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94|回复: 0

香港人学说普通话 - 语音难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5 0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傅 华
林金燕

--------------------------------------------------------------------------------


  目前由於政治、文化、经济以及中文学习等方面的需要,香港人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与日俱增,很多人,包括在职人员、学生甚至是家庭妇女,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普通话。但是因为方言(广州话)的干扰、缺乏讲普通话的社会环境,加上学习时间有限,香港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就不免存在很多问题,学习效果大受影响。本文以实习期间学生学习普通话时出现的难点为例(以语音为主),及谈谈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难点。



一.困难:

1. 声调掌握得不好:广州话和普通话在声调上有分别,普通话的声调可分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广州话则有九声。於是港人在学普通话时,往往对於某些声调的掌握有困难。特别是普通话的去声,一般人学时都念不好,这是因为普通话里的去声调值是 51,但在广州话里没有像去声那样急速下降的调值,只有接近它的阴去 33,阳去 22。所以我们在实习期间不难发现,学生念不准普通话中的去声,比方说,「薯片」学生常会念成「薯便」,将「傅老师」念成「符老师」,学生们易将去声字念成第二声或第三声。

2. 除了去声掌握有困难之外,在说上声字词时也有一定的难度。普通话上声调值是 214,但在广州话里只有接近它的阴上 35 及阳上 13 的调值。因此人们学念时,往往念得不够低,因为上声是降升的曲折调,我们暂且不说其变调的问题,广州话里没有下降後又急升的调值,接近它的调值也只有阴上及阳上,但其调值下降後上升时调值不够普通话来得急且高。因此学生们念时往往念不到 214 而念成 211 就停住了,有的能念上去,但在念下降时又出现问题,降得不够低或是把它变调了。

3. zh、ch、sh 和 z、c、s 不分:广州话与普通话在这两组声母上有分别,普通话里的 j、q、x 相对於广州话里的〔t∫〕〔t∫'〕〔∫〕。因此在念 j、q、x 的字词时问题不大,但一念到 zh、ch、sh 时,因广州话并没有声母是舌尖後音的字,因为人们念时只记得要卷舌,於是常是把舌头卷起来念 zh、ch、sh 其实这是一种误导,zh、ch、sh 是一组翘舌声母,发音时不是把舌头卷起来,只是舌尖向上翘起,接触到硬颚的前端,普通话里只有 r 是卷舌的,学生学习时常常因为卷舌念 zh、ch、sh 而掌握不了正确的发音。

4. j、q、x 掌握不准:实习期间,我们常发现学生念 j、q、x 时, zh、ch、sh 或 z、c、s 的字词时往往互相混淆,比方说,「谢」字是 x 音,往往学员把 x 念成 s 。「成功」的「成」字念成 c 音,把「诊所」的 zh 念成 j ,这是因为普通话里 j、q、x 是舌面音,而广州话里并没有舌面音,它只有一套听起来既像 j、q、x 又像 z、c、s 的〔t∫〕〔t∫'〕〔∫〕。语音学上叫做舌叶音,因此学员学 j、q、x 和 z、c、s 时总是发不好,因为广州话里没有这样相同的声母,从发音部分上去分析,也是一样。

5. 前後鼻音韵母不分:其实这个问题对很多方言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困难,就广州话来说,其实广州话里有前後鼻音之分,照理来说念起来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年轻一代容易发懒音,就是说广州话也分不清前後鼻音,比方说「橙」、「影」等字都不讲究发完整的音。影响所至,学普通话时前後鼻音也有问题。归根究底,是惰性所至,是学语言之大忌。

6. 忽略介音:这个问题和前面的前后鼻音有相似之处,我们会发现学生学普通话时,往往不念介音,例如「点」,他们往往不念介音i,於是整个字拼读起来便错了。究其因,其实也是习惯与惰性问题。港人说广州话时也会吞了介音不念,比方说「广州」、「郭」字等,都没念出其介音,但人们说话时已不注意这些。因此这些介音字直接影响同时念普通话中有介音的字词。

7. 发「e」音时的问题:「e」这个音与广州话比较,从单韵母对应表上看广州话是没有「e」这个音的,只有跟它相接近的「ε」音,因此港人念「车、遮、社」这些字的韵母时都会发广州话里的「ε」音,「e」音的发音和「ε」不同,发「e」时舌头后缩,舌位半高,咀唇不圆的,港人发这音时,舌位放得不准,则易读成「ε」音了。

8. h、k不分:实习期间,也发现了学生分不清 h、k 这两个声母,常常把「喝水」念成「科水」。至於原因是因为普通话中的「h」是舌根擦音,广州话里的「h」是舌根音喉音。两音十分接近,学生发这音时往往发出普通话里的舌根送气塞音「k」。



二.解决方法:

  我们根据实习的经验和一些参考资料,现试述如何解决以上所说的语音问题。

1. 在掌握声调方面,上声和去声在学习上都有困难。我们在实习时发现要掌握好这两个音,主要还是靠多方的操练,因为在广州话里没有这种调值的音,因此老师最好是举一反三的多拿些上声和去声的例子让学生操练,在小学里,练习这两个声调时可以配合动作,用手势表示声音上升和下降,这样不但有助记忆,也能对声调符号有个具体的概念。

2. 有关发翘舌音的问题,我们认为若是高程度的学生在发音时有问题,老师可向他们解释发音部位,以至学生能够掌握 zh、ch、sh 和 z、c、s 的发音方法。发 z、c、s 时舌尖平伸,接触部位是上齿背,而发 zh、ch、sh 时舌尖要向上翘,舌尖会轻触硬颚的前端,发音部位要比 z、c、s 移後得多。对初学者来说则以模仿为主,老师可以就同类的声母多加操练,使他们先习惯了掌握这组翘舌音。然後再和词组一起来练习,当然如果配合语音系统内部结构的规律对掌握 zh、ch、sh、 z、c、s 会有帮助,比方说韵母 ong 可以和 zh、 ch 构成音节,却不能和 sh 配合。音节中只有 song 却没有 shong ,利用这些规律有助於分辨。另外,也可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来记字,因为凡声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声母大都相同,或是发音器官活动部分相同。举例:zhang 丈,仗,杖都有相同的声旁,有助同学一音多字地去记。

3. 发 j 、 q 、 x 这三个音在小学里的问题不大,学生大都能通过模仿来掌握其发音,但对於年长的初学者便很难分辨,老师除了给予适当的练习外,也应向学员解释发音部位。可以和广州话里的「知」、「雌」、「私」的声母做比较,他们的发音较接近,念 j 、 q 、 x 时只要把舌尖放低点,再把舌面提高便行了。

4. 要分清前后鼻音,不但在发音方法上要加以解释,最主要的,还是记字,不知道这字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会发音也是徒然,所以捷径是没有的,只有下苦功,把前后鼻音的词分类来练习。许多的普通话教材都有这类的分类练习,比方说《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老师可以选些和生活接近的词汇给学生操练,多练习对词汇的累积也有帮助。

5. 有关介音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在教拼音时下点功夫,老师教三拼连读法时,着重介绍介音,多强调介音的发音,互相比较有介音和没有介音的分别,再加上词汇的操练,则能事半功倍了。举个例子说:点心一词,「点」字的拼音是dian3,老师可以请学生分声母、介音和韵母的连读法拼读。读的时候可以留意同学有没有漏读介音。也可以尝试把介音遮掉,拼读没有介音的音,体会两者的不同,藉此加深印象。

6. 要发好「e」音,最主要的是说清楚「e」的发音部份。发「e」音是不圆唇音。发音时应该注意嘴角往左右咧开,嘴不必张得太近。老师描述发音方法能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发音。至於低班的学生则主要是模仿为主,老师要用夸张一点的口形,让学生看见口形的变化和形状,配合适当的练习便可掌握「e」的发音。

7. g、h的问题较难解决,可以就g、h本身的发音部位加以解释,g、h都是舌根音,最大的分别是g是不送气的,h则是送气的。在小学里不用解释发音方法,可以请学生用手感觉有没有气流从口腔出来,以此分辨是否念准了g、h。当然要熟练还是要下一番功夫,反覆练习才行。

以上的方法,只是我们的经验之谈,若有错漏还望谅解,总括而言,港人学习普通话最大的困难是两种语言在语音上出现..的差异使学员往往受到方言干扰而未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大前题就是恒心,有了心去学,加上适当的操练,还怕它不磨成针吗?


--------------------------------------------------------------------------------

参考书目

‧金有景着(1981):《普通话语音常识》,北京出版社。

‧王理嘉着(1998):《粤港人学习普通话读本》,语文出版社。

‧曾子凡(1994):《广州话、普通话的对比与教学》,三联。

‧尤敦明着(1994):《普通话语音二十讲》,上海教育出版社 。

‧李乐毅(1995):《普通话正音知识》,语文出版社。

‧李明、石佩雯着(1997):《汉语普通话语音辨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曾子凡着(1991):《香港人学说普通话》,三联。

‧黄锦华、孙耀民等编着(1998):《普通话教学资料精选》,香港普通话研习社新华彩印出版社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9 10:01 , Processed in 0.0758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