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6|回复: 0

段锦川:我必须天天跟你们在一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6 12: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来源:yinhaiwang      
2002-11-05 10:30:55
  
      

      去北京前匆匆忙忙看了一遍《八廓南街16号》,立刻被那种朴素的影像和那些流畅地组接在一起的质朴的场景和故事打动,并且不太相信这是一个汉人拍出来的片子。这完全是一个隐身人般的摄影机拍摄的片子,应该说它是肇始于六十年代的“直接电影”在中国的一次非常成熟的操练。

  段锦川1984年进藏后一直在电视台工作,对摄像机和拍电视早已是行家里手,但真正认识到纪录片的本质是在1993年去日本山形电影节看了怀斯曼的作品之后。他第一次拍摄比较重要的作品是1994年和张元合作的《广场》。

  在山形电影节上看过怀斯曼等人的片子后,放自己的片子时,段锦川就感到自己坐不住了,按他的话说是“脸红心跳,特别不好意思”。那次看到的怀斯曼的影片是《动物园》,讲的是管理人员和动物的故事。“那是我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他能把任何一个可以被叫做机构的具体的环境,延伸到整个社会,使你可以从任何地方看到整个社会的问题。”

  这对段锦川后来拍出《八廓南街16号》无疑是一个及时的启发。

  从1994年底到第二年10月,段锦川完成了《八廓南街16号》的拍摄。18盘录像带,400分钟的素材,成片是100分钟,片比4:1。

  西藏的中心是拉萨,拉萨的中心是八廓街。八廓南街16号,就是居委会所在地。这部片子记录的就是这个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我们不可能在这部片子里看到明信片式的蓝天白云的诗意。我们看到的是和内地任何一个居委会一样的繁琐的事务:调解家庭纠纷、给外来人员开会、……没有旁白解说,没有煽情的音乐,也没有大量纪录片里采用的访谈。作者的道德取向和感情色彩深藏在画面背后。

  段锦川和摄影师在居委会驻扎下来,他们像上班一样每天准时赶到居委会,每天在那儿耗着,喝茶,聊天,完全变成居委会的人了。居委会的人出去的时候,还帮着他们处理一些事情。他设法让他们理解他的工作方法,“我必须天天跟你们在一起,不能错过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无论对你们是否重要,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在创造了这么有利的条件之后,他顺利地拍到了一些最日常的场景:开会、吵架、老头来居委会告女儿和女婿的状、审小偷、统计税收数字……

  段锦川的一个原则是,对拍摄对象不进行任何干预,除了跟摄影师有一些眼神的交流,大多时候完全是一种被动拍摄。有一次,一个老头来到居委会告状,用日喀则的方言抱怨女儿和女婿不好,说想和他们分家产。他们碰上了,就开始拍。老头对此毫无反应。居委会的副主任说,那我跟你去你女儿家看看。他们就跟着一块去,女儿见他们跟着她父亲和居委会副主任来了,反应特别强烈,对他们很不满,“我们家的事,居委会主任可以来调解,但他们是什么人哪?他们没有权利到我家来。”段锦川马上对摄影师说,不要拍了。

  这件事给他的触动特别大,“我们一定要把范围限定在居委会的工作范围和活动范围,不能涉及到任何一个人的私人空间。”

  片子获得了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真实电影奖”,并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收藏。

  段锦川的下一个纪录片已经定下了拍东北农村的村民选举,合作对象是BBC和法德合办的专放纪录片的ARTE电视台。同时他还在准备把杨争光的一个短篇小说拍成故事片。



:P:P:P

[ 本贴由 柴禾妞 于 2003-9-6  16:10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6 00:33 , Processed in 0.0763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