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46|回复: 1

新世纪的语言环境和上海话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0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上师大“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

作者:钱乃荣 来源:http://sinolect.org/object807_03.htm 2008-7-8   

   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及其前后的一个半世纪间,上海话与这个城市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变化之处,俯拾皆是。上海话从一个三级县城的小方言一跃而起快速发展成为汉语中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三大方言之一,其影响远播全国和世界。

  上海方言里蕴含着上海这个城市发展成长的历史,浸透了在江南水土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闪烁着上海人五方杂处中西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深藏着多元博采的海派文化的基因和密码。上海方言的全部发展历程,充分传达出上海人民创造生活的辉煌,证明了开放创新、海纳百川对优化语言的关键作用。

  上海语言文化的历史,证明了我们只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放出眼光,积极吸收世界语言文化的长处,是完全可以协调好语言文化的独立性和包容性辩证关系,立于不败之地。在21世纪,让我们放眼看世界,应迎来一个语言和文化更融合又更独立多样的新上海。

  一、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语言环境

  如果说,20世纪初年,老上海话以昂首阔步的姿态无所畏惧地迈过一个充满变数、以少胜多的十字路口后,展现出来的是她的巨大的辉煌,那么,100年后时轮转入21世纪初,上海话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又面临着新的一轮风云际会。她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去接受新的洗礼呢?

  1852年,上海只有544413人;到1949年,已有5455007人,人口增长10倍,其中80%以上为外地籍人。1950年,市中心的黄浦区、老闸区,上海籍人只占4.8%。[1]然而,在黄浦区、老闸区的人都讲上海话,来沪外地人尤其是从第二代的子女起都学会了用标准的上海话来交际。上海话变化既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在此100年中,上海也用国语,所拍的2400多部电影绝大多数讲国语,在上海产生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用国语创作,上海的电台也讲国语,也有上海话的电台,上海话和国语和平共处,互补双赢,国语因上海强大了,上海话在上海也强大了。

  如今,上海已是一个大都会,出生在上海、以上海话为母语(向母亲那儿从小传来的不需学的第一语言为母语)的人口少说也有1000万,近年外来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上海只占少部分。但是为什么大家感受到上海话反而在上海正在衰弱下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来观察一下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面临的世界和中国正处于怎样的大环境中。

  如今我们面临的已是一个不可封闭隔绝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新生的网络和电视等传媒,正在不断拉近地球村的距离,使世界优势语言和文化加速广泛传播。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化的挑战,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保持和维护本地语言文化特性的问题,这里包括的不仅是民族的个性,还有地区的个性,共同的记忆,共同的生活方式,有共同特色的民俗和习惯,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凝聚力。这种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语言和广义的文化差异上。各民族和地域语言文字的多元存在,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基础。这是一个语言和文化更融合又更独立多样的世界。各民族、各地域的语言文化差异的普遍长久存在,才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繁华世界。

  这个世界应该和谐共处、相互取长补短的。越是经济走向全球化,就越需要重视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包括尊重语言文化多元化这个事实。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而文化多元并存发展的新世纪,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统一个人或少数人的母语、风俗、习惯、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语言或方言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言场合使用那种语言说话是充分自由的,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的这种语言权利。

  世界多数国家都及时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2001年11月2日,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了一个《文化多样性宣言》,重申“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切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1999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规定了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在宣布“国际母语日”的倡仪中提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 语言的平等、多样化与和谐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目标。这个共识推动着保护多样性语言文化事业的开展。

  二、上海话在新一轮的风云际会中如何变化

  1.上海话现今有没有萎缩?

  我们听到上海市民中的反映,相当多的人认为上海方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了萎缩;上海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上提交提案,也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上海方言在传承中存在不少问题,提出需要保护上海话;有些语言学专家从调查和访谈中也实际了解到上海方言发生萎缩的一些真实情形。

  目前上海话在上海的遭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上海话的使用场合在缩小,如在过去使用比较活跃的菜场、商店、餐馆、马路公车上,甚至上海籍大学生一起住的宿舍里,现今大都通用普通话,上海话经常退出这些交际场合;上海出身的青少年由于在学校都必须用普通话说话,对上海话便开始生疏,语言能力降低,有的人在说上海话时常常夹杂普通话或用普通话发音的词语,对大量上代人会说的那些具有上海特色的方言词包括许多上海方言特征词和惯用语熟语不懂或不会运用;上海的多数小孩在小时候只会说普通话而不会说上海话,即上海话变成他的第二语言;过多的场合禁用上海话,方言的使用范围往往局限在家庭、弄堂和滑稽戏里,加深了认为方言仅是市井俚语的错觉,有的语言学工作者也对方言加以贬低;以上海话为基础的沪语地方文化如沪剧、滑稽戏等急剧衰落后继乏人……

  但是,有些人由于观念上的原因,或在不够充分和全面设计的调查表上进行问卷统计,或出自理论分析上的缺陷,也会振振有辞地得出上海话并没有萎缩衰弱、当前状态纯属正常现象的相反结论。

  方言的削弱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里群众的感觉和反映,我们必须正视这是许多城市中不可否认的严峻事实,当前提出来讨论对方言萎缩的对策和对方言今后前途的展望,是时候了。

  有人说:上海方言的削弱,是由于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结果;有人说这是因为外地人来多了的缘故;有人说,这是有些错误的观念造成了上海话的边缘化。

  推广普通话没有坏处。当前整个当代汉语都面临着新词新语蓬勃诞生生机盎然的局面,网络开通之后,思想空前活跃,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词语,以及词语的新用法大量出现,风起云涌。大量的新潮词语通过现代传媒普通话传进上海,并为上海话吸收,丰富了上海话。

  上海在上世纪末重新全面开放,上海又属于开拓人的天堂。这次的外来移民,大都能用普通话来与上海人沟通而不必使用上海话,在上海社会上和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增多了。不过,如果上海这座城市在上海市民社会中还是需要用上海话交际的话,上海话还是自然会传承下去。

  如果我们进行比较深入一点的观察,那么我们说方言的衰落,主要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和措施上的偏激而造成的。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奉行“汉语规范化”的思想,而且这种“规范化”被有些人理解成就是要“统一语言”,以排斥方言作为实现规范化的代价,认为在文章中使用了方言词语就破坏了汉语的规范化。在所谓“斗争哲学”的影响下,有的人把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理解为“消长关系”,普通话要“长”,方言就要“消”,你死我活,互相对立。甚至将语言问题看成政治问题,提出“清除语言污染”、“警惕方言回潮”等口号,或者把对待人用的等级观念任意延伸,把普通话说成是高等语言,把方言看作低等语言,“讲普通话,做文明人”。

  2.欧洲工业化、现代化在语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上海人现今正在迈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上个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已经走过的路。我们检讨欧洲一些国家方言的流失和语言的单一化的失误,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引以为戒,因为许多类似的情形我们才刚开始发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在不久前北京召开的“国际母语日”会议上,曾推广过瑞士的成功经验。这个国家中有四种语言,没有共同语,四种母语和平相处得很好,社会和经济也很发达和谐。然而,我们也已经看到,过去的法国政府由于某种政治上的考虑对法国国内的德语方言强行统一,现在的政府要想挽救和重新恢复原来方言,有一些小学开始在教学方言,然而已经为时太晚,不能将此方言起死回生了。

  “语言统一论”毫无根据,英语这样一个几乎成了世界通用语的语言,伦敦的郊区还有伦敦郊区方言;世界上的不少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使用的英语实际上也就是伦敦英语的方言。中国目前有几十种语言,并不准备统一,相反国家还在出力拯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普通话只是全国通用语言。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3.提倡语言平等,反对方言歧视

  根据国家语委21世纪初的普查,我国现实的情形是全国汉族人92%的人的母语(第一语言)还是方言,而各种方言都是有完整的语音、语法系统,有丰富的词汇系统的使用自如的自主语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某种思维主导而形成的错误观念,有的人妖魔化方言,造成了一些人认为方言是低级的,是“市井俚语”,是“上不了台面的话”,甚至认为说了方言就是“狭隘的地方意识”,把方言看成时推普的拦路虎。为了推普而极力贬低母语方言、丑化方言,这种流毒使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说自己的母语怀着卑微心理,不是以说自己会说的方言而平等自豪,反而认为是低下一级,在大方言或普通话面前羞于启口,自惭形秽,以至经常发生彼此之间看不起和歧视对方的方言的行为。

  每个地方的人都应自尊,应该肯定这种自尊。北京人与上海人一样自尊。每个地方的人对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尊,这是有自信力的表现,这是自强的基础。没有自己的自尊,哪有民族的自尊?

  我们首先要明确提出:改正过激措施,注意传承母语问题。

  4.开放方言空间,纠正过激做法

  影响方言传承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许多地方用强制的手段,在幼儿园、小学进行普通话教育时不给方言留有余地的措施,至今还在贯彻。
  语言学者汪平发表过他写的《关于抢救方言,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关系的刍议》一文,呼吁“给方言留一片净土”,他认为“在幼儿园、小学禁止说方言”是致方言于死地的“釜底抽薪”政策。为此,汪平先生提出了“反釜底抽薪”政策:“很简单,只要取消在幼儿园、小学说方言的禁令即可。本地人说本地话是自然现象,只要不禁止,人们自然地会说。只要大家都在说,方言就不会绝。”

  幼儿园、小学的课上的确应该用普通话为主进行教育,但在课后休息中应该可以自由说方言,还应该开展一些本地母语为载体的以童谣为背景的游戏,让学生从小母语不能丢。

  其实,对多数人来说,方言是不必像普通话那样要通过推广就可学会的,只要从幼时起跟着母亲说就会说的。用一些强制的手段,不准幼儿园、中小学生在课余说上海话,以致提出“进了学校门,就到了北京城”的口号,说了或受歧视或扣品行分,不准中小学生在校园里自由说方言。许多地方许多学校校规使孩子耻于说方言,什么“学生讲方言,班级不得星” (榕城新闻,2004),将不准说方言订为班级行为守则,把说方言与说脏话等并列作为品行劣迹惩处,汇报上去即扣分,这都是有案可稽的事实。这样做就逼着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说普通话,否则孩子在校一不小心漏出方言,就会被举报给老师知道对班级名誉带来影响。这样的规定没有法律根据,它使孩子在学语言的年龄段从小割断了与方言的联系,切断了在最佳学龄阶段学习母语,本来母语是可以不经学习从母亲那儿带来的使用最流利的语言,现在发生了动摇,一些城市里的孩子从小丢失了学母语的时机,小学生不会说方言普遍发生,这样做当然直接阻碍了方言的传承。在上海,中学生到了高中或进大学时再来拾起上海话,这些年轻人说的上海话当然大打折扣,对上海话的理解程度成了只能在普通日常交际用语上将普通话转说成上海话,上海话中大批有特色、有价值而普通话中没有的词语从他们说的上海话中流失,就不足为奇了。

  一些文化界和法律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出于保护中华传统语言文化的良知,都提出过这些情况,他们说的是事实。在2006年北京召开的“纪念推广普通话50周年“的理论座谈会上,已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文》的副主编在上述现象提出批评,他的论文中直接批评了小学中实行的课余小学生说了上海方言被扣除品行分和开展评比的这种非母语化的做法。

  对于此种非母语化造成城市母语缺位的后果,有些人急于发出保护方言的呼吁,但是有的语言学工作者居然在会上说:“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了,这很好嘛,说明普通话普及了!”在他们的观念里,推广普通话必须以消灭方言为代价。

  非母语化的结果,具有相当严重的危害性,它会造成当地历史延续的母语及其文化支撑发生动摇,使该地步入语言生活的不稳定期。在该地根底尚浅普通话需要与该地的母语携手一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与英语和平共处。

  5.重视新旧方言文化

  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一些推普比较成功的城市里,我们应该关注那里的语言多样性建设和促进文化多元化繁荣的问题,应该提倡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下改变和纠正一些不和谐的做法。

  过去的上海人正常接触上海话,在方言剧、戏曲、新闻广播中都能听到上海话。然而有一段时间里,在传媒里,如在电台、电视台的播出中禁止方言,不准用上海话拍摄电视剧,这样的规定使大家不能听到准确的和生动的上海话,一种方言不能顺其自然地说用,就会萎缩。

  除了要在幼儿园、中小学适当开放方言使用领域外,地方电视台、电台也应当适度开放一些方言节目的空间,使当地人民能经常听到相对标准和自然的方言,传承方言中的有特色的语汇。除了开放地方戏曲节目和其他文艺节目如方言话剧方言歌曲外,还应该有方言的新闻报道节目,方言电视剧、广播剧的播出,让青少年接触优化的方言语言环境,学到优秀的有特色的方言词语。除了恢复一些旧有的方言文艺如沪剧、滑稽戏、方言说唱、方言话剧等之外,更要支持和帮助现今青年创新和受青年欢迎的方言游艺和文艺,如上海话Rap、上海话歌曲、上海话小品、上海话Video等,使地方文艺繁荣起来,让上海文化更有上海特色。

  有关部门应该收回禁止拍摄方言电视剧的禁令,对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剧可以采用普通话、方言两种版本的播出形式。

  有的人担心一开放方言的连续电视剧和电影,会不会形成各地一哄而上争拍争演方言电视剧而使大家都不说普通话了的局面,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刚开放时可能有一时的反弹,过一阵子后,一切就会很正常。上海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五方杂处,在语言方面也是自由杂处的,当时生产的大部分电影、小说都用国语,自然形成了国语和白话文的文艺为主体,同时电台里也常有方言的节目播出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现代媒体的强大已使普通话节目铺天盖地,方言节目的听众观众有限,有一定的地域界限,到底可以存在多少方言节目,市场完全会自动调节,因为方言节目是不可能与普通话节目演出平分秋色争夺市场的,它只是作为一种多语社会多元文化存在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体现了说方言演方言的语言选择自由,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也有人担心方言文学文化只能在小地域流通,终不能为全国接受,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这正如壮语文学只要在壮族人中喜欢得很就行,何必一定要追求全国统一流通呢?文化应该多元适合多层次选择,不要强求全体都来欣赏。如上海话的滑稽至少有北部吴语区那么多的百姓喜欢,就比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口还多,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改变了现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片面禁止方言的情况,适当开放传媒中方言的节目,就此两项的调整,母语方言的自然传承一般就不会发生多大问题了。

  语言的变化不可预料,也是不可逆转的,希望一直保持“原汁原味”,完全是出自保护上海话的心愿,但这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尤其是当代社会进入电视、网络社会后,变化可能更大,即使是北京话也在所难免。问题是变化有两种前途,一种是变得更好,像上海话的从前;一种是变得衰弱,像有些濒危语言和弱势方言。

  语言的使用应当是自由的,顺其自然的,顺其自然的变化带来的是语言的自然丰富和健康发展,语言会自动择优除劣,不用人来多操心。既然语言发展最好是顺其自然,那么为什么对方言还要人为保护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为了更好地生活和交流,大力推广了普通话,于是,在推广普通话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人出来说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方言;这就像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发展,造了许多高层建筑和工厂,于是就有人出来提出要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
 

[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7-10 21: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2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6.实际行动,为传承上海方言多做实事

  我们除了在多种场合陈述我们对方言问题的对策外,针对大众对保护方言的要求,还要积极进行实际工作,促进方言传播的改善。在2006年底,我们在深圳大学联合召开了“首届上海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集中国内外研究上海方言老中青年专家,包括沪语网站的负责人,在汇集了过去已公布的21个上海话拼音方案基础上,经集体讨论,正式审定通过了《上海话拼音方案》正式和副式两个,审定了大量上海话难字,考证了本字,给不能写出的上海话词语确定汉字写法。笔者和研究生时的两位导师编著了《上海话大词典》已于2007年8月出版,使只会说上海话口语而写不出文字的上海人有了标准的书面写法的参照,《上海话大词典》中收录了新老词语15000条,为1950年后上海出版的第一部上海方言词典,老少上海人购买者十分踊跃。2007年8月还出版了笔者《上海方言》,作为“海派文化丛书之一,全面介绍上海方言。近年来在上海也出版了不少《上海话课本》,笔者编写了三本,主要的对象是对外来者和新移民。2008年笔者和郑晓钧合制的《上海话拼音输入法》即将在8月出笼,推动许多上海喜爱在网络上和短信中大上海话的年轻人拼写上海话,有利于青年人传承上海话,同时笔者编写的一本“上海话拼音输入版”的《上海话大词典》也将配套发行。

  7.重视口语、方言的社会作用,树立保护国家语言资源的观念

  不同的语言与方言都是国家的语言资源,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博采的文化的基础。人类文化有三种载体形式:

  1. 有实物承载的,如建筑、地下出土的文物等;
  2.由文献记载的;
  3.由口头承载的。

  由口语承载的文化是更原始更重要更丰富更有草根价值的文化。在共同语得以推广的情形下,方言越复杂则越好,越显现中华民族语言资源的丰富性。离开语言来谈文化的多样性几乎不可能,语言和方言是一旦失去不可再生的、国家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在21世纪开始,要重新认识语言,尤其是那些活跃在方言口语中的活语。要树立语言资源观,珍爱人类的语言和方言,珍爱和保护这些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产,珍爱这些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当今语言生活的一个严峻的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和开发好中国的语言资源,也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我们要担负起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财富的职责来,在世界语言文化的“全球化”和“单一化”的背景下,寻求语言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发展途径。

  要使语言不濒危,必须要有使用的空间。我们在认识语言是一种人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语言和方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加强口语文化的传播,发展上海的方言口语文化。上海话电台、电视节目,RAP,上海话流行歌曲、新方言话剧、小报上的上海话短文、上海话民间游艺、上海话童谣民歌民间故事等,都需要扶值推广,丰富上海民间社区的地方文化游艺活动。上海在大众口语文化的繁荣方面,四五十年代就是榜样。十几种地方戏在上海争相斗艳,民间化程度之高,是有很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多样化的观念确立,草根性文化的掀起,大众文化的广泛开展,会带来文艺的真正繁荣。今后应该加强投入,使地方大众文艺百花齐放。

  8.修改法规,调整语言文字政策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国的语言生活问题。在北京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法律与语言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与法律学术研讨会(牟云峰,2004)上,与会者明确提出:“语言多样性是世界语言生活的特点,维护和实现个人的语言自由和民族的语言平等,应当成为政治家、法学家、语言学家乃至人类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2]

  国家语委语信副主任司司长李宇明先生在2005年曾答记者问(夏莉、张雪莲,2005),传达了对语言文字工作上的一些新理念。他说:“语言一旦丧失,就不可能再找回来。一个民族富强了,发展了,但语言失掉了,文化失落了,实际上等于这个民族消失了。”“建立和谐的语言生活,首先要对语言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要尊重各种方言,包括尊重繁体字等历史上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做文化的守护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下来,弘扬起来。通过尊重、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达到对包括少数民族、各种方言使用者在内的群体的尊重。目前我们国家通过外语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在解决沟通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是如何进行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对此我们必须重视,必须进行研究,而不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很多语言与方言的消失,给人类留下了不可弥补的过失。”

  李宇明还指出:“现在应该继续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语言政策,使我们的语言生活更和谐,从而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民更好地和睦相处。”[3]

  21世纪的社会在加速发展,都市文化呈现多元化面貌,都市民众多样性的要求更加精致,是到了调整语文政策的时候了。

  任何法律或法规,都可以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修改,与时俱进,国家《语言文字法》也不在例外。为了更好地落实共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语言文字法规中写入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具体内容,把保护中华各民族语言及其方言、文化的内容写进去,而且这一方面应该成为这部法的主体。此外还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提出具体的办法,将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化为行动落到实处。这是改变包括上海话的各地方言处境的重要条件。

  9.在网络、电视时代,展望上海话普通话的新生态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使人们走近,我们面临着新的语言传播形态。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思想的空前活跃,带来了大量新词语和词语的新用法,带来了话语表达方式的不断更新变化,围绕社会热点常常形成新的流行语。伴随着通讯、交通和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语言现象空前快速地向四方传播,词语“波浪式”的传统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科技术语大量渗入语文生活,大众语文生活的百科性成分剧烈增加。虚拟空间形成了网络语言生活,中国网民数量升至世界第二位。2006年号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全世界约7 000万博客中,除日语、英语之外,汉语博客已位列第三。博客和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电子公告(BBS)、博客及手机短信等,正成为各类信息新的集散地、新词语的发生源。中国的语言生活生机盎然,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新词语的迅速传播,我们应该抱着满腔热情,去积极推广,不管是从哪儿来的(如来自方言来自外语来自网络手机来自青年流行语),是什么形式(如字母词、缩略词、符号词),只要群众使用,我们就要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只要群众约定俗成就可采用,让词语的使用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让语言自己来择优除劣。

  这一轮的风云比20世纪初年更为汹涌。上海又成为全国新词语和新流行语的集散地,又有大量的新生词语在上海创造出来和通过上海人传播开去。上海将再一次成为新词语的发源地和出发地,实现口语书面语、方言普通话新一轮的交融。

  可以看到的迹象是:网络的特点,正在渗透到语言生成和语言传播里去。对语言发展的保守心态和禁止措施将会退出语言领域的主舞台。大城市的地方新词将随着发达的媒体广泛流传,较快被普通话和描写词典吸收,群众创造的语词反映新鲜事物的名词很快实现方言和普通话融合一致;群众约定的部分生动的生活惯用语流行语随着网络会渐渐推向全国,不能流向全国的才就留在所产生的方言中;外来的新科技、新文化、新时尚很快取得全国通用词语形式。总的趋势是,普通话语方言的共同用词在新词范围内是大大增加了,书面语和口语在一致起来。留下的是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和语法上的差异依然成体系地存在,词汇的部分差异也永远存在。

  这种方言和书面语、通用语的互动融合实际上在20世纪初叶的上海早已产生过,如当时和接着在上海话中产生的“马路、洋房、书局、报馆、报纸、公司、海关、工厂、商场、车票、操场、篮球、高尔夫球、足球、高尔夫球、俱乐部、自来水、电灯泡、电车、电报、邮票、气象、飞机、轮船、笔记、粉笔、功课、开关、手表、汽车、卡车、三轮车、饼干、水果糖、牙刷、雪花膏、橡皮筋、沙发、马达、课程、咖啡、色拉、啤酒、冰淇淋、麦克风、图书馆、博物馆、资本、社会、文化、艺术、特权、具体”等等新词很快都传入书面语通用语,以至使现在有些人以为这些词原来不是上海方言词语而一开始就是国语词语。而今在这种情况在上海会更为激烈。前一阶段,普通话从粤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上海话也应该迎头而上,为普通话提供更多新的有生命力的词语。上海人要继承过去那种见一样新鲜事物就造一个新词的好传统,让更多在上海产生的新词新语更快流入普通话,壮大普通话的新词汇量。让更多有上海方言特色的新旧词语因在网络、报刊中的频繁使用,进而为普通话吸收,这样上海话和普通话都在新时代中就会共荣。

  但是,不用担心的是,上海话中不但还保有许多生动的有特色的上海话词语如“赞”、“淘浆糊”、“小儿科”,上海话在现今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不断诞生新的生动的方言词语,如“有腔调、拗造型、发调头、调频道”,笔者在2005年曾编写过一本《新世纪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足见上海人新造词语之多。上海人创造的新词语也不可能全被普通话吸收,所以方言总是会存在。笔者编撰的《上海话大词典》中也是对上海话新老词语均收,一视同仁。从这些已收入的词条分析看来,一是由于现代群众性的网络传播使新老上海话方言词更容易进入到通用语去,二是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界限更为模糊了。

  21世纪口语和书面语的界限更为模糊是网络和电视剧推动的。如果各地方言中的特色词语、有用的新词语,能够在现代媒体中泛用起来像“忽悠”、“赞”,有了这样的宽松的语言新环境,那么,普通话和方言就会成为人的左右两腿,和谐共生,像过去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那样,生龙活虎,共创双赢,实现新世纪中方言和普通话的新互补。

  方言口语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一起的,共同语和书面语弄不好就容易脱离生活和“雅化”。我们主张的是通用语常新常活,生动丰富,我们主张方言和普通话互动,我们的目的是使普通话词语丰富,打通方言词语方便流入共同语的渠道,反对方言和普通话的阻隔,因此反对普通话“规范化”的禁锢和在吸收新词中的守旧,在开始用新词时不再被保守地认为是“不规范”,词语自然地在群众使用中自动择优除劣,约定俗成,总之我们要使各地丰富的方言口语源源不断地流入普通话的使用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支持21世纪在词语使用领域的种种新动向。网络使人类的语言更顺自然,更遂心,更摆脱人为的限制和“过滤”,更少被异化。在21世纪中,电脑、网络、手机、电视大大推进了方言和书面语普通话的流通融合,我们的语言生活将更为活跃和生气蓬勃。

  10.在语言生活中构建和谐,再创双赢

  除了新词新语的新气象,在语言生活中构建和谐,还要对语言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要尊重各种方言,包括尊重繁体字等历史上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做文化的守护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下来,弘扬起来。通过尊重、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达到对包括少数民族、各种方言使用者在内的群体的尊重。目前我们国家通过外语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在解决沟通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是如何进行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对此我们必须重视,必须进行研究,而不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很多语言与方言的消失,给人类留下了不可弥补的过失。

  在21世纪上海的重新成为开拓者的天地后,新的语言环境确实与20世纪时候确有所不同。外来的新上海人普遍可以用普通话作为中介在上海与上海人交际。上海人在许多场合与外地人交谈,都会主动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在上海的使用频率自然升高。尤其是在高层的正规场合表述意见和交谈,在菜场、商店、饭馆等低层场合也遇到外地来的低层打工者和服务员,也会主动与他们说普通话,只有在彼此都是上海人的情形下讲上海话的机会多一些。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上海要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在不闭塞的现代化社会中进行交际活动,说普通话的场合会增多,十分正常,必须去适应。

  问题在于上海话在上海的社会和生活中是否还需要使用?不言而喻,方言在大都市里还有其必要的社会功用。上海话和普通话交替使用的“双语人”在生活和工作当然更适应自如,在上海生活更自由更愉快。再加上使用英语的场合也渐渐增多,所以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一定会成为一个“多语”社会,各种语言各得其所。有多语并存选用的意识和无此意识的人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大家都纷纷重视了地方情感和地方文化的需求,上海话传承和习得也可能会得到上海市民的更广泛的重视,上海话作为一个大地方方言在公共领域中的使用还可有所扩展。

  上海人希望都会熟练使用上海话和普通话双语,来沪的新上海人希望熟练使用普通话,又能学会上海话,还不丢了自己本来的母语。在某一场合使用普通话,在另一场合使用方言,和而不同,这种“多言多言现象”在我国会长期存在。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多言现象”,社会运转因而更加轻松,人也变得更为聪明和灵活。事实上在我国,掌握多语的人越来越多,推广普通话和学习方言、学习英语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这才是再21世纪中应有的语言面貌,它已经是世界语言生活的共同特点,提倡建设大都市里的多言多语社会,多元的观点和文化并存,通过语言的功能规划,还考虑到语言交际的通用性与正式性的问题,承载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问题,理想化和现实性的问题等,使各种语言和方言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

  这样,我们可以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大好时机,展示给外国人看到的是:我们上海有宽松的语言环境和空间,上海人有宽阔的胸襟,上海建设成了语言环境优美的多语多文化的乐园,上海话和普通话在上海地区正在再创双赢。


[1]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牟云峰:第九届国际法律与语言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语言与法律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
[3] 夏莉、张雪莲: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访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11月9日。

                                                      钱乃荣 作于徐家汇土山湾畔云起台
                                             2008.5.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9 05:27 , Processed in 0.0879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