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9|回复: 0

我评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2 0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我就是因为看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的《自序》,才决定买下这本《千年一叹》,看完后竟发现里面的内容与《自序》不符,挂羊头卖狗肉,实不符序,顿感受骗上当,使我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去看一部实不符序的作品,不知能否因此向作者索赔?

    《千年一叹》中的《自序》中写道:“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这些叙述多吸引啊,“探究文明的兴衰”是多么令人感兴趣的事啊!然而《千年一叹》全书所反映出来的只不过是一本粗线条的游记,跟本就没有达到《自序》所言的那样,只不过是打着“探索文明”的幌子作“公费旅游”。
    里面虽有两三篇带有思索性的论述,但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例如,论述战争对文明、对生命的摧残;文明衰落于保守,使新的文明更替了它,等等。假如除去华美的修辞、字词,剩下的道理连一个普通高中生都觉得肤浅,全然没有学者的见识。余秋雨就是把这些浅显的道理包装上华美的修辞语句,来敷衍读者,全然没有学者应有的责任与良知。与《文化苦旅》中所表现的深刻思想和学术精神大相径庭。

    余秋雨的开山之作《文化苦旅》,我承认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融各种学科于一体,里面有很多资料甚珍贵和详尽,推理出的一些观点相当有启迪性和教育性,那是经过博览群书、多方考证、严谨的思考推敲而成,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从而初步形成了余秋雨学者散文的品牌,由此,余秋雨红了。
    很遗憾,走红了的余秋雨,却再没有学者的那种学术精神,“快餐”、媚俗、炒作竟然发生在余的身上!《千年一叹》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无疑是在砸自己的品牌。这就注定余秋雨在文坛上离衰落不远了。

    余秋雨已不是学者余秋雨,变成商人余秋雨,开始远离学者散文,而接近商业写作。


[ 本贴由 秀外慧中 于 2004-12-27  00:0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15:22 , Processed in 0.0636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