   

   杨新安 先生在《台州学院学报》第33卷第4期, 2011年4月, 第65、77、80页) 发表了两篇短文。

第一篇篇名是:“新版《新华字典》问题指瑕:聚焦遗漏呼应的‘等’字”。该篇指出, 例如“蝌”条释义, 开始有“蛙或蟾蜍等的幼体”, …… 最後有“最後变成蛙或蟾蜍”, 遗漏了“等”字。


     第二篇篇名是:新版《新华字典》问题指瑕:“‘(一) 点’改作‘(一) 点儿’, 没有一贯到底”。该篇指出, 例如“懂”条, 释义:“了解, 明白:一看就~︱~点儿医学。”“何”条例句“怎么:他学习了好久, ~至于一点进步也没有?”“懂”条的“点”有儿化,“何”条的“点”没有儿化。  

  上面的“瑕”看起来是小问题, 实际上可能是大问题。杨新安说:

  新版《新华字典》在修订的过程中, 在不少口语化句式的“(一) 点”後, 加上口语色彩浓厚的“儿”, 可谓煞费苦心!但因为“缺乏把每个修改的字词都须在电子文本上加以搜索、扫描到底的精神和措施”, 因此,“(一) 点”的“儿”化加工, 同样跟大多数的字词修改一样, 没有一贯到底。例如……“何”、“丝”、“影”三条。而“缺乏把每个修改的字词都须在电子文本上加以搜索、扫描到底的这种精神和措施”, 是肯定编辑、修订不好字典的!这是《新华字典》的悲哀!《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在修订辞书的过程中也缺乏这种精神和措施,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也同样悲哀, 都产出了数以萬计的自相矛盾等差错!专家们编辑、修订辞书, 为什么就不能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当今那么先进的电脑搜索、扫描全书电子文本这个高效的功能呢?眼下, 我就坐在电脑前, 针对新版《新华字典》修改过的各个地方或存在的一些疑点, 把要搜索、扫描的字词, 输入到旧版《新华字典》的电子文本上, 然後不断点击“查找下一处”, 就扫描停住的每处字词, 核对新版《新华字典》的纸质本。(如果我手头有新版《新华字典》的电子文本, 那就不需要核对纸书了!那扫描率就是百分之百了!) 这样10分钟下来, 就能扫描出新版《新华字典》这样那样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差错来, 真如探囊取物, 要多少问题, 就有多少问题!如果要是新版《新华字典》的编辑们坐在我旁边的话, 那他们一定是如坐针毡、心惊肉跳的, 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的!到目前为止, 大约用了1个月, 我已经写出了100多篇的博文, 发在“天涯论坛”和“杨新安博客”上了。

请读者参阅本期 第20-22页 苗传江 先生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映時代, 吸引眼球 ──《新華字典》第11版讀後
作者:田小琳 李斐*  来源:http://huayuqiao.org/DOC9900/9910.htm

  《新華字典》第11版於2011年6月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印行。一印就是50萬册。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字典,也是目前發行量最大的一部漢語字典。若是要對該字典溯源,便要從1946年秋說起。當時魏建功、周祖謨、金克木、吳曉玲、張建木等五位先生,有感於當時缺乏一本能符合時代要求,且能開發知識、提高文化的小型字典,所以發起聚會,編寫字典,當時定名為“伍記小字典”,“伍記”是指他們的五人組合。周祖謨《“伍記”與<新華字典>》一文記錄了當時編寫字典的過程與擬定的編纂條例。在當時訂出了一些編纂條例,重要的有以下幾條:用音序檢字法檢字,另附部首檢字法。收字數量在5000-6000之間,聯綿字當作一個條目出現。釋義明確,盡量不採用互訓;一詞多義的,常用義在前,非常用義列於後;釋義之後要舉例,常用詞語列在被釋字解釋的後面,可以是詞,也可以是成語或短句;在解釋中,若涉及到意義發展的,若需要,則註明“引申義”、“比喻義”和“轉義”等名稱。字頭用楷體,不用老鉛字。為了便於中小學生理解詞義,有些名物附以圖畫。然而定完這些原則條例之後,由於種種原因,這部字典並沒有編纂完成。

  195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葉聖陶 先生敦請 魏建功 先生主持編寫一部新型的小型漢語字典,並成立“新華辭書社”作為專門編寫機構。該“新型”字典,其凡例完全採用“伍記小字典” 所制定的原則。從1953年6月以“新華辭書社”名義出版首版,自此經過反復修訂,1957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作為新一版。歷經幾代上百名專家學者10餘次大規模的修訂,重印達260多次,發行量突破四億冊,《新華字典》成為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之一。

  2004年1月出版的《新華字典》第10版中收錄單字10000多個,帶註解的詞語3500多個。而2011年6月發行的《新華字典》第11版,則在第10版的基礎上新增了800多個正字頭,增加了1500多個繁體字和500多個異體字。這新增收的800餘個正字,主要以姓氏、科技術語等為主。同時刪除了一些字的異讀音,對於一些已經使用穩定的新字設立字頭,刪改其中一些難懂或過時、過長的例子。

  總括來說,第11版修訂的內容主要涉及六個方面,增補字音,增補新義,增刪詞語,增補人名、地名和姓氏用字,更新附錄及改動體例。我們現就前幾個主要的變化做些評述。

1. 字音變動

  “的”在第10版有3個字音,分別為輕聲、二聲、四聲。11版 (95頁) 增加了第一聲,釋義為“的士 (出租車) 的省稱”,並舉例“打~”、“~哥”。這個字音的增加非常必要,因為在教學中,常常有規範音和實際讀音不符的矛盾。在人們的口語中,“的士”、“的哥”已經讀為第一聲。不過進一步分析,我們則建議,將“的士”、“打的”詞條中的“的”陰平、陽平兩收,這兩個讀音在口語中都存在,且比重大致相等。而“的哥”中的“的”應該只收陰平音,這樣就能做到讀音與實際相符。

  “拜”在第10版只有一個讀音,為第四聲。在11版中增加了第二聲的讀音 (11頁),舉例為“‘拜拜’,(外) 再見。”引申為“結束某種關係”。增加這個音的確需要。“拜”是英語 bye 的音譯,表示“再見”的意思。在生活中的一般場合,人們 (尤其是年輕人) 往往用“拜拜”代替“再見”一詞作為分別時的話語。在年輕族群中 (在《新華字典》第10版中已經加入了“上班族”、“追星族”等詞語) 分別時說“再見”顯得有些太過正式,而“拜拜”則比較輕鬆隨便。“拜拜”不管是生活中的非正式場合、或者網絡上、電話裡,都比“再見”更為輕鬆隨便,而且也比較常用。而第11版新增的第二聲讀音,恰好是符合了語言的約定俗成性原則,增加了常見詞的常用音,這是非常及時也是非常合理的。

2. 釋義增補

  “門:8. 事件,多指負面的事件:學歷~、考試~。”(338頁)

  “奴:(喻) 為了支付貸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房~、車~。”(368頁)

  “曬:3. (外) 展示,多指在網絡上公開透露 (自己的信息):~工資、~隱私。”(438頁)

  “燒:6. 因富有而忘乎所以:有倆錢,看把他~的。”(443頁)

  “秀:5. (外) 表演,展示:作~、服裝~。”(555頁)

  這個五個字在義項上有增補,這些增補的義項來源各有不同。

  “門”指負面事件,主要源自美國的“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該事件是一樁政治醜聞,因發生在“水門綜合大廈”(Watergate Complex) 而得名。在漢語中,人們將各種醜聞事件稱為某某門,例如學歷門、考試門、誠信門等。《新華字典》釋義中先定義為“事件”,然後再強調“多指負面事件”。而我們認為,“門”在這裡專指負面事件,不論從該詞產生的來源上,還是產生後的語用情況上看,都是專門指代負面的事件,所以可以直接定義為“專指負面事件”。

  房奴、車奴的“奴”是比喻說法,不過其釋義中的“支付”是否可改為“分期歸還”較為貼切,全句可改為“為了分期歸還貸款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因“支付”可能只是付貸款的首期,而房奴、車奴等的意思是每月歸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而不僅僅只是30%之內的首期款。

  “曬”的來源的確跟外語有關,但它不是直接來自於外語的翻譯,可能是由香港 粵語轉譯而來。英文動詞“share”有“分享”的含義。粵語中的“曬”具有“炫耀”的含義。例如“曬野”表示“自誇、賣弄自己”。“曬書櫃”是“賣弄自己學問”的意思。“曬命”代表“誇耀自己良好的際遇”、“自誇命運好、有福氣”。(白宛如,1998;鄭定歐,1997) 粵語中的“曬”是英文 share 的音譯形式 (李宇明,2010),但它將英文中“分享”的含義進一步引申為“炫耀、賣弄”。其引申的原因除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之外,還主要與漢語中的“曬”有“把事物放在陽光下”這一含義有關。所以“曬”不應該僅僅具有第11版上說的“公開透露”的意思,還應該有“與人分享”的含義,例如“曬幸福”、“曬喜悅”等等。同時,“曬”也不僅僅只用於網絡上,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聽到有些人在公眾場合“曬首飾”、“曬珠寶”,在這些場合下“曬”在詞語的感情上,和粵方言一樣帶有了“炫耀”的貶義色彩。這個用法也見於正式的報刊出版物,例如“XX七夕 曬幸福,《畫壁》片場打情罵俏”(《南方都市報》 2011年8月5日 )。所以普通話“曬”的這一用法不是從外語直接借來,而是源自粵語,尤其是香港 粵語。故而建議將原來釋義中的“(外)”字刪除,並可考慮將釋義改為“多指公開透露 (自己的信息)、展示 (自己的事物),期待他人分享或回應,有時含有炫耀的感情色彩:~工資、~隱私、~幸福。”

  “燒”的解釋非常恰當,不過我們建議增加一條引申義項,“因富有而浪費、糟蹋錢”,可舉例為“燒錢”。

  “秀”是英語 show 的音譯,近幾年在媒體和網絡上應用非常廣泛。但《新華字典》第11版中所舉的例子,只能說明“表演”義,而未能給“展示”義舉出例證。例如,“作秀”就是指“做表演”,“服裝秀”是指“服裝表演”。我們建議,在這裡不妨增加其他的例子來解釋“展示”義,如“~身材,~照片”等。

3. 增加詞語及刪減詞語

  《新華字典》第11版增加了部分與國計民生有關的詞語。例如:“福”,增加“福祉”一詞,釋義為“幸福:為人民謀~。”(141頁)“和”,增加詞條“和諧”,釋義是“(喻) 融洽,友好:氣氛~,~社會。”(185頁)“媒”,增加“媒體”一詞,解釋為“指傳播信息的工具,如報刊、廣播、電視等。”(337頁)“民”,增加“民生”一詞,並解釋為“人民的生計:關注~。”(346頁)

  在《新華字典》第11版當中,也刪去部分使用頻率較低的詞語,比如“煤油、馬達、馬力、合作社”1 等。

  增加新詞新語,及刪除使用率低的詞語,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因為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流動的,變化的,它是社會、文化、思想的反映與結晶。《新華字典》每一版都有新詞新語的加入及使用率低的詞語的淘汰,這如實地反映了社會的變遷,這種增加及刪減是值得稱道的。

  我們還建議在前文提到的“的”的陰平聲下,增加“的姐”這個詞。因為在口語中“的哥”、“的姐”都比較常用,並常常連起來一起說。我們利用百度網絡搜索,搜到含有“的哥”二字 (也包含“我‘的哥’哥”這樣的詞,但是這裡暫且不細分,“的姐”亦然) 相關網頁23,500,000條;搜索“的姐”得到結果100,000,000條,是“的哥”數量的四倍多。“的哥的姐”並稱搜得790,000條。由此可見,“的姐”比“的哥”更加常用,且二者連用的情況也不少。所以建議增收“的姐”一詞。  

4. 增加例證

  新版《新華字典》除了增加詞語之外,還為原有的一些詞語增加了新的例證。例如“便”,新增“~民”;“工”,新增“農民~”;“盲”,新增“電腦~”;“民”,新增“以~為本”;“裝”,新增“~了一台電腦”;“操縱”,新增“~股市”“~民意”;“產業”,新增“資訊~”“文化~”“~工人”;“持續”,新增“~發展”;“炮製”,新增“~假新聞”;“幌子”,新增“打着募捐的~騙人”。

  《新華字典》11版在增加例證上,可謂與時俱進。“便民”“農民工”“電腦盲”等詞已經完全成了全民皆知的常用詞語,並且是人民百姓口中出現率非常高的詞語;“裝電腦”“操縱股市”“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炮製假新聞”“打著募捐的幌子騙人”也在口語及書面語中屢見不鮮。

  半世紀之前,魏建功、 周祖謨等 先生在編寫“伍記小詞典”時,其初衷是“開發知識、提高文化”、“符合時代要求”,而《新華字典》在這11次的修訂當中,一直堅持這一初衷,且越編越好,影響也越來越廣。我們欣喜地讀到了《新華字典》最新版,我們認為這一版的改變絕大部分是成功的,雖然尚有一些需要修訂的小瑕疵,但畢竟瑕不掩瑜,《新華字典》第11版不失為一部記錄時代、普及知識、提高文化的、最新最好的、成功的小型漢語字典。

  
參考文獻

李榮主編,白宛如編著,1998《廣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宇明主編,2010《全球華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路艷霞,2011《第11次修訂完成,新版<新華字典>新增800多字》,《北京日報》 7月6日 。

鄭定歐,1997《香港粵語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11《新華字典》第11版,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04《新華字典》第10版,商務印書館。

周祖謨,1983《“伍記”與〈新華字典〉》,《辭書研究》第4期。                □

  --------------------------------------------------------------------------------

*   田小琳 女士,香港 文化教育出版社。 李斐 先生,香港 嶺南大學,中國語文教學與測試中心。

1. 編注:《字典》仍保留“煤油”(見“油”條)、“合作社”(見“社”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12-11 01:36 , Processed in 0.078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