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苏鸣

汉语量词修辞功能浅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4: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热闹啊,真过瘾!再点把火:
      一、虎妞君,“没有研究价值”可不是谁强加给您的噢,自己在三楼说的话不能到了八楼就忘了吧,嘻嘻。
      二、对一些学者和语言学名著都用过的“临时量词”的说法虎妞尽可以“不同意!”但最好还是说出您认为应称之为何,苏鸣也就此请教虎妞。再说,您既承认是“创造性活用”,又不承认是“临时”的,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临时量词”是对一定语境中某一数量短语里、居于数词之后的那个词的词性的表述,如“一弯月镰”中的“弯”、“两袖清风”中的“袖”,还有虎妞援引的“一屁股债”中的“屁股”、“一肚子气”中的“肚子”。如果脱离了一定语境,当然“屁股”和“肚子”都不会是量词。赞同虎妞的见解,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类研究时,通常可称之为“其他词类用如量词”。
      三、苏鸣援引的黄、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是2002年7月出版,2003年2月第5次印刷的,还有更新的版本吗?烦请告知,苏鸣是个不折不扣的本本主义者。豆芽菜引用的版本也旧了。
     不好意思,苏鸣有些不依不饶了。嘻嘻哈哈。

[ 本贴由 苏鸣 于 2004-4-22  19:58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4-4-22 14: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芽菜 于 2004-4-22 12:49 写道: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1996年4月),在对量词分类时,只提到“专用的”“借用的”两种,没有“临时借用”和”临时量词”的说法。

    我是严守一,有一说一:建议虎妞和豆芽菜去百度搜索引擎上键入“临时量词”4个字,你们将能看到数十篇关于“临时量词”的论文。尽管虎妞武断地“不同意”用这个术语,但语法界毕竟沿用了多年,而且研究成果颇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21: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

(〔泰国〕吴雅慧)
        0.引言
    数词和量词组成数量结构,一般说数词是任意的,例如“一个学生”里的数词“一”可以用别的数词来替换,说成“两/三/五……个学生”。但有些数量结构中的数词有限制,例如“一片爱心”里的数词“一”就不能被别的数词替换,只限于“一”。在《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中有这样的病句:
    *我代表在语言学院学习的我国留学生讲了几些感谢的话。
    *在英国的报纸上你一定看过几些关于中国的文章。
    这两个病句的错误是数词用得不对,因为表示不定量的“些”前面只能用数词“一”,不能用其他数词。这些现象说明汉语里有些数量结构中的数词是有限制的。本文试对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作初步考察[(1)]。
        1.对量词的考察
    1.1名量词  一般名量词可以跟任何数词搭配,但有些名量词本身跟数词搭配的能力却很有限,不管修饰什么名词,它们只能跟某个数词(一般限于“一、两、半、几”)搭配。在我们所考察的388个常用名量词中(不包括度量词),有51个名量词本身搭配能力是有限制的。这51个名量词可细分为三小类: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
    1.1.1.一般名量词  共有25个,现列举如下:
    把子、班、半、场(cháng)、撮[,2][(2)]、带、番、号、泓、伙子、拉、门子、抹、派、曲、手儿、台[,2][(3)]、摊、头[,3][(4)]、汪(儿)、席[,3][(5)]、系列、线、叶、阵。其中,“把子、班、场、撮[,2]、带、泓、伙子、门子、抹、派、曲、手(儿)、台[,2]、头[,3]、席[,3]、系列、线”等量词前,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来了一把子流氓。(《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
    (2)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老舍《茶馆》)
    (3)昨天在北京抢去了咱们的刘和珍的那一伙子野兽!(欧阳山《三家巷》)
    (4)得啦,我就盼着你有门子好亲事。(老舍《四世同堂》)
    (5)屋后石壁上涂了一林月光。(巴金《春》)
    (6)那一头亲事怎样了!(《现代汉语八百词》)
    (7)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
    (8)渐渐风息了,一线阳光也隐匿下去,外面升起秋天的雾。(曹禺《原野)“番、号、摊、汪(儿)、阵”等量词前数词只限于“一、几”。例如:
    (1)这里别有一番天地。/经过了几番风雨才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2)刚拉了一号小买卖,就遇上了这个日本兵。(老舍《四世同堂》)/一会儿工夫就做了几号买卖。(《现代汉语词典》)
    (3)巷子外面精湿的,这里一汪水,那里一摊泥……(欧阳山《苦斗》)/门口果真有几摊血……(杨朔《麦子黄时》)
    (4)淑英的眼里还含了一汪泪。(巴金《春》)/外面还有几汪水呢。
    (5)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下了几阵雨,略为凉快了一些。“半、叶”这两个量词前数词限于“一、两”。例如:
    (1)先吃这一半。/把这根木柴劈成两半。
    (2)湖面上荡漾着一叶扁舟。/两叶浓黑的眉毛。量词“拉”前的数词只限于“半”。例如:他只吃了半拉馒头。1.1.2.不定量词  共有6个,现列举如下:点(儿)、点子、丁点儿、丝、些、星
    这些不定量词都表示少量。其中“点子、丁点儿、些、星”四个量词前的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就剩下这么一点子茶叶子(《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
    (2)哼!这儿没有一丁点自己,我知道。(老舍《四世同堂》)
    (3)这个剧团开始找到了一些新剧本……(丁玲《记砖宝湾骡马大会》)
    (4)村庄上漆黑,没有一个人家有一星灯火……(吴强《红日》)
    量词“点(儿)”前的数词限于“一、半”,量词“丝”前的数词限于“一、几”。例如:
    (1)全院中一点声儿也没有。(老舍《骆驼祥子》)/半点声音也没有。(《现代汉语八百词》)
    (2)只见他脸上露出一丝狡诈的神气。/晴空挂着几丝白云。
    1.1.3.临时名量词  朱德熙先生指出,“临时量词是借用名词当量词用”[(6)]。例如:
(1)一碗饭/一桶水  
(2)一桌子土/一脸汗
    以上例中的“碗、桶、桌、脸”都是临时名量词。由临时名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结构中的数词是任意的,“一”可以换成其它数词,如例(1)(两/三/四……碗饭,两/三/四……桶水);另一种是数词“一”不能用别的数词来替换,如例(2)。
    类似“桌子、脸”这样的量词总共有20个,现列举如下:
    a.头、脸、鼻子、口腔、肚子、脑门子、身、嘴、手、脚  b.池、地、湖、山、江c.屋子、院子d.桌子、床
    a组借自表人体部位或器官的名词,b组借自表自然地理的名词,c组借自表建筑所指的场所的名词,d组表家具的名词。其中除了“手、脚”外,前面能出现的数词都限于“一”。例如:
    (1)一头白发/一脸笑容/碰了一鼻子灰/嘴里含了一口酒/一腔热血
    (2)大赤包儿这两天……一脑门子都是官司。(老舍《四世同堂》)
    (3)孙七昨天晚上喝了一肚子闷酒。(同上)
    (4)菊子那一身肉值得重视。(同上)
    (5)露出他一嘴雪白的牙齿。(巴金《秋》)
    (6)一池荷花/泼了一地水/一湖春水
    (7)坐船上了黑山,一山都是寺院。(郭沫若《学生时代》)
    (8)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何灵《桐庐行》)
    (9)一屋子东西/一院子破布条/一桌子剩菜/一床上都是水
    “手、脚”前的数词限于“一、两”,例如“一/两手油”“一/两脚泥”。
    1.1.4.附带谈一下度量词  度量词是表示度量衡单位、时间单位、钱币单位的名量词。这种名量词都有一定的计算限度,因此数词一般不可以超过这个计算限度,例如:
    1-9毛(角)钱                        *11毛(角)钱
    1-9分钱                              *11分钱
    1-5更(时间)                        *6更
    1-3刻(时间)                        *4刻
    1-9两(重量)                        *10两
    0-24点(时间)                      *25点
    0-12级(风力)                      *13级
    1.2动量词
    一般动量词可以跟任何数词搭配,例如“来过两次”可以说成“来过三/四/五……次”。但是有些动量词跟数词搭配的能力却很有限,不管在准宾语位置上或状语位置上,前面都只能跟某个数词(一般限于“一”)搭配,这种动量词可分为四类:一般动量词、表时间的动量词、表示路程的动量词以及重复动词的动量词。前三种共有28个。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2.1.一般动量词,可细分为三小类: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临时动量词。
    1.2.1.1.专用动量词  数词有限制的专用动量词有5个,现列举如下:
    把[4][(7)]、场、番、气、阵
    其中“把、番、气”前的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拉他一把。/李四爷一把抓住孙七的肩膀。(老舍《四世同堂》)
    (2)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同上)
    (3)能一气住到十年二十年的就少少的。(同上)/他总是与小太太串通一气来攻大赤包。(同上)/这简直是瞎闹一气。
    量词“场”前的数词限于“一、两、几”。例如:
    空欢喜一场/闹了两场/哭了几场
    量词“阵”前的数词多限于“一”,有时也可“几”。例如:
    (1)各种各样的枪声,紧一阵,慢一阵,稀一阵,密一阵,一直在不断溜地陆续传来。(郭澄清《大刀记》)
    (2)刮了几阵西北风。(《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
    1.2.1.2.借用动量词  指借用名词、动词或一些离合词的后一个语素为动量词。
    a)借用名词  从名词借用为动量词而数词有限制的,只有“眼”一个,数词限于“一、两、几”。例如:
    (1)祥子身上没有汗,向北边看了一眼,把车停住,上了雨布。(老舍《骆驼祥子》)
    (2)黄太太用眼角挂了他两眼。(李瘠瘠《大波》)
    (3)先生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一“读书!”(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借用动词  从动词借用为动量词而数词有限制的只有“跳”一个,数词限于“一”。例如:
    (1)“真的?”老二吓了一大跳。(老舍《四世同堂》)
    (2)他惊了一跳。(巴金《寒夜》)
    c )借用一些离合词的后一个语素。在有些离合词中间插入数词后,把后面的语素借来当动量词。例如“打仗”可说成“打了三仗”。这类动量词有的数词不受限制(如“打了三仗”),有的则数词受限制,这总共有8个,其中有的只限于“一”,如:“救一命”,再如:
    (1)母亲吃了一惊。(巴金《寒夜》)
    (2)真也罢,假也罢,告他一状再说。(老舍《四世同堂》)
    (3)涛他娘插了一嘴,说:“跳到黄河里洗不清”。(梁斌《红旗谱》)
    有的数词限于“一、两、几”,如:
    吵一/两/几架  见一/两/几面/  睡一/两/几觉  摔一/两/几跤
    1.2.1.3.临时动量词  临时动量词是指临时借用时间名词当动量词用,如“夜、晚上、上午”等。由临时动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数量结构中的数词不受限制,例如“住了一/两/三四/五……夜”。一是数词要受到限制,一般限于“一”,这有“上午、下午、冬天、冬、夏、春、等6个。例如:
    (1)这样,我们就象一对老朋友,倾心地谈了一上午。(丁玲《她更是一个文学作家》)
    (2)这件棉衣已经穿了一冬天了。(《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
    (3)社员们大干一冬,修成了一条几公里长的灌溉渠。(同上)
    (4)这衣服我已经穿了一夏了。(同上)
    (5)看了一下午书。
    (6)大干了一春。
1.2.2.表时间的动量词  这类动量词亦称为时量词,一般时量词前的数词不受限制。汉语中能形成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的时量词只有6个,现列举如下:辈子、程子、会儿、刻[,2][(8)]、响儿、下[,2][(9)] 其中“辈子、响儿”限于“一、半”,其余的都限于“一”,例如:
    (1)上年纪人都说,他们一辈子都没有看过这样的出殡。(欧阳山《三家巷》)
    (2)我活了半辈子,还怕什么呢?(杨朔《霜天》)
    (3)我睡不着。这一程子我夜夜失眠!(老舍《四世同堂》)
    (4)你闭着眼睛养养神,睡一会儿,我给你做饭去。(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5)想了一刻。(《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
    (6)一刻也不停地工作。(同上)
    (7)他愣了半晌儿,真的想不起来了。(孔捷生《大林莽》)
    (8)王二沉吟了一晌儿,到底舍不得银子,就答应了。(刘鹗《老残游记》)
    (9)等一下有个情况,我只能跟你说。(石方《秋雪湖之恋》)
    (10)他觉得一下子全身都冷了。(巴金《家》)
    1.2.3.表示路程的动量词  数词受限制的量词只有一个,它就是“程”,数词限于“一”。例如:
    好吧,你就陪我走一程吧。(欧阳山《三家巷》)
    1.2.4.重叠动词的量词  重叠动词的动量词前面的数词都是有限制的。关于重叠动词中间的数词,李人鉴先生指出:虽然最常见的是‘一’,但是并不是只限于‘一’”,“量词前的数词有‘两、几、三’等,‘两’和‘几’是比较常见的”[(10)]。我们同意李先生的意见。在我们所收集的256个例子中,数词为“一”的例子有227例,占88.7%,例如:
    (1)你学认字也有些天了,我要来考一考你。欧阳山《苦斗》)
    (2)每逢想到这种地方,他就想哭一哭,叫一叫,要不就唱个什么歌子。(同上)
    数词为“两”的例子有14例,占5.5%,例如:
    (1)他歪了两歪,倒下了。(曲波《林海雪原》)
    (2)只在这时赵妈妈才紧紧地抓住他婆婆的手摇了两摇。(汪文风《雾城斗》)
    数词为“三”的例子有9例,占3.5%,例如:
    (1)说罢,他又对刘铭传拜了三拜,告辞跨马而去。(凌力《星星草》)
    (2)何守仁的脸变了三变。(欧阳山《苦斗》)
    数词为“几”的有6例,占2.3%,例如:
    儿子把视线往文件上扫了几扫。(暂天《谁坐一把金交椅》)
        2.从与量词相关的名词或动词来考察
    2.1.对与名量词相关的名词的考察
    从我们所考察的材料来看,发现有的量词跟名词搭配时,它前边的数词有时受限制,有时不受限制,从名词的角度来看有两个原因,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2.1.1.一个原因是名词所指的事物本身的数量有限制。
    举例来说人只有两只眼睛,“泪痕”与“眼泪”一般只有“一/两道泪痕”或者“一/两行眼泪”的说法,数词只限于“一、两”。“嘴唇”也是类似的情况,只说“两片嘴唇”。以上例子都是受人体器官数量的限制。下面是类似的例子:
    (1)鸿昌的两眶眼泪登时涌了下来。(周骥良《吉鸿昌》)
    (2)俞茜昂起头来,锁着两叶浓黑的眉毛竭力地回想着。(吴强《红日》)
    “老伴”也不能跟“一”以上的数词搭配,因为现代社会法律上规定只允许一夫一妻。
    2.1.2.另一个原因是受名词与名量词的语义搭配关系的制约。
    郭先珍的《汉语量词的应用》指出:“数词与量词的搭配是自由的”[(11)]。郭先生这一看法基本符合事实,但并不完全如此,因为我们发现运用名量词有时跟名词与名量词之间的语义搭配有关系。如果两者无语义搭配关系,数词就要受影响,受限制,一般只限于“一”。请看下面的例子:
                    A                                 B
              (1)两串珍珠                    (1)一串问题
              (2)三堆木柴                    (2)一堆意见
             (3)两把鲜花                    (3a)一把汗/泪
                                               (3b)一把力气/年纪
             (4)五片面包                    (4a)一片天空/草地
                                               (4b)一片心意
    A、B 两组相应的例子所用的量词是相同的,但A组里的数词可以用任何数词来替换,而B组的数词却不能随意替换,数词只限于“一”。值得注意的是A组里的名量词“串、堆、把、片”都具有形象性:
    串:指称能连贯起来的东西
    堆:指称能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
    把:指一手抓起的数量
    片:用于成片的东西
    A组的名词“珍珠、木柴、鲜花、面包”都是与之相应的形象具体的事物,所以两者之间有语义的搭配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数量结构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数词可以是任意的。但是B 组的名词与名量词之间没有这种语义搭配关系,B 组例(1)(2)(3b)(4b)的名词“问题、意见[(12)]、力气、年纪、心意”都是抽象名词,和有形象性的名量词“串、堆、把、片”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语义搭配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抽
象事物无法用以上的量词度量,整个数量结构只表示一种大概的数量。所以“一”在这里自然就不能被其它数词替换。类似的例子如:
    (1)因为我们觉得这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儿,象一串美丽的昼梦!(冰心《胰皂》)
    (2)她有她的一片痴想。(茅盾《子夜》)
    (3)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起来。《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
    (4)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同上)
    (5)一片茫茫的天和海。(高云览《小城春秋》)
    2.2.对与动量词相关的动词的考察
    从我们所考察的材料看,有的动量词,跟动词搭配时,它前边的数词有时受限制,有时不受限制,这与动词有关系。属于这种情况的只有三个动量词:两个专用动量词、一个借用动量词。
    2.2.1.专用动量词:顿、通(tóng)。《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顿”,“通”的:
    顿: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通:用于动作。
    下面请看例子:
    (1)吃了三顿(饭)/打了三通鼓(2)骂了一顿/教训了一通
    例(1)数词不受限制,而例(2)数词只限于“一”。这与动词有关。例(1)里的动词“吃、打”都是动作动词,“三顿”“三通”是来说明动作的实际次数;而例(2)里的动词是非动作动词,“一顿”“一通”只表示行为的过程,不表示实际的次数,所以数词只限于“一”。
    2.2.2.借用动量词  只有一个,就是“声”。“声”原指“声音”,借用为动量词,用于发出声音的动作,例如:
    (1)连叫了三四声/喊了五六声,他还没听见。
    (2)通知他一声/他想问一声:“到底上哪去?”(老舍《四世同堂》)
    例(1)的数词不受限制,但例(2)的数词只限于“一”。前者是表示声音发出的实际数量,“声”相当于“次”;后者表示的数量是虚指的,“声”相当于“下[,2]”。
    有的动词如“叫”后面的数量结构中的数词有时受限制,有时不受限制,这是因为它有几个义项的缘故,例如:
    (1)到时你叫我一声
    (2)我女人一晚上叫着我的名字,她叫了一两百声才死去。(巴金《寒夜》)
    例(1)“叫”是“告诉,通知”的意义,所以数词只限于“一”,动量词“声”相当于“下[2]”;例(2)“叫”是“呼唤”的意义,所以数词就没有限制,动量词“声”相当于“次”。
        3.从数量结构的语法意义来考察
    一般说数量结构中的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都指实际的数量。但是现代汉语中有些数量结构不表示实际的数量,例如:“你少说一句好不好。”“你少喝两杯好不好。”“我来晚了一步。”
    这几个例子中的数量结构都不表示实际的数量,而是虚指。
    从数量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来看,有四种情况,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3.1表示“少量”的意义
    这种数量结构常用数词“一、两、几”跟动量词搭配形成固定的结构,例如:
    (1)“得了,得了!老三!少说一句。”大嫂很怕老三把祖父惹恼。(老舍《四世同堂》)
    (2)树生,你就让妈多说两句罢,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巴金《寒夜》)
    (3)你少喝几杯好不好
    3.2.表示“时间短”的意义
    这种数量结构只有一个,由动量词“步”跟数词“一”组成固定的数量结构“一步”,表示“时间短”,例如:
    我先走一走/你来迟了一步,姑姑躲出去了!(冰心《姑姑》)
    3.3.表示“快速、突然、意想不到”的意义
    “一个”跟少数名词或动词性成分结合,形成的偏正结构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突然、意想不到”的意思,这种情况下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我一个箭步窜了出去,那小子就玩了个嘴吃屎。(老舍《四世同堂》)
    (2)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老舍《骆驼祥子》)
    (3)一个失手,碗摔碎了。《现代汉语八百词》
    (4)一个不小心,把手指划破了。(同上)
    3.4.表示“有某种本领、方法、技能”的意义
    这类固定的数量结构共有5个:一套,两下子、几下子、一手、两手。例如:
    (1)在社交上,她还真有一套。(《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
    (2)他真有两下子(儿)。《现代汉语八百词》
    (3)我就会这几下子(儿)。(同上)
    (4)他教徒工从来不留一手儿。(《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
    (5)他养猪真有两手。(同上)
        4.从语法形式来考察
    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有些是受语法形式的影响造成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词法结构的影响,一是句法结构的影响。
    4.1.词法结构的影响  由于词法结构的原因,造成对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有两种形式:重叠式量词与重叠式数量结构
    4.1.1.重叠式量词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指出:重叠式量词就是单音节量词的重叠”[(13)]。据我们所收集的材料,重叠式量词前面的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我看一看四周一双双眼睛瞪着。(丁玲《养鸡与养狗》)
    (2)那些木偶又会动手,又会眨眼,一个个全是活的。(欧阳山《三家巷》)
    (3)急得一身身的汗像长江里前浪没过,后浪又滚上来。(钱钟书《围城》)
    (4)他大声叫着,声音拖得很长,好像一阵阵哀哭,令人不忍卒听。(宗璞《鲁鲁》)
    (5)一次次地解释。(现代汉语八百词》
    (6)在革命的政权下,生活一天天变好。(丁玲《四保霖》)
    例(1)-(4)中的量词是名量词,例(5)(6)是动量词。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的数词“一”不是实指的数目,而是虚指的。例(1)的“一双双”表示“多”的意思,例(2)的“一个个”表示“每一”的意思,例(3)(4)(5)的“一身身、一阵阵、一次次”表示“多”与“接连不断”的意思,例(6)的“一天天”表示“逐渐”的意思。
    4.1.2.重叠式数量结构  重叠式数量结构中的数词只限于“一”,其数词不表示实指的数目,往往含有“多而又接连不断”的意思,例如:
    (1)一提到北平,后面立刻涌现了一副一副的面庞,一幅一幅的图画。(冰心《默庐试笔》)
    (2)他还是一口一口地咽着饭,一筷子一筷子地挟着红烧肉。(巴金《寒夜》)
    (3)一串一串的列车满载沙石与水泥通过陇海铁路到达工地。(冰心《奇迹的二门峡市》)有时含有“逐渐”或“逐一”的意思,例如:
    (1)明月和我,一步一步的离家远了。(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三》)
    (2)一站一站的近江南了,我旅行的快乐已经开始。(同上)
    (3)大家一个一个说,别着急。
    4.2.句法结构的影响  由于句法结构的原因,造成对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周遍性主语句,二是宾语表示“周遍”的意义。
    4.2.1.周遍性主语句  周遍性主语句是指主语由数词为“一”的数量短语所充任的主谓句[(14)],这种周遍性主语中的数词一般限于“一”。例如:
    (1)在密山,一个熟人也没有,我还是孤身只影。(丁玲《初到密山》)
    (2)我找他们的诗稿,一本也没有了。(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
    (3)瑞宣把眉毛皱得很坚,而一声不出。(老舍《四世同堂》)
    (4)生病还有病假!那次在病房贴大字报以后,一次也没有斗过她!(宗璞《三生石》)有时周遍性主语句里的数词用“半”,表示夸张,例如:
    (1)你嘴里半句实话也没有!(老舍《茶馆》)
    (2)当了十几年兵,连半个媳妇都娶不上。(同上)
    4.2.2.宾语表示“周遍”的意义
    否定句的宾语一般不能由数量结构作定语,我们不说:
    *我不吃一个苹果
    *他没有两台电视
    但是如果那个否定句的宾语表示“周遍”的意思,就可以由数量结构作宾语,但数词只限于“一”,例如:
    (1)不管是老东家还是小东家,都没有对他们多说一句话。(欧阳山《三家巷》)
    (2)这个青年,看起来有点羞涩,见人也不说一句话,躲在黑屋子里埋头工作。(同上)
    (3)六、七天来,大门都没见他出过一步呢。(同上)
        5.结语
    5.1.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造成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的原因共有4个:
    1.量词本身搭配的能力有限制(参见1.1,1.2)
    2.受与量词相关的名词或动词的影响。(参见2.1.,2.2.)
    3.数量结构本身有特指的语法意义。(参见3.)
    4.受语法形式的影响。(参见4.1.,4.2.)
    5.2.探讨对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对进一步全面认识量词的性质、作用、来源,提高运用量词的能力,更好的表情达义,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也将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但是造成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的原因,特别是这种数量结构的特殊的语法意义等问题,是前人很少有人探讨而又极为复杂的问题,本文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考察与分析,肯定有不妥的地方,请批评指正。附注
    (1)本文所用量词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汉语量词词典》、《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以上几本书所收集的量词共有770个,其中有103个量词可以形成对数词有限制的数量结构,占13%(表示度量衡的量词与重叠动词的动量词未统计在内)。
    (2)撮[,1],<方>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一撮盐。
    (3)台[,1],用于机器、设备等:一台录相机、一台发电机。
    (4)头[,1],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头[2],用于蒜:一头蒜。
    (5)席[,1],用于整桌的筵席:一席酒;席[2],指席位: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在议会时各占多少席?
    (6)见朱德熙《语法讲义》50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7)把[,1],用于有把手的器具:一把刀;把[2],用于一手抓起的数量:一把米;把[,3],用于某些抽象的东西:一把年纪。
    (8)刻[,1],是表示时间单位的名量词,十五分钟为一刻,一个小时为四刻,所以刻[,1]数词限于“一、两、三”。
    (9)下[,1],用于动作的次数,如:敲了三下。“下[,2]”也可说成“下子”。
    (10)见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载《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
    (11)见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1-2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年。
    (12)“意见”虽然是抽象名词,但它可以与“条”搭配,可以说“一条意见”,也可以说“两/三/四/五条意见”,这因为旧时政府官员常常采用条陈的形式来提出他们的意见,一个意见在书写形式上构成“一条”。今天把意见说成一条意见,大概是受了旧时这种公文书写形式的影响。
    (13)《语法讲义》,26页
    (14)见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载《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9年。
    郭先珍主编《现代汉语量词手册》(郭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2年。
    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中国物资出版社,1992年。
    陈保存主编《汉语量词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刘学敏主编《现代汉语名词量词搭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语文教研组编《现代汉语量词手册》(民院本)1975年。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
    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载《中国语文》1986年3期。
    李人鉴《关于动词重叠》,载《中国语文》1964年4期。
    王继同《“一十动量”的重叠式》,载《中国语文》1991年2期。
    宋玉柱《关于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载《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1期。
    李伦、王文喜《谈谈量词的表达功能》,载《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12期。
    梁关  《浅谈量词的修辞功能》,载《汉语学习》1992年2期。
发表于 2004-4-23 02: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

【原文出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102
【原刊页号】74~78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11
【 标 题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
【 作 者 】范伟
【作者简介】范伟(1978-),女,山东菏泽人。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

【英文标题】Th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Gramm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in Modern ChineseFAN Wei(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Jiangsu)



【内容提要】本文对汉语语法中有关个体量词的四个特点作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认为:1.句中名词性成分前必有个体量词与此名词性成分的有界特征及较高的认知地位有关。2.量名之间“的”字的隐现受所表达概念的成分之间关系疏密的制约。3.数量之间可插入形容词修饰成分反映着人脑中认知链条的活动特点。4.个体量词的重叠是表达概念义增加的需要。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interpret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in Chinese grammar from the aspect of cogni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One、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must be present in front of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the sentence,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bound feature of this nominal elements and its higher cotgnitive status; Two、The concealed or prese-nt of the word "d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and the noun is influenc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s which express ideas; Three、The adjective can be insert between the numeral and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which reflect the func-tion of the cognitive chain in human brain; Four、The overlap of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 due to the need of the increase of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conception which is expressed.
【关 键 词】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认知解释modern Chinese/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the grammar characte-ristics/th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兴起,它认为语言结构通过人的思维认知方式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人的主观认知能力作为中介对语言结构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在语义、语用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新概念、新见解。如原型范畴化、隐喻、象似性等,并用大量的语言事实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西方认知语言学已初具规模,而我国学者对自己母语的认知研究才刚刚起步。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承载着绵延的中华文化,闪烁着汉族人智慧的思维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汉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组织规律正待人们去发掘。个体量词是汉语的特类,体现着汉族人对名词所指事物的认知方式。国外学者在其认知研究中虽对此有所涉及,但都是作为其认知语言学观点的佐证;有的虽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但范围和成果也是零星的。因此,笔者在已有的基础上尝试对汉语个体量词的词法特点作一初步的认知方面的考察。

一、个体量词的界定

       大部分语法著作都没有给出“个体量词”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总是在“个体名词”与“个体量词”之间循环定义。我们认为,所谓个体量词是指计量对象为具体可感的,可以分别数出来的、在人的意识之中呈现为有界事物的量词,所以它的范围不仅包括大部分语法著作中所讲的“个体量词”,还包括所谓的“临时量词”和“准量词”。这两种量词的次类所计量的对象虽不是事物的个体,但人在认知过程中是把所称量的这部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这一整体也是占据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可数的、有外形边界的个体有界事物,可视为“认知个体”,而与“真实个体”具有同样的认知效果。如“一池子水”,“水”虽然不是可数的事物,但“池子”一词的量化作用使之变成具体可感的有界事物,不是抽象的无色无味的客体“水”,而是“池子”大小所固定下来的水,人们头脑中就有了“一池子水”的形象,而且还会想象出“两池子水”“三池子水”的形象。又如“一世纪时间”,“时间”不是个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物,这无庸置疑。但很明显,“一世纪时间”在人头脑中却是一个有明确起迄点的界限分明的可感事物。“世纪”一词使“时间”具体化了,可类推“两世纪时间”、“三世纪时间”,均具有个体事物的认知特点。所以“池子”、“世纪”之类的临时量词或准量词应视作个体量词。

      这样,本文的“个体量词”其范围即包括一般语法书中所讲的“个体量词”、“临时量词”和“准量词”。

二、“凸显”、“有界”与数量限制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注意程度有所不同,关注度高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被凸显出来,成为认知中的焦点映射到语言中,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负载新信息的句子成分易成为句子的焦点,汉语是语义重心后置的语言,句子的谓语部分,尤其是宾语、补语等往往体现着认知过程中的凸显对象。

      在对量词语法特点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在三种句式中名词或名词短语前必有数量限制,我们试对此作一认知方面的解释。

     第一种句式是“N1+V+了+数量+N2”,如“妈妈织了一件毛衣”,“弟弟的手划了一个口子”,“她已经写了三本书”,这种句式中的V是动作V,宾语是施事已完成了的,表结果的宾语。人们对此类句子进行认知时,受事宾语是关注度较高的新信息,是有界事物,自然需要利用数量词组的修饰限制而凸显出来。有界事物是指人根据自己身体的经验认识到个体事物占据一定的空间,可数,有外形边界,进而对认知过程中反映在人脑中的焦点事物也进行了有界与无界的分别(沈家煊1995)。“妈妈织了毛衣”“弟弟的手划了口子”不能成立是因为“毛衣、口子”是认知过程中渴望详细获得的信息,认知地位较高,所以被凸显出来。而这种凸显使得它在人脑中的形象更具体和鲜明,成为突出的有界事物,必然要求对此进行数量限制。

      日本汉语学者古川裕也考察了汉语制约现象句(即存现句)和双宾句两种句式的一个共同的认知机制。古氏观察到现象句的宾语名词一般都是“数+量+名”词组而不是单个名词,且此名词不接受有定性修饰成分,如“那个、我的”之类,如“前面开过来一辆巴士”“对面走来一个人”。双宾语句的远宾语也是如此,如“蚊子叮了他一个大包”“她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前面开过来巴士”“对面走来人”,“蚊子叮了他大包”“她告诉大家秘密”均不能成立,是因为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时候,“活动”(包括“移动”)的东西较显眼,因此较容易被当作认知上的焦点而对它产生较强的反应。进而它又被感知为“有界”的东西,是一可数的个体,这样的认知特点要求语法结构为“有界”名词带上数量定语的标记。既然此时数量定语的作用是突出有界个体,那么就不必要求确切的限制量,所以存现宾语和远宾语的数量限制都是不确定的,而有定性的限制成分,如“那个、我的”之类自然与之不符,不被采用。从此推知,“他拿了一本书”之类表示不确定的普通宾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可由“凸显”及“有界”的认知观来做解释。沈阳(1995)在《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一文中对数量词的作用作了详尽描写,我们认为除了可逆句式(如“十个人吃一锅饭”)是纯语义上的制约之外,其它各类移位结构中数量词的隐现机制均可由上述认知观点来阐释。沈的例句种类有:①泼了小李一身水─→*泼了小李水─→*泼了水 ②开小王一个玩笑─→*开小王玩笑 ③讨厌他一嘴黄牙─→*讨厌他黄牙─→*讨厌黄牙 ④偷了小李一辆自行车─→*偷了小李自行车─→*偷了自行车 ⑤a.我憋了一肚子气─→*我憋了气;b.憋了我一肚子气─→*憋了我气 ⑥他的腿瘸了─→*他瘸了一条腿─→?他瘸了腿 ⑦他跑丢了一只鞋─→?他跑丢了鞋(似也成立,重心是“丢”,事物是次重心,所以可用数量凸显,也可不用) ⑧那只鸟落树上了─→落树上一只鸟─→*落树上鸟 ⑨送小李一本书─→?送小李书 ⑩挂墙上一幅画─→?挂墙上画。


三、量名之间“的”字的隐现与距离性相似原则

      典型的个体量词与名词中心语之间不能加“的”,如不能说“一个的苹果”,“两张的桌子”。然而个体量词系统内部的有些非原型成员却可以加上“的”修饰限制中心语名词,如“一脸的汗水”“一桌子的菜”“两国的人民”。从语言形式上来看,不带“的”的数量名结构中数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距离要比带“的”的情况下数量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距离近。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的成分之间的距离”(Haiman 1983)。也就是说语言成分在意义上的联系越紧密,那么它们在表层形式上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根据这种距离相似原则,最具原型性的个体量词与名词中心语的意义联系紧密于非原型性的个体量词,事实也是如此。原型性的个体量词与数词结合修饰名词时,表达的是造词的客观的数量情况,是名词事物不可缺少的性状特征之一,不会因人的主观认识而变化。而非原型性的个体量词与数词结合修饰名词时,就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一脸的汗水”“一桌子的菜”中的“一脸”、“一桌子”是“满脸”“满桌子”的意思,这种意思是主观意识所赋予的。这类个体量词体现的仍是名词的意思,而其后的名词与个体量词的关系是附着关系,并强调名词在附着对象上的范围之全、之广。一般来说,客观的性状与对性状的主观认识相比,前者与事物的概念距离较近,后者因主观因素的阻碍与事物的概念距离就远了一步。“两国的人民”之类中数量词“两国”本身就有自足的语义,可独立运用,与“一个”“一张”等典型的数量词相比,其与名词之间的粘着关系就十分松散,所以可以加“的”也是很正常的事。

四、数量之间插入形容词修饰成分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个体量词必须先与数词结合,然后才能称量名词,数量结合十分紧密,数量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心语名词的其它修饰限制成分相并列。但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单音形容词可插入数量之间,如“一长条肥皂”“一大箱子书”“一薄片塑料”“一方块糖”,这固然与音节特点有关,双音及多音形容词未发现此种用法,其中也不乏认知原因。个体量词来源于事物的名词,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名词难舍难分。至现代汉语中,虽大部分个体量词已不再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但却固定下来适用对象的性状类型。如“张”多用于可以铺张开来的、有延展平面的物体;“颗”多用于粒状的、个体较小的物体等。个体量词的这种特点使它具有了一种潜在的替名词划分小类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个体量词的出现和存在就会自然激活人脑中对某小类有具体性状特征的名词的信息。所以,人脑中个体量词与其适用对象是同一认知链条上密切相关的两个结点。单音形容词在语义上是指向中心语名词的,如“一小颗珠子”,“小”是“珠子”的属性,之所以可以放在个体量词“颗”之前,是因为个体量词本身已富于形象色彩。而“一大箱子书”之类是因为“箱子”具有名词类的原型特征,可受各种形容词修饰,这时的“大”在语义上也是指向“箱子”,而非“书”。

五、个体量词的重叠与重叠相似原则

       个体量词重叠独立运用表遍指在现代汉语中十分普遍,重叠后的个体量词是语义自足的整体,也不必再粘着于数词和名词,独立表达所有个体的总和意义。个体量词能够重叠是其区别于名词的一大特点。除少数双音节的非原型性成员外,大部分个体量词皆可重叠。如“个个都是好样的”“句句都懂”。

      个体量词单个出现时意义并不明确,本身也不能表现什么,只有加上数词才能表示个体的量。但重叠后功能大变,是所有个体的总和。如“他门门功课都挂了红灯”,若只用一个量词需加数词“一门功课”或“两门功课”,表示具体的量。若重叠一下用两个量词,就不需数词,而变为“门门功课”,功课的门数增加,意为所有的每门功课的总和。个体量词重叠以后概念义也增加,意为所有的每门功课的总和。个体量词重叠以后概念义也增加的情况可从认知的角度作出解释。

      认知语言学中的重叠象似性机制是戴诰一(Tai 1992)基于对汉语的观察而首先明确提出的。戴将其定义为“语言表达形式的重叠(重复)对应于概念领域的重叠(重复)”,即是说表层形式的元素的量的增多代表着概念领域中相同内容的量的增多。个体量词形式上元素的增多正是与概念内容的增多相匹配的。
发表于 2004-4-23 02: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中文论坛关于量词的讨论

---------------------------------------------------------------------------------

标题:“睡觉”的“觉”是量词吗?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8-29 00:27
可以说“睡一觉”、“一觉醒来”,

可是,也可以说“睡一个觉”“睡个觉”、“睡半天觉”。

这个“觉”究竟是量词还是名词?

考证历史,“觉”却又是动词,“睡醒”的意思。

我真有点糊涂了,请教高手!


--------------------------------------------------------------------------------
作者:笙歌  日期:2003-8-30 09:57
那还有“洗一个澡”的说法,“澡”也是量词喽?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8-30 10:36
什么是量词?

汉语中的量词可以分为名量词(如:个、本、张),动量词(次、下、回),时量词(天、会、阵)。但不管是哪一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直接受数词修饰,而不能受其他量词修饰。

由此看来,“洗一个澡”中的“澡”可受“个”修饰,当然不是量词。

而“睡觉”中的“觉”则不同了,它就可以直接受数词“一”修饰。请比较:

睡一个觉 ——睡个觉—— 睡一觉
洗一个澡 ——洗个澡——*洗一澡
*游一个泳 ——游个泳——*游一泳
?理一个发——理个发——*理一发

“睡觉”中的“觉”是不是有点特殊?


--------------------------------------------------------------------------------
作者:gongyi  日期:2003-9-9 15:15
笔者觉得倒是动词、名词值得一提,有所争议。动词、名词的划分也许来自于外语语法,只是指的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名量词”修饰的却不一定是“名词”,但一定从属性角度修饰“物”。“动量词”修饰的却不一定是“动词”,修饰的一定是“物的运动变化”状态,姑且称为“事”吧。而物、事的划分却属于哲学的范畴。

“觉”从哲学的角度看来,是一种动作,一种变化状态,是一种“事”,“睡一觉”、“睡一个觉”指是“睡一次觉”或“睡一会儿觉”。在这里在句子中却充当名词的成分。



--------------------------------------------------------------------------------
作者:varanda  日期:2003-9-13 17:41
睡觉 理发 洗澡 都是离合词

就是说它们都可以在中间加某些成分

这在黄伯荣的《现代汉语》有解释

睡了一觉 理一次发 洗一个澡

睡觉 理发 洗澡 它们还是名词吧

而不应该是量词


--------------------------------------------------------------------------------
作者:剪径者  日期:2003-9-15 18:17
“睡一个觉”的简略说法,量词省略。
“打一抢”,“枪”也是量词么?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16 15:09
“打枪”中的“枪”是名词,但“打一枪”中的“枪”倒还真是量词,严格地说是“临时量词”或“借用的动量词”(请参看北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p285)。

类似的例子还有:砍一刀、看一眼、踢几脚。




--------------------------------------------------------------------------------
作者:varanda  日期:2003-9-16 15:33
睡一觉一觉 是数名结构 不是数量名结构
过了一坡 的 坡 也是此种用法
这在现代汉语中是存在的
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用法

我觉得觉只能是名词 而不是量词
个人看法而已~~
大家接着讨论啊 集思广益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18 09:32
如果是名词,则应能受量词修饰,如

过了一坡 ——过了一个坡
过了两坡 ——过了两个坡

而“睡觉”中的“觉”则不能这样用:

睡了一觉 —— * 睡了一个觉
?睡了两觉 —— * 睡了两个觉


因此,“坡”可以说是名词,但“觉”却很难。它究竟是什么词呢?我还是很困惑。
[ 本帖由 面朝大海 于 2003-9-18 09:36 最后编辑 ]


--------------------------------------------------------------------------------
作者:lucia  日期:2003-9-18 12:45
依我看“觉”应该是名词。理由是:
一、“觉”有两个音项:jue2和jia4o。“一觉”的“觉”應读jia4o。据《汉大》释义jia4o的义项有四条:1.睡醒;清醒。2.指睡眠。 3.通“ 较 ”。比较;相差。4.通“ 较 ”。治疗;痊愈。多见于元人曲语。这“一觉”的“觉”,实指义项2.睡眠。所以它是名词。
二、作为量词除了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多数的单音节量词可以重迭使用,如一个个、一队队、一次次、分分秒秒、年年月月,而“觉”并不具备重迭使用的功能。
三、“一觉”指“一次睡眠”的意思。量词“次”在此成为隐性量词,“觉”的名词地位并没有变。如:三觉侍郎 / 黑甜一觉。

仅供参考。



--------------------------------------------------------------------------------
作者:一扬  日期:2003-9-19 23:52
动量词中的一种就是借用动量词,而借用动量词包括借用离合词的后一个语素。睡觉是一个离合词,因此这时的“觉”是借用动量词。

同种情况的还有 见面、吵架、瞪眼、告状等


--------------------------------------------------------------------------------
作者:yhm1029  日期:2003-9-20 09:19
似乎不应该是量词。
一、典型的容纳名量词的框架是“数+~+名”
一个人/一公里路/(做了)五十公斤米功
  二、典型的容纳动量词的框架是“动+数+量”
    踢一脚/打一枪/说一顿
  三、“睡觉”中的“觉”看作量词与名词都不太典型
    “睡一觉”比较“睡一次”/“一觉醒来”比较“梦中醒来”//从(一场)噩梦中醒
    来/从(一次)好觉中醒来
能否看作是词在向短语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一、类推性
    睡觉: 洗澡 保险 // 考试 游泳 
    睡一觉 觉睡了 睡完觉 睡个中午觉 
    洗一澡 澡洗了 洗完澡 洗个热水澡
    保一险 险保了 保完险 保个人寿险
    考一试 试考了 考完试 考个语文试
    游一泳 泳游了 游完泳 游个自由泳
  二、是词还是语素
   似乎可以这样看:睡觉的“觉”是一个名语素,正在向独立的方向发展,可能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名词。  


--------------------------------------------------------------------------------
作者:有线  日期:2003-9-20 10:56
这类离合词是不是大多数为V+N结构(或叫动宾结构),我觉得语义上已经包含了动作的承受者,如果要进一步具体化可以在中间插入修饰性成分,给人产生“离”的感觉。这类词一般不能带宾语,但是像“做客”有“做客北京”、“做客谁家”等,“做客”是不是带了宾语?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0 20:54
有线 于 2003-9-20 10:56 写道:
这类离合词是不是大多数为V+N结构(或叫动宾结构),我觉得语义上已经包含了动作的承受者,如果要进一步具体化可以在中间插入修饰性成分,给人产生“离”的感觉。这类词一般不能带宾语,但是像“做客”有“做客北京?......  


汉语中离合词可以分为两大类:

(1)V+N(动宾结构),如“游泳、唱歌、说话、鞠躬”等等。其中V的后面可以带上时态助词“了、着、过”,以及动量词、时量词,N的前面可以加上修饰成分,有时也可以把N放在V的前面。这类词一般不带宾语,但也有例外,如你所说的“做客北京”、“出口美国”等。

(2)V+V/Adj(动补结构),如“看见、走开、打破、扩大”等,中间可以加上“得”或“不”。这类离合词一般都可以带宾语。

我们前面所讨论的“睡觉”这个词比较特殊,它不是一个典型的离合词。因为,古汉语中,“觉”是“睡醒”的意思,“睡”和“觉”是同义并列构成复合词。后来,随着词义演化,“睡觉”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动宾结构。其中的“觉”究竟是不是宾语?如果是名词,当然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如何证明它是一个名词?无论依靠意义还是依靠句法分布,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过硬的理由。


--------------------------------------------------------------------------------
作者:lucia  日期:2003-9-20 23:37
[quote]面朝大海 于 2003-9-20 20:54 写道:
古汉语中,“觉”是“睡醒”的意思,“睡”和“觉”是同义并列构成复合词。后来,随着词义演化,“睡觉”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动宾结构。其中的“觉”究竟是不是宾语?如果是名词,当然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如何证明它是一个名词?无论依靠意义还是依靠句法分布,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过硬的理由。

宋黃公紹《施經齋會戒約榜》:“一覺黃粱之夢,百年大槐之宮。”《紅樓夢》第一回:“ 士隱送雨村去後,回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

以上的“覺”指的是睡眠,而不是睡醒。先生指的古漢語,其範疇如何界定?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1 09:10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大致有两个系统:
(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语言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

我所说的古汉语即是指文言。据考证,“睡觉”在古代汉语中是“睡醒了”的意思,并不是双音词。如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刚刚睡醒)。

后来,随着词义的发展,“睡觉”中“睡”的意义占了优势,“觉”的意义(醒的意思)则逐渐被侵蚀,消失了。汉语中这类现象还有不少,如:忘记=忘, 女儿=女,国家=国,妻子=妻,好歹=歹。有人称之为“偏义词”,王力先生管它叫“并合语”。但无论如何,从构词方式上看,“睡觉”起初都是并列式。
但现在它也有了“睡(一)个觉”、“睡一会儿觉”、“睡了半天觉”等用法,所以有人认为它转化为述宾式了。
当然,这个推论的成立要依赖于断定“觉”是名词。



--------------------------------------------------------------------------------
作者:celesteazure  日期:2003-9-21 09:54
"觉"前除了可以加量词"个"(常说"睡一个好觉")之外,也可以加量词"次",这从GOOGLE中可以搜索到很多。例如:
修练完一次,就要睡一次觉!(http://www.gameking.com.cn/rzjh-new/xsrm/sbsdnrgb.htm)
市长自8月27日守护河堤以来,就没回到房子中睡过一次觉(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401517.htm).
父子俩抱着哭了很久 再赶回家陪老婆睡最后一次觉(http://bbs3.nsysu.edu.tw/txtVersion/users/MingS)
而睡一次觉恐怕只能练15次左右。(http://www.17173.com/if/gamenews ... -2/n674_591087.html)

多年来作为饭店老总,我没用客房的水洗过一次澡,没在客房睡过一次觉。(http://www.google.com/search?q=% ... UTF-8&start=20&sa=N)

感觉“量词”加“觉”用于否定句以及条件句等非现实句较多。



--------------------------------------------------------------------------------
作者:celesteazure  日期:2003-9-21 10:26
“X次觉”中的数词不限于“一”:
人体的构造适合一天睡两次觉,而不是一次。
刚买回不久,自己9岁的女儿在上面睡过两次觉后,就出现红斑、起籽籽、发痒。
据悉现在国奥绝大多数队员在卡塔尔一天要睡三次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疲
劳。
不分昼夜的一味寻找,不到饿得站都站不起来不会吃一点东西,十五天只睡过三次觉

“觉”和“睡”总是同现,总是“X次觉”位于“睡”之后,“X次觉”在句首较少。比较:
一觉睡了十个小时
?一个觉睡了十个小时
?一次觉睡了十个小时
一顿(饭)吃了十个小时

一觉也没睡
?一个觉也没睡
一次觉也没睡
一顿也没吃

“觉”可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词,还处在语素词化的过程。兼有动量词和名词的一些性质。
[ 本帖由 celesteazure 于 2003-9-21 10:36 最后编辑 ]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1 16:55
说“觉”兼有动量词和名词的一些性质,从语法表现上看,有道理。
可是,如果从词义上看,“觉”具备哪些名词的特征呢?


--------------------------------------------------------------------------------
作者:celesteazure  日期:2003-9-21 20:48
查“金山词霸”,“觉”在古汉语中也有“[名词]睡眠”的用法:
俗称睡眠为睡觉 [sleep]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庄子·齐物论》
觉见卧闻。——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都是不和“睡”连用的。现在的“大觉”好像得跟着“睡”(:
睡了一大觉
*大觉之后

金山词霸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睡了一觉中觉
大家这么说吗?
[ 本帖由 celesteazure 于 2003-9-21 20:50 最后编辑 ]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2 21:10
“睡了一觉中觉”这种说法真是很有趣,不过普通话中不这么说。不知历史上有无此说法?若有的话,说明“觉”可能是量词与名词的合一呢。:)

文言中,表示“睡醒”的“觉”读音为jue2,而今天“睡觉”中的“觉”读jiao4。不知它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语素?

如果确实如袁博士所说,“睡醒”的“觉”义为“睡眠”,那么,觉”读音什么时候转变为jiao4,转变的动因是什么呢?


--------------------------------------------------------------------------------
作者:花心  日期:2003-9-22 23:23

一个是入声字,一个是去声字。




--------------------------------------------------------------------------------
作者:花心人  日期:2003-9-23 15:22
黄冈话里!普通话!到哪个地方去!黄冈话是到哪个地方ji!这个人做事很慢!说成这个人做事好han!做饭!黄冈话说成舞饭!我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3 18:43
花心人 于 2003-9-23 15:22 写道:
黄冈话里!普通话!到哪个地方去!黄冈话是到哪个地方ji!这个人做事很慢!说成这个人做事好han!做饭!黄冈话说成舞饭!我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这位朋友,我不明白你所说的与本帖论题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把帖子放错了地方?




--------------------------------------------------------------------------------
作者:celesteazure  日期:2003-9-24 11:13
面朝大海 于 2003-9-22 21:10 写道:
文言中,表示“睡醒”的“觉”读音为jue2,而今天“睡觉”中的“觉”读 读jiao4。不知它们两个是不是同一个语素?

如果确实如袁博士所说,“睡醒”的“觉”义为“睡眠”,那么,觉”读音什么时候转变为jiao4,转变的动因是什么呢?.....  


我不认为“睡醒”的“觉”义为“睡眠”。
从上面“金山词霸”中所举的例子看,“觉”好像原来就有“睡眠”义,而不是“睡觉”连用后产生的。这样,表示“睡眠”义的“睡觉”可能是“睡”和“睡眠”义“觉”(去声)直接复合,而不一定是意为“睡醒”的短语“睡觉(入声)”词汇化而来。
[ 本帖由 celesteazure 于 2003-9-24 11:15 最后编辑 ]


--------------------------------------------------------------------------------
作者:在山  日期:2003-9-24 11:27
celesteazure 于 2003-9-24 11:13 写道:
我不认为“睡醒”的“觉”义为“睡眠”。
从上面“金山词霸”中所举的例子看,“觉”好像原来就有“睡眠”义,而不是“睡觉”连用后产生的。这样,表示“睡眠”义的“睡觉”可能是“睡”和“睡眠”义“觉”(去声) ......  

或可参考一下:
【原创】就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的问题请教大家!
请教:睡觉类动词历史演变的问题


--------------------------------------------------------------------------------
作者:celesteazure  日期:2003-9-24 16:27
在山 于 2003-9-24 11:27 写道:
或可参考一下:
【原创】就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的问题请教大家!
[url=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 ......  


上述贴子中的"睡觉"用例只有一个类型:都是"睡醒"的意思.





--------------------------------------------------------------------------------
作者:JiKuan  日期:2003-9-24 17:22
这个主题有趣。
我没有认真考虑过,见帖后想到一些类似的现象,例如:
1、吃一堑,长一智(从文言中来的)
2、走路 / 走一路(,看一路。)/ 走了半天路。 (现代汉语里的)
3、上当 / 上一当 / 上了两天当
4、吃亏 / 吃一大亏 / 吃了半辈子亏
(至于更有趣的“放他一马”,则暂可不考虑,因为“放马”、“放半天马”的意思是明确的,在那里,“马”就是马,不是量词。)
大致有这么几个问题要考虑吧:
1、在“一”的位置上,是否可以填上任意的数词?
2、这个“一”是否只能认为是和后面的名词(量词)相关?它和前面的动词是否就没有关系呢(睡一觉和睡一下和睡一会的比较)?
3、“觉”(jiao)的情况也比较特殊:一是从发音上和“觉”(jue)区别开了;二是在意义上比较单纯。这样的话,作为特例,定性比较容易。要考虑的恐怕主要还是定性的结果对系统的影响(要和“量词”的定义结合起来)。因此,还要多收集一些相关的现象吧。



--------------------------------------------------------------------------------
作者:面朝大海  日期:2003-9-24 21:44
谢谢张老师的指教!诚如您所言,这个小小的问题如此使我困扰,主要不在于它自身的定性,而在于该定性对于相关系统的影响,比如词类的划分标准、构词类型的确定等等。

您指出的这3个方面,也是深入讨论本论题必须首先考虑清楚的。借此机会,我把自己非常浅显的看法说出来,请张老师和各位前辈、时贤指正。:)

(1)在“一”的位置上,是否可以填上任意的数词?

“睡觉”的中间不仅可以插入数词“一”,而且可以更换成其他数词,如:

卸任之后干什么?克林顿说:“先美美睡几觉”_ ...
在高考后到报志愿这段时间,一定要先好好睡几觉
上午睡一觉,下午睡两觉,晚上9点左右睡到天亮6-7点,他有充分的睡眠。
他说,“我自己在车上睡了两觉。”
分明睡一觉,抵别人三觉。

但其他类似的格式,如张老师所举的以下几个例子,其中的“一”就不能换成其他数词。
1、吃一堑,长一智 * 吃两堑,长两智
2、走路 / 走一路(,看一路。)/ 走了半天路。 *走几路,看几路
3、上当 / 上一当 / 上了两天当 *上两当
4、吃亏 / 吃一大亏 / 吃了半辈子亏 *吃三大亏

这说明“睡觉”中的“觉”还是比较特殊,量词性质比较强。

(2)从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上来看,述宾结构中述语动词后边的这个“一”,只能认为是和后面的名词(量词)相关,与动词应该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无论是“一觉”、“一下”还是“一会”,“一”都是与后面的量词相结合,构成一个动/时量结构,而不是“睡一”先结合。

(3)“睡觉”的“觉”到底是不是原来的“觉(jue2)”?现在看来很值得怀疑。
在前面的帖子中,袁博士提出:表示睡眠义的“睡觉”可能是“睡”和“睡眠”义“觉”(去声)直接复合,而不一定是意为“睡醒”的短语“睡觉(入声)”词汇化而来。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挺有道理的。张老师,您是古汉语专家,从训诂学角度看,您的意见如何呢?“睡觉”中的“觉”之所以如此特殊,是不是因为它的来源我们以前搞错了?



[ 本帖由 面朝大海 于 2003-9-24 21:46 最后编辑 ]


--------------------------------------------------------------------------------
作者:770212  日期:2003-9-26 08:43
关于此问题,请参看2003年〈中国语文〉5期,董为光先生的精彩论述。有茅塞顿开之感!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6: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很有意思的诗

按:在网上搜索关于临时量词研究的文章,偶然发现“颜如玉”网站上有一首题为《量词的质变》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使用临时量词达成的特殊修辞效果。

量词的质变
作者:花枪

一只人。
十吨假话,半克感情
但是钱
有一整天的幻想那么多。
用少了的那堆,是爱情。
一花枪的欢乐和痛苦
N分之一夜情
一狗窝男女
十二QQ的MM
体温38ºB,О型泪
一根嫖客,两瓣妓女。
E网政客诗人
一鼠标的攻击
一键盘的陷媚,一屏幕的虚伪。
满满一酒杯的朋友
一快餐盒的承诺。
泱泱二千多公年道德伦理
四世同床三窟私生子
后社会主义的
兔崽三子(骗子,混子,傻子)
四旧:风·花·雪·月
马屁,媚眼,口水,垃圾
足足24K脑白金的礼物。
还有一棺材的官和财。
一竹篮的水,一民间的梦
皇粮,黄梁。
0.05纯度理想
是一卫星的寅时,吃1960年卯粮
直到2004,4002
一屁股的尊严,全都在十八层脸皮上。
2004/1/29
发表于 2004-4-23 07: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名词的子类划分及定量研究/中班幼儿量词掌握和运用的调查(Referenc

现代汉语名词的子类划分及定量研究
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wanghui/wanghui03.doc

中班幼儿量词掌握和运用的调查
《福建教育》,1995/01/02,89-90页
薛云英/陈瑞兰 撰
(莆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薛云英 莆田县实验幼儿园 陈瑞兰)

一、目的

  由于受地区方言等因素的影响,中班幼儿学习使用量词困难、不当者甚多,我们试图通过对中班幼儿量词的掌握和运用的调查,探索以下几个问题:1.五岁幼儿能够掌握哪些量词?掌握最多的量词与掌握最少量词的百分比是多少?2.幼儿使用量词中错误的类型。3.幼儿量词的掌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方法

(一)选择被试对象。在莆田县实验幼儿园整群抽取中班5岁幼儿150名。
(二)材料。从《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选取幼儿熟悉的名词38个,可与这些名词配合的量词54个。
  1.个体量词,如“一个人”“一条裤子”“一棵菜”等个体量词44个。2.临时量词,如“一碗粥”“一杯茶”“一桶水”等临时量词5个。3.集合量词,如“一双鞋”“一群鸭子”“一束花”等集合量词5个。
(三)方法。采用看图讲话方式,按照统一要求逐个逐项对幼儿进行测定。先用普通话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回答正确就给予肯定,若幼儿未回答出量词,可以追问:“有多少?”让幼儿理解和运用。若测试对幼儿有直接关系的词,如“鞋”“袜”“被子”等,当幼儿回答不出来可提示:“你脚上穿多少鞋子?袜子?晚上睡觉盖多少被子?”让幼儿联想作出正确回答。测试中要求被试者用普通话回答,若被试者答错了量词或以方言回答等,主试者如实记录在每位小朋友的调查表上。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五岁幼儿掌握量词的发展趋势。1.个体量词的掌握。幼儿掌握量词水平普遍差,对不同量词的掌握又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其中比较容易为幼儿掌握的量词是“只”“个”,正确率为46.7%—81.3%,占总测定词的68%;其次是“张”“头”“面”“条”“架”,正确率为19.3%—32.7%。以口语出现的,如“块”“扇”“口”“杆”“艘”“副”等幼儿均不能掌握。2.临时量词的掌握。在所测定范围内已被幼儿掌握的临时量词有“盆”,正确率较高,为41%,占临时量词总测定的20%;其它量词正确率较低,最低的是“桶”,为8%。3.集合量词的掌握。各集合量词测定的正确率跃居第一的量词是“双”,为30%,但有的幼儿对“双”的概念认不清,以“双”代“只”“根”等。如把一双筷子称为“两双”“两根”“两只”,把两只鞋称为“两双鞋”。幼儿对经常接触的集合量词较容易掌握,正确率为30%,而对较之抽象的集合量词“束”“群”等掌握困难。

  由上可知,5岁幼儿所掌握的量词只是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而结合面较宽的量词。幼儿对量词的掌握是受名词制约和方言影响的,不能脱离名词而独立发展。三种类型量词掌握的顺序是由易到难,即个体——临时——集合,这个顺序也体现了幼儿语言水平从贫乏到丰富,从广度到深度,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趋势。

(二)幼儿使用量词的分析。幼儿在使用量词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可归纳以下几种:
  1.测定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量词是:“个”“只”而“个”只是最通用的量词。对幼儿来说,这两量词都不难掌握,又容易使用不当。这主要是由于幼儿掌握量词的贫乏,同时尚未了解每一种事物要用什么量词来表示。
  2.以方言量词代替规范化量词。哪些量词能和哪些名词配合,在这方面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方言的影响是突出的:当某一量词和名词的配合在方言与普通话中一致时错误就少;当方言与普通话所使用的量词不一致时,幼儿通常使用习惯说法;当幼儿讲不出量词时,往往用方言“hei”代替,以方言量词来取代规范化量词。

(三)影响幼儿掌握量词的因素

  1.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对幼儿掌握量词的影响。凡是表示与幼儿经常发生直接关系事物的名词量词的掌握较容易,而不常出现于幼儿生活中并无直接关系的名词量词则掌握比较困难。可见,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对幼儿量词的掌握有一定的影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生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源泉。
  2.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幼儿量词掌握的影响。幼儿对量词掌握程度与思维能力有关。这一点可以从幼儿对临时量词的掌握上所表现的差异反映出来。我们发现,思维灵活的幼儿一旦掌握其量词的变化规律,就能准确无误地选择相应的量词,如有的幼儿对“盆”“篮”“杯”“桶”一时讲不出来,主试告诉他“这是什么?”立即反应:“这是一篮花”“一杯茶”“一桶水”;而一些理解力较差的幼儿对临时量词的掌握较困难,有的滥用其他量词,有的则产生定势现象,反复使用同一量词,这说明语言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在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育与环境对幼儿掌握量词的影响。在测定中也了解到有的班级幼儿运用量词错误率较低,这除了与教师重视语言培养,坚持普通话教学分不开外,还与家庭环境和教育分不开。

四、小结

  1.测查表明5岁幼儿已初步掌握并运用一些简单而结合面广泛的量词。他们掌握量词类型的水平是从个体——临时——集合而循序渐进的。2.幼儿对各个量词掌握的水平受他们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的影响。3.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不同,不同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必须与家长密切配合缩短差距。4.方言与规范化语言在名词与量词配合上的不统一是影响幼儿正确使用量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推广普通话,培养幼儿学习讲规范化的语言。5.量词使用不当是幼儿口语中的一种主要错误类型,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学习量词的方法不应是死记硬背,而是和搭配的名词一起学习,并贯穿于幼从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要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语言逐渐规范化,不断提高和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于 2004-4-23 0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References)

《世界汉语教学》,1995/01,014-020页
沈 阳 撰(北京大学)
  Abstract The transposition of Noun Phrase(NP)in verbal syntacticstructures is restricted by the Num-Measure compound besides the other grammatical conditions.From the various phenomena of NP transposition,we can partially find the func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Num-Measure compound in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Chinese.

0.引言

  陆俭明先生(1988)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一文中曾详细考察了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陆先生在文章中主要指出:某些句法组合非有数量词不能成立;某些句法组合没有数量词只能形成粘着结构;某些句法组合排斥数量词。本文打算从动词性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以下记作NP)移位角度,进一步说明NP中数量词对NP移位的制约作用,以及NP移位时NP中数量词的句法语义特点。陆先生文章中已经讨论过的,除与NP移位有关的一些现象外,其它非动词性结构中数量词的情况不再涉及。

1.数量词对NP移位的制约
1.0 不少语法论著在讨论句法结构中某个NP成分移位时,都比较多地注意NP移位的结构限制(比如说明什么样的动词前后的NP不能移位或可以移位,什么样的结构条件下某个NP必须移位,移位的NP可能出现在什么位置,等等),以及NP移位后整个结构的语义差别(比如区分受事主语句、处置句、被动句、存在句、状态句,等等)。实际上,某些结构中NP能不能移位或者要不要移位,除了上面这些语法、语义条件外,都还要受到NP中数量词的制约。这种制约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1)NP在原位置必须有数量词,而且一般不能移位;(2)NP在原位置可以没有数量词,但如果移位就必须有数量词;(3)NP在原位置需要有数量词,而如果没有数量词就必须移位。下面依次举例说明。

1.1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动词的基本结构中某个NP位置上需要“包含数量词的NP”(以下简称“数量NP”)。这种数量NP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一般不能移位。如果不用数量NP,这个结构就不成立,或是粘着形式。它包括以下几种结构:
  A.有两类由三价动词构成的双宾结构(对象宾语/结果宾语;对象宾语/受事宾语。以下分别记作NP[,2]NP[,3])中表示结果的NP[,3]和部分表受事的NP[,3]必须是数量NP,并且不能移位。[①]例如:
  (1) a 泼了小李一身水   *泼了小李水   *泼了水
      b 抹了老张一脸泥巴  *抹了老张泥巴  *抹了泥巴
      c 溅了我一身泥点子  *溅了我泥点子  *溅了泥点子
      d 拌了我一个跟斗   *拌了我跟斗   *拌了跟斗
  (2) a 开小王一个玩笑   *开小王玩笑
      b 放大家十天假    *放大家假
      c 介绍你一笔生意   *介绍你生意
      d 斟他一壶酒     *斟他酒
  B.有两类特殊的双宾结构(“喜恶义”,“取得义”),当V后的两个NP中间不用“的”连接(即未转为单宾语)时,[②]后一个NP必须是数量NP,并且不能移位。例如:
  (3) a 讨厌他一嘴黄牙   *讨厌他黄牙   *讨厌黄牙
      b 可怜他一条腿    *可怜他腿    *可怜腿
      c 喜欢他一表人才   *喜欢他人才   *喜欢人才
      d 嘲笑他一口娘娘腔  *嘲笑他娘娘腔  *嘲笑娘娘腔
  (4) a 偷了小李一辆自行车 *偷了小李自行车 ?偷了自行车
      b 拿了爸爸五十元钱  *拿了爸爸钱   ?拿了钱
      c 卸了车上一个零件  *卸了车上零件  ?卸了零件
      d 割了地里一畦韭菜  *割了地里韭菜  ?割了韭菜
  C.一部分特殊的二价动词结构,主语(以下记作NP[,1])可后移而形成假性的双宾结构,其中表示结果的宾语NP也必须是数量NP,并且不能移位。例如(NP[,1]后移后原位置记作t):
  (5) a1 我憋了一肚子气    →a2 t 憋了我一肚子气
       *我憋了气          *憋了我气
      b1 他碰了一鼻子灰    →b2 t 碰了他一鼻子灰
       *他碰了灰          *碰了他灰
      c1 他沾了一手油     →c2 t 沾了他一手油
       *他沾了油          *沾了他油
      d1 老伴儿添了一桩心事  →d2 t 添了老伴儿一桩心事
       *老伴添了心事        *添了老伴儿心事
  D.有一种表示“供用”义的可逆移位句式,V前后成分都必须是数量NP。与前面几类句式稍有不同的是这些成分可以互相移位,V后NP也可以单独前移,但不能省略。[③]例如:
(6)a1 十个人吃一锅饭  →a2 一锅饭吃十个人  →a3 一锅饭
十个人吃
   b1 两个人坐一条板凳 →b2 一条板凳坐两个人 →b3 一条板
凳两个人坐
   c1 三个人住一个房间 →c2 一个房间住三个人 →c3 一个房
间三个人住
   d1 两个人骑一匹马  →d2 一匹马骑两个人  →d3 一匹马
两个人骑

1.2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动词的基本结构中,某个NP位置本来不要求必须是数量NP。但这个NP如果移位,一定要改成数量NP,否则移位后结构不成立,或是粘着形式。这包括以下几种结构:
  A.所有NP[,1]能后移的一价动词的典型结构中NP[,1]位置一般不用数量NP,但如果结构中真正的NP[,1]后移,必须改成数量NP(原位置由表示“领有”或“处所”的?占位),全句成为“存现句”。[④]例如:
(7)a1 他的腿瘸了    →a2 他瘸了一条腿    ?瘸了腿
   b1 他(的)钱包丢了 →b2 他丢了一个钱包   ?丢了钱包
   c1 工厂(的)围墙塌了→c2 工厂塌了一堵围墙  *塌了墙
   d1 飞机降落了    →d2 机杨上降落了一架飞机*降落了飞

   e1 病人昏迷了    →e2 路边昏迷了一位病人 *昏迷了病

   f1 火车过去了    →f2 道口过去了一辆火车 *过去了火

  B.有些一价动词作述补结构的补语时,其NP[,1]须强制后移,并且也多是数量NP,否则结构是粘着形式。除非这个NP再次前移,构成“把字句”一类句式。例如:
  (8)a1 他跑丢了一双鞋  →a2 他把鞋跑丢了   ?跑丢了鞋
     b1 他跌伤了一只胳膊 →b2 他把胳膊跌伤了  ?跌伤了胳膊
     c1 他撞伤了一个人  →c2 他把人撞伤了   ?撞伤了人
     d1 村里病死了一头牛 →d2 牛病死了     ?病死了牛
  C.除上文(1.1.C)讨论过的一部分NP[,1]可后移的特殊二价动词外,另一部分NP[,1]可后移的二价动词,其典型结构中NP[,1]位置一般不用数量NP,但如果NP[,1]后移,必须改成数量NP,并形成假性的双宾结构。例如:
(9)a1 那只鸟落树上了  →a2 ( )落树上一只鸟    *
落树上鸟
   b1 领导同志坐台上了 →b2 ( )坐台上几位领导同志 *
坐台上领导同志
   c1 汽车翻沟里了   →c2 ( )翻沟里一辆汽车   *
翻沟里汽车
   d1 树叶掉地上了   →d2 ( )掉地上几片树叶   *
掉地上树叶
  D.上述这类二价动词构成可逆移位句(即处所NP[,2]前移,NP[,1]后移)时,NP[,1]在原位不用数量NP,后移时必须改成数量NP,也就是构成“存现句”。例如:
(9)a1 病人躺床上了   →a2 床上躺了一位病人    ? 躺
了病人
   b1 客人来家里了   →b2 家里来了几位客人    ? 来
了客人
   c1 沙子迷眼睛里了  →c2 眼睛里迷了一粒沙子   ? 迷
了沙子
   d1 那三个人住楼上了 →d2 楼上住了三个人     ? 住
了人

1.3 第三种情况是,一些动词的基本结构中某些NP位置需要数量NP。如果不用数量NP,原位置的这个NP必须移位,否则结构不成立,或是粘着形式。这包括以下几种结构:
  A.一部分由三价动词构成表示“给予”义的双宾结构(对象NP[,2]/受事NP[,3])中,如果NP[,2]是名词(不是人称代词),表示受事的NP[,3]必须是数量NP。如果不用数量NP,这个NP就需要前移,构成“把字句”或“受事主语句”。例如:
(10)a1 送小李一本书   →a2 (把)那本书送小李了  ?
送小李书
    b1 赔张家五块钱   →b2 (把)那笔钱赔张家了  ?
赔张家钱
    c1 递客人一支烟   →c2 (把)烟递客人     ?
递客人烟
    d1 卖邻居小王一辆车 →d2 (把)车卖邻居小王了  ?
卖邻居小王车
  B.还有一类由三价动词构成表示“终点”义的双宾结构(处所NP[,2]/受事NP[,3])。其中表示受事的NP[,3]必须是数量NP。如果不用数量NP,这个NP必须前移。例如:
(11) a1 挂墙上一幅画    →a2 画挂墙上了     ?
挂墙上画
     b1 钉电线杆上一块广告牌→b2 广告牌钉电线杆上了 ?
钉电线杆上广告牌
     c1 装船上一批货    →c2 货装船上了      ?
装船上货
     d1 倒马路上一盆脏水  →d2 水倒马路上了    ?
倒马路上水
  C.与上面情况相似,带处所NP[,2]而不能构成双宾结构的“二价双系动词”构成的结构中,[⑤]受事NP[,2]在V后时必须是数量NP。如果不用数量NP,这个NP就需要前移。例如:
(12) a1 手里端着一个盆子  →a2 盆子端手里了    ?
手里端着盆子
     b1 蛋糕上插着几根蜡烛 →b2 蜡烛插蛋糕上了   ?
蛋糕上插着蜡烛
     c1 山坡上放着一群羊  →c2 那群羊放山坡上了  ?
山坡上放着羊
  D.由前述(本小节B类中)三价动词构成“存在句”(即处所NP[,2]前移,V后加“着”)时,留在原位置表示受事的NP[,3]常常是数量NP。如果不用数量NP,这个NP也就需要前移,从而构成另一种“存在句”。例如:
(13) a1 门上贴着一幅对联  →a2 对联在门上贴着呢  ?
门上贴着对联
     b1 院子里堆着不少杂物 →b2 杂物在院子里堆着呢 ?
院子里堆着杂物
     c1 抽屉里锁着几张存折 →c2 存折在抽屉里锁着呢 ?
抽屉里锁着存折

2.从NP移位看数量词的作用与特点

2.0 前面我们讨论了NP中数量词对NP移位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先撇开NP移位的结构限制和语义差异,NP中的数量词对NP本身在结构中移位与否的不同存在形式也有重要影响。再进一步说:为什么NP移位的不同形式会受到数量词的制约?这就需要讨论数量词在NP移位结构中的作用和特点。数量词在这方面的作用和特点,可以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观察:(1)句法结构中包含数量词的NP作为整体成分(即数量NP)移位时,它相对于动词有什么样的位置特点和语法作用:(2)数量词作为数量NP的一部分独立移位或分置时,它相对于NP中的名词成分有什么样的位置特点和语法作用。

2.1 数量词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包含了数量词的NP(数量NP)在句法结构中整体移位来看的。这基本上可以从前面讨论的后两种情况中反映出来。即一般说,所有跨越动词向后移位的NP都必须是数量NP,而且不能加表定指、确指的限制性成分,否则结构就不成立,或者就是粘着形式。上面谈的第二种情况所举各例(实际上包括了汉语中所有NP后移的结构类型)均是如此。与此相反,所有跨越动词向前移位的NP都不能是数量NP,或者即使是数量NP,也要加上表定指、确指的成分使之成为受限定的非数量形式。上面谈的第三种情况所举各例均是如此。而且除此以外,所有前移NP也都是如此。

  上面说的前一条,即NP后移必须改成数量NP,成为非限定形式,这比较容易理解,前面已举过例子。而上面说的后一条,即NP前移必须成为受限定的非数量形式,因为NP中仍可能有数量词,就需要说明受限定的不同方式。也就是说,只要具有限定标记,就可覆盖或相当于取消NP中数量词所起的非限定作用。NP前移后成为受限定的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直接使用光杆NP表示定指、确指。例如:
  (14)a 书送小李了
      b 画挂墙上了
      c 对联在门上贴着呢
  二是加指示代词“这”“那”,表示定指、确指。例如:
  (15)a 那本书我送小李了
      b 这张画我贴墙上了
      c 那幅对联在门上贴着呢
  三是用“把”表示定指、确指。例如:
  (16)a 我把书(那本书)送小李了
      b 我把画(这张画)贴墙上了
      c 他把行人(那位行人/一位行人)撞伤了
  四是用表周遍的标记成分表示限定。例如:
  (17)a 一句话他也不讲
      b 样样坏事他都干过
      c 每件衣服她都只穿一次
  五是用较多的修饰成分对不具有上述限定形式的前移的数量成分进行限定。例如:
  (18)a 一幅毕加索青少年时代画的油画被偶然发现了
      b 三百多种式样新颖的工作服陈列在市技术交流站
      c 英国建造的一艘远洋货运帆船将开始使用

  不少语法论著都谈到,汉语中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即让主语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而让宾语去表示不确定的事物。[⑥]如果根据前述数量NP的形式来区分“确定的事物”和“不确定的事物”实际上对于不移位的NP(主语、宾语)来说,用不用数量NP并无十分严格的限制。[⑦]但用这一条件来概括句法结构中移位的NP(即移位形成的主语、宾语)却很准确,基本上没有例外。也就是说,一个跨动词移位的NP,才必须表现出限定或非限定的形式,而NP中的数量词就是区别这两种形式的重要语法手段。

2.2 数量词的第二个特点是从数量NP中数量词和另一个名词成分分别移位来看的。我们知道,如果孤立地拿一个数量NP来分析,其中的数量词只有数量修饰作用。上文也讨论了,如果把数量NP作为整体移位成分来分析,其中的数量词又具有了改变NP限定形式的作用。现在如果进一步观察当一个包含了数量词的NP拆开来让其中一部分移位的情况,就会发现数量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就是:不论在这个NP中数量词作定语(如:一个苹果),还是作中心语(如:这堆苹果中的一个),也不论是NP中一部分前移,还是NP中一部分后移,由于NP中数量词的语义所指范围总是小于NP中另外一个成分,即“两个成分不同指”,因此,NP拆开部分移位时,数量词在结构中的位置一定在另一个成分的后面。从跨越动词的数量NP的部分移位看,如果NP部分前移,只能是名词前移,数量词留在原位;如果NP部分后移,则只能是数量词后移,NP中另一部分留在原位。比较下面例(19)(数量NP部分前移)和例(20)(数量NP部分后移):
  (19)a[,1]我吃了一个苹果    →a[,2]苹果我吃了一个
  *一个我吃了苹果
    b[,1]我送朋友不少东西   →b[,2](那些)东西我送朋友不少  *不少我送朋友东西
    c[,1]我挂客厅里几张画   →c[,2](这些)画我挂客厅几张   *几张我挂客厅里画
  (20)a[,1]一只苍蝇飞里屋了    →a[,2]苍蝇飞里屋了一只
*一只飞里屋了苍蝇
    b[,1]他三个兄弟中的两个死了 →b[,2]他三个兄弟死了两个    *他两个死了三个兄弟
    c[,11]一部分苹果烂了
                                 →c[,2](这筐)苹果烂了一部分
                                   *一部分烂了苹果
    c[12,](这筐)苹果中的一部分烂了

  在数量NP拆开部分移位时,之所以数量词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留在V后或移至V后),除了因为语义上其所指范围一定小于NP中另一成分而必须后置外,从句法上看,数量词后置所占据的位置也一定是“NP支配成分位置”。这一点可以通过“成分删除”来证明,即数量NP部分移位后,删除另一成分,只会造成词汇性模糊;而删除数量词,全句语义就会改变。可见数量词是动词直接支配的成分。比较前面两组例句的成分删除形式:
  (21)a[,1] (苹果)我吃了一个    a[,2]*苹果我吃了(一个)
      b[,1] (那些东西)我送朋友了不少b[,2]*那些东西我送朋友了(不少)
  (22)a[,1] (他三个兄弟))死了两个 a[,2]*他三个兄弟死了(两个)
      b[,1] (苹果)烂了一部分    b[,2]*苹果烂了(一部分)

  不仅跨越动词的NP部分移位时,数量词有上述特点,即使是一个包含了数量词的NP中数量词与另一个成分被其它成分隔开,数量词也一定出现在另一个成分的后面,并且也一定占据“NP支配成分位置”。例如:
  (23)a 真话他一句也不讲
      b 不义之财他分文不取
      c 政府发的奖金,他把其中三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

  进一步说,不但本文1.2和1.3谈到的能够整体移位的包含了数量词的NP,当它们拆开来分别移位时,只能是数量词在后面,并处在“NP支配成分位置”,而且1.1提到过,一些结构中某个NP位置上必须是数量NP,而且这个NP又不能移位,但其实这个位置真正需要的是数量词,真正不能移位的也是数量词。因为实际上很多这种数量NP中的中心语成分是可以移位的。让我们比较例(1)(2)(5)中的句子:
  (24)a1 我泼了小李一身水   →a2 水我泼了小李一身
      b1 孩子抹了老张一脸泥巴 →b2 泥巴孩子抹了老张一脸
      c1 经理放大家十天假   →c2 假经理放大家十天
      d1 我介绍你几笔生意   →d2 生意我介绍你几笔
      e1 我弊了一肚子气    →e2 气我弊了一肚子
      f1 他沾了一手油     →f2 油他沾了一手

  从上面说的这些情况,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数量词作用和特点的结论,即在一个数量NP拆开在句法结构中部分移位或分置时,数量词的语义所指和句法位置都强于NP中另一成分(不论这个成分是不是中心语名词),即数量词可以替代另一成分。或者不妨说,在一个包含了数量词的NP中,真正的语义和句法核心就是数量词,而不是名词。

3.结语

  本文一方面用实例说明了数量词对于NP在句法结构中能否移位的不同存在形式的制约,以及这种制约现象反映出来的数量词的语法作用和特点。另一方面则也想通过这种分析来进一步证明,一定的语法范畴(数量范畴就是其中一种)对句法结构的形式都会有所制约,而一定的句法结构形式也会表现出某种语法范畴的一些特点。注意这方面的语言现象,将可能使语法研究在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上有更多的发现。

附注

  ①一部分表示“给予”义的双宾结构中受事NP[,2]可以前移,不属此类。详下文1.3.A。
  ②朱德熙先生曾认为这种句式在V后两个NP中间没有“的”连接时是双宾结构,用“的”连接时“原来的双宾语就转化为单宾语了”。因此我们看作是特殊的双宾结构。参看朱德熙(1982)。
  ③这类结构严格说只符合这种情况中的第一个条件。但它与下文所说的另两种情况亦不同,故暂旧入此类。
  ④“NP”指非动词所支配的NP(即“非价成分”)。“占位”指NP1后移后留在动词前面的NP)临时充当整个结构的主语。
  ⑤“二价双系动词”指允许动词所支配的两个NP[,2]在一个结构中共现(其中一个NP[,2]强制前移)的那一部分二价动词。参看李临定(1990)。
  ⑥参看赵元任(1979),朱德熙(1982)。
  ⑦参看范继淹(1985)。

参考文献

  范继淹(1985)无定NP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李临定(1988)《汉语比较变换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汤廷池(1982)《国语变形语法研究--第一集:移位变形》,台湾学生书局。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中译本),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沈阳,男,1993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近年来在《中国语文》、《汉语学习》、《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句法结构中隐含NP的语义所指关系》等多篇论文。著有语法专著《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主持编写《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论文集。
发表于 2004-4-23 07: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References)

《中国语文》,1999/02,116~121页
殷志平 撰
【标题注释】本文的初稿蒙戴耀晶先生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谨致谢意。

0 引言

  本文分析的动词前加成分“一”,是指“一”修饰动词、形容词形成“一V[,1]”,然后充当句法成分,其主要句法分布如下:
  第一,“一V[,1]”用在成句的单一的主谓短语中。例如:
  (1)得了官就跺脚一走。
  (2)他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就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
  第二,“一V[,1]”充当另一动词的状语,例如:
  (3)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 把陈奂生搞得昏头昏脑。
  第三,在很多情况下,“一V[,1] ”构成的短语不能独立成为一个句子,其后通常出现另一个动词短语“V[,2]P”,其中有的V[,2]P与“一V[,1]”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紧缩型单句,(注:“一V”与其他动词短语结合构成紧缩格式的还有其他类型,如“一问一答”、“一闪一闪”等,与本文讨论的不是同一类型。笔者(1996)对此作过讨论。)如例(4)(5)(6);有的V[,2]P与“一V[,1]”构成复句,V[,2]P与“一V[,1]”所在的短语分别构成一个分句,如例(7)(8)(9)。
  (4)年节越来越近了,一晃已是腊八。
  (5)看,忙得连胃病药都忘带,一去没个影子。
  (6)陈岗忍受不了妻子的冷语,顶了几句,妻子一蹦三尺高。
  (7)她水性不强,一进入激流,几个浪头盖下来,就有些发晕了。
  (8)我一佩服您,就不免有点像挤兑您,是不是?
  (9)我马上找沈处长去研究一下,他一赞成,你的顾问就当上了。
  有时“一”用在形容词之前,如:
  (10)他轻易不和人家争吵,所以一争吵便非常认真;一认真,他就忘记了外婆。
  形容词前的“一”与动词前的“一”意义与功能基本相同,我们把它们看作同一种语法现象。

  王力(1985)、吕叔湘等(1982)都讨论过动词前的“一”,詹开第(1987)专门研究过“一V[,1]”的基本意义,归纳这些学者的观点,“一V[,1]”的基本语法意义是:(一)表示动作、 变化突然出现或者是彻底的,或是短暂的;(二)经过具有(一)特征的动作后达到了某种程度,或者某种结果,或者紧接着出现了另一种动作或情况。我们认为上述两方面并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一V[,1]”的语义和表达功能,有必要仔细地全面地对“一V[,1]”做一番考察。

1 “一”的基本意义

1.1 我们知道, 古汉语中表示动量概念的方法通常是在动词前加数字。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在唐以前,除了‘两次’的意思用‘再’之外,关于行为的称数,一律用数目字加在动词的前面。”例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如果动词前的数字是“一”,则表示动作发生了一次。(注:当几个表示动量的动词短语连用,其中的数字按次第出现时,则动词前的“一”除了表示一次动作外,还兼有第一次的意思,如“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左·昭七》)现代汉语中也残留有这种用法,如:“我已经一压再压,没有一点弹性了。”)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的“一”,实际上是古汉语中在动词前加数字来表达动量用法的延续。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说过:“口语里也有仿古的地方,拿一个数目字加在具有动词功能的词的前面来表示次数的。”只是现代汉语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量的数字只有“一”。由此看来,现代汉语中动词前加成分“一”是一种动量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出现了一次或状态变化发生了一次。

  由于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是具体对应的,动词前加成分“一”的动量意义也随其修饰的动词而表现出不同的具体意义。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次”,例如“一动不动”、“一笑不笑”中的“一动”、“一笑”都相当于动一次,笑一次;“一醉解千愁”中的“一醉”也可理解为“醉一次”。有时“一V[,1]”相当于“V了一下”,例如:
  (11)又转念一想,开枪就开好了,我还等什么。
  (12)她心里一慌,手中的盘子摔到了地上。
  “一想”、“一慌”相当于想了一下、慌了一下。有时要用现代汉语中对应于动词的借用动量词来理解,如“一看”相当于看一眼,“一踢”相当于踢一脚,“一砍”相当于砍一刀。有时很难用现代汉语中某一具体动量词来理解,如“老天一阴阴了三天”,“一喝喝了半斤”、“一住就是十年”等很难用“一下”、“一次”或其他动量词来理解“一”所表达的动量意义,但动量意义还是存在的,“一V[,1] ”在这里表示某个动作在一定时段内发生一次,说话者在心理上强调动作行为的一次性。再如:
  (13)然而这一别,竟是20年。
  (14)怎么着?你一出去两天,回来磅子儿没有,临完了,把钱都喝了猫儿尿。
  (15)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

  “一别”的时间是20年,“一出去”的时间是两天,而“一去”的时间是没完没了,如何理解这里的“一V[,1]”表示一次动作? 我们认为,这些句子中的“一V[,1] ”的基本意义仍然是表示一次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说话人心目中的“一V[,1]”只是一次,尽管V[,2]P 延续的时间较长,但说话人看来仍是“一次”。一次,可以是短时的,也可以是长时的。说话人心理上的一次动作与后续成分V[,2]P的长时形成了对比,从而强调和突出了“一V[,1]”对V[,2]P的影响。

1.2 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都是在时间进程中发生的, 动量虽然着眼于动作发生的“量”,但也和一定的时间有关。与多次性动作或持续性动作比较,动词前的“一”包含的时量通常是短暂的,在时轴上不会延续很长的时间。当“一V[,1]”中的动词为瞬间动词、 (注:本文动词的分类参考了戴耀晶(1997)的做法。)结果动词时,“一V[,1]”确实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见就爱”、“一碰就倒”、“一走进大门就哭”中的“一见”、“一碰”、“一走进”等动作包含的时量都不长,动作都是短暂的。当“一V[,1] ”中的动词是持续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时,“一V[,1]”也表示短暂的动作,如“一吃就吐”、 “一知道就跑”等。

1.3 动作短暂往往有动作快捷的意思,如:
  (16)他把酒斟到茶杯里,一仰脖就灌了一大口。

  王力(1985)和吕叔湘(1982)指出“一”可以表示突然。从动量小也能延伸出程度轻的意思,因此有时“一”前可再加表程度的词语进行修饰,如:
  (17)白梅微微一震,脸颊顿时泛红了。   (18)小姑娘略一思索,说,“好的”。

  所以有学者(华玉明,1992)认为动词前的“一”表示程度:有时表程度轻微,如例(17)(18),有时表示程度加强,如“一改清一色的老面孔”、“一展风采”等。我们认为这些句子的“一”的基本意义还是表示一次动作行为(含有短暂动作的意义),动作快捷,突然和程度等意义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引申意义和派生意义。

2 “一V[,1]”与“V[,2]P”的语义关系
2.1 我们知道, 现代汉语中表示动量的方法是在动词后面带上动量短语,“去一次”表示去的行为发生了一次,而“一去”也表示去的行为发生了一次,既然有了后附动量短语表示动量的方法,那么为什么又用动词前加成分“一”来表达动量意义呢?动词前加成分“一”与动词后面的动量短语的表达功能有什么区别呢?

  现代汉语中,表示时段、动量的成分既能用在动词前也能用在动词后,例如:
  (19)A这本书他看了三天了。     B他三天就把那本厚厚的书看完了。
  (20)A马军把那只狗狠狠地踢了一脚。 B马军一脚踢翻了桌子。

  上例A句中的“三天”表示看延续的时间,“一脚”表示踢的次数;而B句的“三天”表示看完那本厚厚的书所花的时间, “一脚”表示踢翻桌子所花的动量。通过比较发现,动词前的动量、时量短语与动词后的动量、时量短语的表达功能是不一样的,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所延续的时间或动作、行为、变化所发生的次数;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完成某一动作、行为或变化所花的时间或动量;简而言之,一个是动作的时间和次数,一个是时间和次数中动作产生的结果。同样道理,作为动量成分的动词前加成分“一”与动词后的动量成分(“一次”、“一下”之类)在表达功能上是不同的,后者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发生的次数或延续的时间,前者表示完成、结束某一动作、行为或变化的时限或需要的动量。反过来讲,动词前用了“一”,则表示通过一定的动量完成、结束了某一动作行为,或者获得了某种结果、达到了某种状态。

2.2 因此,从总体上讲,“一V[,1]”与“V[,2]P”的语义关系就是时间和次数中动作产生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语义关系:
  第一,“一V[,1]”表示动作,后续成分V[,2]P 表示动作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或达到的状态。“一V[,1]”与V[,2]P 经常出现在两个分句中。例如:
  (21)老太监把事情一说,众人你看看我,我瞟瞟你,谁也不敢承认。
  当“一V[,1]”中的V为感知动词时,“V[,2]P”似乎是“一V[,1]”的受事,例如:
  (22)它正贪婪地吃着,突然听见背后有声响,掉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原来有一只猎犬正凶猛扑来。
  (23)我拿起电话,一听是孟庆东。
  这两句话也可改成V[,2]P直接充当V[,1]的宾语, 但文字上要略作调整:
  (24)它正贪婪地吃着,突然听见背后有声响,掉头看到一只猎犬正凶猛扑来。
  (25)我拿起电话,听见是孟庆东(的声音)。

  比较后发现,在“一V[,1]”后出现的“V[,2]P ”着重指明通过“一V[,1]”感知到的事物,该事物在“一V[,1]”完成前说话人并不知晓,“V[,2]P”对“一V[,1]”来讲是结果性的;而直接充当V[,1]宾语的V[,2]P是V[,1]直接感知的事物,而不是感知的结果。

  V[,2]P有时出现“~成”、“便~”等字眼,例如:
  (26)不知要以几位数字计算的那么多干部,阴阳头一剃,成了“牛鬼蛇神”。
  (27)她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

  有时V[,2]P与“一V[,1]”构成对称性连锁关系,即有“一V[,1]”,就有相应的结果(V[,2]P),例如:
  (28)三米多高的队员站在两米多高的篮筐前,好像老奶奶往菜筐里扔土豆,一扔一个准儿。
  第二,“一V[,1]”表示动作,V[,2]P表示动作行为达到的程度。例如:
  (29)一跳跳了六尺高。  (30)一哭哭了三天。
  “跳了六尺高”、“哭了三天”都是完成、结束了的动作,“一跳”、“一哭”则表明“跳了六尺高”、“哭了三天”所花的动量。
  第三,“一V[,1]”表示动作,V[,2]P表示进入一种状态。如:
  (31)主人见此,吓得浑身一软,抱着锣瘫坐在地。
  (32)金厂长脸一绷,神情格外认真。
  第四,“一V[,1]”与后一个分句表示两个紧随的动作, 即后一个分句的动作在“一V[,1]”产生之后立刻发生。例如:
  (33)圆圆脸一进苑霞的房间,连忙问:“怎么,那个人是街办的?”
  (34)“臭球”没理那名队员,他一调头,往另外一个方向跑去。

  这里,“一V[,1]”与V[,2]P似乎是两个先后相继的平行的动作,V[,2]P不是“一V[,1]”的直接结果,但比较例(35)后发现, A句的两个单句紧密相连,出现“一V[,1]”就必然出现V[,2]P,V[,2]P与“一V[,1]”存在倚变或因果关系,V[,2]P的“就”不能改成“又”;而B 句两个分句是松散的,两个单句都可以单独存在,不存在倚变或因果关系。
  (35)A他昨天回来后,一放下东西就走了。  B他昨天回来后,放下东西又走了。
  第五,如果“一V[,1]”并非表示真实的已经实现的动作, 那么“一V[,1]”就可以表示条件或假设,V[,2]P则表示结果。例如:
  (36)一谈起来就滔滔不绝。
  (37)一涉及到钱,一涉及到地方经济利益,一些人的是非观念就没了。
  (38)在外面大家都说,一回国先倒头睡它三天三夜再讲。
  (39)只要有人一走漏消息,大家都完蛋。

2.3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一V[,1]”句子,并不出现V[,2]P,如本文开头的例(1)和例(2),但“一V[,1] ”仍然表明一次动作中动作产生了结果。这一点,詹开第(1987)曾经分析过,指出,当(a )V[,2]P表示应该去除的结果,(b)V[,2]P表示动作连绵下去时, V[,2]P语义不言而喻,可以不出现。不出现V[,2]P还有其他类型的动词,例如:
  (40)刘大山盯看着老伴,把缸子重重地往下一蹲。
  这里V[,2]P不出现,是因为动作本身已经包含结果。

3 “一”的体意义
3.1 “一”的体意义是指当“一V[,1]”充当句子的谓语时,“一”所表现出来的事件情状意义。从“一V[,1]”角度看,V[,2]P 表达结果或进入的状态;从V[,2]P角度看,“一V[,1]”表达V[,2]P 事件发生的时间,即V[,2]P表示事件在“一V[,1]”指明的时间发生。 具有表时作用的动词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情状:有的在瞬间发生并完成,有的经过一个持续过程后结束,还有的开始后永远持续下去。不同动词带上前加成分“一”之后与其后续事件的时间关系都是一致的,即V[,2]P在“一V[,1]”中的动作行为开始的那一刻发生。 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有了前加成分“一”后,都表现为同一种事件情状,(注:关于动词的情状与句子的情状,参看戴耀晶(1997)。)说明“一”具有指明情状的功能,可以看作一种体标记。

  作为体标记的“一”指明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的起始点,它是从内部来观察事件构成的,着重在事件的起始部分,它标明事件进入了起始点,可以叫始点体。(注:“始点体”名称取自乔治·欧·寇姆著(汪璜译)《英语句法》,但我们的含义与《英语句法》的不一样。)它只指明起始点,对事件起始后的情况不作观察,尽管事件本身可能结束,也可能延续,说话人并不在乎是结束还是延续。

3.2 瞬间动词只占据一个时间点,动作不能持续。 前加“一”指明瞬间动作发生的那一点,即瞬间时点。例如:
  (41)野兔连忙用后腿一蹬,就地一滚。这两个动作之迅速,是无法比拟的。
  (42)猛地,他一拍大腿有主意啦,找邮局去,准能“逮”住那个不留名的寄书人。

  持续动作动词可以占据一个时段,动作可以延续。前加“一”指明动作开始产生的那一点,即始点。如:
  (43)我挤到跟前一看,这是欢迎队伍啊。
  (44)到了上边一问,才知道孩子是为了摘那几颗隔年酸枣。

  结果动词占据一个时段,但经过一个持续过程后达到了结果,动作便结束。前加“一”指明动作获得结果的瞬间。例如:
  (45)一走进门就大声嚷起来。
  (46)下班回家,一遇到可以摆脱她的同伴的机会,她就钻进那个房间。
  静态动词、形容词表示非活动性质,作谓语时通常表达静态的性质。前加“一”指明从非A状态变成A状态的那一刻,即变化始点。例如:
  (47)“臭球”眼眶一热,嗫嚅着不知说些什么。
  (48)衣服一脏就被她拿走洗了。

3.3 “一”只占据时点而不占据时段,与时段不相容,因此,“一V[,1]”排斥表时段的成分和表持续的“着”。
  (49)*一回家不久,伏在桌子上哭起来。
  (50)*一出城不远,就有人追了上来。
  (51)*他有力的大手一挥着,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多次动量也占据一个时段,因此“一V[,1] ”也排斥多次动量短语。例如:
  (52)*他一敲几下门,有人立即从里间跑出来。

3.4 起始体“起来”也是从始点进行观察, 但起始体所指明的事件还要延续下去。而“一”只指明事件的开始不关注事件的继续。请比较:
  (53)A她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捂住脸。  B他一紧张,东西都忘了带。由于“一”和“起来”都表示起始,所以两者有时可以合用。如:
  (54)她一急起来,把要说的话全忘了。
  (55)一干起活来,他就变成另外一个人。

3.5 “一”的始点特征与“了”的意义是对立的。试比较:
  (56)A看了就回来。 B一看就回来。 (57)A听了就懂。 B一听就懂。即使动词是瞬间动词或状态动词,“一”与“了”都指向变化的起始点,但两者仍然是不一样的。
  (58)A见了就哭。 B一见就哭。 (59)A有了钱就买VCD。  B一有钱就买VCD。
  很明显,“一看”、“一听”、“一见”、“一有”指明的时间早于“看了”、“听了”、“见了”、“有了”,在时轴上“一”在“了”的左边。这是为什么?石毓智(1992)指出,“了”包含有实现过程,即“了”指明行为、动作或状态从时间位于其前出现的某一“点”到自身出现的过程。而“一”不要求实现过程,不含有前时点。“看了”、“听了”、“见了”、“有了”都包含从“没看”、“没听”、“没见”、“没有”到“看到”、“听到”、“见到”和“有”的过程,而“一看”、“一听”、“一见”和“一有”只指明进入“看”、“听”、“见”和“有”的那一点,因此从说话者的表达心理讲,用“一”着重强调“开始点”,因此“一…就…”强调后一事件对前一事件紧密相随,而“了”着重强调实现过程,“V 了…就…”中后一事件对前一事件相随的紧密程度就低多了。由于“一”和“了”指明的时点不一致,所以“一”和“了”不能在一句中同时出现。下面的句子不成立:
  (60)*我一闪了身躲进旁边的丁香树丛。

3.6 “一”表明动作开始产生的那一刻,有“刚”的意思, 但两者的意义和表达功能有很多差异,很多情况下不能互换。施关淦(1985)、邢福义(1987)对此均作过讨论。

4 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动词前加成分“一”是古汉语中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次数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的延续和发展,其基本作用是表示动量。但由于现代汉语中时间词、动量词等用在动词前和用在动词后的表达功能不同,动词前加成分“一”表示一次动量(时间或次数)中动作产生结果;而动词一旦有前加成分“一”时,则动作、行为或变化一定在一次动量中完成、获得结果或进入一种状态;从事件所处的时间方面讲,“一V[,1]”标明后续成分V[,2]P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 “一”则标示“一V[,1]”中动作进入了起始点, 把“一”放入表事件的语流中,它无疑有标示句子事件的情状类型的作用,类似一种体标记,只不过不像“了”、“着”、“过”那样纯粹表示体意义。因此,对于后续成分V[,2]P来讲,动词前加成分“一”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从动作的量方面看,“一”表示完成V[,2]P所花的一次动量;从事件的时间方面看,“一”指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始点,并指明V[,2]P事件发生的时点。

【参考文献】
  戴耀晶 1997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 1992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詹开第 1987 《口语里两种表示动相的格式》,《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施关淦 1985 《用“一…就…”关联的句子》,《汉语学习》,第5期。
  吕叔湘等 1984 《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2 《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陈 平 1988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邓守信 1986 《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王 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 力 1980 《汉语史稿》(中册),中华书局。
  高名凯 1986 《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
  华玉明 1992 《动词前表程度修饰的“一”》,《语文月刊》,第6期。
  殷志平 1996 《试论“一V一V”格式》,《中国语文》,第2 期。
发表于 2004-4-23 07: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量词语与主观量(References)

【作者】李宇明
【作者简介】李宇明(1955-),男,河南泌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理论与语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06,90~97页

【英文标题】Numeral-Quantifier Expressions and Subjective Notion of QuantityLI Yu-ming(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内容提要】主观量是指带有说话人主观评价的量,是量范畴中的一个次范畴。表达主观量的语表手段有四类:A.数量词语,包括带有修饰成分的数量词语(简称“数量标”);B.加在句末的标记词(简称“句末标”);C.充当状语的副词(简称“副词标”);D.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固定格式(简称“框架标”)。本文讨论属于数量标的如下三种情况的主观量问题:a)数量词语的复叠;b)一些特殊的数量结构;c)受一些词语直接修饰的数量结构。

【英文摘要】The subjective notion of quantity refers to the speaker's subjectiveevaluation of quantitics and is a subcategory of the quantity category.The subjectivenotion of quantity can be expressed linguistically by:A)numeral-quantifier expressions,including those used as modifiers;B)marking words used at the end ofsentences;C)adverbs used as adverbials;and D)set frames that consist of two part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ubjective notion of quantity expressed by numeral-quantifier expressions under the following three circumstances:a)the repetition of numeral-quantifier expressions;b)special numeral-quantifier structures;and c)those numeral-quantifier structures modified directly by some words.

  主观量是客观世界的量范畴在语言中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含有说话人主观评价的量[1]。陈小荷(1994)讨论过有关主观量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就”、“才”、“都”表达主观量的情况[2]。王弘宇(1996)讨论了“仅…,就…”这种格式的主观量问题[3]。李宇明(1997)论述了主观量的三种成因:异态量、直接评价和量的感染;并据此把主观量分为异态型主观量、直评型主观量(包括直赋型主观量、夸张型主观量)和感染型主观量[4]。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讨论由数量词语本身(包括带有直接修饰成分的数量词语)所表达的主观量。

  为有利于本文的讨论,有必要先粗线条地描画一下表达主观量的各种手段。主观量的表达手段有语表手段和语境手段两大分野。语表手段指结构本身带有主观量的标记;语境手段是结构本身不带主观量的标记,但通过一定的语境可以把握。例如:
  (1)预考后拿到准考证的只有二十二人。……只有八个人坚持到考试终了。(陈世旭《天鹅湖畔》,《十月》1984年第1期第141页)
  (2)几十块钱罢了,何必言谢?
  (3)回沪才一周,亲友们就探访完毕。(秦文君《女生贾梅》,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78页)
  (4)一看票价,这两个人的脸色就无法自然——每张票十八元。老天,讲理不讲理,不管吃不管睡只不过听几首歌,却要这一大笔钱!“太贵了。”鲁智胜说,“等我发了财再来!”(秦文君《男生贾里》,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96页)
  (5)每张票十八元!

  (1)~(3)是语表手段。(1)中的“二十二人”和“八个”这两个主观小量都是通过副词“只”来显示的。(2)中的主观小量“几十块”是通过加在小句末尾的“罢了”来显示的。(3)中的主观小量“一周”是通过“才…,就…”这一格式显示的。(4)的主观量表达使用的是语境手段,“十八元”在“每张票十八元”中并不能显示其主观量的身份,主观大量是上下文中的“环境语”来点明的:“老天,讲理不讲理,不管吃不管睡只不过听几首歌,却要这一大笔钱!”;“太贵了。”鲁智胜说,“等我发了财再来!”语境还包括言外语境,(5)如果是在(4)的环境中使用,“十八元”也是主观大量。

  表达主观量的语表手段又可以再分为四类:A.数量词语,包括带有修饰成分的数量词语(简称“数量标”);B.加在句末的标记词(简称“句末标”),如(2)中的“罢了”;C.充当状语的副词(简称“副词标”),如(1)中的“只”;D.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固定格式(简称“框架标”),如(3)中的“才…,就…”。

  本文讨论的数量标只是主观量诸多表达手段之一种。数量标大体上有如下一些情况:a)数量词语的复叠;b)一些特殊的数量结构;c)受一些词语直接修饰的数量结构。下面分别讨论。

一、数量词语的复叠

1.1复叠
  数量词语的复叠包括重叠、叠加和重复三种现象[4][5]。例如:
  (6)这些日子天天忙到半夜才睡……(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年第1期第40页)
  (7)不能有了一点点成绩就翘尾巴!(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
  (8)饭不能两口两口地吃,要一口一口地吃。
  (9)不同的药混在了一起,只好一一分检一遍,反而耽误了时间。(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19页)
  (10)我们老知青,用我们的千千万万双脚,走了二十七年,走出了这样一条线,一条奉献于乡土中国的具有完整内涵的精神与文化的生命的浩瀚银河。(张曼菱《让心再跳一次》,《当代》1997年第3期第65页)
  (11)风儿掀起一排接一排的轻浪,激起一片哗哗的喧响。(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52页)

  (6)~(9)中的“天天”、“一点点”、“两口两口”、“一口一口”、“一一”是数词和数量词语的重叠现象,重叠是属于词法范畴的现象;词法又分构词法和构形法,这些重叠从总体上看可以划归到构形法中。(11)中的“一排接一排”是数量词语的重复现象,重复是属于句法范畴的现象。(10)中的“千千万万”是数词的叠加现象,它不是“千万”的重叠,而是“千”“万”分别重叠之后的加合;叠加是介乎重叠与重复之间的复叠现象,纵跨词法和句法两个层级[5]。

  从复叠的材料上看,数量词语的复叠,有的是量词复叠,如(6);有的是数词复叠,如(9)和(10);有的是数量词语复叠,如(7)、(8)和(11)。

  数量词语复叠可以表达五种语法意义:a)所有的(包括“每一”),如(6);b)多量,如(10)和(11);c)少量,如(7);d)定量反复,如(8);e)逐一,如(9)。a)和b)表示主观大量,c)表示主观小量。而“定量反复”和“逐一”一般不反映主观量,可以暂不讨论。

1.2表“所有的”的复叠
  表示“所有的”数量词语的复叠形式一般是量词的"AA"式重叠,但有三种情况需要特别交代。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名词(限于单音节)采用"AA"式重叠,也具有量词"AA"式重叠的功能,例如:
  (12)人人都有妻子,但不见得人人的妻子都会写小说,这跟同样是春雨如油,不见得每根枯树桩都能长出蘑菇的道理极其相似。(王树增《禁止忧郁》,《花城》1990年第4期第8页)
  (13)小米由“进口”转为“出口”,家家大囤满小囤流,粮车的金色长龙直达南宫。(贾浸《沧海一粟》,《当代》1992年第1期第123页)
  “人人”、“家家”也都表示“所有的”。

  第二种情况是,有时“一AA”式的数量重叠也可以表示“所有的”,如:
  (14)都不作声,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耷拉累了,便都抬起头来瞅我大嫂。(马其德《命独如我》,《当代》1997年第3期第169页)
  (15)大哥当时年已三十,二哥、三哥、四哥也都不是小孩,一个个都是当了爹的人,再添个小弟弟的确有点滑稽让人笑话。(同上,第166页)
  (16)可意搬到妈妈卧室的头一晚,肖晶安排他上床以后,唤弟、剩儿、石头一个个都跑来观瞧,嫉妒艳羡溢于言表。(航鹰《蒺藜女》,《当代》1997年第3期第133页)

  “一AA”式多数表示多量,表示“所有的”是特殊的用法,其条件是,在“一AA”式之后带有或可添加上表总括的范围副词“都”或“全”。(14)的“一个个”后可以加“都”或“全”,(15)和(16)的“一个个”后带有“都”。总括副词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皆是如此。总括的范围有时直接说出,如(15)中的总括范围是“大哥、二哥、三哥、四哥”,(16)的总括范围是“唤弟、剩儿、石头”。

  第三种情况是,有些"AA"式重叠的量词并不一定表示“所有的”,例如:
  (17)满天灰云,冷风阵阵。(小牛《上路谣》,《当代》1997年第3期第53页)
  (18)父亲专心致志,一面揭起层层柔软的白纸,反复擦拭着那块墓碑,一面口中喃喃地念着……(赵江《十七棵杏树》,《花城》1990年第4期第126页)
  (19)团团烟气不时冒出鼻孔口腔不时虚化我的视野。(谷代双《探幽:华夏女烟民》,《花城》1990年第4期第187页)
  (20)先锋分子们回到城里后,传来了遥远边寨的风声雨声——种种令老知青们欣慰、忧虑、牵挂、渴望的消息。(张曼菱《让心再跳一次》,《当代》1997年第3期第61页)

  “阵阵”、“层层”、“团团”(注:“团团”还有引申用法。例如:“牛老茂死活不离恩少岩的宿舍,在门口倔倔地蹲着,惹得小刘团团转悠。”(关仁山《老陵》,《当代》1997年第3期第82页))、“种种”虽然也是"AA"式的量词重叠,但不表示“所有的”,而表示多量。它们都不能受“都”、“全”的总括。

1.3表“多量”和“少量”的复叠

  表示“多量”是数量词语复叠最常见、最重要的功能。例如:
  (21)整齐的长条性状的盐畦紧密排列着延伸向远方,看上去那一道道的畦埂像一根根黑线切割着白瓦瓦的水面,把它们切割成一面面有棱有角的镜子。(路远《青盐垛》,《当代》1992年第1期第50页)
  (22)他想到了自己几天来的一幕一幕,想到了准考证、医院、徐北华和那姑娘。(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年第1期第41页)
  (23)你的眼光一次又一次凝聚。你被一个又一个潇洒男士的风度吸引。(谷代双《探幽:华夏女烟民》,《花城》1990年第4期第181页)
  “一道道”、“一根根”、“一面面”、“一幕一幕”、“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都是表示多量。

  同“多量”相比,表示“少量”的数量词语复叠现象则是较为少见的。在搜集到的材料中只见到“一点点”,“一点一点”和数词的叠加形式“三三两两”的用例,例如:
  (24)我们只有不计年华的流逝,才能干成一点点事。我们只有突破一般人的人生常律,才能期望有一点点收获。(张曼菱《让心再跳一次》,《当代》1997年第3期第69页)
  (25)然后又有三三两两的人上来了。(徐迟《江南小镇》,《收获》1991年第2期第157页)
  但是,“点点”却表示多量而不表示“少量”,例如:
  (26)萤火点点在他前后飞舞,在夜色中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光辙,如同一个个探马飞骑,频繁地把季蒙的消息报告给林子里所有的生命。(张波《五羊》,《花城》1990年第4期第117页)

  “一点点”和“一点一点”作状语,虽然也有少量的含义,但那是“一点”的作用,而不是复叠式的作用,且“一点点”和“一点一点”作状语的主要作用是描写动作的进程,而不是表示主观小量。例如:
  (27)鳗捧了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来,有两颗荷包蛋,一点点给爹喂了下去……(路远《青盐垛》,《当代》1992年第1期第68页)
  (28)韩佬佬心在一点一点缩。(小牛《上路谣》,《当代》1997年第3期第58页)

二、一些特殊数量结构

  有些较为特殊的数量结构(包括数词结构),本身就可表示主观量。较为重要的是“一+量+的+N”结构、一些“一+量”结构和一些特殊的数量性词语。

2.1“一+量+的+N”结构
  “一+量+的+N”中的“一”当“满、全”讲,表示主观大量。例如:
  (29)溅了一身的水。
  “一+量+的+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换为:
  (30)一+量+N    如:溅了一身水。
  (31)一+量    如:水溅了一身。
  “一+量+的+N”的这些变式,也都表示主观大量。当然,它们在语法分布和表量功能上还是有些许差异的,这些差异值得专门研究。

2.2“一+量”结构
  “一+量”结构(除2.1所讲的情况外)有表示主观大量和主观小量之分。其不同主要取决于量词的不同。当量词为“通”、“番”等时,“一+量”结构一般表示主观大量。例如:
  (32)因为我们估计日本人就是放我们出去,也难免要进行一番搜查……(刘白羽《心灵的历程》,《当代》1992年第1期第88页)
  (33)爹,你狠狠骂我一通吧……打我一通也行……(小牛《上路谣》,《当代》1997年第3期)

  表示主观小量的“一+量”结构比较多。除了“一点”、“一些”、“一丝”、“一线”、“一缕”这些表示“细小”的量词所组成的“一+量”结构外,还有两种情况值得重视。第一种情况是,“一+量……也/都……”的强调格式中的“一+量”,表示主观小量,例如:
  (34)一分钟也不能等。(秦文君《女生贾梅》,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35)这几天里,我们一口粗粮都不吃。(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

  “一分钟”、“一口”都是极力往小处说。这种结构的谓语一般都是否定形式,有些“一+量”结构前还可以加“连”来增加强调意味。这种格式还可以凝缩为“一+量+否定”的熟语性结构,如“一声不响”、“一钱不值”、“一动不动”等。

  第二种情况是“一+量”结构作状语。最常见的是“一口气”、“一下子”、“一下”等表示时量短、动量小的动量词语,时量短、动量小本身带有主观小量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当它们充当状语时,如果它们所修饰的成分中带有数量词语,则该数量词语表示主观大量。例如:
  (36)章友法一口气喝干了一大缸子开水。(陈世旭《天鹅湖畔》,《十月》1984年第1期)
  (37)原来这个战士就是八日夜间凭着银光闪闪的大刀一口气杀死了七个日本兵……(刘白羽《心灵的历程》,《当代》1992年第1期第85页)
  (38)这天早晨,话剧团院子里一下子来了五辆面包车。(吴海民《大陆音像圈》,《当代》1992年第1期第159~160页)
  (39)使板鸭产量一下提高到三十万只。(陈世旭《天鹅湖畔》,《十月》1984年第1期)

  “一大缸子”、“七个”、“五辆”、“三十万只”都表示主观大量。“一口气”、“一下子”、“一下”等后面可以出现“就”、“竟然”等,以加强主观小量与主观大量的对比。例如:
  (40)一口气竟然跑了几十里。
  (41)一盒粗制滥造的录像带,连香港人都懒得看,拿到大陆一下子就发几千盒。(吴海民《大陆音像圈》,《当代》1992年第1期第162页)
  (42)后来,他们竟然来找章友法,结果,一下就得到了五千元的捐款。(陈世旭《天鹅湖畔》,《十月》1984年第1期第121页)

  数词为“一”的其他动量词语作状语,也往往可以形成类似于上六例所代表的情况,例如:
  (43)一跳三丈高。
  (44)一玩就是四年五年。(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年第1期第34页)
  (45)一个跟斗就翻出十万八千里。
  这些句子往往都含有小夸张的意味。在不含夸张意味且“就”不出现的情况下,数词为“一”的动量词语作状语并不必然表示主观量。例如:
  (46)一拳打倒一个。
  (47)一拳才打倒一个。

  (46)中的两个数量完全可以作客观量理解,甚至可以出现(47)的用法,在两个数量词语之间加“才”,形成与(36)~(45)相反的“主观大量—主观小量”阵列。这就是这类数量词语与“一口气”、“一下子”、“一下”不同的地方。

2.3一些特殊的数量性词语

  一些特殊的数量性词语也可能表示主观量。一般说来,带有夸张意味的数量词语往往表示主观量,例如:
  (48)理论上的问题可以争论一千年一万年,但录像片的现状却向我们发出了紧迫的警告。(吴海民《大陆音像圈》,《当代》1992年第1期第159页)
  (49)他们捐的五十元,在价值上超过我们捐的成千上万。(张曼菱《让心再跳一次》,《当代》1997年第3期第64页)
  (50)梦虹焦急万分……(航鹰《蒺藜女》,《当代》1997年第3期第150页)
  (51)他睁大眼,张着嘴,半天不动。(小牛《上路谣》,《当代》1997年第3期第57页)

  “一千年一万年”、“成千上万”、“万分”、“半天”等表示主观大量,在句子中都带有小夸张的意味。但是,就本质上来讲,哪些词语表示主观量,是表示主观大量还是表示主观小量,具有一定的语言规约性。例如“成…上…”、“…日(天)…夜”、“千…万…”、“千…百…”、“成群结队”、“七嘴八舌”、“十万八千里”、“千里迢迢”、“不远万里”、“亿万”、“半晌”、“半天”、“一辈子”、“一个劲”、“接二连三”、“一年到头”、“十分”、“整个”等格式或词语,一般都规约为表示主观大量。相比而言,表示主观小量的数量性词语较少,主要是“三…两…”格式,例如:
  (52)汉子想了想,便三把两把将她的湿衣服扯下来,放在火旁烘烤着……(路远《青盐垛》,《当代》1992年第1期第71页)
  (53)这烟怎么这么不经抽,三口两口就烧尽头了?(谷代双《探幽:华夏女烟民》,《花城》1990年第4期第182页)

三、受一些词语直接修饰的数量结构
  数量结构直接受某些词语修饰时,也表示主观量。这些词语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可加在数量结构之间的;第二组,只直接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前修饰数量结构的;第三组,既可直接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前又可出现在状语位置的。下面分别讨论。

3.1可加在数量结构之间的
  可加在数量结构之间的词语,主要有“大”、“小”、“长(cháng)”、“满”、“整”等[6][7]。“小”表主观小量,其他表主观大量。例如:
  (54)走出一小截,金满囤心里便有了底。(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
  (55)我在外边存着一大笔钱呢!(同上,第8页)
  (56)除了一长串提问她还带来个坏消息……(秦文君《女生贾梅》,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57)手扶拖拉机拉着一满车麦草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
  (58)那首诗完全有资格在报纸上印上一整版(注:“整”有时还可以出现在数量词语之前或之后。)。(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年第1期第38页)

  “大”还可以同“长”、“满”、“整”等直接组合成“一大长串”、“一大满车”、“一大整版”之类的结构[7]。而且,含“大”、“小”、“长”、“满”“整”的数量结构,如果数词为“一”,在一定条件下“一”可以省略(注: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性成分。),例如:
  (59)大批海鲜酒楼纷纷倒闭,纺织及印染业减产几达五成,工农业损失以亿元港币计。(杨继仁《绝无仅有》,《当代》1997年第3期第9页)
  (6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61)汪一清整天呆在病房里。(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23页)

  含有“大”、“小”、“长”、“满”、“整”的数量结构,包括省略“一”的结构,还可以有复叠的形式(注:“成”也有这种用法,如“成群的鸟雀在空中盘旋”、“成批成批的农民涌入城市”。),例如:
  (62)木头被锯成各种规格的长度,分门别类地归在一起,堆成一大垛一大垛。(秦文君《女生贾梅》,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202页)
  (63)人们一整天一整天地靠着被褥摞默然呆坐……(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10页)
  (64)小股小股的寒风沿鸡嘴山山脚肆意穿行,使嶙峋的山脊显得依然秃冷。(赵江《十七棵杏树》,《花城》1990年第4期第126页)

3.2只直接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前的
  只直接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前的修饰数量结构的词语,主要有“短短”、“区区”、“寥寥”、“小小”和“上”、“数”等。例如:
  (65)短短八个月,八千亩千年老林一场浩劫,一扫而空。(陈康瑾《他走向莽莽林海》,《十月》1984年第1期第54页)
  (66)深圳河在中国的江河中最没地位,全长才三十七公里,干流区区十六点一公里。(杨继仁《绝无仅有》,《当代》1997年第3期第12页)
  (67)作家口才极好,寥寥几句话,就把漆家骏一生的成就概括得辉煌如日,简直可以直接抄进将来漆家骏的悼词。(孙泱《远行》,《花城》1990年第4期第149页)
  (68)卷缩得只有小小的一团。(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50页)
  (69)而她只是中国上千个县治之一。(杨继仁《绝无仅有》,《当代》1997年第3期第6页)
  (70)延续数百年的殖民时代已经寿终正寝……(同上,第7页)

  “短短”、“区区”、“寥寥”、“小小”表示其后的量为主观小量,其中“寥寥”之后不能出现确定量。“上”、“数”一般都表示主观大量,其后的数词只能是位数词,“数”后面也可以直接跟数词,如“数年”、“数月”、“数个世纪”等。而且,“上”、“数”之后的数量词语越大,其主观大量的色彩就越浓。

3.3既可直接出现在数量结构之前又可出现在状语位置的
  这类词语为数众多,例如:
  (71a)花圈摆了满满一屋子。(刘思谦《昨夜梦见母亲》,《花城》1990年第4期第158页)
  (71b)韩佬佬借来一辆板车,将炉子锅盆活动顶棚小桌小凳满满装了一车。(小牛《上路谣》,《当代》1997年第3期第40页)
  (72a)我在小床上躺了整整一天,好像是一次漫长的昏睡。(秦文君《女生贾梅》,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173页)
  (72b)按他原来的计算,他们顶多需要在这儿等5分钟,结果整整等了20分钟,这20分钟真难熬!(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6页)
  (73a)等了足足一个月。
  (73b)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章友法,不分日夜地足足准备了三个月。(陈世旭《天鹅湖畔》,《十月》1984年第1期第141页)
  (74a)类似的账,最近几个月已经开支了好几笔,总数怕有三、四万,都是出的“暂付款”科目。(陈冲《历史拒绝眼泪》,《十月》1984年第1期第70页)
  (74b)叫人好等了一阵子。
  (75a)刚刚十天,现在她却让老高查起原先科长经手过的账目来——这合适吗?(陈冲《历史拒绝眼泪》,《十月》1984年第1期第70页)
  (75b)早在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也就是深圳特区刚刚成立一年多之后,百业待兴,深圳河治理问题就摆在了深港双方的桌面上。(杨继仁《绝无仅有》,《当代》1997年第3期第12页)
  (76a)搬来刚5天,还没顾上整治这片菜园。(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
  (76b)刚搬来五天。
  (77a)非常幸运,距离朝阳宾馆仅仅一百米,果真有一座××医院。(贾漫《沧海一粟》,《当代》1992年第1期第126页)
  (77b)而现在急救室与病房仅仅隔着一层苇席!(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24页)
  (78a)就在距香港回到中国怀抱仅两百来天的时刻,她接受了中国记者的采访……(杨继仁《绝无仅有》,《当代》1997年第3期第8页)
  (78b)一条仅长十六公里界河的治理,谈判了十多年、几百次。(同上,第11页)

  “满满”、“整整”、“足足”(注:“足”不重叠,一般只能作状语,例如:(1)这二三十人的队伍,在大堤上拉开足有半里长。”(陈冲《不自然的黑色》。《十月》1989年第6期第26页)“足以”也可以出现在状语位置上,但数量词语一般出现在它的前面,例如:(2)3到4枪足以把来人吓跑。(同上,第7页))、“好”、“刚刚”、“刚”、“仅仅”、“仅”等词语,在(a)中直接修饰数量结构,在(b)中充当状语,但语义仍间接指向数量结构。其中,“满满”、“整整”、“足足”(注:“满满”、“整整”、“足足”还可以同“大”、“满”、“整”依照一定的规则配合使用。例如:(1)装了满满一大车。(2)印了足足三整版。(3)写了整整九大本日记,厚厚的,沉沉的。(4)足足装了四满碗。)、“好”等表示主观大量,“刚刚”、“刚”、“仅仅”、“仅”等表示主观小量。

  此外,像“只”、“才”、“都”、“就”等也有类似的用法,但是这些词语在主观量的表达上要复杂得多,拟对它们进行专门讨论,本文从略。

收稿日期:1999-09-07
基金项目:中华社科基金“九五”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主观量的成因[J].汉语学习,1997,(5).
  [2] 陈小荷.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世界汉语教学,1994,(4).
  [3] 王弘宇.“仅….就…”格式的形式、意义和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4] 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1).
  [5] 李宇明.论数量词语的复叠[J].语言研究,1998,(1).
  [6] 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A].语法研究和探索(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a.
  [7] 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2:18 , Processed in 0.0692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