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3|回复: 0

纪录片的即兴拍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4 0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
http://news.tom.com
2004年04月13日10时10分?

???
 我们在日常的纪录片拍摄中,经常会遇到偶发事件或突如其来的一件事,这个时候如果摄像师不及时开机,或者不认为是应该纪录的内容,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故事(情节)纪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即兴拍摄”。即兴拍摄,对纪录片的故事化纪录相当重要,一个好的摄像师会通过即兴拍摄,捕捉到大量的故事化情节和细节。反之则会失去这些好看的内容。即兴拍摄,就是对突然发生的事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趣而进行的创作。他不是漫不经心、可有可无地随便纪录,而是集中精力、即景生兴、现场发挥、尽可能地抓拍到“好看”的情节和故事。这种方法,打破了过去习惯于先进行采访,写出提纲,然后再进行拍摄的模式华、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式。同时也打破了纪录片拍摄程式化规范化的格局。即兴拍摄首先要抓拍突发事件 ,当红韩国明星私人物品义拍  品牌服饰 展现自我风格~~

  即兴拍摄避免了导演摆布,冲破了封闭式的传播形式,给观众展现了真实的现场环境和人物表情、心态,传播了事物的多层次含义,给观众以更多的故事化信息和独立思考的余地,从而满足了观众的参与心理。“即兴”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故事或事件引起你的“兴”,有了这个“兴”,编导摄像们才能开机拍摄。有一个拍《选村长》的摄制组,跟拍了6天直到选完了村长,也没拍到什么好看的故事。到了第7天下午,编导和摄像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发现一个妇女和老村长撕打起来,2人赶快上去拉架。原来,在选村长的时候,老村长怕自己落选,就答应给村里每个投他票的人30元钱。可是村长选完后,这名妇女还是没有拿到30元钱……结果可想而知,一段最好的故事因为拉架没有拍到。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即兴拍摄光有“兴”还不行,还要有抓拍意识,尤其要把突然出现的每一个情节细节,都当作(节目)纪录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象上面所说的那个编导摄像,只顾拉架而忘记了开机。所以即兴拍摄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看待突发事件的过程。我们日常所说的“纪录片要讲故事”,实际上有许多故事和情节就是在“即兴”中拍摄下来的。《大山峡》中的渔民打孩子;《望长城》中的摄像机故障;《乡下小学》中的孩子抢粉笔;《女特警》中的雷敏没有手绢等,都是即兴拍摄的成功案例。在即兴拍摄中,摄像师至关重要,他必须在正常的环境事务中,发现不平常的人和事。他要凭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爱好志趣出发,从可以见到的视听信息中,即兴分析判断,把“好看”的故事收入到镜头之中。即兴拍摄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纪录片的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纪录片的信息价值,而要使这种信息价值真正转化为社会价值,还有待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坐到电视机前,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信息。传统纪录片往往居高临下地向观众传播采编者按主观意图加工制作的信息,这种传播经常会倒观众的胃口,影响观众的情绪。即兴拍摄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构图、造型和光线处理的模式,消除了电视片和观众之间人为的隔阂。有一部叫《真相》的纪录片,表现的是南方某啤酒厂竞选工会主席的场面:按照事先抓阄的顺序,竞聘者在一个一个地发言。轮到第5名时,发言的应该是原工会主席杜宇飞,可是站起来的一个女青年说“杜宇飞弃权”。发言按照规定继续进行。等到第9名,也就是最后一人发言完毕时,主持人正要宣布投票,杜宇飞突然站起来要求发言。这时台下有人喊不行,有人站起来说行。喊行的人说“其他人喊弃权代表不了杜宇飞本人”,认为不行的人说,“个人阐述已经结束,不能违规操作”。台上台下乱成一团。最后还是厂党委出面,将事情先放下“研究后再定”。由于编摄人员的即兴拍摄,几乎纪录了整个竞聘的全过程。片子在制作播出时也是以这一故事情节为出发点,拉近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距离。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民主选举的严肃性,还看到了它的残酷性和戏剧性。还有一些纪录片,采编人员在即兴拍摄中,把自己也摄入画面。比如《走高原》,片中多次出现采编者和主持人由于高山反应倒在车内吸氧的画面,还出现过主持人把自己在拍摄现场的遭遇和感受即兴说进了话筒:“刚到唐古拉山,记者就领略到了这死亡地带的厉害,我不知道这些常年战斗在这里的官兵,在这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是怎么生活的。”这种感情即兴自己流露的方式,真实亲切,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即兴拍摄有利于提高摄制效率一部30分钟或50分钟的纪录片要拍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部15分钟的纪录片,也要拍半个月左右。但这些扎实的拍片方式,能够更本质地发现电视的本体。一个5秒钟的大水淹过屋顶的细节镜头,比10个人对着镜头形容大水如何大都真实可信。

  即兴采访拍摄,在光线运用上多采取自然光,现在3CCD的摄像机低照度的效果,大大减少了布灯用光的过程,即兴拍摄多采取抓拍、抢拍,不可能进行组织加工、导演摆布,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自然真实,而且加快了拍摄节奏。即兴拍摄,经常会出现“不停机”的情况。这种方式很容易拍到好看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特别是运动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使这种连续活动的“多构图镜头”,有利于实现空间的整体性和时间上的完整性。不间断地、不需要剪接的长镜头,减少了频繁的切换程序,有利于故事的连贯性和后期制作一气呵成。这种摆脱了剪辑“一次性成片”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没有节奏感。恰恰相反,这种随着摄像机运动而运动的镜头,伴随着拍摄者的感情流动和画面中人物冲突的构图变化,或快或慢地形成了或强或弱的“镜头内部节奏”,也形成了纪录片故事跌宕起伏的戏剧化要素。要恰如其分地创造出这种节奏,并使之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对现场操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多、更复杂的要求,只有在娴熟地掌握了镜头外部节奏的基础上,才能比较自觉地发挥和利用镜头内部节奏。在获得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的纪录片《潜伏行动》中,有个武警战士边追边向犯罪分子进行火力攻击,直至击毙罪犯。在这个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里,编摄者运用得恰到好处,观众就好象被带进了战斗场景,跟踪拍摄、追踪纪录,不仅仅是要采访到“有用”的人讲话,要重要的是运用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了现实中的细节、情节和故事,而这些又正是观众想看到的现实。即兴拍摄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即兴拍摄并不是说在拍摄现场谁都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出来的,即兴拍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采编者思想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否则,一切精采的故事细节都会擦肩而过,稍纵即逝。

  即兴拍摄的目的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但这并排斥摄制者的主观介入。摄像机对客观事物虽然能够真实纪录,但纪录什么,怎么纪录都是由摄像机的使用者决定的。也就是说摄像师在纪录客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表现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要做到即兴拍摄,摄制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抓拍意识和专业素质。

  即兴拍摄往往来的突然,这就要求编导和摄像进入现场后,耳、目、手、足和摄像机都必须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摄像师能够机智而敏捷地拍摄到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周围环境,不失时机地确定拍摄位置、角度。摄像人员要像神枪手一样,不须瞄准就能捕捉到最佳表现力的故事瞬间。这种综合性的应变能力,决非一日之功,有赖于对(故事化)突发事件的理解,有赖于长期拍摄经验的积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05:20 , Processed in 0.0596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