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9|回复: 5

我们应该怎样做学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5 13: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学术批评网 2009年3月30日
4 m! j; M4 y, |2 L
( ?, x; T& Z; A8 t* J用心专一,用情专一   e% Z8 }+ Y% b
     - M! w5 J# L, A! ?$ K3 ?% z
做学问,当有“孤往精神”。学术贵在专一,曰用心专一,曰用情专一。韦伯说,19世纪以来,一切知识上的进步都是由专业人士推动的。我的补充是,那些对知识积累有所贡献的专家,多具有执著的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他们不是把学术当做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赋予学术以一种与生命同价的内在的神圣性,如黄侃说:“学问文章,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以高明远大为贵”;如熊十力说:“做学问,要像战场上拼杀一样,要义无反顾。”陈寅恪就是这样的典范,用余英时的话说,他“对中国文化是那样的一往情深,他的生命已完全托付给了它,一切著述也都是为了阐发它的最深刻的涵义。怎样谈陈寅恪呢?我们只需反复不断地说:文化、文化、文化。”  
3 G9 ^0 `; ^( U6 ^. H5 S0 W& o. ?2 n     
0 q: F0 ?0 Y) u4 i$ ]$ A一个好的学者,应心中有事,意中有人,眼中有泪。心中有事,即应深知人生责任所在,如王船山自题其座右铭曰:“吾生有事”;意中有人,即服膺在本专业登峰造极的人物,如杨时“程门立雪”,如齐白石“愿为青藤门下走狗”;眼中有泪,即魂牵梦绕,喜怒哀乐,惟在名山事业,如艾青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 P# ]0 y( }0 Z4 L) }# X     
* i& n# l6 l1 ~# g* Y若为了给学术派上学术之外的用场,使学术失真变味,蜕化为追逐名利的工具、讨价还价的砝码,投机钻营的手段,甚至如邱成桐说,“把学术搞成了权术”;若为应付考核,晋升职称,捞取经费,甚至加官晋爵,以及为申请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基地,进“211”……无不背离了学术的宗旨。在这种情形下取得的所谓的学术成果,难免粗鄙平庸、东拼西凑甚至抄袭剽窃;学人满面乞儿相,安能具备学术应有的“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的风骨和气象?  7 S8 C, R( `# f  E5 M9 C' A
     " Y: }2 C4 j- y; \) L* I
领域专一,始终如一  
! F; f/ i/ ]5 G' X* p# I     & g3 a  c5 R; u: ~: }' A
明代学者吴梦祥主张,做学问须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也不见得成器。学术贵在专一,曰领域专一,抱元守一;曰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术业有专攻,“少则得,多则惑”;人生苦短,心无二用,须“一门深入,长期熏修”。民谚曰:干一行,爱一行;熟能生巧,水滴石穿。做学问,打拼的是脑力,须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一个人,毕生向学,专注,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咬住青山不放松,建立并不断巩固自己专业领域的根据地,自然能够在本专业掌握话语权,取得他人无法取代和难以超越的成就,在学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5 m3 t( \- [3 A3 g
     
: w/ ]3 h$ g3 }. m不专心致志的学术是伪劣学术。古人云,“黄钟毁弃,瓦釜齐鸣”,“假作真时真亦假”,目前学术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确也触目惊心,一如高岩所说:“众多从本质上既没有做学问的素质,更没有面壁十年、承受寂寞、将知识体系一点点向终极真理推进的伪学者充斥在中国的学术圈。”在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投机钻营天下滔滔者皆是的景象下,仍坚持学术操守,不慕浮名而务潜修,不慕虚荣而甘枯淡—“甘受世间冷落寂寞而沛然自足”,誓将学术进行到底的学者,已属凤毛麟角,也尤其难能可贵。  9 V- q4 q: w$ N
     : U& O  D9 L4 G9 g
恪守学者本分,捍卫学术尊严  7 Z7 Q- c! s3 l2 X' h
     
& B1 P0 C# J7 b& M# o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上课,谈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说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的像孩子,无机心、少俗虑。朱寨说,“文革”期间,俞平伯“即使个人处于生死攸关的逆境,他对知识的崇敬追求之心也丝毫未懈”。丁肇中四十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对自己成功秘诀的概括是:“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学术贵在专一,曰恪守学者本分,固守学术边界,捍卫和提升学术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 {& X* f, V' {4 J( j+ m. O9 O. Y. Q     1 {: y  Y6 |! [. c4 C' y
在古代中国,社会分工水平低,官学不分,所谓“学而优则仕”,学者与官员几乎就是一码事,都属于“劳心”与“治人”一族。在现代西方,社会分工细致,社会多元,按照韦伯的说法,社会成员分别在三个相互之间相对独立的领域各行其是、各得其所:政客贪权,谋求官场中的地位;商人爱钱,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学者图名,提高社会中的地位。学术界系因独立自主,方得以独成一系。  
/ P# `! X3 Q7 ]) q     
1 D1 a/ P# x* \" ~0 _1 E但在当下,社会尚在一元和多元之间,产官学之间的界限有欠明晰,学界像官场,又像市场,学者则方寸紊乱,“渭水钓利,桐江钓名”,有机心、多俗虑;专家之意不在学,而在乎官商之间;富贵之乐,得之心而寓之学。成功的学者似乎应该“左手生意,右手学术”;更有学者沾沾自喜,声称他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四套话语系统应对我们生存着的世界:学术的、官场的、商场的和江湖的。  
6 r* X3 T/ L, n& Y) Q7 d     
# ^# m8 g/ }  g9 P  A; k) m殊不知学界的阵地一旦失守,就难以追求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认定,其结果,必然沦为权力和金钱的俘虏、卑躬屈膝,再难以对这个世界表达独特见解,也难以拿出具有独创性的成果,学术应有的骄傲与尊严也将随之丧失殆尽。  ; B/ Z1 Q; Y- @# x" D: L
     ' g% C; l3 R, [7 s2 [7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令人欣慰的是,当下,依旧有这样的学者,他们定力十足,不媚权,不媚钱,不媚俗,不帮忙,也不帮闲,在滚滚红尘中特立独行,“虽千万人吾往矣”,毅然决然地摆脱鲁迅所说的“三重奴隶”困境。他们,才是真的学者,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 D9 ]' }! D- }- g, ?; G& U  }" v2 T
(载《中国青年报》2009-03-30)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13: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主题链接
% G2 a7 }- i" d2 y来源:http://www.acriticism.com/
' A, e- C( U1 O- Z% f 9 b1 z" i; ]7 u+ b
余三定:文学批评者的学术素养
4 d4 }, w- X6 D8 @9 W" g3 ~    人类历史进入了21世纪初期,今天的社会、今天的文学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并且在继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今天的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与时俱进,自觉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文学批.....
! s* U3 P+ Y. @; \6 H) Y0 L; d: \  l& V; f# Q% U8 _
梁木锡:逍遥自在的文抄公——从周叶中、戴激涛师徒双双获批司法部项目谈起* _4 D4 k1 p8 |0 l) F# U% x, A+ h
    笔者几天前偶然发现,近年颇受人关注的学术腐败的标志性事件——周叶 中剽窃案(王天成委托代理人浦志强律师语)的主角,不仅在法庭上胜诉,而且法庭外也是风光无限。 根据中国司法科研信息网2008年1.....
: P9 D0 m. I3 Y" V' A2 F8 a5 T6 b7 k4 h2 ]' s0 Q5 a  _. Y
李 文:我们应该怎样做学术
7 z* F% g, m$ E2 \9 F    用心专一,用情专一 做学问,当有“孤往精神”。学术贵在专一,曰用心专一,曰用情专一。韦伯说,19世纪以来,一切知识上的进步都是由专业人士推动的。我的补充是,那些对知识积累有所贡献的专家.....- U- w: {6 s6 s+ k+ ?6 B

  K& q  ^+ a3 K# g陈虹伟、王睿锐:“让中国政法大学大度 大气 有大爱”——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 b2 A) ]) M. W6 Q; G/ d
    来自武汉的黄进就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已然两周有余。从珞珈山麓来到军都山脚,在黄进身上,变化的是全新的工作环境和管理角色,不变的是他仍然与所热爱的法学事业相守相伴。   面对即将到来的工作和全校.....8 O8 [; A( g3 y
; d# W: [4 g6 U6 Y5 J' D
王利平:我们应庆幸互联网时代有贺卫方
, m& n7 e- a& E6 Q, V; [/ P2 R% O: X    贺卫方在其博唠阁中道:“很庆幸生在一个有大学的时代,使自己这种既不喜官场气息又不懂经商之道还恐惧农耕之累的散木之人居然可以过上一种不失尊严的生活。” 知识分子的尊严体现在思想之中,思想离不开言说.....
1 @: q2 E$ A8 f* f' S, ?! t; p! @# p, @2 J# s' J  u
呼家钰:浅议伪注现象8 p. N) _! A6 e. t& L- ?, G7 |
    引注,即学术写作中交待引文的出处。对于一篇学术论著而言,离不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故引注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引注,可以反映该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既有助于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V* k& g8 e6 k2 A# C7 w

5 H% Y* `; q: p" l1 h! U; W$ w车 俏:学术批评对纠正学术不端的作用——以沈履伟案为例( }7 `: n; Q7 h+ w; n8 u3 s2 x- V
    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是指学者恶意的一稿多投行为”[1]。 近些年来,学术界屡屡爆料关于学术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一方面说明了学术界部分人受到当今整个社.....
1 f  e. R) \4 `6 {' u; Z0 H  h
8 @! G: l% o# T0 G李醒民:无耻的剽窃 无端的傲慢——关于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物的剽窃抄袭事件
! Q) [$ }( _+ R, E; v- f6 X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有句名言深中肯綮:“历数万端罪过,最损莫过偷窃荣誉,那真比掘坟盗墓,还要倍加可恶至极。”2007年8月底或9月初,我就碰上一件“比掘坟盗墓还要倍加可恶至极”.....: g% X% y* |( M+ a8 Z- B4 ]2 w+ T

- D" W; E0 [6 a- J) J王曾瑜:“清官”考辨- K" P- ]5 J# S, C! e6 `4 t
    记得在文革前,在极左思潮的推动下,突然掀起一股对清官的批判浪潮。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有什么清官,全是贪官。後来进行拨乱反正,又出了一批文章,正面肯定了古史上确有清官。如今中华民族确实面临着严峻的反贪腐.....1 q5 J5 J6 x1 @( U" d8 M
$ ?& y+ K7 N  V
赵健伟:“汉武帝定律”及其他(系列评论四篇)
0 z+ ^: \* c) y    一、“汉武帝定律”与权力之恶十九世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道出了一句铁律性的警世格言: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对权力过度所导致的结局——腐败,.....
8 k3 i# ]6 n1 ]8 O2 S/ s
. q4 c" ?7 O3 \8 y) A$ h4 t- n7 S2 w胡光波:幸福是倘来之物,竟功则是必尽之责——陈伯海先生的古代文论研究
/ R8 z; n' j+ h9 a9 c& C    陈伯海先生祖籍长沙,但一直生长于上海,言谈举止看似吴化。他自幼喜读闲杂之书,较早涉猎哲学典籍。进入大学后,广泛阅读中西文论,偏好思辨的苗头显露,独立思考的个性形成。1957年3月,华东师大召开大型学术....., Z8 d' f/ q5 G* x- `
% f* g4 s7 h0 j0 n
高福生:温总理与网友“面对面”传递的信号& j& `7 ~3 w0 u( Y+ O/ `
    2009年2月28日下午3时,在北京市西便门附近的中国政府网访谈室,温家宝总理与守候在电脑旁的广大网友进行了一次倾心的交谈。这是中国政府总理首次与全球网民进行实时交流。整个在线交流,温家宝一共回答了2.....
1 V( T1 j0 j9 T! l8 n* w
  V" k! o( N( ]9 n尹玉吉: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
7 |. ~, n; q. }0 g5 H' ~    目前,我国有学术期刊近6000种,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如何就级别进行划分,历来是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出版界等在学术职称评聘、成果鉴定、期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上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指按.....
+ ~$ _* c1 J. n8 t) B0 f! u  ^+ p. ]: c9 Q
沈 潜:由顾炎武说开去
- J$ D) ^- D$ \. `. y7 X" o' T    历史有新旧递嬗之趋向,人生有起转承合之走势。 回想自己跨入大学以来,已有整整二十七个年头。这些年,虽说偏处一隅,但因怀揣了一份孜孜向学之心,以书信为媒,牵引着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世界,丰富.....
) y/ G7 V* I0 n; [& F4 w  C" k7 S& q7 h# m2 Q2 j; P
王晴佳:“亲爱的”翻译是懒惰的翻译+ u; c* p4 O2 n% {( P8 o7 z6 y
    近年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格外快速。其标志之一就是凡是海外流行的著作,马上就会得到国内出版业的青睐,组织人翻译出版。除了原来翻译界的老大——商务印书馆,还有相当一部分著名的出版社,也有编译的丛书。而且所...... j+ p9 D  \9 f& v
9 ]4 i% W6 \1 U4 _4 _, m  J
下一页 最末页 页次:1/160 共有2396条记录
发表于 2009-4-6 16: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多从本质上既没有做学问的素质,更没有面壁十年、承受寂寞、将知识体系一点点向终极真理推进的伪学者充斥在中国的学术圈。”----“学术超女”于丹 ,“学术超男”易中天就很典型!
发表于 2009-4-6 1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09-4-6 16:18 编辑
" W0 ], q1 ]6 x5 @' n
0 \9 b/ o0 o4 l6 N殊不知学界的阵地一旦失守,就难以追求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认定,其结果,必然沦为权力和金钱的俘虏、卑躬屈膝,再难以对这个世界表达独特见解,也难以拿出具有独创性的成果,学术应有的骄傲与尊严也将随之丧失殆尽。  ----官员博士生化的现象就是叫兽们沦为权力和金钱的俘虏的生动写照!
发表于 2009-4-6 16: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中国的大学校长被强行分为省部级厅处级官员的时候,当各所大学为争先恐后地录取那些不来读书就能获得学位的高官们为博士生的时候,当我们的教授在大学里为了一个处长、副处长的职位而去激烈竞争的时候,当我们津津乐道的是哪个大学出了几位省长,几位厅长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出,我们所谓的大学离真正的大学精神有多遥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显得多么滑稽而胆大。我想,如果哪一天,当一个学校不是以它出了多少官员,建了多少座大楼,而是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国文化的积累做出什么而自豪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这样的学校脱帽敬礼了。
发表于 2009-4-8 23: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超女超男比做学术的弓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0-11 03:26 , Processed in 0.0312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