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4|回复: 0

以科学研究促进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创新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铁琨副司长在第二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
中心主任工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1/2008_8_11/1_11_3729_0_1218420340623.html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上午好!第二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论坛今天隆重开幕,我代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能够有机会跟在座的各位朋友、专家特别是远道而来的香港的老朋友共聚一堂,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也感谢论坛的主办单位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论坛协办方安徽省语委以及黄山市各有关方面的同志对会议所做的支持。

昨天晚上在从机场往酒店的路上,所领导介绍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希望我就这个主题讲一讲。既然是论坛,大家都应该发言,我也不想例外,更何况是这样的主题。所以我今天的发言算是“命题作文”。

近年来,我们语信司一直都在积极倡导、推进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包括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科研工作。我记得一年前第一届论坛在福州召开时,我曾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三条就是“下大力气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科研工作,要以科研来提升测试和管理水平,使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础更扎实、更科学,后劲更足。”

除这一点外,我还谈了另外两点。其中一点就是建议大家关注社会语言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关注和解决好出现的新问题,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宏观大背景下,来关照我们的培训测试工作。这里的宏观大背景就是“解决语言问题,保护语言资源,维护语言权利”,这是当下全世界的语言工作共同关注的大课题。普通话培训测试也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

另一个建议就是要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要保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成果,促进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就是说要让技术为普通话水平测试更好地服务。这是我去年在第一届论坛开幕式上讲的三点。

现在召开有关科研和创新发展的会议,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足见我们语用所的领导和培训测试中心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说明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想到了一起。

普通话推广从23年前提出“四用语”(即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用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用语,新闻媒体的宣传用语,公众服务行业的服务用语),到制订出台相应的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一些省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开、形成了气侯(据了解,近些年全国已经测了两千几百万人),从起初完全的手工操作,到现在部分省区已经实现了机测,再到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回顾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有效的科学研究。可以说正是大量的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成为普通话培训测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不竭动力。刚才我听宣读赵部长的贺信里有“科研是基础,创新是动力”的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我们要认真学习、体味。

两年前,国家语委在北京召开“十一五”科研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的成绩,明确了推动科学研究是各级语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应用科研的重要领域、主要任务和措施。其中特别把建立语言能力培训测试体系和制定普通话声学参数标准等作为重大课题列入“十一五”科研规划中。科研工作会议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会议精神,迅速地行动,制订规划,有声有色地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其中有的成果被学术期刊、工作期刊采用;有的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立项的“智能语音系统在普通话培训测试中的应用”、“普通话测试管理系统”研制等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的成果被收入国家语委发布的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确确实实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一些同志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普通话培训测试源起于科研,发展创新还得靠科研,采用现代化手段、提升培训测试和管理水平更是离不开科研。事实上,取得这样的认识曾经经历过一个漫长的、甚至是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今天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而且我认为这些同志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是肺腑之言!

实践还使我们体会到,无论普通话培训测试也好,整个语言文字工作也好,都有一个“定位”的问题。沁平同志今年在语言文字工作会上讲过“语言文字工作要找好结合点,做好服务工作,带动自身的发展”。我认为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语言文字工作虽然不是中心工作,但是它可以为中心工作很好地服务。我们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同志,当然很看重、很热爱语言文字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把它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在某些时候甘当配角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向沁平同志要求的那样,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中心工作服务,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工作,找准、找好“结合点”。

当前形势下,普通话培训测试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继续加大科研力度。本届论坛释放出一个很好的信号,那就是加强科研。“十五”期间,国家语委组织开展了好多应用科研项目,其中跟培训测试有关的如测试及管理系统的研发、计算机辅助普通话培训测试等,都是重点项目。“十一五”又着手建立普通话的口语标本库、普通话口语语料库和普通话审音用知识库,以期完善普通话语音的基本规范,制订普通话的声学参数标准。另外,国家语委正酝酿建立“中国语言有声语料数据库”,今年着手在一些省市试点,其中就有中介语(地方普通话)的采集项目。

    现在各地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结合本地的实际开展了不少研究,比如浙江、上海、辽宁、江西等,有规划、有具体课题,有的还承担了国家语委课题的子项目。但是和形势发展的需求相比,“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力度也还不够大,创新点也还不够多。比如说目前的测试,比较注重语音,对应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汉语听力能力的训练和测试考虑得不多,而社会上现在确实有这种需求。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诵读等,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评价标准作为衡量的尺度,如果我们现在着手演讲、朗诵水平测试标准的研究,将来是否就会给这部分人群提供了水平继续上升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得到了延伸或者深化?!还有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更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的外国人虽然汉字写不了几个,但是非常注重汉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能否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加强普通话应用能力的一些训练,这方面的交际能力是否也需要研制一些适用的标准?这对汉语的国际传播一定很有益处,因为能力的训练毕竟最重要,这样做还可以把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的国际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一下,普通话水平测试在过去14年工作的基础上,还有没有新的发展空间?

    昨晚看到语用所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看后很受启发。今天早晨了解到,以后所里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资助科研工作,从中可以看出所领导抓科研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专门负责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的同志,我真的非常感动。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语用所、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所协调或者所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应该也是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一个方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语委是一家。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大家(包括省市的同志和专家),踊跃竞标,既可以申报国家语委的科研规划项目,也可以申报语用所、测试中心的一些项目。如果参加语用所、测试中心组织的科研项目搞得好,达到了相应水平,我们也可以追认或者把成果上升为国家语委的项目,成果升格以后,在名义上、资金支持上都可以商量。我就表这么一个态!现在科研管理也要解放思想,因为过去花钱打水漂的事太多了,我们不做这种赔钱的买卖。这样做,国外也有先例。总之,我们支持语用所、培训测试中心把科学研究扎扎实实搞下去,司里愿意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要促进行业的普通话测试。这个方面也有工作要做,也需要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细化到了行业、领域,我觉得也就找准了现在工作的“结合点”。听说旅游系统很愿意引入普通话水平测试,因为导游员首先就是以口语作为媒介的,说好普通话是对导游的基本要求。但他们对目前的这种测试形式和题型不大满意,因为他不需要培养播音员,不需要培养语文老师,他们需要培养很好的讲解员,认为目前的测试没有结合旅游行业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不可以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立项研究旅游行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标准,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呢?在座的都是专门从事普通话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都是内行,有丰富的经验,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但觉得应该主动出击。

我曾带着这个问题向一些同志请教,有的同志跟我有同感,而且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和初步设想,并开展了前期调查研究。这就属于创新思维,他的思想始终在动,不满足。我认为这样的基础测试,如果可行的话,能够为通用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帮助和补充。

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总量可以达到30亿人次左右,旅游行业总收入可达两万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随着我国人均GDP翻两番目标的实现,旅游消费将发生质的变化,届时全国人均GDP可达3500美元。而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旅游消费就将会进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期。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就业前景最广阔的行业。旅游业庞大的的市场和广阔的就业前景,给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服务空间。将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和旅游行业特点结合起来,是我们做好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尽管这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但我有一种预感,有针对性的行业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势在必行,因为它更受行业、领域欢迎。

    三是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我几年前就讲过这个意思,现在取得了共识。今天在这个会场上,大家对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进普通话测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提出异议了,当初可不是这样的。我们2004年给“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培训测试中的应用”立项的时候,听到的反对声音很多,成果刚研制出来时大家也不是那么服气,但这毕竟是一场革命。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艰难起步、逐步完善到今天大家基本认可的过程以后,人们都更加客观和冷静了。我听说现在至少有安徽和江苏两个省全面采用了机测,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当然机测本身也还需要继续完善。

科研工作也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这方面我曾多次发表过意见,就不耽误大家时间了。几天前我们陪沁平同志去延边大学调研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当延边大学汇报该校“中国朝鲜语语料库建设方案”时,沁平同志讲:语言文字工作要考虑和文学、历史、社会学、信息科学的关系,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信息系统,所以,应该重视语言文字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沁平同志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当引起我们深思。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方面,难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观念的更新和习惯的改变。

以上就“科研”和“创新”讲了三点意见,算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因为参加论坛总要发言,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

(根据录音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7 16:03 , Processed in 0.0759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