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0|回复: 2

现状和设想─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 1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主题: 现状和设想─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研究
发表时间: 2003年10月30日 17时15分  
发表作者: 许嘉璐 撰  
来源: 《中国语文》2000年第6期(总第279期)
------------------------------------------------------------------------------------------------------



一 信息处理的必然前景

中文信息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汉语信息(包括书面的和
口头的)进行处理。既然是凭借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当
然应该是自动化的。例如,成篇的文章或整本的书输入计算
机,对其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统计;自动分类和搜索、过滤
、摘要;外文与汉语的对译;字词典自动查询、辅助编辑;
自动校对;书面和口语的互相转换;聋哑、盲人用的计算机
;等等。至于词典、教科书、多媒体和语文教学等领域从中
得益则不言而喻。

中文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意义之重大是无须多说的。首先是
节省时间。但是这还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人们应付
未来信息社会的必需手段。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信息最之大
是以往任何时候无法比拟的,以至于对任何人来说都好像是
一叶扁舟飘荡在无边的大海里,无法比较全面地掌握自己所
需要的信息,当然就更淡不到对这些信息按照需要进一步处
理。

信息在当代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不能充分掌握它、利用它,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巨大的灾难。因此,获
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手段至关重要。可以这样说,中文信
息自动化处理每提高一步,给中国的科学技术(包括国家的
信息化)、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所带来的效益,
将是无法用金钱的数额来计算的。反之,如果我们落后了,
不管是落后于国际水平还是落后于现实需要,后果也是严重
的。

二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1字处理与语言处理

到目前为止,中文信息处理基本上还停留在“字处理”阶段
,也就是说计算机对汉语的“认知”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
。最明显的标帜就是计算机键盘输入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敲,
一个字一个字的显示。即使应用软件准备了“联想”功能,
但是其原理仍是把词(多音词)、短语当成“字”来处理的
。如果我们说得“宽宏”一些,最多可以说现在是处在“字
和词处理之间”阶段。

中文信息处理,只有进入到语言处理阶段,才能真正实现自
动化。现在市面上有些信息产品似乎越过了“字词处理”阶
段,给人以假象,使人误认为计算机对中文信息的处理已经
“自动化”了。例如中文扫描仪,可以成篇地把文件输入到
计算机里。其实,扫描仪是把整页纸当成一个图像输进去的
;输入后,经过OCR的处理,图像转化了可以用键盘处理的
文字文件,这时则仍是“字处理”。再如,现在有些语音输
入产品(像IBM语音板),是基于在一定量的语料中对词汇
进行统计,依据词出现的概率而研制的。其处理的基本单位
也是“字词”。又如多种机器翻译产品,对汉语研究的基本
思路和水平与语音输入基本上是一样的。


二十年前,中国计算机专家和汉语汉字专家为能在计算机上
显示汉字,曾经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
自那以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虽然在有些方面有所进步,但
是至今还没有跨上“语言处理”这个台阶。我们在“字处理
”阶段停留的时间太久了。

在全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文信息处理自动化水
平的提高,将决定着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也意味着巨大的
经济利益。因此,一些技术和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投入了大量
资金,在其本土或在中国建立研究基地,或以低廉的价格购
买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或径直购买其劳力,来进行中文信
息处理的研究。中国作为汉语的故乡,能不能成为未来中文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的中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者,能
不能掌握中文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这个问题早已尖锐地摆
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尽快地给以明确的回答。

由于机器翻译需要有关现代汉语的全部知识,而这些知识一
旦为计算机所“习得”,对中文信息的处理就可以达到相当
程度的自动化,因此现在无论是国内外中文信息产业还是研
究信息处理的专家,都把汉/外机器翻译定为攻克的目标。

三 目前中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态势

中国的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从来没有停止过攻克中文信息
处理难关的努力,在国家的几个科学攻关计划中都列有信息
处理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以解决计算机对自然语言进行理解
问题,也就是以开发智能型的汉语分析系统为奋斗目标。

当前这类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语料──主要是词──的统计概
率的基础上进行的。许多专家已经感觉到,统计概率的路已
经走到尽头,必须另闢蹊径,这“蹊径”就是语义,以词义
为基础,与句法规则结合,以句为突破的单位。

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到目前为止,正在进行的众多研究项目
,大体可以分为三种风格,或者说是三种思路、三个流派。

第一个流派是以传统计算语言学为基本理论,从词素分析入手,进而研究词─短语(词组)─语段─句子。

概括地说,传统计算语言学的种种理论和方法,都以语料统
计为基础。但是,只靠统计概率是不能统摄复杂多变的语言
现象的,因此还需要结合语言规则。为此,中国学术界从西
方计算语言学的众多理论和方法中吸收了许多营养,例如短
语结构语法、扩充转移网络、从属关系语法和配价语法等。(1)

由许嘉璐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重大项目“信息处理
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立项和进展或许可以说是当前这一
领域研究最集中突出的例子。

该课题1997年开题,将历时三年。项目共包含着九个子课题


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词表
2歧义切分与部分专有名词识别
3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及标记集规范
4汉语词类兼类问题
5现代汉语词的语法属性研究(之一)
6现代汉语词的语法属性研究(之二)──现代汉语动词电
子词典的扩充和名词槽关系
7现代汉语知识词典的建立和词汇内部语义网络描述
8现代汉语真实文本短语结构的人工标注
9现代汉语词的构造研究

这些课题正在按照预定的进度进行,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取
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2)并将于2000年底结题。

这一课题是纯粹的基础性研究,而且应该说,单就词汇领域
而言,它也还是不够完整的基础性研究。虽然这九个子课题
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要把这些
成果集成,形成可供使用的平台,还需要做相当艰苦的努力
;而且即使这些成果集成了,也只是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一定
的基础,因为要让计算机理解汉语的词,还需要解决词的意
义如何概括、表达(用计算机可以“读”的符号)等问题。
在解决了词的问题之后,才能进入句的领域,而要解开句子
的奥秘,除了要弄清楚句子结构规律,关键问题也是语义。
到目前为止,包括“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在内的
研究还没有正式进入意义领域。而对语义,以统计概率为主
要方法,是难有作为的。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今后应该走什
么路?国内外都还没有找到有十分把握的途径。

第二个流派是HNC理论。

出于对传统研究方法(词→短语→句→句群→篇章)是基于
西方语言而建立的,其总体与汉语实际不适应的考虑,黄曾
阳先生提出了概念层次网络理论(HNC)。(3)

HNC理论认为,计算语言学界源于图灵标准而采用的句法分
析和句法语义分析所提出的标准各有偏低和偏高的不足,不
是描述人的语言感知过程的适当模式,因为“思维的机制绝
不是语法或句法,而是概念联想网络的建立、激活、扩展、
浓缩与存储”,从而提出计算机对汉语的处理不应该以图灵
检验为标准,而应该以对语言模糊的消解能力为第一标准。(4)

“自然语言的语句呈现出无限和不确定的表现特征,……在
其背后是否存在一种有限和确定的语句结构?人们对此进行
过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探索。”传统语言学、乔姆斯基理论、
依托于数理逻辑理论的句法语义分析、依托于隐马尔科夫模
型等的各种统计处理,各有自己的答案。对自然语言特性的
把握必须是微观和宏观并重的,对语句特性的把握更是如此
。上述四种答案“与语言微观和宏观特性的联系大体依次呈
现出反变和正变的趋向。”HNC的答案是:应该描述语言感
知过程,为此,应从语言的深层入手,以语义表达为基础,
把自然语言所表述的知识划分为概念、语言和常识三个独立
的层面,建立语义完备性的概念表述数学表示式和语句的语
义表述模式。人的语言交流过程,就是消解“模糊”的过程
。因此,HNC把消解模糊作为自然语言理解初级阶段的标准
(就书面而言,有词的多义模糊、语义块构成的分合模糊、
指代冗缺模糊),即以消解模糊为攻克的第一步。(5)

HNC认为,汉语以“字义基元化,词义组合化”方式构造新
词,因此可以构建概念表述体系,亦即概念层次网络。HNC
同时认为自然语言无限的语句可以用有限的句类物理表示式
来表达。“语句的宏观特性可以用语句的句类表示式来表达
,语句的微观特性可以用语义块的构成表示式来表达。”
(6)他们据此设计了局部联想网络解决词汇层面问题,设
计了全局联想网络解决句类和语义块问题(句类是语句的语
义类型)。据HNC课题组的研究,自然语言共有7个句类:
作用、过程、转换、效应、关系、状态和判断。每个句类有
自己的句类表示式,基本句类表示式共57个。此外,自然语
言还有单个全局特征语义块的混合类和两个或多个全局特征
语义块的复合句类。理论上二者应有3192+57×56+57×3192+
3192×3192=10377192种。但是常见的混合句类只有理论值的十
分之一左右,在计算机上是可以解决的。从理论上说,HNC
的句类分析是对大脑语言感知过程的初步模拟,应该接近人
的语言过程,但这需要长时间的逐步完善。

现在HNC课题组正按照“语义块感知和句类假设、句类检验
、语义块构成分析”三步曲策略努力工作,期望能研究和开
发出具有“自知之明”(即能在译文疑点处自动做出标记并
给出多种解决方案)的汉/英互译系统。这一策略在规模较
小的知识库支持下已经取得可喜结果。而其准确性最终要在
更大的知识库支持下,在大规模语料中运行才能得到信度较
高的印证。这正是这一课题当前工作的难点所在。

第三个流派是基于内涵模型论的语义分析。

这一流派的理论设计,是陆汝占教授提出的。其出发点是考
虑到对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单纯走语法的路已经难以有突破
性结果,归根结底,要深入到语义层面。朝着意义精细方向
考虑,就会产生兼类过多和概括力不够以及歧义、模糊、不
确定等困难。换言之,汉语表达式的意义仅指称外延对象,
没有涉及内涵性质,因此存在一个语句中的同一词语表达式
的多个出现,都指称相同的外延对象。怎么办呢?应该在一
个逻辑句义框架下来分析词汇及其分类,只要能明白表达句
义,不必过于精细,也就是用逻辑框架来处理词汇理论。基
于这一考虑,该课题组将汉语表达式抽象成数学表达式,恰
当地表示内涵和外延义,然后把这些语义表示在计算机内进
行处理,亦即把汉语表达式与计算机数据结构之间直线联结
,改变为汉语表达式─抽象数学表示─数据结构三者的间接
联结。课题组称之为基于形式方法──模型论的汉语语义计
算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设计,句义分析的流程为:语句→切分→标注
→句法分析→句法树→同构的语义树→逻辑公式→模型解释
。显然,从“切分”到“句法树”,与受图灵检验启发而进
行的研究一致;其特色就在于建立“同构的语义树”,特别
是进入“逻辑公式”并作出“模型解释”。陆汝占教授认为
,语句要转换成逻辑式,应从汉语语句谓语动词结构着手。
因为句法分析是语义分析的前提,句法分析又要靠语义特征
。具体设想是:先构造一种句子的逻辑式之间的中介形式“
函子”(functor),以表示谓语动词连同支配成分一起构成
的语句核心,表现句义的基本要素。函子加上时态、模态算
子就可以表示语态,构成句子的基本逻辑含义。对于计算机
自动处理中文信息来说,汉语的缺省(省略和隐含)都是难
点。因此基于内涵模型论的理论对这一点格外重视,但是至
今除了利用上下文语境知识外,也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策
略,而语境知识的形式化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说从“切分”到“句法树”和现在通常的解决方法一致,只
是就总体和顺序而言,实际上基于内涵分析的语义解释理论
对于“词”、“句”等有着自己的理解。

以上三个流派都正在进行过程中,进展情况不一。第一个流
派,不同单位和个人已经在一些局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面
临着如何集成和如何解决词义、句子问题;第二个流派设想
和计划比较庞大,在规模不够大的知识库内,已经得到部分
技术实现,面临着继续扩大知识库、进行相当于“中试”或
一定规模生产的过程,以便检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设计;
第三个流派,理论设计还较粗略,虽然用这一理论已经解决
了一些实用问题,但是要证明它可以适用于整个现代汉语,
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实验、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第三种思路都很重视中国传统语言学
,特别是训诂学的经验和成果,或从中得到启发,或借用其
对词语的训释。这是有道理的。中国的传统语言学,虽然在
很长时间里与语文学难以彻底区分,但是古人对语言的体味
观察入微,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和对语言环境的关心,这
些往往反而是不“懂”语言的计算机所需要的。

四 现代汉语研究滞后的原因

(一) 现代汉语本身的难度

1
汉语缺乏狭义的形态。西方语言的形态,对于计算机来说就
是标记;汉语没有这种标记,就需要人深入把握词的种种规
律,把这些规律形式化,其实就是人为地作出标记。因此,
汉语的特点一方面使得西方计算语言学一些成果和经验不能
完全适用于它,另一方面增加了计算机“分辨”词素、词、
词组的难度(在书面语,字和字之间等距离也是造成这一难
题的重要原因)。

2
语法灵活。即缺乏狭义的形态,汉语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
关系一靠词序,二靠“意合”,三靠虚词。但是,词序虽同
可能意义迥异;虚词并非非用不可,特别是在口语里,虚词
更少,因此虚词只能是解决词与词、句与句关系问题的辅助
手段;意合则更为麻烦,其中包含着许多语言环境、语言背
景和语言风格知识以及缺省问题,如何全面把握有关意义的
诸项因素,并把它形式化,是最大的难题。

3
语义灵活。从词汇层面说,一词多义、同音词、同义词、近
义词已经是很麻烦的事;从句义层面说,情况更为复杂:一
方面语法的灵活主要来源于语义的灵活;另一方面同一结构
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结构表达。即使
我们把词义和句法都分析清楚了,“教给”计算机了,它还
是难以“理解”整个的句子。

(二)现代汉语研究的弱点

1
长期以来,我们的研究基本上是为人际交流服务的。人的联
想、类推等能力构成了人对语言的特殊感知能力,这极大地
补足了研究的空白。要把过去研究的成果完全移植到不会举
一反三的计算机上是不行的。必须建立起计算机适用的语言
分析体系。换言之,汉语言学家没有为中文信息处理作好语
音分析的准备。

2
长期以来,对汉语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例举性的,而非穷尽
的;材料和对象基本上是书面的,而非口语的。计算机所面
对的,是任意性的、不可预期的语言材料,它必须穷尽式地
处理这些材料,因此由例举法得到的结论是不适用的。另外
,书面语语法比较规范,句式变化较少;反之,口语则因说
者的方言影响、文化水平、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变化灵
活。

(三)研究环境的缺乏

(1)研究分散而重覆

和其他一些行业一样,中文信息处理界也存在着低层次重覆
的问题。这不但分散了力量,而且潜伏着缺乏统一规范和标
准的危险。例如,语料库、电子词典、词的切分,词类研究
等等,许多家搞,而每家所做的规模都不大,即难以适应大
规模语料的需要,也难以深入。

(2)投入相当不足

这里据说的投入,主要提指人员所消耗的经费。应该说,近
些年中国科学技术人员的待遇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
,现在外国大公司大举进军中文信息技术领域,他们凭借着
雄厚的财力,以相对于中国国内无法竞争的报酬吸引去大量
的年轻的人才。现在坚持在科研第一线的年轻人,都是靠一
颗炽热的爱国心在拼搏。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未来的生计
──赡老育小──也是时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能否在基础
研究的长期奋斗中坚持下去,依然是个疑问。中文信息界深
深地感到了威胁。

(3)从总体而言,现代汉语研究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隔绝
状态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这可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
隔绝,使两个领域的英雄们都无用武之地;同时这也极大地
阻碍了语言学、计算机学一起向着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如心
理学、逻辑学、人脑科学等)延伸。

五 消除瓶颈的战略

要消除中文信息处理的瓶颈,首要的关键是要汉语言学界和
计算机学界两支队伍紧密地联合起来,开展面向中文信息处
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如前所述,中文信息处理需要的,
并不是现在汉语学界已有知识的照搬:有的方面需要根据计
算机的“能力”去总结汉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
研究者抛开传统语言学的固有习惯和方法;有的方面则需要
填补上已有知识的不足。为长远计,我们需要大批“两栖学
者”,应该加紧这类人才的培养;在目前,则需要两支队伍
的密切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
交大、山西大学、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已经开始了这种结
合,而且在实际研究、培养新型人才、探索新的研究路数诸
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汉语言学与计算机结合所带来的
,绝不仅仅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长足进步,汉语研究本身也将
获益良多。

其实,仅仅有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还是不够的。上文
所介绍的三个流派,基本上都是抓住了问题的两端:语言和
计算机。从根本上说,要想使计算机像人脑那样工作,就要
按照人脑运用语言时的活动机制去“武装”计算机。而至今
为止,我国的人脑科学不没有取得可供计算机科学使用的成
果,同时,无论是计算机界还是语言学界,对人脑科学的关
心也很不够。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我们只好还是集中力量在
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上多下功夫,以期为解决中文信
息处理瓶颈问题作出阶段性的成绩。

六 对操作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
必须采取集体攻关的办法。语言之复杂,汉语之复杂,就决
定了任何研究单位都不可能独自解决中文信息处理的全部问
题,必须多个单位紧密合作,集体攻关。中国学术界曾经有
过分工合作、集体攻关的传统,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已经淡漠
了,现在学科的发展又提出了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打破“新
”的风气,重新养成更新的习惯。

2
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拘一格,几种风
格齐头并进,即相互竞争,又彼此取长补短。从现在不同流
派研究的情况看,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不但任何研究单位
不能独立自解决中文信息处理的问题,而且即使是多个单位
合作,如果使用单一的方法,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
,对词和句进行处理时,就既要充分利用统计概率方法的成
果,又要重视运用词汇和句子规则,还要注意语言逻辑学的
重要作用。

3
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无论开展这一研究所需要的资金从哪
里来,也不管这一研究归属于哪个部门,研究的参与者来自
多少单位,对其管理都应该是科学的现代化的。所谓科学的
,主要是指要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管理。例如实行首席科学
家制,人事、经费、责任,都由首席科学家承担;又如,课
题的立项,要严格论证,统一评测标准,严格检查,严格验
收,采取迴避制,排除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

4
既要争取国家的支持,又要尽量与企业合作。面向中文信息
处理的现代汉语研究,是纯基础性的研究。根据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规则,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的投资主体应该是
科技型的企业。但是国家在这中间的作用不可忽视:国家有
支持基础研究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和企业家
还不成熟,无力也无意识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因
而国家的责任要比经济发达的国家更为重大。这一两年,在
企业界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不少企业,特别是包括信息产业
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向研究开发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
。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中国中文信息处理事业的发展,国
家和企业都会越来越重视支持基础研究,学术界应该及时地
同时争取这两个方面的支持。

5
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

6
中文信息处理事业将是长期的。我们的目标是让计算机越来
越接近人脑的机制。要达到这一目标,恐怕需要几代人甚至
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因此,薪火之传至为重要。我们应该
采取有力措施,在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大踏步前进的同时,
这一领域新型人才也大量的不断地涌现。

7
允许失败。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失败─研究─再失败─再研究
的循环往复中前进的。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基础研究既
是科学研究活动,就要允许失败。不能设想某一种理论和方
法从一提出来就一路顺风地直达彼岸。从某种角度讲,失败
也是一种成功:其中必有合理的因素;造成失败的原因就是
财富,可以成为今后的借鉴。

我在1995年曾经预期:“应用研究的成果所带给社会的,有
可能不只是具体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还将有对整个
语言文字学价值的生动显示,有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检验,有
下一阶段基础研究的问题的单子和努力的方向,其社会效应
则必然是整个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得到社会的重视,从而得到
加强,语言学也将逐渐繁荣,并真正成为先行科学。”时隔
五年,我依然抱着同样的热望。特别是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
,我的信心更足,因为中国知识分子报国的热情和天生的对
汉语的语感,是得天独厚的。只要有一定的外力,这一优越
条件就可以产生极其巨大的能量,做出惊人的成绩。(8)
-------------------------------

附注

(1)
参看冯志伟着《应用语言学综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12页。
(2)
《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1期有专栏《“信息处理用现代
汉语词汇研究”课题中期成果汇报》,由各个子课题负责人
分别撰文介绍研究进度情况,可以参看。又,“歧义切分与
部分专有名词识别”的成果又见于刘开瑛着《中文文本自动
分词和标注》,商务印书馆,2000年。
(3)
HNC是英语Hierarchical Network of Concepts 的简称。参看《
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4)
见黄曾阳先生给许嘉璐的信,载《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41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HNC理论与自然语言语句理解》,《中国基础科学》1999
年第2─4期合刊。
(6)
同上。
(7)
关于中文信息处理要面对的现代汉语的特点,有许多学者做
过详尽的分析。最近的一篇,也是我认为论述得较好的一篇
,是段慧明等人写的《大规模汉语标注语料库的制作与作
用》,载《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2期,可以参看。
(8)
许嘉璐着《未成集──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201页,
语文出版社,2000年。
发表于 2003-12-2 18: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由於作者是人大委員,所以比較敢言,許多意見深得我心。
大陸一些實驗室動也不動、或是掛掉了;丟臉到家。
是不是丟臉的人都死要面子?
去看看美國哈佛、印第安那大學...、德國科隆大學、俄羅斯的莫斯科大
學的程式進度,它們是每天在更新的。
大陸的單位還有一種中國特色:沒反應
等有天沒人願意說跟他們真話的時候,他們已被拋在後面,不值回顧了
发表于 2003-12-2 1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堪忧

国内中文处理研究只会跟在外国人后边跑,科学基金申请人就是那些人。因为他们跟审查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公平。国内也缺乏学术创新和平等交流的氛围。北大搞的语义词典我参加中日计算语言学专家研讨会时听过介绍,我的评语是:根本不能用于机器翻译。因为实际上跟普通词典差不多,比普通词典还少了语义解释,有什么用?
长此下去,堪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05:54 , Processed in 0.0887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