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0|回复: 3

《弟子规》,宝典还是雾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8 1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梦的轻波 于 2015-6-28 12:13 编辑

作者:赵法生 来源:http://www.guoxue.com/?p=29390



      随着民间学习《弟子规》热情的不断高涨,网上有关《弟子规》的争论风波再起。舆论对于这本传统蒙学教材的看法,显现出冰火两重天的两极景观:有人视之为万能宝典,有人则把它比喻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雾霾。这样尖锐的观点对立,好像再一次表明国人已经患上了严重的价值观分裂症,甚至在教导小孩子方面都是如此,以至于某些人士痛心疾首,哀叹人心不古了。其实,观点的分歧并非全是坏事,一个现代国家也不会只允许它的国民对于一本书只能有一种看法,围绕《弟子规》的争论恰恰表明了民族理性的长足进步,这也是近代以来启蒙运动的重要成果。尽管如此,《弟子规》的广受欢迎却不是无疑的。

     《弟子规》何以走红大江南北?《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写的一本蒙学教材,原名《训蒙文》,全文只有1080个字,由于相对较为晚出,它在蒙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本不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更早的蒙学教材。但是,在本世纪初叶以来蔚为大观的这一波传统文化热中,《弟子规》的影响却有超越《三》《百》《千》的声势。《弟子规》的诵读声遍及大江南北,在民间热心人士的推动下,它步入家庭、企业、机关、学校甚至监狱,媒体上屡屡见到有关这本小册子感化了监狱囚犯的报道,甚至一些佛家的代表人物也加入到弘扬《弟子规》的行列中来,成为以佛弘儒的重要推手。不管人们如何看待《弟子规》的走红,它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其背后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动因。

      近代以降,数千年间维系中国人日用伦常和人生信仰的儒家思想被连根拔起,受到全民大批判,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最为重大的事件。这固然是儒家文明面对西方文明挑战屡屡遭遇重大挫折的结果,对于传统文化中不适宜现代转变的成分进行反思清理也完全必要,五四运动由此开出的民主科学路更是意义重大,但是,从近代到文革的反传统也存在一个重要的偏颇:混淆了传统文化中的变与常。

      变与常是传统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变就是那些传统文化中的时代性的内容,有必要在今天加以变革的成分;常就是常道,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等,它们是超越民族和时代的。因此,传统文化中并非全都是过时的东西,其中有的是现代甚至是超现代的,尤其是那些古代圣贤对于宇宙人生大道的根本觉解,那些洞悉本源、直指人心的永恒智慧,值得浮躁功利的现代人反复拜读领会。托克维尔说过,如果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摸索,诚哉斯言!

     《弟子规》总结了儒家数千年来童蒙教育的经验,它主要讲述孩童在家里家外接人、待物、处事和读书的修养、规矩与方法,尤其注重礼仪教化,这正是近代以来被破坏殆尽的传统。当然,它不仅仅适合孩童。在经历的一百多年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文革的扫荡之后,还有哪一个成年人,不管他是大学教授或者位居三公,还能力行甚或听说过这些本来在孩提时代就该学好的人生礼仪呢?家教传统的中断和数代人的礼义缺失才是《弟子规》走红的时代动因。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悲剧性命运和一阳来复的特定情势,唤起了时代对于这本小书的注意,也使得它超越于《三》《百》《千》的意义展露无遗。至于有些主张自由主义的朋友完全将其视为封建遗毒,认为它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那是误会。修养和礼仪并不是民主法治的对立物,发达国家的民众大多彬彬有礼。相反,一个不知廉耻的民族是建不成民主法治的。

    《弟子规》中的有益教诲

    《弟子规》系根据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写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它要求青少年首先要学习和实践好孝悌、诚信、仁爱、恭谨、博爱等儒家基本道德,养成君子人格,还有空余时间的话再去学习知识,人格养成优先于知识传授,这与当代的中国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入则孝”,主讲孝道。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爱却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其中饱含着古人对于人格养成规律的洞察。该部分讲述了冬温夏清、晨省昏定这类日常事亲礼节,也有“出必告,反必面”这样的注意事项,一直到“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样的丧祭要求。可谓叮咛反复,谆谆告诫,体现了长辈教化后代的一片苦心。其中个别内容已经不再适应于当代,比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时变世异,要求今人停下工作为父母守丧三年已经不可能,但是,为父母举行庄重的葬礼依然有必要,据说韩国人在父母去世后还可以有两个月的葬亲假期,这便是古为今用的典型例子。孔子一向注重礼要与时更化,礼的形式可以更化,但礼的精神不能丢弃。

      其次是“出则悌”,主要讲如何处好家中同辈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在家外如何尊敬长辈等。除了父母长辈,家中相处最多的就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才是孝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相争,古人谓之骨肉相残,最伤父母之心。该部分的一些教诲对于今天的孩子依然有益,甚至不可或缺:比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要求兄弟姐妹之间重义轻财,不为钱财伤害亲情;说话不要刻薄,以免伤害对方。“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要向尊敬父亲那样得尊敬叔叔伯伯,要向友爱亲兄弟一样友爱叔伯兄弟这些教育,这是培养与扩大孩子的爱心。这些教诲,对于孩子的修养做人都十分有益。

     再次是“谨”。谨有谨严、谨慎之意,孩童天真无邪,不知检束,家教的责任之一是将他们的行为纳入文明的轨道,这一部分讲的是孩童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与注意事项,比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让孩子早起惜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教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是教孩子衣冠整齐有序;“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是说孩子不要追求衣服的奢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是要孩子不挑食且不过食;“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讲的是行走坐卧的规矩,在日常行为中养成一身的正气;“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讲的是处事的艺术,处理问题要有条有理,从容不迫,既不惧怕困难,又不麻痹大意;“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要孩子远离邪僻,以防止近墨则黑;“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教育小孩子要分清人我,小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看见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拿来,群己之间的界限启蒙必须从幼小开始。该部分的教导既具体详细,又切实可行,关系到孩子的基本素养,不少内容是文明世界的育儿通则,绝大多数都可适用于今天。

      接下来是“信”。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说过“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一部分相当部分内容都是教导孩子如何说话才能不失信,比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守信要从基本的规矩即不说谎开始。“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年轻气盛,易于许诺,不能兑现,则后悔晚矣,这是很多年轻人都有过的教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教孩子从小要养成严谨求实的习惯,不要随便跟风,以至于三人成虎。今人给孩子讲诚信,往往讲出一通莫名其妙的大道理,连自己都不信,如何能哄骗过孩子?与此对照,本段对于信的培养可谓实用又入微。本段还有一些话是讲儒家的修身之道,比如“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教育孩子从小见贤思齐,见不善则自我反省,这对于孩子日后的进步十分重要。“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是教给孩子应该从小比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比老子、比房子、比车子、比饮食,这里教导孩子要比德行、比学习、比才干,是否更好一些?本段的最后一句:“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将过与错区分开来,目的是告诉孩子如何对待错误,人人都会犯错误,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问题在于是否有意犯错才重要,以及犯了错误之后对于错误的态度,说的是存心的重要,孟子讲君子与人的区别在于存心,儒家的人格修养最终要落实到心性上方有所成。至于最后一句话,实在儒家修养的千古格言,有人说,儒学是寡过之学,这抓住了要害,但是能够以如此简练生动的韵语表达出来,十分可贵,这也是这本小册子如此受人推重的原因之一吧?

      第五部分是“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博爱之为仁的境界,儒家并非一味地让孩子只知道爱亲,爱亲是为博爱大众作准备。教人相爱和教人相憎相斗,都是需要一个世界观作基础,这里从宇宙论的角度给出了儒家博爱的理由,其实是总结了孟子的“仁民爱物”和王阳明的“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意境高远。后面的一些教导,似乎是教导孩子世故,但如果结合第一句的开场白,便能明白其中的意义,如“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等都是,所以要如此等等,是因为“凡是人,皆须爱”的博爱思想,这说明《弟子规》的思想境界并不低,对于小孩子的教诲中其实包含着修身做人的大道理。“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教孩子将己心比人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是教导目前孩子们所缺少的报恩观念。上面的种种行为规范,都是基于儒家的仁爱之心,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这样爱与敬的教育,甚至是相反的教导,长大了以后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第六部分是“亲仁”,指亲近仁德之人。“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告诉孩子世间仁者稀少难遇,故要珍惜。接下来讲了是亲近仁德之人的好处和不亲近仁德之人的坏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正是发挥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意。

      最后一部分是“余力学文”,主要讲读书学习的方法。开头告诫孩子学文当与力行并重,“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让孩子明白儒家的学问是知行合一之道。接下来介绍了一些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讲的是读书要心眼口并用,全身心投入;“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是讲精读的方法,朱熹读书法特别强调一书未完,不读另一书;“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讲的是读书的法门和顺序。此外还讲了做札记,以及摆放笔砚书籍以及磨墨、写字的规矩。“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本章也是全篇的结束句,似乎是专门为那些读书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说的,告诉他们考试成绩一般也不要紧,因为儒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做人,只要持之以恒,改过迁善,就会逐渐达到圣贤的境界,这恰恰是儒家最看重的。这一部分,看似寻常,却包含了古人重要的为学之道,其中总结了不少大儒的读书为学方法,又讲得十分贴近儿童的学习实际。

      总起来看,《弟子规》讲解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为人、为学、处事的基本规矩礼仪,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将道德教育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而是落实为具体行为规范,不离生活本身,紧扣人伦日用,如果孩童果真如此行之,持之以恒,君子风范就会不期而至。有人嫌本书规矩太多,其实,孩子需要在人生特定阶段学会那些重要的人生规范,就像学考驾驶员要首先学好交通规则一样。要想成为大书法家,就要先认真临摹古人的书帖;要想成为大诗人,就要先背诵古诗词名篇,如果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甚至束缚孩子的天性,那他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真正的诗人或者书家,因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出现都需经历一个转益多师的过程。从人格养成的角度看,缺少了这些训诫,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是比缺钙更为严重的事情。因为缺钙可以补,但是,孩童的人格与心理教育一旦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就难以弥补,日后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今天比比皆是的青少年心理与品德问题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案例,证明了传统经典教育缺失的后果。我曾经遇见一位恶补国学的母亲,自称是上大学的孩子出了问题之后才停职来学国学,她反省说,连考驾照都要经历严格系统的训练和考试,可是,没有任何人曾告诉过她应当如何做母亲,直到她从自己痛苦的教训中明白了,其实做母亲是一件比当司机更困难的事情。

    《弟子规》的实践效果

      那么,《弟子规》果真有效吗?2013年6月17日,我在福建省霞浦县一个村庄调查时,听七八十个老人用国语齐声背诵《弟子规》。他们中的好些人不识字,从前也不会说国语,此刻,她们却用国语熟练而有韵律地背诵着《弟子规》,一些人一边背诵一边有节奏地晃着脑袋,仿佛是私塾里的小学生,显然已经陶醉于其中了。其实,他们学习《弟子规》完全是自发行为。该村村民数年前开始学习《弟子规》和《三字经》,几年下来,从一个六合彩与赌博盛行、打架斗殴不断、车匪路霸横行的村子,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两年多来,我和尼山圣源书院的部分同道们给村民公益讲授《弟子规》,在圣水峪镇设立了七个乡村儒学讲堂,半个月讲一次,一年下来,家风和村风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不孝敬老人的风气为之一变,有的儿媳妇原来公然在大街上打婆婆耳光,现在却在年底主动给婆婆买了一身新衣服,还用三轮车带着婆婆去赶集,喜得婆婆合不拢嘴。某老婆婆有三个儿子,说好每人每年赡养费二百元,但二儿子从来不给,学习一年后,儿媳妇年底主动送来了二百元,还破天荒地请婆婆回家过年。村里小偷小摸明显减少,卫生大为改观,骂街现象近于绝迹。于是,出现了村民扶老携幼学习《弟子规》的场景。《弟子规》本来是教导孩子孝敬老人的,可是,现在却是祖孙同学《弟子规》,这是为一个时代补课。我们还在泗水和济南选择部分小学进行《弟子规》教学实验,颇受学校和学生的好评,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显著改善。另外,这几年的调查发现,因这本小书感化而迷途知返的青少年还有很多。

      《弟子规》何以有效?因为它是从父子亲情和兄弟友爱这些最为基本的人伦关系谈起,从生活本身开始,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使人容易接受。孩子们无法理解抽象的思想,也不懂得政治,但是,对于和他们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有着天然的兴趣。只要讲解时紧扣现实,生动活泼,就能入脑入心,涵养品德,改善气质。

    《弟子规》中有没有雾霾?把《弟子规》说成是精神雾霾的主要理由,是说它会毒化青少年的心灵,把他们变成唯唯诺诺的奴才,因此将《弟子规》视为强化专制制度的工具。那么,《弟子规》里有没有奴化教育的内容呢?平心而论,《弟子规》中有些说法的确已经不合时宜,引起质疑和批评的主要有以下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续顺承”,有人说,这是让孩子完全听从父母的,但父母也会犯错误,这岂不是误导孩子?父母当然会犯错误,但是,不懂事的孩子要先听从父母的教导,乃所有文明中的通则,不能因为相反的个例而否定普遍适用的原则。同时,“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这句话表明,《弟子规》并没有否定孩子们有怀疑和拒绝父母错误决定的权利,不过要求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依然不失对于父母的尊敬。“居有常,业无变”,本来是为了教导孩子免做居无定所的无业游民,在农业社会中更为合适,但是,现代社会已经是个高流动的社会,现代人大多身不由己搬迁移居,职业也不得不常变,自然不应再按照这老黄历要求子女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有人说这违背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这句话确实过于以父母为中心的味道,照搬到今天已经不合适,但其中的孝道精神却不能否定。“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且莫说”,确实有些明哲保身的味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对于父母的要求却过低,父母总不能憎恨自己的孩子,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句话同样有它的问题,现代社会不允许父母鞭挞孩子,况且要求孩子“挞无怨”呢?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本意是劝说青少年不要把精力浪费在非短流长上,但是,民主法治社会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所以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已经过时。

      作为宗法社会的产物,《弟子规》确实有一些过于强调以父母为中心的内容,其中有的内容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需要我们本着古为今用的精神加以处理。但总体来看,《弟子规》的教诲是长期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家教经验,属于“门内之治”的范畴,重在培养孩子的礼仪修养和君子人格,可以定性为精神雾霾的东西很少,即使有霾,《弟子规》中也只有一点轻度雾霾而已。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否定《弟子规》呢?其主要依据是近代以来将儒家的人伦道德与自由、平等和人权完全对立起来的思想,这其实是近代思想界的一大误读,如果儒家政治思想中有不少与现代政治相抵触之处,儒家的人伦与五常则多是适用于各时代的人伦道德底线。另外,自由、平等是政治权利,仁、义、礼、智、信和礼、义、廉、耻是人伦道德,二者分属于不同领域。比如,我和我爷爷是平等还是不平等?我们从政治权利上讲是平等的,从家族辈份上又是不平等的,我给我爷爷鞠个躬就侵犯我的人权了?这实在是笑话,笑话背后是思想的误读与混乱。先秦儒家将门内之治与门外之治区分开来,认为“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掩恩”,表明社会政治原则与家庭原则有所区别,不能混淆。可是,完全混淆政治与人伦的的思维定势依然还盘踞着许多人的头脑。

      那么,《弟子规》有无可能变成真正的雾霾?可能。笔者最近在乡村调查,发现某村主任,已经将村里所有土地卖完,老百姓拿到的补偿很少,因为他是黑道儿上的人物,村民们敢怒不敢言,他的叔叔看不下去,说了几句公道话,被他当众痛揍一顿,让那老家伙懂事。该主任以此为戒,开始让村民学习《弟子规》,出席一次奖励五十元现金,据说颇有学者前来助阵。在他手里,《弟子规》岂不成了雾霾,而且是重霾!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看来以什么动机讲《弟子规》,站在什么样的思想立场讲才是关键。如果仅仅是为了让人顺服,《弟子规》就会变成雾霾;如果抱着开明理性的态度,意在培养君子和现代公民,《弟子规》就变成了教化的好课本,如果教得适宜,说不定真变成了宝典,亦未可知!果然,如佛所言:三界唯心,物随心转!人们所说的《弟子规》中的那些问题,说不定就出在教它的人身上,还是反求诸己罢。

来源:中华读书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评析:今天如何看待《弟子规》
罗容海

    前些天陪同一位学前教育界的老前辈去赏花。路上老前辈说起她读小学时有一次去见校长,出校长室时校长告诉她,她进来时门是关着的,出去时就把门关上;进门时门开着,那出去时还把门开着。她说这句话她记得一辈子。

    笔者近期在阅读“五经”中的《礼记》,知道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它源自《礼记·曲礼》中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即进门造访时门是什么样的,出门也还是什么样。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叫“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即如果后面还有人来,要关门的话也不要关紧。笔者以为,《礼记·曲礼》篇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后入室而打乱先入者的状态,也不要因为自己先入室而让后入者不方便。

    上述例子提醒人们,除了自己之外还要想到别人。现代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由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倡的教育方法——编者注)也很强调这一点,蒙台梭利说:“你可以自由,但是不能损害别人。”东海西海,此心同,此理同。从这些对话,不由让人联想到最近颇有争议的《弟子规》问题。

    《弟子规》是一本教小孩子怎么“视听言动”,讲述各种礼节和规矩的书。作者李毓秀,清初山西人,一生只有秀才的功名,而他最有名的作品《弟子规》也是直到清朝晚期才逐渐流传开来。毫无疑问,《弟子规》只是一本古代的启蒙书而已,只“教之以事”,并不“教之以理”。然而,中国古代有无数文人学士给自家子弟或者学生编过韵文式的启蒙书,而《弟子规》却能从中脱颖而出,自然与它内容全面、结构整饬、持论平易、言语简洁有关。有些人将《弟子规》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固然不妥,但近来某些言论将其完全视作封建糟粕,把它和愚民教材等而视之,使人又恍若回到将它狠批为“大毒草”的时代。

    事实上,《弟子规》所讲述的内容,大概也就如前面老前辈讲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一样,都是些日常生活礼节。古代读书人讲求“述而不作”,这些礼节乃至里面的每一句话,可以说背后都有经典来源做支撑。所以,表面上看是个如何看待《弟子规》的小问题,实际上却是如何理解传统礼仪乃至传统文化的大问题。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看得相当透彻,《礼记·礼运》里讲“故礼也者,义之实也。”仁和义就好比土壤,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可以长出各种“礼”的果实来。今人若只是看到这些花朵果实不合时宜,就忽视甚至抛弃了养育花果的整块肥沃的土地,那就真是入宝山而空归了。

    回到《弟子规》,社会时代的急剧变化,的确里面的许多礼仪规矩已经不需要了,死记硬背徒然无益,完全照搬照抄更是食古不化。但如果能追源溯流,加以讲解,探其本心,则《弟子规》仍不失为孩童叩问中国礼乐文明的入门读物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评析:今天如何看待《弟子规》
作者:罗容海 来源:国学网

    前些天陪同一位学前教育界的老前辈去赏花。路上老前辈说起她读小学时有一次去见校长,出校长室时校长告诉她,她进来时门是关着的,出去时就把门关上;进门时门开着,那出去时还把门开着。她说这句话她记得一辈子。

    笔者近期在阅读“五经”中的《礼记》,知道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它源自《礼记·曲礼》中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即进门造访时门是什么样的,出门也还是什么样。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叫“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即如果后面还有人来,要关门的话也不要关紧。笔者以为,《礼记·曲礼》篇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后入室而打乱先入者的状态,也不要因为自己先入室而让后入者不方便。

    上述例子提醒人们,除了自己之外还要想到别人。现代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由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倡的教育方法——编者注)也很强调这一点,蒙台梭利说:“你可以自由,但是不能损害别人。”东海西海,此心同,此理同。从这些对话,不由让人联想到最近颇有争议的《弟子规》问题。

    《弟子规》是一本教小孩子怎么“视听言动”,讲述各种礼节和规矩的书。作者李毓秀,清初山西人,一生只有秀才的功名,而他最有名的作品《弟子规》也是直到清朝晚期才逐渐流传开来。毫无疑问,《弟子规》只是一本古代的启蒙书而已,只“教之以事”,并不“教之以理”。然而,中国古代有无数文人学士给自家子弟或者学生编过韵文式的启蒙书,而《弟子规》却能从中脱颖而出,自然与它内容全面、结构整饬、持论平易、言语简洁有关。有些人将《弟子规》顶礼膜拜奉若神明固然不妥,但近来某些言论将其完全视作封建糟粕,把它和愚民教材等而视之,使人又恍若回到将它狠批为“大毒草”的时代。

    事实上,《弟子规》所讲述的内容,大概也就如前面老前辈讲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一样,都是些日常生活礼节。古代读书人讲求“述而不作”,这些礼节乃至里面的每一句话,可以说背后都有经典来源做支撑。所以,表面上看是个如何看待《弟子规》的小问题,实际上却是如何理解传统礼仪乃至传统文化的大问题。中国古人对这个问题看得相当透彻,《礼记·礼运》里讲“故礼也者,义之实也。”仁和义就好比土壤,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可以长出各种“礼”的果实来。今人若只是看到这些花朵果实不合时宜,就忽视甚至抛弃了养育花果的整块肥沃的土地,那就真是入宝山而空归了。

    回到《弟子规》,社会时代的急剧变化,的确里面的许多礼仪规矩已经不需要了,死记硬背徒然无益,完全照搬照抄更是食古不化。但如果能追源溯流,加以讲解,探其本心,则《弟子规》仍不失为孩童叩问中国礼乐文明的入门读物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2: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训蒙,须讲究——《弟子规》引发国学启蒙教育新思考

4月3日,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童身穿古装,诵读传统国学经典文章。 卓忠伟摄/光明图片



    当下,儿童学国学俨然成为一种潮流。不少小学、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都会选择《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作为孩子国学启蒙的必读书目。然而,对于这份被长期使用的“国学书单”,不少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前,因“是否适合作为孩子的国学启蒙读物”引发的网络大讨论,使《弟子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弟子规》是否可以成为孩子的国学启蒙读物?由《弟子规》引发的争论,又反映出当下我国国学启蒙教育的哪些问题?



《弟子规》该不该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编撰而成。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不少国学启蒙丛书都将《弟子规》选入其中,如河北省社科院语言学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的《蒙学十三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启蒙经典诵读丛书》等,亦有很多学校将其列入国学诵读计划,作为要求背诵的教材。

    不过,在《弟子规》是否适合孩子的问题上,人们争议四起。

    有家长认为,《弟子规》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过于具体,压抑了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无法很好地引导孩子了解其中的精华,规避其中的糟粕。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坦陈,与南北朝时兴起的《千字文》、宋末流行的《百家姓》《三字经》相比,出现于清末的《弟子规》是对《论语》“学而”第六篇的过度“咀嚼”,难以称之为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也曾指出,《弟子规》是旧道德的规范,不宜简单拿来直接当作课本。

    张女士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她对儿子的教育有着自觉的探索意识。两岁半时,她将儿子送进了专注于诵读经典的社会机构,《弟子规》是学堂教授的第一本书。上小学后,学校要求背诵的第一本国学启蒙读物也是《弟子规》。在她看来,孩子不会逐句记住所有的话,更多的是感受其中的精神。《弟子规》教导的是一种“礼”,是“尊重”。年龄较小的孩子处于“记忆力强,理解力弱”的阶段,不必过度强调“理解”,更多的是为孩子种下“善根”,这些字句会随着成长慢慢融进他的行为中。“他在和小朋友相处时,就会说出‘兄道友,弟道恭’。”

    贾女士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依老师要求背诵过《弟子规》。她告诉记者,国学启蒙读物往往三四字一句,押韵对偶,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孩子并非负担,而是在不知不觉间烂熟于心的。“对孩子来说,这些国学启蒙读物是一种有益的规范。”

    “在社会缺乏规范的当下,国学教育依然有着深远且巨大的价值。但是对于《弟子规》等书本的解读、理解要有一个转换过程,才能与当代文化、价值观进行更好的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如是说。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认为,《弟子规》有太多“这个不准,那个不要”,短短的1080字就有40个“勿”,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以及批判精神的养成。“但是,正如美国爱家协会主席杜布森博士所说:‘没有堤岸的河流,不过是一片沼泽。’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引导,需要规训和约束。《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诸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等等,即使在今天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也很难否定其必要和价值。”

热闹背后问题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并不认可“全日制”的读经机构——单一的知识结构,封闭的价值观来源,压抑的学习环境为人所诟病。然而,培育孩子的学养和教养,是家长们的共同期待和诉求。也正因如此,在学校内开展正规的国学教育才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与强烈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学校的国学启蒙教育,远不能令大众满意。张女士向记者抱怨道:“现在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考试能写出来多少,学生基本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师的讲解也往往流于表面,无法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更别说创造身体力行的环境。”

    那么,学校的国学启蒙教育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卡了壳”?

    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看来,国学内容编入语文教材的篇目较少;国学进课堂没有纳入课程计划,时间上没有保证;缺乏更多可以选择的系统教材;学校缺乏自主序列选编国学教材进课堂的能力,教师的国学素养需要提高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因素。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校一、二年级的补充读物是《必背古诗120首》,之后再无统一要求。而对于应该在什么阶段安排什么样的国学启蒙书目,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其他教师一样也很迷茫。”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小学教师对此深有感触,“迷茫、没把握”是她对记者经常说到的词。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国学底蕴不够深厚,无法有效地为学生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解读,也无法为学生布置最科学合理的书单。同时,学校缺少统一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及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老师在执行的过程中较为迷茫。另一方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不少家长认为课外背诵不会出现在考试之中,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因此不予配合。”她说。

    “在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有很强的功利心态。他们将传统文化启蒙书籍作为一种道德指南,希望孩子学习后变得听话好管。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功效之一,但如果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仅限于此,那就太狭隘了。”徐梓说。

如何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大家对《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的批评,并非针对作品本身,而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认可。”张女士表示。

    徐梓说:“学习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作为知识之学,把它当作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文本,进而了解古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哪些要求;二是作为‘心性之学’,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培养道德的原则,要求在生活中践行。”

    徐梓认为,即便是在古代,启蒙教育也分为蒙馆和经馆,强调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施教。“现在,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应从蒙学读物、唐诗宋词着手,循序渐进,在诵读中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着力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他还指出,不宜过早要求孩子背诵《道德经》和《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这些过于深奥的经典往往内容艰深,用字冷僻,读起来有佶屈聱牙之感。对此,孩子们无法保持持续诵读的热情,反而破坏了他们对于经典的兴趣,导致在真正需要经典时选择远离经典。”

  袁济喜认为,推广国学教育,培训老师是当务之急。“事实上,既能深厚地理解传统文化,又熟知现代教育文化体系的教师是非常欠缺的。”

    “当然,是否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书目,仍有待商榷。”他表示,目前各个地方都在进行国学教育的探索,在还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程度时,过急地让行政力量介入,可能适得其反。

    徐梓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在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了瓶颈期,要想有效、健康、持久地发展,不能各行其是。“现在很多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需求迫切,但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等问题都很茫然,也没有能力研发教材。因此,亟须教育主管部门召集相关学者,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学习目的,精选学习内容,制定相关标准。各地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是诵读经典,也可以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是书法、剪纸等技能技艺的学习。”(本报记者 陈慧娟 晋浩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9 04:34 , Processed in 0.0808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