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2|回复: 2

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中国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4 11: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4/26/2009 5:21:31 AM  

专家组鉴定认为:“这批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10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清华大学入藏一批大约2100枚珍贵战国竹简,全国11位权威学者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说,今年7月中旬,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大约公元前3、4世纪左右)竹简。竹简到校时,已经发生菌害霉变,学校立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开展了竹简的紧急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研究人员对霉变组织进行采样、化验和分析,明确霉菌的性质和种类,科学制定了积极而又稳妥的保护办法。与此同时,清华成立了校级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并建立专门工作室,聘请专家学者参与竹简研究和保护。至10月初,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

竹或木制作的简,是纸发明以前我国用以书写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简,用丝绳编连起来,就称为册。简册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笔和墨写成的。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并以文书居大多数。

清华所藏的这批竹简,其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多数至今仍非常清晰。

“这批竹简就像是一位新出土的历史学家,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书。”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说。“这批竹简的内容丰富,目前还来不及详细检视,已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尚书》。《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据。第二是这简竹还是一篇编年史,体裁类似西晋武帝咸宁5年(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一座战国时魏国墓中发现的竹简书籍《竹书纪年》。这批清华简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清华简专家鉴定组组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表示:“从重要意义上讲,其价值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图片说明:李学勤教授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清华入藏的战国竹简。摄影:郭海雷)

李学勤说:“1926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清华讲演时指出,中国自古新学问的兴起常由于有新发现,在学术史上有两次‘最大发现’分别是西汉‘孔壁中经’和西晋‘汲冢竹书’。现在清华简的发现,足以与孔壁、汲冢相媲美。”

面对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竹简,谢维和教授表示,竹简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清华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出土文献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重镇,始终将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项责无旁贷的学术使命。他指出,清华大学要以这批战国竹简的收藏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他强调:“这批竹简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学校将本着开放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深入研究探讨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谢维和教授表示,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清华大学将联合多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力争完善地保护好这批珍贵的竹简。”

初识清华简

战国竹简入藏清华

 清华大学最近入藏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珍贵竹简,现在已经广为学术界以及社会公众所知了。

  这批竹简是由清华校友捐赠抢救回来的。记得竹简来到清华的那一天是7月15日,天气很热,暑假业已开始,我们本来想只加以基本的维护,等到开学再展开工作,但是经过仔
细检查,发现若干简受有污染,请化学家分析,证明有霉变损坏之虞。校方对此非常重视,决定立即组织专家清理保护。大家放弃假期,全力投入,在白手起家的条件下建成符合要求的实验室。这项细致而又繁重的工作,直到10月中旬才告一段落。

  据在清理中的初步统计,清华简共约2100枚,其中整简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达到46厘米,最短的仅有10厘米左右。简上面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结体精整,至今仍很清晰。有少数简上,还有红色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10月14日,清华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这是鉴定专家们在《鉴定意见》中作的论断。

  由于集中力量做简的保护工作,还来不及详细审视简的文字内容,更谈不上释读研究了。不过通过清理间的大致浏览,以下三点是可以确定的:

  第一,这批简的性质是书籍。大家了解,已经发现的战国竹简(还有帛书),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书籍和文书两大类,还有多见的遣策,即随葬物品的清单,也可附于文书类中。清华简初步观察都是严格意义的书籍,没有找出文书以及遣策。

  与这批竹简同来的,还有一件漆木容器的残块,上有美观复杂的彩绘图案。经过试行拼合,显示可能是原来贮放竹简的书笥。在一块残部的侧面,粘贴着一小段竹简,简上有字可以辨识,这加强了容器与简相关的可能性。

  第二,这批简中的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如果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有的属于经部,但其内涵仍是富于历史价值的。这与过去发现的战国竹简书籍,如著名的郭店简、上博简以儒、道著作占多数不同。

  作为随葬的书籍,总是和墓主的身份与爱好有一定关系的,比如说1972年出土的银省山汉简主要是兵书,墓主显然是位军事家,所以我曾戏言“这次是挖到了一个历史家”。

  第三,这批简里有《尚书》。《尚书》本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经典,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秦代焚书,禁止《诗》、《书》、百家语,《尚书》大多佚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滕》、《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如《傅说之命》,即先秦不少文献引用过的《说命》,和今天流传的《说命》伪古文不是一回事。

  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

  《尚书》和类似《纪年》的史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是关注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都知道的,其重要确实难于估计。

  今天,幸能在清华简中又看到了真正原本的古文《尚书》和近似《纪年》的史籍,给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一定会在学术界造成深远长久的影响。有关《尚书》、《纪年》的一些悬疑不决的问题,很可能由于新的发现获得解决。

  清华简还有不少来不及深入了解的内容,比如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占书,近于《国语》的史书等,只能留待今后介绍。

整理考释任重道远

  专家们对清华简所作《鉴定意见》着重指出,这批珍贵竹简“由于年代久远,简质脆弱,又经过流散,清华大学已做的清理保护,是及时和必要的。建议继续吸取其他单位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将这批竹简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专家们还“希望清华大学积极稳妥地推进这批竹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及时编辑出版整理报告,提供学术界研究。”这是对我们参加清华简整理工作的人员提出的严肃要求,使我们倍感所负责任的沉重。

  简的清理保护工作,还需要继续进行,如何保护得更好,本身就是一项科研课题,应该以多学科结合的方式来探索和实施。尤其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否脱水,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手段,都须极为慎重地考虑。

  适应文物收藏入库的要求,每枚简,包括整支和残片,都必须登录编号。简上的种种现象,都必须记录下来,至于形制、尺寸、字数等要素更不必说。

  照像要尽快开始。这些年整理出土简帛的经验,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都是依靠照片进行的,而最后的整理报告,更需要有高质量的图版。因此,对竹简的拍摄应有足够的要求。一部分不够清晰的简,还须采用红外线摄影等等方法拍摄,尽可能使文字显现出来。

  为了将简文提供大家考察研究,整理者要做好简的缀合、编排、录写和释读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步骤是交叉进行的。当然由于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每个步骤都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总应提供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在所有保护和整理的工作环节上,我们都期待大家给予支持帮助。我们会以适当方式,尽快向各方面报道整理工作中的发现,也一定做最大努力编写有关简报,并分卷出版竹简的整理报告。

  虽然已有几个月了,我初次看到这批珍贵竹简时心中的强烈震撼感还没有过去。限于个人学力,以上所谈不过是几点初步认识,敬希大家指教。


清华获赠两千余战国竹简 《尚书》佚篇前所未见
  清华校友捐2100枚战国竹简给母校 竹简有望展出

2100枚战国竹简入藏清华
  为目前所见最早、数量最多的竹简书之一
  本报讯(记者周逸梅)昨天,清华大学宣布,2100枚战国时期的竹简入藏清华。这批竹简是目前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竹简书之一。
  校友捐竹简给母校
  这批竹简是今年7月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目前已不得而知。
  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回忆,当时这批竹简包着保鲜膜,装在密封筒里被送到学校,已经有菌害霉变的危险。
学校特地为此“白手起家”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还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整合清华历史、化学、图书馆等学科资源,聘请专家保护清理。几天前,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

  首见古代“口袋书”

  经过11位学者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这批“清华简”属于战国中晚期,距今大约2300—2400年左右,应出土于古代的楚国境内。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预计整理后为1700支。
  “清华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10厘米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口袋书’了,在以前从未发现过。”李学勤介绍,战国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只有零散的出土。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两次发现大量的战国竹简书,分别为800支和1000多支,所以“清华简”可以说是目前数量最多、而且年代最早的竹简书之一。

  《尚书》佚篇首现

  之前发现的竹简书,多为哲学思想领域的书籍,而“ 清华简”则多为“经、史”类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检视结果看,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发现了失传的《尚书》篇章。《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为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据称先秦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始皇焚书,大多佚失,汉朝初年只有29篇流传下来。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都是焚书坑儒以前的写本。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则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另外,“清华简”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从西周初起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容。此外,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无人见过的。

  竹简有望展出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表示,清华将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深入研究探讨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清华将联合多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科研攻关。
  李学勤介绍,清华正在酝酿建设博物馆,届时这批竹简有望展出。

清华获赠两千余战国竹简 《尚书》佚篇前所未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周兆军)清华大学今天下午向媒体公布,今年七月中旬,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中晚期竹简。全国十一位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这批竹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目前对这批竹简的内容还只是初步了解,但已知竹简中有多篇《尚书》、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以及与《周易》有关的书,其中有些内容两千余年来无人见过。
  
  他介绍说,竹简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多篇《尚书》,都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写本。一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顾命》等,在《十三经注疏》的本子中就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传世本里要么没有,要么属于伪古文。例如这次发现的《傅说之命》,就是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和传世伪古文不是一回事。
  
  “这些佚书是真正的"古文尚书",其对古史研究的意义难于估计。”李学勤说。
  
  竹简中还有一篇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李学勤说,这篇史书与传世文献《春秋》、《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这批竹简的数量初步统计约两千一百枚(包括残片),最长的四十六厘米,最短的不到十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竹简上的文字很少潦草,大多数都保留得非常清晰。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表示,学校将吸收海内外专家共同参与,研究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学校将联合其他机构进行科研攻关,保护好这批竹简。


清华大学入藏战国竹简典籍 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中国书

专家组鉴定认为:“这批竹简内涵丰富,初步观察以书籍为主,其中有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书,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是从未见过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简牍形制与古文字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10 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清华大学入藏一批大约2100枚珍贵战国竹简,全国11位权威学者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介绍说,今年7月中旬,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自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大约公元前3、4世纪左右)竹简。竹简到校时,已经发生菌害霉变,学校立即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开展了竹简的紧急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研究人员对霉变组织进行采样、化验和分析,明确霉菌的性质和种类,科学制定了积极而又稳妥的保护办法。与此同时,清华成立了校级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并建立专门工作室,聘请专家学者参与竹简研究和保护。至10月初,第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初步统计竹简数量约为2100枚(包括残片)。与这批竹简同时入藏的,还有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纹饰带有楚国艺术风格。

竹或木制作的简,是纸发明以前我国用以书写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简,用丝绳编连起来,就称为册。简册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笔和墨写成的。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并以文书居大多数。

清华所藏的这批竹简,其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多数至今仍非常清晰。

“ 这批竹简就像是一位新出土的历史学家,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书。”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说。“这批竹简的内容丰富,目前还来不及详细检视,已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尚书》。《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六经之首,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据。第二是这简竹还是一篇编年史,体裁类似西晋武帝咸宁5年(公元279年)在今河南汲县一座战国时魏国墓中发现的竹简书籍《竹书纪年》。这批清华简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与传世文献《春秋》经传、《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清华简专家鉴定组组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表示:“从重要意义上讲,其价值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李学勤说:“1926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清华讲演时指出,中国自古新学问的兴起常由于有新发现,在学术史上有两次‘最大发现’分别是西汉‘孔壁中经’和西晋‘汲冢竹书’。现在清华简的发现,足以与孔壁、汲冢相媲美。”

面对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竹简,谢维和教授表示,竹简是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清华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出土文献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重镇,始终将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项责无旁贷的学术使命。他指出,清华大学要以这批战国竹简的收藏为契机,把竹简等出土文献的研究和保护作为学科建设和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他强调:“这批竹简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学校将本着开放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深入研究探讨这批竹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谢维和教授表示,出土竹简的长期保护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清华大学将联合多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力争完善地保护好这批珍贵的竹简。 ”

清华大学最近入藏了一批出土于楚地的战国中晚期竹简,大大小小的总共2100片。这或许是两千多年前某个读书人随葬的几本藏书,但放在今天,却是轰动整个考古界的最大发现。一心想解决文科短腿问题的清华大学如获至宝,将其命名为“清华简”,专门成立一个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还以此来号令各路诸候——组织国内十余位顶级专家到清华鉴宝。

秦始皇当年烧掉很多“大毒草”,不过他老人家不知道,在他点火之前,很多牛鬼蛇神就带着大大小小的“毒草 ”入土了。这批竹简就是这样来的。比如,有些竹片上写有“六经之首”《尚书》中的篇目,而传世本《尚书》里却没有或者不一样。自西汉就有的古今文之争,到现在又添了新的一手资料。清华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在记者会上说,1926年王国维在清华大学总结了学术史上的两次“最大发现”:一是西汉的“孔壁中经”,即从孔子家的墙内扒出来的一批经书;还有西晋的“汲冢竹书”,即西晋时发现于河南汲县一座战国墓里的《竹书纪年》。李老师接着牛皮了一下:清华简足以与孔壁、汲冢相媲美!

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和文书,以文书居多。清华简以书籍为主,其中多为经、史之类的典籍。除了《尚书》,还有类似《国语》的史书、类似《仪礼》的礼书、前所未见的乐书以及与《周易》有关的书等,都是两千余年来无人见过的。

清华简形制多种多样,长度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其中最长的有 46厘米(战国时的2尺)。长简一般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历历在目。还有一种不到10厘米、类似今天的“口袋书”的短小竹简,在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

听了很多“最”、“首次”,竹简本身的神秘色彩似乎明朗了。然而,校方在大谈特谈竹简的价值以及他们的工作成效时,又人为地制造了新的神秘点——他们对这批简的来路,除了说是校友捐赠的,几乎不着一词。到了提问环节,记者同行们的手刷地举了起来:请问这位校友是谁?他在国内还是国外?他是怎么得到这批竹简的?……

第一个问题问出来,有人笑了;第二个问题问出来,更多的人笑了……不过笑声都很善意:好奇心人人都有,何况是记者。只可怜了李学勤老师,这些极富娱乐含量的问题把他的身份从学术带头人变成明星经纪人。不过,大家什么也没有捞到,因为李老师很诚恳地说了:这些情况我们真不知道。他们真不知道吗?

会后,我们去看了一部分用于展示竹简。一片片笔直浸泡在特殊的液体里面。乍一看,就是一些长短不一的黑色篾片,但每一片上都写着工工整整的文字,很多清晰可辨——这就是两千年前的文字,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书!

两千多年啊,太久远了,我们看不清。但这些漂过两千年的篾片在无言地说,它来自于我们的源头。

                                                            2008年10月26日


这东西牵扯两千余年的学术恩怨 一直延续到今天都没完没了 老板用了诗经中的一句来 形容 “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 这东西一出 有些人要害怕了

俺一个个说吧

死清华保密工作做的太好 只通知了有简帛专业的几个高校和单位的学科负责人 俺们学 校虽然有古文字专业 但没有直接做简帛的 所以知道的并不比媒体早 先说说这个东西的真伪 基本上假的可能性没有 原因有三

一 数量巨大 想要逃过碳14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出土的光头无字简后写 不太可能有这么 大数量的光头简

二 这批竹简的内容太猛了 不光对经学 更主要的是对先秦史 具有颠覆性 作伪的难度 太高 先秦竹简作伪 没有人敢伪造这类对学科有大量颠覆性的内容 很容易识辨出假来

三\ 这次负责人不是李学勤先生 虽然他精通甲骨学、简帛文字 但专长是青铜器 负责人是北大的李伯谦和复旦的裘锡圭李他参与过二里头、殷墟、曲沃晋侯墓等发掘 对于这 类出土资料的处理非常在行 裘是国内最杰出的古文字学者其他的还有上博、武大、吉 大的囊括了国内简帛专业最顶尖的学者 他们的认定是可靠的

以上三点 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下面说说内容 这东西关乎中国两千余年的学术史 一直 到今天 可能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神奇 学术的一脉相承 恩怨也传 到了今天

我用通俗的语言普及一下这些问题 不涉及深入的 先说其中的尚书 为什么叫古文尚书呢 尚书当然都是古文 不会是现代的白话文 这个古 文是对汉代人来说的

经过秦时的焚书 西汉时很多古籍都没有了 西汉的学术是怎么传播的呢 就是讲学 坑儒 不可能杀光 很多人都背的滚瓜烂熟 后来就这么有徒弟跟着学老师讲学 背书 就把记 得的写下来 自然会出错 于是 跟武侠片里的一样 出现很多门派 大家讲的同一本书 但内容可能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讲诗经的学派 就有四家:齐诗 鲁诗 毛诗 韩诗 现在只 剩下毛诗了

尚书就比较糟糕了 丢掉很多没人知道了 打听来打听去据说有个老头会 这个老头叫伏 生 焚书坑儒时 他偷偷了藏了一点在家里的墙中 后来允许读书了 他刨了出来 被耗子啃掉一些 大部分还在 就教人读 朝廷知道了 赶紧派人去召这个老头 他已经九十多 了 就让人到他家里去学 年纪大的人 口齿不清 就让他女儿转述可想而知 这么倒了n 把手的东西可靠性怎样了 但没办法 只有这个了

过了些年 鲁王想扩建宫室 结果把孔府的宅子推掉了一些 发现墙壁里面藏了很多书 里 面有尚书 而且比伏生的那个多一些内容 都是用六国时期文字写的 对汉代人来说 自然 是古文了 于是这个就叫古文尚书 伏生老头的那个就叫今文尚书

孔子的后人整理了这个古文尚书 献给了朝廷 但不受重视 没有成为法定认可的 这么一 来二去 就失传了 到了东晋 一个家伙突然献出古文尚 还有孔子那个后人整理时的序言 这个古文尚书又多了一些 于是索性合并起来吧 这样 今古文尚书一锅烩了

到了南宋时 有人开始怀疑东晋出现的这个古文尚书是不是真的 由于一直以来 这个一 锅烩的尚书都是官方认定的 加上这个怀疑也没什么力量 所以影响不大

到了清代 学术昌盛 有个家伙怒了 写了一本古文尚书疏证 列举了n多的例子 一下子认 定了东晋出现 一致传到后来的这个古文尚书是假的 证据确凿 所以成了定论 但不断还 是有人跑出来哭哭啼啼说不是假的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看似是对经典的内容和传承不同 但由于牵涉到统治阶层的正版认 定 古文学派也不想被黑屏 所以斗来斗去 已经远远不是内容之争了从东汉到唐 基本是古文学派占据优势 宋学兴起 古文学派衰弱下去 没多少人搞文字研 究了 全都讲思想去 清代 古文学派复兴 到了乾、嘉达到顶峰就是后来常说的乾嘉学 派 后来就慢慢衰弱下去 直到清末 康梁借经改制 提倡今文经学 斗争又死灰复燃 我们 熟悉的章太炎和他得意弟子黄侃就是古文学派

这些牛人已经到了民国 学术一代代的传承 比如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就是章黄学派传人 最多的学校 前段时间百家讲坛上的莫砺锋 讲《诗歌唐朝》的 他的老师就是黄侃的徒弟

当然 现在今文学派已经消亡 但不断还是有人替那个东晋突然冒出的古文尚书喊冤 已 经超出了学术争鸣的范畴 所以老板说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 这东西一出 对那些喊冤的人是釜底抽薪

下面说这批竹简中 其他部分的东西 由于我不搞历史 所以对尚书这类文献比较重视 所以用了这样的标题 但其实 这批竹简 中更重磅的炸弹不是古文尚书而是这批纪年类史料 从西周到战国前期 时间跨度非常 大 很有可能是一些官方史料 两周时诸侯国都有修史习惯 而且先秦没有私人编史的习惯

关于夏商周的断代 由于汉学家们恪守近古 没多少人研究 直到清代 出了个猛人崔东壁 写了一系列的考信录 对于三代史实一一考订不再盲信这对中国上古史研究具有开创性 他的研究一直埋没 到了民国 古史辨派打破旧史学 开创疑古时代 接着就有了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结合 重建可信的上古史 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 有了后来轰动世界的殷墟发掘重建殷商史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商代 资料的可靠性

前面帖子里有同学提到“钱穆挂早了。”他是比较懂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钱穆最擅长的就是根据史料来建立准确历史 这在现在看 是比较旧的方法了 但在引入现代考古学 之前钱穆确实是文献历史派的巅峰人物他的成名作: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 全 凭文献考订 极为精湛 刘向 刘歆父子系年 一直弄不清楚他二人是两汉学术史的关键 性人物其生平直接关系到大量典籍的真伪性研究 汉书人人会读 而钱穆就单凭汉书 考 订出二人年谱 让人叹为观止

报道中为什么要提竹书纪年这本书呢 因为这批竹简很可能就是 或者是相似性质的 这 个东西跟古文尚书一样 发现后 又失传了他是西晋时一个家伙盗了战国时魏国墓 发现 了一批竹简其中的竹书纪年 大概在安史之乱之后就失传了 但是到了明代又出现了 他 的可靠性也有很多问题但研究后发现 并不是那么不可靠 里面的纪年比很多史书都可靠

在先秦诸子系年的序言中 钱穆就凭借这本不那么可靠的竹书纪年订正史记错误 还有 很多关于殷商的纪年 跟后来出土的甲骨文 完全吻合 所以可以想见 跨度如此大的 包含了几百年纪年的史料 如果真本出现会对夏商周断代 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 现在对于先秦断代的资料十分有限 主要还是依靠出土的 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 所以 这批纪年的出现对于构建可信的上古史 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

这是这批竹简让人喷血的原因之二

清华这次很不厚道 7月份到手的这边只通知了复旦和上博 已经快引起公愤了 不过着急的是他 因为清华干不了这活 他没有搞古文字和简帛的人 顶多是想捂一下先 拿下国家拨款应该就在这些天会拿到部分 全部胶卷今年肯定会到手 清华比谁都急 不赶紧公布 让大家释文 他搞不下去夏朝没什么争议庞大的宫殿群 青铜器 作坊等等 这些都足以证明夏是个文明高度发达 的社会 但由于没有发现文字 无法印证文献中的各王世系所以严谨的学者会说夏朝存 在有疑问 这个疑问指的是王朝世系 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整个时代不存在 否则 殷商发达的文明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key-EB 于 2009-6-4 11:55 编辑

《尚书》失传两千多年后现身(图)
2009-04-27 07:16: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整齐排列的清华简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赵婀娜)在25日举行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仪式上,清华大学宣布,经过几个月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05正负30年,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在这批清华简中发现多篇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自秦焚书后失传的《尚书》有望现出庐山真面目。

  清华简于2008年7月受清华大学校友捐赠,从境外抢救入藏。从2008年7月15日开始,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工作,2009年3月份起,清华大学启动读释工作。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介绍,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据篇文试题为《保训》。全篇共有11支简,每支22至24个字,其中第二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保训》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是过去没人知道的。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很有哲学意义。这也说明《保训》的思想与之后的儒学有共通之处。

  李学勤介绍说,最新的一个发现是周武王时的乐诗。这篇竹简一共有14支,目前还有个别残断的地方没有找到,但已基本完整。简上记载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有的诗竟与现在《诗经》中的《蟋蟀》一诗有关,前所未见,令人惊奇。李学勤说,这篇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重要。

  李学勤表示,尽管对清华简的释读仅进行了1/3,但大致可以确定以下事实:第一,经初步观察,清华简都是严格意义的书籍,非文书以及遣策;第二,这批简中的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这与过去发现的战国竹简书籍,如著名的郭店简、上博简以儒、道著作占多数不同;第三,这批简里有《尚书》。《尚书》本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秦朝焚书,《尚书》大多佚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容。

  受清华大学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公元前305正负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这与对清华简的古文字学观察相当一致。李学勤强调,清华简将给古代历史和文化研究带来新的希望,也会在学术界造成深远影响。清华大学提供

  延伸阅读

  《保训》选段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大意解释:这段话说的是舜怎样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将事情做好。

  乐诗二首

  周武王致毕公诗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

  任仁兄弟,庶民和同。

  方壮方武,穆穆克邦,

  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周公致毕公诗

  英英戎服,壮武赳赳,

  毖精谋猷,裕德乃究。

  王有旨酒,我弗忧以浮,

  既醉又侑,明日勿修。
发表于 2009-6-5 23: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还不把照片公布出来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09:36 , Processed in 0.0735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