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2|回复: 0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21: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方言指地域方言,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对一个民族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说是一个公用的桥梁。语言在充当这种桥梁作用的同时,将该民族文化中所有的内容经常发生的较为稳定的联系,作为该民族文化特有的信息体系,存入该民族每一个成员的大脑。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大家庭。从历史上看,汉族与各兄弟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着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各兄弟民族通过吸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族文化,形成了文化认同,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相反,汉文化本身也在不断融合和借用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正是在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中,各民族之间加强了团结。语言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是维系文化的血脉。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保持语言的规范和纯洁都是极其重要的。语言既是工具也是文化。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兼顾两者之间的关系。普通话作为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认同是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是国家法定的语言,又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它是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而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居民服务,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话。可以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而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3、普通话推广 势在必行
      方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且具有自身地域限制。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推行共同语“雅言”“通语”“官话”和“国语”,以适应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这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交际的需要。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不能没有普通话,国家当然应当重视并加强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很好发挥主导作用,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国家、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根据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确定的。长期以来,国家推广普通话一直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方针和做法,在政策上与实际工作中一再申明,推广普通话是为了克服语言障碍,让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方言的同时多掌握一种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利社会公共交际;推广普通话不是企图消灭方言,方言不可能人为消灭的,方言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长期存在,并发挥其作用,为各地人民群众服务。

       没有语言,人们就不能沟通认识。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认识,人与人之间没有交流,就无所谓和谐。所以,语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推广普通话就是以一种相互间了解的语言,让大家的思想、认识一致,构建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透视当前语言文化,我们虽看到了某些不和谐,但已经产生的关注更让我们相信语言文化灿烂美好的明天。这些穿越了茫茫岁月历经雕琢的瑰宝,令我们畅游在文化多样性的无限精彩中,去延续人类文明的感动、丰硕与美好。我们相信,在政府、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部门等的共同努力下,普通话推广工作定能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6-16 13:38 , Processed in 0.0870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