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18|回复: 2

[对外汉语]美将汉语和中国文化纳入大学预修课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3 14: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摘自“中新网”2003-12-9 (J-06)
中青在线 http://interedu.cyol.com/gb/liuxue/2003-12/09/content_785748.htm

-------------------------------


  据教育部今天提供的消息,十二月五日,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和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卡珀顿在华盛顿国会山参议院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国“大学汉语和中国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目(简称AP中文)正式启动。

  AP汉语项目是继AP法语、AP德语、AP西班牙语和AP意大利语后美国大学理事会启动的又一个语言文化项目。AP汉语项目包括汉语语言及文化和考试两部分,相当于大学三年级的语言水平。该项目将把介绍中国文化知识与教授汉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根据美方工作计划,AP汉语工作小组将于二〇〇四年初确定并概述课程和考试的各项重要指标并于二〇〇五年正式对外公布并编制课程,二〇〇六年开始教授AP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美方计划用一至二年时间培训教师,二〇〇七年正式举办考试。大学理事会将以汉语普通话作为AP中文考试标准。

  由于此前美国未开设AP项目,在中学学习汉语的成绩不能得到大学承认,因此美国中学生对学习汉语普遍缺乏动力。据美方统计,在美国中、小学学习中文的学生不足五万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4: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学者认为学汉语比讲欧洲语言更需动脑

来源: 新华网
2003-07-09 11:05:16

---------------------------------------------------------------------------------------------

  新华网巴黎7月8日电(记者杨骏)不少欧洲人认为学汉语不容易。英国一位学者最近称,她用实验证明了这种说法,并认为讲汉语可能要比讲欧洲语言更需动脑。

  据新一期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英国威康信托研究基金会的学者索菲·斯科特用大脑扫描仪器做了个试验,分别比较了人们讲英语与讲汉语时脑部的活动情况。她发现讲汉语的人动用的大脑区域比讲英语的人多。例如,与同伴说话时,讲英语的人只动用大脑的左前叶区域,而讲汉语的人要同时动用大脑的左右前叶。

  斯科特解释说,讲汉语时还要用脑的右前叶是因为它负责音乐与声调的处理。汉语是有声调的,通常一个音节的声调不同,其意思也会不同。与汉语相比,英语等大多数欧洲语言只有重音变化,很少强调声调的多重变化,因此讲这些语言时基本不动用大脑的右前叶。由此,她认为学汉语自然要比学欧洲语言多费点脑子。

  斯科特说,孩子从小学习汉语,其大脑就会受到更多的训练。不过,她表示很难对欧洲语言与汉语各自的优势进行精确比较,也很难证明哪类语言记忆更深刻和便于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04-2-3 14: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大学兴起教中文

来源: 《扬子晚报》
Powered by DvNews.net
2003年6月2日

-----------------------------------


    在美国的大学,经常有金发碧眼的老外用带洋味的中文与我打招呼,双方会心一笑,彼此的距离就拉近了。于是,美国大学中文教育成为我关心的话题。它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和老师的情况怎样?是什么原因掀起了如此蓬勃的“中文热”?


  中文专业学生不断增加

  过去40年里,特别是最近25年,美国学习中文的人数增长了100多倍。如今,美国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已超过800多所,占高校总数的20%以上,把中文作为公共外语课的大学也超过了700所。

  更令人兴奋地是,资料显示,美国国内高校学中文的人数是所有外语语种中增幅最大的。由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联系密切,过去美国人学习最多的东方语种是日语。但近年来,美国东西海岸的一些大学学汉语的人数有赶超日语的势头。哥伦比亚大学汉语专业已是该校最大的外语专业,学生超过了400人。


  课程灵活学李白读鲁迅

  许多高校把中文专业设在东亚研究系或东方语言系。因此,美国大学的中文课程设置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美国大学中文课程设置灵活,范围广泛,涉及中国文学、经济、社会、艺术等领域。主要根据学生需要或师资情况有所增减。休斯敦大学中文专业高年级的课程就有诗歌赏析、电影欣赏等课程,诗歌赏析课学过李白的诗;文学课学过鲁迅的文章;电影课以大陆及港台电影为主。


  “中式托福”展示中文吸引力

  调查发现,多数华裔学生选择中文其实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许多学生在美国学两年中文后,便前往中国留学,然后再回美国修完学位,毕业后前往上海、北京或香港工作。许多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更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选择学中文并到中国留学,毕业后在本国做中文教师或做本国公司驻华代表。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设计了被称为“中式托福”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为来华进行专业学生的留学生和部分工作人员提供语言水平鉴定。美国到中国的留学生,如果到中国的外企求职,或者申请进入中国高校读本科,就需要有HSK成绩,一般要达到6级。

  “中式托福”的产生和辐射全世界的影响,证明了汉语未来的吸引力。这和中国经济发展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更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中国热才是中文热的根本原因。 (汪楚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02:56 , Processed in 0.0689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