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4|回复: 0

“道学”、“理学”、“心学”定名缘起及理学形成的因与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6 0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姜广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

-----------------------------------------------------------------------------------------

(一)“道学”之名的缘起。

      道学(或理学)是宋明时期思想界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但“道学”之各缘何而起?宋以后很少有人言及。《宋史·道学传序》说:“道学之名,古无是也。”这篇传序的作者按照“道统”论的观点,虚构了道学的发展史作为编纂《道学传》的理由,然通观全文,亦未见作者言及“道学”名称的缘起。于是,一个常见的名词也就成了疑案。20世纪60年代,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提出:“《宋史》列传中新辟了一项,叫做‘道学’。”80年代,冯友兰先生著文反对此说,认为“道学”之名是宋朝本来就有的,并非修《宋史》者妄造的名目。他列举程颐、朱熹、陈亮等人书中提到“道学”一词的材料凡八条,用以证明其说。(1)冯先生的说法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道”、“学”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儒家典籍《礼记·大学》:“如切如磋,道学也。”但此一“道”字,应训为“言”,“道学”乃论学或研讨学问的意思,两字并未合成为一个词。后来,“道学”二字用来称呼道家修道之学,如《广弘明集》卷六《叙列代王臣滞惑解》:“后魏世祖太武皇帝初立道学,置道坛,废佛宗。”卷九《笑道论·事邪求道二十》“《观身大戒》云:道学不得祠祀鬼神。”《笑道论·害亲求道二十四》:“《三元诫》云:道学不得怀挟恶心”等等。毛奇龄说:
圣学不明久矣,圣以道为学,而学进于道,然不名“道学”,凡“道”、“学”两字,《六经》皆分见之,即或並见,亦只称“学道”而不称“道学”。惟道家者流,自《鬻子》、《老子》而下,凡书七十八部、合三百二十五卷,虽传布在世,而官不立学,灿其学私相授,以阴行其教,谓之“道学”。是以道书有《道学传》,专载道学人,分居道观,名为道士。士者,学人之称,而《琅书经》曰:“士者何?理也。身心顺理,惟道之从,是名‘道学’,又谓之‘理学’”。逮至北宋陈抟以华山道士与种放、李溉辈张大其学,竟搜道书《无极尊经》及张角《九言》,倡“太极”、《河》、《洛》诸教,作《道学纲宗》,而周敦颐、邵雍、程颢兄弟师之,遂篡道教于儒书之间。至南宋朱熹,直匄史官洪迈,为陈抟作一名臣大传,而周、程诸子则又倡《道学总传》于《宋史》中,使道学变作儒学。(2)
毛奇龄指出道家曾使用“道学”之名是符合实际的,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以及后来的朱熹等人,又都确实吸收了道家思坦的内容。但毛氏认为是他们把“道学”(实即道家之学)变为儒学,则并不恰切。其实,张载、程颐、朱熹诸儒名其学为“道学”,完全是从另一思路得来,至于与道家曾使用的“道学”名称相同,当属巧合。

      唐中叶以后至北宋初、中叶,儒学经历了一个演进蜕变的过程。经过此番演进蜕变后的儒学,究竟应取什么名称?也有一个酝酿过程。适当叙述一下儒学的这一演进蜕变过程,当能有助于我们对其“道学”含义的理解。

      为对抗释、老二氏,唐儒韩愈作《原道》,首先提出:“斯道也,何道也?曰:斯联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也。”这样一种数圣相传的“道”,至孟轲死而“不得其传”,颇为玄秘,且易惹人遐思神往。这一“道统”传说对宋初学界影响很大,许多学者步武其说,踵事增华,并都试图接续千载不传的“道统”遗绪。如柳开(945一1000年)作《应责》一文,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杨雄、韩愈之道。”(3)稍后,孙复(992一1057年)于孟子后增荀子、王通二人,谓:“自夫子没,诸儒学其道,得其门而入者鲜矣,唯孟轲氏、荀卿氏、杨雄氏、王通氏、韩愈氏而已。”又曰:“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式、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杨雄、王通、韩愈之道也。”(4)其弟子石介(1005一1045年)于尧、舜之前加上六位圣人,云:“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少昊氏、颖项氏、高辛氏、唐尧氏、虞舜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者,十有四圣人,孔子为圣人之至。噫!孟轲氏、荀况氏、杨雄氏、王通氏、韩愈氏,五贤人,吏部(韩愈)为贤人之卓。不知更几千万亿年,复有孔子;不知几千数百年,复有更部。”(5)复后,苏洵(1008一1066年)在《上欧阴内翰第二书》中说:“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年而杨雄称于世;杨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道天下将谁与也?”(6)以上诸儒以振兴儒学文化为己任,他们的学惯想虽然与后来的道学并不一致,但在寻根续统的热浪中,“道统”谁系问题已使当时的学者对儒学的命运表示出异常的关心,而在发明“圣贤之奥”的学术活动中,必然会使古典的儒学思想趋于深化,因而引出二程、张载等人的新儒学一一道学。

(二)文献中最早见到的儒学意义上的“道学”及宋儒对“道学”涵义的诠释。

      北宋儒者首先用“道学”称其学并有文献作为见证的,当推王开祖。南宋学者宝谟阁待制陈谦于绍熙二年(1191年)所作《儒志先生学业传》记道
皇祐贤良儒志先生王景山,讳开祖,……所著书多不出,惟《儒志》一编,门弟子传习。……最末章曰:“由孟子以来,道学不明,吾欲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志,杜淫邪之路,辟皇极之门。”……当庆历、皇祐间(1040一1053年),宋兴来百年,经术道微,伊洛先生未传,景山先生独能研精覃思,发明经蕴,倡鸣“道学”二字,著之话言。……后四十余年,伊浩儒宗始出。(7)

      陈谦指出,王开祖“倡鸣‘道学’二字,著之话言”,明确认为儒家“道学”一词的发明权应归王开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一“子部·儒家类”关于《儒志编》的提要说:王开祖“其著作亦多湮没,是编乃其讲学之语,旧无刊本,据其原序,乃明汪循守永嘉时蒐访遗佚,编强成轶。”《四库总目》修撰者观书不细,《儒志编》本有两篇原序,首篇作者为明初翰林院编修苏伯衡,其序中言及他嵬访王开祖遗著的过程,说:“兹过永嘉,辱友公九世孙渊,始得见其家藏《儒志编》。”后一篇原序作者汪循,在序中并未言及蒐访王氏遗著之事,是《四库总目》修撰者张冠李戴、但明初苏伯衡所得之《儒志编》,其本已残,南宋陈谦引述“道学”条已不复见。

      关于王开祖的身世,南宋学者、枢密院参知政事许及之在乾道八年(1172年)所作《儒志先生像赞》中有所言及:“公讳开祖,字景山,登皇祐癸已(1052年)郑懈榜进士第,试秘书省秘书郎,出佐处州丽水县,既而不乐,退居郡城东山设墅,倡鸣理学于濂洛未作之先,讲下常数百人,年三十二而卒。”王开祖的生卒年不详,但他于皇祐五年中进士,此后短暂任官并从事讲学活动,不久即去世,年仅三十二,当可确定。假定他于皇祐五年时年龄在三十上下,则其生年比张载的生年(1020年)略晚。在《张载集》中,“道学”一词也出现过一次:“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恍者。”(8)张载生长于陕西凤翔郡县模渠镇,这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他与其弟子范育(巽之)议论朝廷事,当在其入仕之后,而张载于皇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这已在王开祖去世以后了。又据《关学编·巽之范先生传》言范育在神宗朝授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并向神宗举荐张载等数人,据此推测张载与范育之间议论到朝廷之事的往来书信很有可能写于此时,而这已是1068年以后的事了。这显然要比王开祖《儒志编》使用“道学”要晚得多。

       程颐比张载小十三岁。在《二程集》中,“道学”一词十数见,都可以确切地考订为是程颐在其兄颢死后所写文字中出现的,如程颐《上树寺国资政书》“智足以知其‘道学’,……莫如阁下”;《答杨时慰书》“家兄‘道学’行义,足以泽世垂后”;《上太皇太后书》“儒者以‘道学’辅人主”;《祭李端伯文》“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世方惊疑”等等,无疑都是他在程颢死后写的文字。而程颢卒于1085年,这要比王开祖使用“道学”一词晚三十余年。

      《宋史·道学传》将“闻道”早晚作为排列传主的重要依据,以周敦颐“闻道甚早”居首;而《宋元学案》卷六《进士王儒志先生开祖》则谓:“先生见道最早,……是时伊洛未出,安定、泰山、徂徕、古灵诸公甫起,而先生之言实遥与相应。”由上文的推定来看,《宋元学案》的这一说法不无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一说王开祖诸儒“皆在濂洛未出之前,其学在于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也,其说不过诵法圣人,未尝别尊一先生号召天下也”。确乎如此。尽管王开祖最早使用“道学”一词,但其学说思想与二程所创立的道学实有重大区别。

     程颐指出: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程颗)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9)

      他将其兄颢直承孟子“道统”,而将荀卿、杨雄、王通、韩愈等人一笔抹掉了。这里,程颠对“道学”一词作了最初的界定。他把“道”与“学”分开来解说,解为以周公为最后代表的“圣人之道”和以孟子为最代表的“圣人之学”,前者属于政治范畴,后者属于学术范畴。而在儒家眼里,儒者出则从政、处则讲学,一生事业不外这两项。并且,从政与讲学虽为两项,内容却是一个。李心传《道命录序》说:“夫道即学、学即道,而程子异言之,何也?盖行义以达其道者,圣贤在上者之事也;学以致其道者,圣贤在下者之事也。舍道则非学,舍学则非道。故‘学道爱人’,圣师以为训,倡明道学,先贤以自任,未尝歧为二焉。”儒家从政的目的是行圣人之道,不能“行道”便退求其次,而为“明道”之事,将圣学传之于人。

      到了南宋,不再从将“道”与“学”分开的角度来阐述“道学”的涵义了。如陆九渊说:“姬周之衰,此‘道’不行;孟子之没,此‘道’不明。”(10)而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对“道学”作了进一步界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失其传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皆,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雄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朱熹所揭示的古圣相传“密旨”就是《尚书·大禹谟》中的这十六个字,此即理学家所讲的“十六字心传”。朱熹用“道统”心传来界说道学,因而南宋王柏云:“道统之名,不见于古,而起于近世,故朱子之序《中庸》,拳拳乎道统之不传,所以忧患天下后世也深矣。”(11)鉴于此,清儒汪廷珍为理学即道学下定义说:“虞廷以十六字之心法衍道统,而理学乃待承于后代。理学者,道统所由序也。”(12)以“道统”心传对道学(理学)加以界定,形成了道学流派(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核心。


(三)关于“理学”与“心学”之名。

      道学又称理学。但理学概念的出现较晚。就我们目前所见,它最早出现在南宋人的文集中。如《陆九渊集·与李省幹》有“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始有师道”;张栻的《南轩文集·寄周子充》有“学者徇名忘实,此真可忧,但因此遂谓理学之不可讲,丈似惩噎废食”等等。

     “道学”为什么又可以称为“理学”?为似它开始不称为“理学”,而要直到南宋时期才称为“理学”?朱熹与陆九渊、张栻同时,为什么朱熹更坚持使用“道学”概念?解决这些问题也许能弄清楚“道学”又称“理学”的缘故。

     第一,“道”之概念,广大玄运,微妙难识,唯“理”己概念差能比拟。所以《庄子·缮性》说:“道,理也。”《韩非子·解老》则将“道”、“理”二字连用、对举与互训,如谓:“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从于道而服于理”,“道者,理之者也”。魏人张揖《广雅·释诂》也说:“理,道也。”由此可见,“道”、“理”二字意义相近,可以互训互代。

    第二,由于佛学有重义理的传统,因而也破称为“义学”成“理学”,如宗炳《明佛论》曰佛经“寓言实理,肃焉惑神”,又谓慧远“高谈贞厉,理学精妙”。唐道宣《归正篇》说,天竺之国“民博仁智,俗高理学”。当然,释家所谓“理学”还只是一种泛称,并非表示学术流派的专有名词。道学家对于佛教文献都很熟悉,当他们想表现“道学”重义理的特征,或有意回避使用“道学”一词时,遂极自然地会用“理学”二字来代替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由于南宋时期朱熹等道学家自居“道统”,过事标榜,引起了当时许多学者的不满与反感,而羞与之为伍。陈亮曾批评道学家搞宗派主义,“以为得不传之绝学,三三两两,附耳而语,画界而立,一似结坛,尽绝一世之人于门外……”,明确表示自己“本非闭眉合眼,矇瞳精神以自附于道学者也”。(13)叶适也批评说:“道学之名,起于近世儒者。其意曰:举天下之学皆不足以致其道,独我能致之,故云尔。”(14)陆九渊本是道学中人,但道学中过事标榜的作风十分警惕,他曾告诚学生道:“此道本日用常行。近日学者却把作一事,张大虚声,名过于实,起人不平之心,是以为道学之说者,必为人深排力诋。此风一长,岂不可惧?”又说:“世之人所以攻道学,亦未可全责他,盖自家骄其声色,立门户与之为敌,哓晓腾口实,有所未孚,自然起人不平之心,某平日未尝为流俗所攻,攻者却是读语录精义者。程士南最攻道学,人或语之以某,程云:‘道学如陆某,无可攻者。’”(15)这种交攻道学的情况出现在“庆元学禁”前夕,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道学中人出于各种想法回避用“道学”一词,而以“理学”代之,以示有所区别。朱熹是当时道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自我标榜的作风在朱子一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无可逃避受攻击的命运,因此也就无须换用
“理学”的称谓。

      大概“理学”概念开始只是在“义理之学”的意义上使用,陆九渊说“本朝理学,远过汉唐”,并未认为理学为宋代所独有,随着理学的发展,理学概念逐渐成为“义理之学”的省称,而非泛指一般的义理之学。明成祖时胡广等奉敕纂修的《性理大全》就是一个标志,这说明“理学”意义的深化。

       到了明朝后期,道学又区分为理学和心学。据黄宗羲说,理学与心学的区分是由江右王的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1527一1592年)首先作出的。黄氏指出:“宋之为儒者,有事功经制改头换面之异,《宋史》立《道学》一门以别之,所以坊其流也。盖未几而道学之中又有异同。邓潜谷又分理学、心学为二。”(16)心学体系虽早已形成,但当初也皆自称道学或理学,学者亦只以“陆学”戓“王学”区别于程朱理学,正式以“心学”二字加以概括的,当自邓元锡始。就学术史而言,这一概念的确定是有意义的。

      由上所述,无论道学、理学、心学都是历史止出现的称谓,用以表示特定的学术流派,相沿成俗。


[注释]
(1)《略论道学的特点、名称和性质》,《论宋明理学》第48页,渐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西河集·辨圣学非道学文》。
(3)《河东先生文集》卷一。
(4)《孙明复小集》卷二。
(5)《徂徕先生全集》卷七。
(6)《嘉祐集》卷十一。
(7)《儒志编·附录》。
(8)《张载集·答范巽之书》。
(9)《河南程氏文集》卷第十一《明道先生墓表》。
(10)《陆九渊集》第158页。
(11)《鲁斋集》卷五《跋道统录》。
(12)《象山全集序》,《陆九渊集》第546页。
(13)《陈亮集》卷二十。
(14)《水心文集》卷二十七《答吴明辅书》。
(15)《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16)《南雷文定·前集》卷一《留别海昌同学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9 09:20 , Processed in 0.0625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