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36|回复: 10

[专题讨论]“中国第一部残酷青春小说”《北京娃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21 2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浪读书  

                                                                   


         近日由远方出版社推出的由17岁少女春树写的《北京娃娃》,令教育界、文坛、摇滚界、影视界震动不已,在网上连载几天后,网友们一遍哗然,议论纷纷。但奇怪的是,执导了《北京乐与路》的香港导演张婉婷和《寻枪》导演陆川,以及正在筹拍音乐剧的崔健对这部小说表示了强烈兴趣。

  春树2000年从北京某职高辍学,开始写自己在理想、情感、社会、家庭、欲望、成人  
世界中奔突、呼号甚至绝望的历程。她的这本自传体小说《北京娃娃》,一出版就被文学界称为“中国第一部残酷青春小说”,著名乐评人江小鱼评价说,它是一本真正具有身体性的女性小说。但很多人认为春树虽然才华出众,但她在书中对性太随意、太开放的态度并不可取。春树说:真正的“身体”既不是为时尚所需要的标签,网上有人赞扬她真实,说《北京娃娃》语言没有受到污染,叙事中随便喷射忧伤,作者也不介意伤害和幻想,是一个站在城市青年亚文化的立场写作的典型。

--------------------------------------------------------------------------------------------------------


                           《北京娃娃》内容介绍  

      这就是一本反映残酷青春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女孩14岁到18岁之间的事情。"残酷青春"这个词近年来被伪艺术青年和伪文学青年给用滥了。但我要说的是,春树的这种"残酷青春"与那些成年人在电影和小说中玩票或怀旧式的"残酷青春"不一样,与那些伪摇滚歌手在台上歇斯底里的嗥叫着的"残酷青春"也不一样,与村上春树小资情调的"残酷青春"更不一样。春树的DOUBLE_QUOTATION残酷青春"不是一个文学中苍白的概念,而是一种由她本人构成的生活现实,是一种到今天还在发生着的生活现实,而春树本人甚至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她的这部小说中所包含着的"残酷青春"的意味,她只是在写一部由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构成的"成长史"(虽然是当成小说来写的),但她的生活经历和她的性格,使其一落笔就变成了一部咄咄逼人的"残酷青春",没有其他什么"残酷青春"比这更为真实和动人心魄了,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惟一的一部由处于青春状态中的作者写成的真正意义上的"残酷青春小说",如果还可以举出另一部来的话,那就是棉棉的《糖》,但棉棉其时已经年近而立了,而春树写作这部小说时还不满18岁。

  春树并没有试图控诉或者揭发什么,她只是在坦承自己曾经的一切,并随时用激烈和昂扬的情绪将这一切撕裂,露出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伤口。《北京娃娃》中的那个"春树",当然就是作者本人,一直处于一种盲目而奋不顾身的状态之中,她近乎盲目地追求着一切她认为好的东西--爱情、自由、朋克精神、物质的虚荣;而每一次的追求,她都是那么全身心的、奋不顾身的投入,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小说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一次又一次的爱情经历,理性的人们无法理解她对待爱情的方式,那么迅速,根本不经过大脑的考虑就将自己扔进爱情的火焰,而很快,她又沮丧了,事实上,她并不忠于任何一次爱情,她只是在一次又一次地燃烧自己的青春,每一次都被烧得像灰烬一样逃离现场。她真的需要这些爱情吗?也许,她只不过是需要别人对她好一些,亲近一些。就像她经常在给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打电话时所提的那个看似无理的要求:你对我说些亲热点的话吧!然后对方就不得不压低声音说:我爱你。这个答案令春树高兴,虽然她明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但她仍然能够得到小小的满足,她太希望得到别人的亲近了--对么孩子气的想法,却又是多么真实的孤独。对自由的坚决向往和追求,她付出了失去来自成人世界的温暖的代价,因为辍学和夜不归宿,她的父母对她彻底放弃了,原先器重她的老师也无法理解她的行为,而来自男朋友父母的侮辱更令她悲愤交加--她被成人的世界抛弃了。于是,她渴望以一种成人的身份,去跻身于成人的世界,但这是不可能的,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孩子,冷漠而世故的成人社会与她的世界格格不入。她所向往的一切她都得不到,爱情、身份、关爱、金钱……她没有钱去买一支口红,买一套时髦的衣服,一个爱美的女孩,只好自卑地穿着她自己并不喜欢的衣服,灰不溜秋地穿行在这个巨大的城市中。

  
:cool::cool::cool:

[ 本贴由 柴禾妞 于 2003-11-22  03:03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2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娃娃》给我们带来什么?

来源:人民网
      
   《北京娃娃》已经引起我们的深思,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堕落已经是年轻一代的标志了,也许社会该行动起来,救救年轻的一代。是不是愤怒还不敢说,但敢怒而不敢言的人太多了。


愤怒有理还是堕落颓废《北京娃娃》引发争议

                                                      

                                                               叛逆少女春树
      
      号称中国第一本反映残酷青春的小说《北京娃娃》日前由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新浪网连载两天,就引来数十页的网友评论。有的人赞扬她的真实,有的人批评她的“堕落”。可以预测,这本小说,正在和即将引来众多的争议;作者春树,也会被媒体和读者广泛关注。剔除掉炒作的成分,也许通过这本小说,我们有理由关注无数少女们辽阔、焦灼的内心世界,并且试图为她们做点什么。

    春树,永远愤怒(正方·祝福)

    前些天春树给我发来一组诗,让我赶紧找个地方发出来,换成稿费花花。这件事比较重要,因为我知道没钱花是什么感觉,尤其是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尤其是她还不是一个朋克战士。她喜欢香水,喜欢被人爱,喜欢门口贴着五星或者更多星的宾馆,喜欢打车而不是像东北旺的外地乐手那样看完演出走20公里路回家。

    当然那些诗没有被发表出来,因为我认识的编辑及其领导还不大习惯春树的表达方式。比如说,《只有暴力才能解决一切》。事实上这是病蛹乐队的一句歌词,意思是人逼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他们还进一步唱:“只有暴力反抗才能解决一切!”这样就给暴力上了一个思想的台阶。春树喜欢这个,我也喜欢,并且,我们都是在同一个场所看见该乐队演出的。

    该场所叫做开心乐园,在消失以前是北京地下摇滚的根据地。春树在诗里说,那里的人冬天都穿背心。当然当然,几百个愤青撞来撞去,热啊。在一些人心安理得过着安定团结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另一些人在开心乐园之类的地方互相安慰,愤怒、欢乐、放纵、迷惘地度过着青春,建立地下文化,形成亚社会和秘密的感情方式。在这里,我和春树,还有《北京娃娃》里大多数人物默契地相遇、笑着打招呼、在人群里挤进挤出、喝三块钱以下的啤酒,最后做鸟兽散或者找个地方苟且一下。

    我不觉得《北京娃娃》是一本多么优秀的小说。它引人入胜,是因为生活本身就充满垃圾和奇迹;它水到渠成,是因为语言没有受到污染;它在叙事的缝隙中随便喷射着忧伤,因为作者不介意伤害和幻想;它具体、即兴、坦白、快速,因为作者能力有限,仅仅能够打开自己的感觉。这就够了。春树现在还干不了别的,她只需要安静地呆着,不再自卑,即使没钱,或被成人世界出售、争议———为自己身处的人群感到骄傲。然后,或许可以这样说,基于一个城市青年亚文化的立场,写作。

    这也不是什么成长小说,除非你非要把觉醒和本能的挣扎看作成长的烦恼———那种一到结婚年龄就灰飞烟灭的荷尔蒙冲动。春树在小说里祝某人“身体健康,永远愤怒”,我们知道,这很难,但为什么不试试呢?

    好吧,春树,我祝你永远愤怒,即使你并不是一个朋克。

    □颜峻

    女人的疯狂没有尽头(反方·担忧)

    近日,又一本由女人写的小说开始流行起来,很多文化人聚集在饭桌上都开始以这本书作为谈资。媒体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此前有一干所谓的“美女”作家,给自己贴上了“身体”的标签,我原来以为,女人的疯狂已经到头了,还能怎么疯狂下去呢?看了远方出版社的这本《北京娃娃》后我才知道,我真是大错而特错,女人的疯狂真是没有尽头。这本《北京娃娃》的作者,一位17岁的名叫春树的作者比九丹、虹影、卫慧们还要疯狂和放肆。

    对于有窥视癖的、被《绝对隐私》、《乌鸦》这样的书所培养出来的读者而言,这是一具年轻的身体,比起九丹那种老女人的身体当然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但实际上,这本书与九丹的小说相比,几乎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书中的主人公从初中毕业时开始,就一直不断地跟各种各样的男人交往,有比她大很多的成年人,也有她的同龄人,她根本就不加以选择,见一面就可以马上发生关系,而很快两个人就分手了。如果非要找出《北京娃娃》与《乌鸦》骨子里的不同之处的话,那么《北京娃娃》比《乌鸦》来得更大胆,思维方式也更新人类,在《乌鸦》中,还时不时地来点忏悔,而到了《北京娃娃》中,这一切就好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好像与男人第一次见面就发生关系是最正常不过的,如果不是这样反而不正常了。在书中,作者春树写一个刚刚认识的男孩时说:“我真想马上跟他回去,立刻在床上砰砰砰地大跳一场”,真够骇人听闻的。

    我并不认为春树写《北京娃娃》时怀有着跟卫慧、九丹她们一样的动机,与那两个女人的狡猾、世故相比,春树的确还是个单纯的孩子,但可怕的也正在这里,在“单纯”的外衣下,她的骨子里流淌着的却是那样一种令人恐怖的血液,她或者她们这一代正在成为传统道德感彻底沦丧的一代。读者会喜欢这样刺激的东西,媒体也会喜欢这样能给它们带来猛料的东西。但我却不喜欢,甚至厌恶,如果因此你们说我是道学家、伪君子,那我也认了,当个道学家总比一点伦理道德感都没有的新人类强。

    □白成言

    网友评论

    自我放纵,有时候代表堕落与颓废。过分感性,有时候导致愚蠢与盲目。生活,不应该是无节制放纵的天地,全凭感性控制的对象。青春,也不应该涂满抑郁和神经质的色彩。

    (网友etre_li)

    不知所谓,典型的对感情的不负责任。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说是另类、前卫吗?就可以说是在体验生活吗?

    (网友青)

    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但是八十年代的叛逆表现什么跟九十年代的相差那么多?可怕!可怕!不知道她的孩子以后会怎么看这段。

    (网友天)

    我觉得大家似乎对她太过于刻薄了。这不过是一个思春期的女孩子在描写她内心的感受和生活而已,我们不能以那种已经较成熟了的思想去和人家较真儿,毕竟谁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吧。在写作风格上即使模仿村上春树,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的写作其实多多少少也都有模仿他人的地方,不过是一杯咖啡和半杯咖啡,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的区别而已。


(网友tony1975)

《京华时报》 (2002年5月19日第18版)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22: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娃娃》:不羁少女的青春写作

《中华读书报》
2002年6月5日

  


      春树写过诗,也写小说,热爱音乐,尤其是摇滚,正如她自己所说,17岁的时候写出《北京娃娃》纯粹是为了斩获名声和稿酬,而在她的小说中,我却分明看见以“青春写作”为旗帜的一代正在为写作所摧毁的残酷现实。

  跟巴黎人把所有巴黎地界之外当作外省一样,北京正在成为文化意义上的“巴黎”。每年无数的优秀青年从上海、从成都、从兰州、从中原的乡村小镇拍马而来,裹胁才情和傲气来北京寻梦。因为北京就是天堂“巴黎”,这里是艺术、摇滚、音乐、写作的天堂,而万分残酷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散落在东北旺的画家村、树村的摇滚音乐圈、乱七八糟的写作团队或者其他北京的边角地带。《北京娃娃》里的春树是北京土著,但是和她交往的大多是上述人等,无形中,春树和这些人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这些人的愤懑和欢喜也就是春树的愤懑与欢喜。

  因为商业变局所带来的利益动荡;因为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无限梦想;因为成功个案所带来的模仿和追捧。正如我看见自己的堕落一样,我看见我们这一代正在毁于疯狂。以青春为旗帜,被写作所摧毁。在文化的北京,我见过了大量的蠢材,也见识过无数优异之士。到最后,不是优秀分子的才华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的隐忍让他们光芒四射。历史让我知道和明白:才华不算个东西。

  春树的的书中把可笑的“青春”二字贯穿始终,带着她一贯的卤莽和热切,对青春的撒娇、炫耀、期望、埋怨、呼之即来。她坚定地认为自己躺在一块非常不错的背景布上,多糟糕的演出都可以因此得到原谅,并因为青春本身而变得可爱绮丽。毫无疑问,书上布满伤口和惨痛。而将这些套在一个写作本书时不足18岁的女孩身上,我不知道,它所发射出来的弹力和威力将是多么巨大……

  春树的才华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在这本是小说还是传记都难以分辨清楚的作品中,你还是随处可以看见其巨大的潜能。而她敏感的体悟以及从未有过的决绝反抗和决裂姿态更是让人揪心,在一路“天天向上”的青春成长道路上,我们也看见小说和作者本人以野性和狂奔的速度将我们的见识和观念勇敢地背弃。

  这是一种我们无法命名的“成长”——我们的阅历和经验在这里严重欠缺,我们的文明姿态和文化品位在这里重型缺氧,我们的道德信义和虚假关怀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她已经在千万次的成长中超越了我们,我们是她们所面对的另一个世界。

  出版商最初给小说取名为《我,17岁,不良少女》,我以为这最能体现春树的盲目和奋不顾身,也最能折射沈浩波的商人心态。作为残酷而艳丽的花朵,她不是开在盆景中,而是开在大花园里没有被剔除。我不祝愿出版商和春树能够发财成名,只愿天下父母看见,能发现成长还有这样一条道路,这就足够。 (萧三郎)



:cool::cool::cool:
发表于 2003-11-21 2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小型三疊紀孔融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2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娃娃》用身体写作17岁少女赶超九丹卫慧

近日由远方出版社推出的由17岁少女春树写的《北京娃娃》,令教育界、文坛、摇滚界、影视界震动不已,在网上连载几天后,网友们一遍哗然,议论纷纷。但奇怪的是,执导了《北京乐与路》的香港导演张婉婷和《寻枪》导演陆川,以及正在筹拍音乐剧的崔健对这部小说表示了强烈兴趣。

  春树2000年从北京某职高辍学,开始写自己在理想、情感、社会、家庭、欲望、成人世界中奔突、呼号甚至绝望的历程。她的这本自传体小说《北京娃娃》,一出版就被文学界称为“中国第一部残酷青春小说”,著名乐评人江小鱼评价说,它是一本真正具有身体性的女性小说。但很多人认为春树虽然才华出众,但她在书中对性太随意、太开放的态度并不可取。春树说:真正的“身体”既不是为时尚所需要的标签,比如卫慧;也不是用来换钱的,比如九丹;而是文学的基本要素。春树说,像卫慧和九丹这样的作家根本就没有身体,只有硅胶!

  网上有人赞扬她真实,说《北京娃娃》语言没有受到污染,叙事中随便喷射忧伤,作者也不介意伤害和幻想,是一个站在城市青年亚文化的立场写作的典型。有人批评她“堕落”,说女人的疯狂真是没有尽头,《北京娃娃》比《乌鸦》更大胆,思维方式也更新人类。在《乌鸦》中,还时不时来点忏悔,而到了《北京娃娃》,这一切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很多人认为跟卫慧、九丹相比,春树还是个单纯的孩子,但可怕的也正在这里,她的骨子里流淌着一种令人恐怖的血液,她们这一代正在成为传统道德感彻底沦丧的一代。据说她喜欢香水,喜欢被人爱,喜欢门口贴着五星或者更多星的宾馆,喜欢打车而不是像东北的外地乐手那样看完演出走20公里路回家。



:cool::cool::cool: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1 23: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树: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 郭小寒
转自: 北京青年报  
2003-11-14 05:15  



     提起少年作家,没人会不想起春树,那个漂亮愤怒喜欢红色T恤和朋克的叛逆的北京女孩。2000年她17岁时,义无返顾地离开了学校,开始过更自由的生活,并专门写作。一部惊世骇俗的《北京娃娃》袒露了她“无比残酷”的青春,也在写作界和年轻人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部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残酷青春小说的《北京娃娃》,可以说是少年激情写作的最好代表。小说展示了春树14岁到18岁的全部青春近乎盲目地追求着一切她认为好的东西——迅速短暂的爱情或者性爱,不知所谓的自由和朋克精神,物质的虚荣……

  人们无法理解这样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但没有人能否认春树的才华。要知道她还是那么喜欢诗,写了那么多优秀的有灵感的诗,她在网上有“春树下”的诗歌论坛,还自费办了一本诗歌民刊《80后诗选》。2003年新书《长达半天的欢乐》,还是半自传,还是那些所谓的混乱的生活,还是充满着痛楚与麻木,爱与恨,热情与坍塌。近一步地向我们展示着新生代反叛少年的忧郁与迷惘。

  “其实我现在的想法全变了,我也不再是朋克了。”雕刻时光,古老斑驳的旧地板,陌生美丽的法国音乐,抹茶蛋糕,冰咖啡,一个穿艳丽T恤的冷漠高傲的物质女子,一颗被包裹起来的脆弱善良敏感的心,会有人愿意去挖掘吗?我去了,那是我的工作,后来我发现了那颗心,我们一起感动了好久。然后她继续冷漠高傲,我继续工作,世界奇妙吗?我觉得我越来越不了解了,所以我们要闭上眼,不再坚持,不管是向左还是向右。

  很多人想要知道这些年轻的孩子,出了名,有了钱究竟会变成什么样,我也抱着窥探的心理去询问。春树一贯的冷漠使我们之间的开始有些尴尬,可是毕竟我们都是善良感性的,人和人之间不是没有真诚,是需要慢慢地去培养和交换。从朋克到小资,也许一切全都变了,也许只是在寻找更真实的生命,于是有了以下的采访记录。一个和想像得不太一样的春树。不管怎样,她还是要做一个真正纯粹的80年代的孩子。

  如何活到真的生命

  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非常美好,自由自在。不再为吃饭和打车发愁,每天听歌,写东西,看书,看DVD,出去玩会儿,不用上班上学,生活很好,没有太大的压力。

  那心态呢?

  全变了,我现在看清了好多东西,以前的东西我现在全不信了,我也不再是一个朋克,你可以说我是一个小资,小资是一种很自我的状态,就是没有任何责任感,以前的责任感骗了我,以前信奉的东西我全忘了,我想看到事实的真相。

  是因为你成名了吗?

  你知道KURT为什么自杀吗?我现在又重看《灿烂涅》了,当你成了名你就全明白了,完全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你要承受各种误解又不能和你的FANS们说。也许大一点的人会更适应这些,他们更善于交际,更了解这个社会。我们太小了,不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是聪明就能应付的,你还要世故,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你觉得人受环境的影响大吗?

  人就是环境的动物,人改变不了环境,因为环境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我不是一个可以适应环境的人,我觉得那样的人特别狡猾,我在能不死的情况下,就不想去适应环境,我想按我自己的想法生活。

  那你善于与人交流吗?

  我永远都是先把别人想好,永远不会对下一个人失望,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也不会主动地去拒绝别人。就算是说不,也是把什么都想好了,等着别人开口。我讨厌和别人发生争执,任何争执对我来说都是折磨。

  说说你的喜好。

  我喜欢夏天和冬天,夏天很直接,完全是露天的。而我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冬天,它锻炼我的心态。我喜欢幽默随和的人,喜欢有男孩子气的女孩子。喜欢温柔的男生。喜欢到处去旅行。喜欢纯粹的东西。我不喜欢太理智的人,不喜欢不坦率、不可爱的人,不喜欢很媚的女人和粗暴的男人。

  相信命运的安排

  还相信“盲目而奋不顾身的爱情”吗?

  我从来不相信爱情,我只相信这个过程中的感觉。我觉得我可能找不到一个完全理解自己的人,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但我可能找不到,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这些都是命运安排好了的。

  怎样理解你提出的80后?

  80后就是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比以前的人更直接,但是80后也不能归类,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80后是幸福的一代,他们很幸运,不像70后那样被牺牲、被浪费。80后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动荡,还有好多青春可以挥霍。但他们没有太多的空间,现在的世界越来越没劲了。

  我觉得10年内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真让人忧郁,不知道以后还能干什么。80后的人现在那么年轻,那么纯洁,你能想像到他们也会变成家庭主妇,变成中年男人,变得有皱纹和啤酒肚吗?天啊!太可怕了。

  那么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最近,我不想再写书了,应该把机会留给那些写得更好的人,我也要为我的写作负责。我想办一本杂志,有诗,有小说,有时装,有摄影,做时尚类的,要好的作品,不要垃圾。摄影就是那些很有灵感的照片,不一定很完美。而时装也是可拍一些照片,是时装的搭配,着重衣服。

  我一直想办一本这样的杂志,对这个是很有灵感的,而且做了就要坚持下来,过几个月就出一期,可能会很难,但一切一定会有的。我还想继续上学,去国外学习,但是具体的也还没有确定下来。其实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好了的,但是我应该抱有乐观的态度,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郭小寒)

  
:cool::cool::cool:
发表于 2003-11-22 0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有語病:她不用身體寫作,用哪兒寫作?
发表于 2003-11-22 0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名词是进口货呢。追究谁呀!
这年头只有一句话可说:救救孩子!
发表于 2003-11-22 22: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北京娃娃炒作太过,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离上海宝贝都还差得远。
发表于 2003-11-26 1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看以下专题评论

来源:http://psychology.eastedu.com/redianht/0731/


[iframe]http://psychology.eastedu.com/redianht/0731/[/ifram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4 10:57 , Processed in 0.069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