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04|回复: 1

上海话暗藏“遗传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0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拉说“一二三四”跟藏语发音相似
语言"活化石" 上海话暗藏“遗传密码”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8/3979149.html

  阿拉上海话里竟然暗藏着“遗传密码”,这是许多汉学家和遗传学家达成的共识。例如上海话中的“一二三四”发音与藏语如出一辙,古汉语中的身体部位名词与南岛语同音。

  语言也是“活化石”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潘悟云教授指出,原始语言的分化与原始人群的分化是同步进行的。当人群分开后,语言也就分化了,但是一些基本词汇会被保留下来,它们就像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和语言中的“遗传基因”。通过语言中这种“遗传基因”的分析,可以追溯语言在远古的同源关系。

  汉语与藏缅语系的同源关系早有定论,如:上海话中的一、二、三、四与藏语中的一、二、三、四发音非常相似。但是过去学术界通常认为,汉语与南岛语、南亚语、侗台语、苗瑶语没有什么关系。社科院郑张尚芳教授与潘悟云教授等语言专家正专注于汉藏语与侗台、苗瑶、南亚诸语言亲缘关系研究的时候,得到沙加尔教授关于汉语与南岛语同源关系的结论,使他们大胆提出了汉语和其他东亚语言拥有同一个祖先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遗传学的验证。

  汉语与南岛语同源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居民说的是南岛语,虽然与汉族远隔重洋,法国的沙加尔教授首先从同源词的对应关系发现他们原来是一家。例如,现代汉语中的“头”,古汉语为“首”,在几千年前的上古时代,“首”字的发音为qljuq,读如“克六”,这与南岛语表示“头”的quluq,读如“古路克”几乎一样;现代汉语中的“乳房”,古汉语为“乳”,它的读音njoq很像上海话中的“肉”,而南岛语中表示“乳房”意思的单词念作“努”nu;“盐”的上古汉语发音为k-lam,读如“各兰姆”,而南岛语中garam读如“搿兰姆”。

  语言追出“老祖宗”

  汉语的变化非常大,大部分上古读音都流失了。因此,如果能研究出汉语的上古读音,就等于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其它语言。为此,潘教授等人已先后研究过400多种中国方言并将之做成数据库,现在要他明白一种方言,只需到当地生活一个星期,就能看懂、听懂当地人的土话。

  “我们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语言同源这一问题。但是随着对汉语史的研究深入,发现到东亚地区有很多文化相似的东西,使我们相信东亚大陆存在一种联系,所有东亚的语言都出于同一个源头。”潘教授说,现在他们将这一研究成果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金力教授等人提出的“东亚人群非洲起源说”和“东亚人群迁徙图”相对照发现两者之间高度一致。为此,“东亚语言出于同一个‘老祖宗’”这一大胆设想有了科学依据。(张骞)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上海文化基因
作者:钱乃荣 来源: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3575873.html

  上海话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从传承上海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当前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传承好上海话。因为,语言文化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都不可忽视,是互补双赢的关系。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于世界又区别于其他国际都市,应有其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

  语言不仅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每个时代文化信息的载体。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从来就包容着各地人民创造和长期积累的精神文明。作为上海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海地域的语言文化是上海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上海人民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传承上海话,就是传承上海地区的文化基因。

  上海话是在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海原来处于吴地并不发达的海滩,上海话在开埠前是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语言,因此在上海话中至今还保存着比别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及其反映出来的古代江东文化信息,甚至还保留着历史上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百越民族语言文化遗迹。上海开埠以后,在160年中迅速发展而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五方杂处,中西交汇,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话在开埠后的语言杂交优势中取得长足的发展,汇聚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的种种精细的词汇、成语和谚语,各类词语发展得丰富多彩。比如发达的商业活动,使大量的商业词语,如“撬边”、“卖相”、“套牢”、“推扳货”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生活中来;由于思想活跃,还产生了大量的惯用语,如:出风头、收骨头、戳壁脚、淘浆糊、七荤八素等,充满了海派文化的奇思遐想,使上海话成为了一种非常具有文化表现力的方言。而充分挖掘上海方言这个丰富的宝藏,可以将上海人民的生活细貌、民俗文化和上海社会变迁面貌展现得栩栩如生。

  上海文化又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勇于创新的文化。当年,上海人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见一件就在上海话中造一个新名词,大量新词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书局、报馆、沙发、课程、马达、麦克风、敲竹杠、小儿科等等,反映了现代文明在上海的渐进。这些词语后来大多为普通话所吸收。

  上海方言中所包容的这些上海文化的精神积淀,和上海的石库门、近代建筑这些物质文明融和一起,交相辉映,是上海人民智慧和勤奋的结晶和遗产。这种繁荣的都市文化,是中西融合的、博大多元的、雅俗同赏的海派文化。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调以及多样化的文艺趣味都溶化在上海话和上海海派文化中,吴侬软语伴随着上海人的亲乡情结,荡漾在那些具有浓厚乡土情的上海话民歌、童谣、绕口令、顺口溜、谜语、老古闲话、文艺作品里,萦绕在闾里巷间。可以说,上海话,是构成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

  上海是一个有容乃大的城市,上海的文化还融汇了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晚清以来的上海,汇集着长三角这个明清以来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吴语地区的知识精英,成为江南吴语文化的荟萃之地,发行了用上海话、苏州话写的诸如《海上花列传》、《九尾龟》、《商界现形记》等几十本长篇小说,以及《三笑》、《描金凤》、《珍珠塔》等戏曲小说和散文小品等。即使是用普通话写作的大量海派小说、散文、电影、流行歌曲,也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上海话文化的烙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上海的本土文化非常活跃,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就地方戏曲看,江南江北诸如沪剧、滑稽戏、越剧、评弹、甬剧等10多种地方文艺,都在上海草创、汇聚并迅速成熟。这种城市文化生态的繁荣使上海成为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大都会,上海也成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城市。事实说明,上海话和吴语的良性生态可以创造高度繁荣的地方文化,为博采的中华文化作出贡献。上海人应该珍惜上海语言文化的这份遗产,使上海社会更和谐、更有凝聚力。

  近年来,有的上海话文艺节目又开始出现了生机。比如上海话电视剧《孽债》相隔10年两次播放都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开心公寓》、《红茶坊》等在上海东方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也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但与此同时,在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的遗憾现象。

  从传承上海文化基因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当前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传承好上海话。因为,语言文化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都不可忽视,是互补双赢的关系。一个缺失本土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上海要建成世界性的多语多文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要在文化上屹立于世界又区别于其他国际都市,应有其鲜明的主色调,上海的本土文化特征应该是具体的、丰富的和感性的。传承上海话,并不是排斥普通话,而是赋予我们的本土文化以更厚重的底色。对于在幼儿园小学尚在学习语言期的孩子,建议明确上课时讲普通话,下课和回家说话可以自由选择上海话或普通话;在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可适当开放上海话节目的空间,除了增加播送上海话戏曲曲艺节目外,还可以增设上海话新闻、天气预报等节目内容,拍摄播放适量上海话下加普通话字幕的娱乐节目等;应大力扶持沪剧、滑稽戏等戏剧,恢复方言话剧演出;在公交车上,除了普通话、英语外,还可增设上海话报站,以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服务目标。此外,还可组织专家对上海话进行审音和审字工作,使一些正在恢复的上海话小说、散文等的创作书写更加规范化。

  越是深深植根于本地沃土中的文化,越是拥有细致入微的乡情民俗异彩,蕴含世界文化的普世精神和永恒价值,就越是能够走向世界。上海要努力建设成一个有个性特色的东方文化明珠,理应继承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在一个多元和谐的社会中,不断发展上海特色的语言文化,在中华文化大步迈向世界的潮流中再创辉煌。

  (作者为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20 19:02 , Processed in 0.110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