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11|回复: 0

也谈“今天,你DV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6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发达阿姨
来源:银海网      
2004-04-28 15:28:31

----------------------------------------------------------------------------------------------

  DV到现在依然很火,不仅仅有许多的赛事,比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全国大学生短片大赛,到今年已经办了第三届了,三星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搞三星数码影像大赛……而凤凰卫视则早有远见,去年年底推出了他们的所谓DV栏目。前几天一个朋友过来聊天,说他们的公司也要搞一个DV的全国大赛……一年来,我碰到的人都在谈DV。

  记得以前看一个帖子,大致是这个意思:

  “——今天你DV了吗?”

  “——你丫才DV了!现在都他们的DV了!”

  颇为有趣,看完后我不禁失笑。这其实也大致描述出了DV现在的一个现状。

  要说DV,应该要归功于高科技的发展。这使得平时俺们老百姓望而生畏的电影枪开始平民化,同时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DV虫之间交流的平台,好多的电影社团也开始了比较频繁的交流,虽然这种交流更多的以个人的方式进行,但是这几个社团渐渐成为影迷们的集合地。比如北京实践社、武汉观影、上海101、广州的缘影会。最早做的应该是北京的实践社,在大约2000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开始做DV,后来发展成DV小组,有一批比较固定的成员,有定期的交流和观摩。其他的组织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后来实践社还在全国搞起了优秀作品的展映和交流。

  刚好在那个时候,接连出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DV作品,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朱传明的《北京弹匠》、杨荔娜的《老头》、杜海滨的《铁路沿线》都是获了奖的……还有许多许多的作品纷纷走出,成为了大家逢面必谈的作品。这给DV虫们的震撼很大,无疑是鼓舞了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光明的希望前景。这些作品确实很棒,他们虽然大多是第一次拍片,却显得很是老成。朱传明拍《北京弹匠》的时候是大四,杨荔娜拍《老头》的时候就只知道使劲拍,听说单素材带就五六十盘之多。

  2000年的上半年我刚好在大屏幕网站做纪录片频道,话题也大多是这些东西。我做过《北京的风很大》、《北京弹匠》、《老头》等的专题,做得还挺好,它不仅仅有行业内比如段锦川的,还有民间一些不知名的人,网站当时给我自己的感觉还是蛮全面和专业的。后来,正好遇上网络泡沫,美方撤资,我也就失业了。当时一起做的还有一个学生电影频道,关注的是学生的短片,后来不做了非常的可惜。可以说,大屏幕网站是全面关注DV/民间影像的开始。我也正是从那时和一些作者有些交往,也参加了一些响应的活动。

  活跃在DV界的风云人物当然是吴文光。许多作者提他,他也参加许多活动,比如实践社的活动。可以说,北京的DV创作是和吴文光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吴已经成为了北京民间影像的一面旗帜,大家很有点唯马首是瞻的味道。我在一些场合见过吴,听见过他对于DV时代到来的欢呼。吴写的书《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我看过了,后来在书店里也看到了他编的《现场》,共2本,太贵了,我就没买。以前第一次看他的《流浪北京》时真的是非常的振奋!后来又看了他的《四海为家》,其他的就没有机会看了。他是一个执着于影像表达生活的人,虽然现在已经逐渐堕落为码字先生了。不过,他的文风倒是挺好,是一种纪录片人的文风。

  还有一个人是张亚璇,是原来DV小组的召集人,在纪录片方面也颇有研究,也经常在一些杂志上看到她的文章。

  我的朋友中也不乏有搞DV创作的人,其中有一些人也给凤凰卫视的那个栏目做片子。我没有看过那个栏目,不过我总觉得应该不会很好。因为纪录片这个东西,怎么可以用时长来给它限制住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清楚。有个朋友写了一篇《纪录片的长镜头》,里面也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纪录片的栏目化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至少不会有优秀的作品,同时它还将起一个不良的一个导向作用。用栏目的方式做纪录片,往往容易走专题片的道路。

  我有幸参加了某大赛的评比,其中所看到的非专业人士(在这里指没有经过系统影视专业训练的人)拍出来的纪录片其实大多是专题片,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悲哀。我原来以为非专业人士拍出来的东西可能更加原汁原味,但是却恰恰相反。他们用那些熟悉的传统的教化方式来做片子,他们总想表达出什么!或者说,他们很在意表达出什么!而这对于纪录片而言,却是很要命的。张亚璇说这是教育的原因。

  现在我基本上不看电视了,也不知道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北京的《纪录》这些栏目做得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呢?

  拍纪录片是一件苦差使。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日本的纪录片,拍了几十年,共九百多盘带子,后来仅仅剪了六十分钟左右的带子。我不是说这样就一定好,但是却很佩服创作者的心态。做纪录片就是需要沉稳的心态。他是因为要记录而记录,而不是为表达而记录。而很遗憾的是,后者在我们的周围大量充斥着。

  网上关于DV的文章也多了,电影夜航船就有一批。不过基本上谈理论的都大同小异,并没有新鲜的东西。我倒是喜欢那些技术上的东西,因为我是一个技术盲,刚好可以充充电。搞理论的和搞创作的在许多人来看是一对冤家。我认识的一个搞纪录片的老师就是持这样的观点。但是我比较同意的是谢有顺在他的一本书里说的话,搞理论的一定要和搞创作的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坚持一种批评的立场,要有前瞻的眼光。

  司徒兆敦不是也没出片子吗,但是谁敢在纪录片界把他排除在外呢?

  现在电影枪已经日渐平民化了。许多人为此欢呼着,他们也应该欢呼,毕竟我们也有了表达的一种权力!但是我在这里更多看见的是一种盲目的乐观,电影枪的平民化需要有一个良性的引导。正如我前面说的,如果长此以往,那么我们以后看到的即将是一大批的装载着表达欲望的垃圾!

  有时候看见某人拿着DV机,我就会远远的躲开。因为我害怕看见他脸上得意的神色,我害怕他忽然间转过头来对我说:今天,你DV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23:18 , Processed in 0.0786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