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41|回复: 32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硕、考博试题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7 2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iframe]http://www.kaoyantj.com/kaoyandetail/detssd2004-09.htm[/iframe]
发表于 2003-12-11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研宝典(博士、硕士研究生)

来源:http://www.exambook.net/Zhuanye/beida.htm
& ~6 L! e) c! X4 C; {4 w# S$ k[iframe]http://www.exambook.net/Zhuanye/beida.htm[/iframe]
发表于 2004-2-8 2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点简介

来源:http://www.fjnu.edu.cn/yjsc/doc/hyywx.htm
3 R. p; g, d, j# @3 Q' L" R2 ^3 E+ K5 S; K! H7 j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三批硕士点。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已形成学科带头人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学术队伍。目前,该学科有教授11名,副教授7名,已获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7名。本学科带头人为汉语史研究家、博士生导师马重奇教授。近五年来,该学科科研成果丰硕,在《中国语文》《方言》《中国语言学报》《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共出版学术专著51部,出版教材9部;获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奖16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4项,共获科研经费83.1万元。本学科在汉语史、现代汉语与方言、汉语修辞与辞章学研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现简介如下:
+ \. `8 g. j* ^/ e( y2 {
9 j  [6 g& G6 D9 t3 t( W4 a8 r(一)汉语史研究方向。+ o1 j6 c1 k; ]8 I' h: s

; P; z, E+ d5 u  u本方向本学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马重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王云路特聘教授。他们还分别兼任安徽大学和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汉语音韵、方言音韵、中古词汇、训诂、语法、文字学等,在汉语音韵、方言音韵、中古词汇史诸研究领域在全国处领先地位。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已获博士学位3名,在职博士生3名。近五年出版专著16部,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12篇;获省部级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5 m* U! l% i$ r6 O7 x0 G# W& U
1 d0 ^& _0 V& N# k% Z4 v" y/ @* [      马重奇教授长期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研究,科研成果卓著,现已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其代表作《漳州方言研究》和《汉语音韵学论稿》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荣获福建省政府第三、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清代吴人南曲用韵考》于1995年获福建省政府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所承担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近代福建音韵与方言学研究》和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清代三种漳州十五音韵书研究》已结项并即将出版。. s, k, @, K8 {* \

6 l  w: `! X( ~) z; m. u1 V; W2 q      王云路教授长期从事中古词汇史和训诂学研究,著有《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六朝诗歌语词研究》等,独立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汉语词汇史》即将出版。她对中古汉语词汇的系列研究具有开拓性、突破性贡献,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并在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北大何久盈教授论断为"居于领先地位"。 她还系统全面研究中古汉语词汇,中国社科院刘坚研究员认为其成果"取材广泛,远远超过同类的其他著作。"她还系统研究汉魏六朝诗歌语言,所发表的专著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曾荣获"王力语言学?quot;三等奖、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u1 }& x/ L- A! b. G
    此外,刘永耕教授《汉语语法学论稿》曾荣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徐启庭副教授《训诂学概要》、林志强副教授《汉字的阐释》等,从语法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角度探讨汉语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3 P' q/ X- U0 T
0 G* Z0 X; v3 v4 u$ ^7 O
     本方向着重对汉语史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涉及音韵、训诂、语法、文字等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研究格局、学术积累和群体优势,为承传和发展闽派语言学家在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文字学等方面的业绩和传统作出了应有的学术贡献,在推进汉语史研究、促进与海内外语言学界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t* S+ H0 s% H, a& t/ d; H

2 L, m( D, n; Q4 S. \2 [(二) 现代汉语与方言研究。
" p& r# U1 ]7 J) ~
" w/ v" G" F8 J; {& p. G* [. L( N      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陈泽平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林玉山教授。本研究方向以现代汉语方言、汉语语法与词汇学、语言学理论为主要研究领域。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在职博士生1名;近五年出版专著14部,在《中国语文》《方言》《语文建设》《语言文字应用》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2篇;获省部级奖6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5项。2 |$ N  P( D, B! M& c
5 [! J' a1 s2 t+ n
       闽方言研究的代表作有:陈泽平教授的《福州方言研究》、《福州方言熟语歌谣》、《福州方言词典》。这些成果,对闽方言的丰富资源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开掘,并探讨了闽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和闽台区域文化的关系,得到著名方言学家王福堂教授的赞赏。王福堂教授评论陈泽平的成果说?quot;发掘深入","不仅提供丰富的方言材料,而且有研究的方法和观点的说明",认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分析细致的著作"。此专著获得福建省政府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他即将出版方言学专著《福州方言词汇研究》等,将进一步拓展闽方言的研究领域。
3 y! W% k1 d7 E" @9 a% S
8 b1 l0 D& U0 a+ k3 S+ i      本研究方向在汉语语法学史和词汇学研究方面也形成自己的特色。林玉浇淌诘摹逗河镉锓ㄑ?贰肥枪?谕獾谝徊肯低橙?娴暮河镉锓ㄑЮ?返淖ㄖ?S崦粝壬?凇缎颉分兄赋觯"林玉山同志新作《汉语语法学史》一书的出版,是语言学界的一件大事。"他的《<马氏文通>简论》也产生较大影响。在同义词、反义词研究的成果也很多,有《同义反义词典》等四部著作。林玉山教授主编的《辞书学概论》和《中国辞书编纂简史》等均属开拓性的著作,深受学术界的好评,也荣获获福建省政府第一、二、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次,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8 w: D+ {; Z+ e3 v

( ^  T/ s0 g: u* \8 ]5 M" N     李延瑞教授和林新年副教授合著的《现代语言学概要》,除了介绍国外现代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学说、研究方法外,还探讨了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探讨了国外语言学各个阶段的理论、方法对汉语研究产生的深刻影响,被同行评价为"此书不仅内容丰富,观点独特,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有所创新"。 此专著获得福建省政府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沙平教授的《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汉语研究三视角》、王化鹏副教授的《汉语词汇学概要》等,也对国内外语言学新理论和新方法有所评述和阐发。
: h8 \8 C5 I! t/ [8 n
& t" n6 V8 q& x: `) B; h0 u- ^! {       本研究方向着重对现代汉语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对闽方言八大次方言区的调查研究,都较为全面、系统,富有成果,已形成自己的研究格局、学术积累和群体优势。目前,闽台两岸的学者都在加强对闽方言和现代汉语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本方向的学者将努力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 " [1 u! ~3 l3 P+ a

# _" v5 B% z7 ]: _1 A5 M/ P(三)汉语修辞与辞章学研究。
8 _! r, ^& U; I# C# E
: r) C- z2 G( ~& \$ M% |      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谭学纯教。本专业方向以接受修辞学、文艺修辞学、辞章学为主要研究领域,并拓展到对语言艺术与汉语写作的综合探讨。目前本方向有教授4名,副教授2人。近五年出版专著10部,在《修辞学习》《语文建设》《语言文字应用》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1项,省部级奖5项;承担各类课题1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 Z3 l. O* ?1 B! @; h3 C. x
* }- o6 U5 o3 V3 y
      本研究方向在国内较早建立了接受修辞学理论和辞章学理论,文艺修辞学重视作者-文本-读者三位一体系统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谭学纯教授的《接受修辞学》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方向。香港中文大学郑子瑜教授、复旦大学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修辞通史》称此书"在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有开拓新领域之功";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认为此书"建立了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接受修辞学这一修辞学分支学科"。谭学纯教授的《小说语言美学》出版后,《文艺报》发表了王华建先生书评,高度评价此书"建立了创作-文本-读解的完整过程"的理论构架。谭学纯教授的《接受修辞学》一书的出版,改变了长期以来修辞界重表达、轻接受的研究现状,重建?quot;表达-接受"双向互动的研究新格局,"这无疑给汉语修辞学在9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修辞学通史》),并在整个人文学科建设的意义上,呼应了北大汤一介教授提出的"建立中国化的阐释学"构想,以富有民族特色、又借鉴西方理想资源的接受修辞学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作为"接受反应文论的'中国化'"成果之一,予以很高的评价。, N, S- m( h: A& n2 i4 N' r
+ H; e. _5 G7 Y( N( r  d. j( i5 P
       早在1993年,福建师范大学即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辞章学研究所,郑颐寿教授为所长,现兼任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会长。多年来本方向逐步建立了汉语辞章学的体系,先后推出《辞章学概论》、《辞章艺术示范》、《新编修辞学》、《文艺修辞学》、《中国文学语言艺术大辞典》、《辞章学辞典》等。这些论著以风格学为核心,着重探讨文学语言的表述及其特征,并提出"比较风格学"的理论框架。他的《辞章学概论》被香港《明报》、菲律宾《世界报》称为国内首部辞章学专著。他在《文艺修辞学》中强调的"四元六维"结构,是对文艺修辞学研究的新贡献。祝敏青教授所撰《小说辞章学》等专著也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将写作学与辞章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深入探讨汉语写作的内在规律,是本研究方向的又一特色。潘新和教授长期从事写作学的研究,著有《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等。这些论著援引新例证、运用新方法,着重研究汉语写作的语言表达和修辞艺术,在语文教育界影响颇大。
" n& s1 @# |2 z# t/ h* }, ]- `. j# k7 a5 L4 @5 A! [
      汉语是富于表现力和形象性的语言形式,本方向从修辞学、辞章学、写作学三个有机联系的视角切入汉语研究,不仅对汉语内在结构的动态系统获得新的阐释,而且也是探讨汉语文化的一种新途径。本研究方向的深入发展,将对以汉语为媒介的语言交往与文化交流,做出学理上的回应与总结。
发表于 2004-2-8 2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師大2003年博考中國古代文學試題

来源:穆天子12  d6 m  r: @9 Y& k
----------------------------------------------------------------------------------------------# l# n+ I9 }  k! I
  I) E7 w8 b  z  r, V* e+ k% a8 C
1.簡述儒家“詩教”思想對中國古代各體文學的影響(詩歌、小説、散文、戲曲任選一題)% i" k* j5 \) g' j
6 o8 m$ q; Q4 q
2.試述“乾嘉考據學派”對20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影響。! N+ |% W2 c6 F6 g

# _* Q( X; `) G2 a$ t5 C8 y! v3.古代文學研究形成不少“專學”(如文選學、甲骨學、敦煌學、紅學等),試對其中一種加以該書。
发表于 2004-2-8 23: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南开古代文学专业批评史考题

来源:七艺庐主
7 m9 v' w2 c2 g1 m. A9 |* F# x& G-----------------------------------------------------------------------------------------
: @: f+ }0 o8 f! Y8 w6 i. J  `7 q. Z  W
一,名词解释
) }* N" D! c+ [7 r: W1 小说界革命
4 Y$ @. }9 W" E7 x0 ?2 浙西词派9 b. V# \9 n/ |, p7 n
3 无我之境
) Y- x2 ~0 M" f5 u/ v- l- T. ?& A0 m% q: }4 p7 b1 D
二,简答
* O" Y, j* k2 s) r5 J1 刘勰的知音论简说
0 r3 B3 M6 V7 \4 q% ~2 简述冯梦龙的小说观. Y( V' ^) s- X4 H6 j" r
3 苏轼论"辞达"的含义
, B+ o  E! o. t# F- x9 M( v% M4 孟子以意逆志说简议$ J, }+ ~" y3 G, e/ f, k2 w
5 陆机《文赋》创作论构思论
$ b6 r, P8 @9 h: R. h; V- L, R& R2 e5 R7 ?, K
三,论述5 L' M/ D. G  T; w+ K/ E2 }8 F
1 韩愈古文理论及中唐散文创作综论
& h9 g4 ?. r3 d2 庄子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综论
发表于 2004-2-8 23: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入学考试题目

来源:qinmin
5 Q6 m  @  _$ c% C* R------------------------------------------------------------------------------------------------------
  H- _$ k1 u) a) M# H
/ _2 R- Y* p! k7 L/ W2 Y中国通史: " b8 h3 U8 o  v
1 五经及其意义) O, l" d" i- m1 k
2 夏商周断代工程6 V& W4 m$ F- n2 @
3 汉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特点
% W: s9 _% P/ o: c1 l4 五代以前的王位更替大多是以禅让的形式完成的,而五代以后则主要是以武力争
; X7 |$ ~: O( r' s4 j夺实现的,试分析其原因。  p3 Q' H7 S+ J4 j. \( B8 n
5 一条鞭法。7 o2 x8 n. W: W. }4 x: c5 X

) |3 h! l  v0 Y先秦社会历史文化 . ?, r: S2 r- ~
1郭店竹简的概况及对先秦史的意义,为什么一出土就成为热点? / D4 }& r( E5 K8 f% ^
2,谈谈你对文明起源的看法
: l8 ^( H% v* c8 ?7 e3,战国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9 o9 z- n8 v& f; v; ^5 S4。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
发表于 2004-2-8 2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入学试题

作者:qinmin
% v: D* \8 B. d/ ^5 W--------------------------------------------------------------------------------------------------------- k/ Y; s6 z9 ]7 {
' S6 c7 }0 F6 P7 d
招生专业:中哲(国内), S( S. }$ Z4 {# G# y
导师;李中华
' L2 m: B  I% y" A; k% q3 q一、 简论《易传》与《老子》思想之异同(30分)
4 R$ ]7 l; [# u+ b  r; D7 D  J二、 试论支遁与郭象对庄子逍遥义的不同解释(30分)+ `  e. G9 I8 H" c
三、 简述先秦时期儒、道、法三家对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评论与总结(40分)
! d" ^  t) {! P" x) v
; `. j) g7 G/ Y. `1 d( b( k  b) A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1 F6 A' d3 r/ t+ H# I8 F
招生专业:中国哲学(国内)
0 e8 R7 j9 s4 m! _& |' B导师:陈来) k8 ~2 O2 O& ^* i) ?$ V" J
(共五题,任选四题每题25分); C; T# [, l& v, U
一、 荀子对先秦诸子的评论$ Y9 _% s( g6 Y5 T- T
二、 张载的心性论" L9 A( |7 l) D9 u# A
三、 程颢的生之谓性说
. I( S$ x! z' {( [4 P1 P四、 王畿的良知异见说 . n  h3 H5 |; G1 H! P* T0 ?
五、 康有为与谭嗣同"仁"思想之异同6 C) e" U5 h- U, a+ k8 F
3 ]5 G+ T* S+ C  g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 I) o/ P- Z" y3 H招生专业:中哲
% T0 D# _# j2 o  q5 S导师:魏常海( U' M7 X* n) I9 S. l. y

. a  k7 g: V9 z4 f# f一、 分析并比较《老子》与《庄子》对道、有、无的论述(25分)4 L3 F# _* q9 [
二、 解释分析《坛经》中的"三科法门"(25分)
* w$ a- L1 _6 Y' S/ Y9 O三、 论述并比较《大乘起信论》和《成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阿黎耶识)概念(25分)4 t1 j6 H. N5 j9 k8 \
四、 论述分析《传习录》中的"四句"教说(25分), A. G! n, k5 |6 R+ e
8 _2 v7 o* ]3 l6 A: G  V3 B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 I7 J4 w- O  _& g0 n2 ]招生专业:非西哲专业
1 N2 A( x8 K0 k
' p) I0 y6 c( T6 N; I一、名词解释(每个词5分,共20分):
4 U0 g9 A. L2 ~1 ?0 z0 q1、灵魂助产术;3、(斯宾诺莎讲的)实体;* U# [! z" O) @2 e# K( x
2、唯名论; 4、休谟讲的两种知识。* I' u7 C+ R8 A# f3 p0 C* f( E

$ a% h$ `( S- k二、阐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共80分):
+ m% S5 H4 ^$ z% o1、举例说明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学说如何体现出“对立”与“和谐”的原则。6 }# a, o* X2 r. g6 B7 Z
2、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是否合理?为什么?
$ C: S4 ]' o* `. a2 M! K: y7 o3、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德性?分析他的德性观与他的自然观的关系。
: u4 E. F# z7 E1 V( \5 ]1 H4、介绍并讨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1 U, i/ j3 }8 |$ v8 [; J5、黑格尔如何批判地吸收康德的思想?% o4 S$ Q9 Z2 f
.
发表于 2004-6-19 2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之间的较量

大2时,古汉老师经常将我们学校与福师大做比较,说福师有的,俺们没;福师没的,俺们也没.惭愧呀.今年考研,一研姐冲刺北师语言文字而兵败孙山,结果调剂返校.古汉老师叹惋道:怎么没调到福师!研姐说:唉,来不及了,福师的接收电话打来时,档案已经调回本校.) F; C# Y! V% s: o' K! Y2 ]
我晕!1 G6 K; f  \7 x) s
+ |+ X8 _6 Z, ?4 h% J5 h1 e9 v
[ 本贴由 云河雪浪 于 2004-6-25  16:1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6-20 0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介绍有点黄婆卖瓜的味道。" }2 v2 o" x9 W" S6 K: m8 Y3 \
马教授自然学富五车,又有几位马教授?# N7 g& U; l  f, U  G
福州大学的朋友或是出自福州大学的朋友,得罪了!
  D- g6 J( H4 j% z
8 O' s* U# ~8 m1 ^' u[ 本贴由 xychy 于 2004-6-20  09:5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6-26 2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现代汉语博士、硕士必读书目

来源:北大中文论坛  
- p0 A2 _. @) M9 O2003-10-25 17:19
- j+ ^* d' d5 r
----------------------------------------------------------------------------------
0 o0 j8 Q2 Q" `4 f! @" n  e0 ]. h3 u, C5 S- }5 W; [6 U9 {$ d3 D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I, a, T2 F' m- }6 `. m' }: k
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  n4 T7 ?) w# D) c
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 U# H  H% _$ k7 a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L8 v' _( w3 S- {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 商务印书馆
! M+ F- Q( F$ S+ z$ W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 A# V; G2 L9 f" W* l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 商务印书馆
1 y8 q, N  x' C5 F8 L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 G; i! l/ J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 U" W* G1 b7 C2 j* d/ C  L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S2 t3 t$ Y( i6 Z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 语文出版社
; F# _$ j1 i0 Y6 [7 |, h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u7 m" j1 y1 R# I+ @, q" ], H
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 语文出版社
  D( ]. B+ Z3 @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  T* k: T; `+ P2 m
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  E( l. U3 r: J5 B  `7 O
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0 \9 V2 \9 S! |/ W/ J
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 L: a7 N1 D( E
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l0 A3 d- q5 t- {3 }; p6 H
陆俭明 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 语文出版社
5 X0 e+ ^8 ~8 L# {0 s6 y1 t陆俭明 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m1 F2 X5 ]! }7 X/ P. T) a( w2 W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Z9 T' |/ V# r! ~- V
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 语文出版社: X6 d. a3 g# X1 F: M
沈阳 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5 B1 r! D; ~) |( ^5 {
沈阳 何元建 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4 `1 h2 l0 H! I! T
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 f& [- i( w) u6 W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6 ^  R# ]% V袁毓林 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
5 s5 N; L( [8 W, @) Y4 t$ u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Q& n; Q: D: {% s1 P
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0 C* i* ~! Y" i8 F% _! ]# E8 B' ^张伯江 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 U. L' `# L  c% y# B$ L. l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 G( j: j$ Y2 M. ^2 k8 y
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 @+ T8 [7 ^3 Y" Y) g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 语文出版社+ ?  ^0 r1 q' j- B  S7 y
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u9 H. h: w1 V& X6 L% s3 E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0 f: z) O2 r3 o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8 ~. m/ ]2 X5 ]: h# E7 V/ g4 t
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u9 P$ |# g: d" H+ ]( v+ i5 e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 语文出版社
3 c. G" Q! Y( h  [; ?# g0 U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 }, Y5 K8 L# x2 h' y. Y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 i% B! }/ y: |4 t8 G! e. n
" Z  q+ K! A6 @' M/ v' u) K转自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282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8-20 06:58 , Processed in 0.8387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