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12|回复: 44

[原创] 语义、语法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6 00: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mengqinghao

     语义与语法之间是编码解码的映射关系。语义就是我们使用语言时想要传递的信息,语法就是用词表达语义时的编码规则。因为编码和解码的方式有很多种(同一种语言中的,或不同语言间的),使用环境不同,编码和解码的映射关系也会有所不同。语境就是用于确定编码和解码方式的,即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编码方式。翻译就是,先根据源语言的语法与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解码,然后再用语义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重新编码。

     一个语种的存储至少要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翻译系统无非是多语种的存储)

1.语法:以英语为准,因为英语是形合为主。
作用:用于确定词组成句子时的先后顺序。
(词组成句子时,必须得有个顺序。语法就是这个排序规则。)
是词语使用中的表面现象。包括:词性,句子成分。

2.语义:以汉语为准,因为汉语是意合为主。
    其中又分为(1)基本义。
              (2)引申义。
              (3)比喻义。
作用:将词联系起来。词的含义本身就可以将不同的词联系起来。在句子中,将不是连续写在一起的词联系在一起,使句子中的各个词联系成一个整体。
(这是我们发明词后,词的基本用途。)
是词语使用中的内部规律。包括:词类,句子含义。

3.语境(语用语法):语言使用的环境。
作用:确定词的含义。(利用这个特点来解决词的歧义问题。)

补充说明: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基于词是如何使用的,都是围绕着词来进行说明的。

     另外:
     词的性质的存储要分为两类:
1.词性的存储。
     即词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性质(词在句子中的属性)。
2.词类的存储。
     即词本身含义的性质(词本义时所属的类别)。

     总体来说: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都是词性(语法上)。我们所“想”到的,都是词类(语义上)。当遇到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时,则利用语境来进行歧义的排除。

例:
     在汉语中,只标注(存储)词的类别,而不需要特别标注词性。因为在汉语中词性是随其使用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只要我们愿意,一个词可以充当任何词性)。词性及使用规则应单独存储。
     我们的汉语之所以缺少形态变化,就是因为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汉字就只代表一个具体的含义(象形文字)。没有注重其在句子中的歧义问题。是因为语言的使用总是有其相关环境的,所以歧义总是会被排除。我们在长时间使用文字时总也遇不到的问题,当然不会去想办法解决了。

     在英语中,词性和词类应当同时存储。因为在英语中词只能根据词性来确定其使用方式。

结语: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有明显的错误,请批评指正。
    如果是您有不同的观点,请回帖,欢迎参与讨论。
    另外,本人是实用主义者,以上理论正在实践当中,这些都是自己临时写的,如果以后我发现了错误,会在此指出。
    理论还未完善(还在整理和研究当中,这只是一小部分),本来不想发表。但本人觉得既然这里是论坛,就应该多讨论,不怕自己烦错误。
    希望您的回帖能对我有实际的帮助,更希望能多认识一些老师。

多谢:smi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16 14: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性与词类的区别

语法与语义的区别举例:
(即词性与词类的区别)

例句:烦了我就劲乐团。
(注:“劲乐团”是一个网络游戏。这是我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对朋友说的一句话。)
1.从语法上看,此处的“劲乐团”是名词(词性)变为动词(词性)来用,即为“玩劲乐团”这个动作。

2.从语义上看,“劲乐团”本身仍然还是一个名词(词类),他不能在语义上用来替代任何动词(词类)(如果一个名词能替代一个与之相关的动词,那么所有的名词(动词也是如此,动词词类也可以用做名词词性)的含义都将变得更加的模糊。但当这个名词省略的动作变成公认的用法时,例外。即这个名词此时在“含义”上已经能够代表一个确定的动作了。)。但此时我们在语义的理解上就遇到了困难,此处缺少一个动词。问题的解决:根据使用“劲乐团”这个词的语境来分析。由于最近几天我一直在“玩”这个网络游戏,那么与其相关的动词(词类),双方默认的就应该是“玩”。

但是在进行机器翻译时,在人们没有把前面的这件事“告诉”计算机以前,计算机是不可能知道这件事的。那么我们只能让计算机做出一种判断:此处省略了一个动词,但省略的动词是什么?不知道,交由人工处理。即在机器翻译进行到这时,此处给出提示,由人工进行添加动词。这是没有上下文进行联系时(缺少语境)的唯一处理办法。


顺便提醒一句,看帖要回帖!!:shifty: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0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词性”与“词类”的区别,例2

“词性”与“词类”的区别,例2
语法上:动词词性做谓语(词性与句子成分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标准格式:主语+谓语+宾语。
语义上:动词词类,
标准格式:施动者+动词+受动者。
主语≠施动者,谓语≠受动者

例句:晒太阳。
此句的用法不单单是惯用法(惯用法:只有当我们觉得没有规律可循的时候,才会去使用),因为汉语中此类用法实在是太多了。
又如例句“看台上坐着主席团。”
语法上:主语:看台上;宾语:主席团;谓语:坐。
语义上:施动者:主席团;受动者:看台上;动词:坐。
(“上”一定要加进去,否则意思就变了。“上”和“看台”组合起来特指一个地方,无论“看台上”是个什么地方。)


其实,本人的理论也不算新鲜,大家一直都在用。但因为人们都认为词性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而没有人认为一个词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属性(1.本身含义上的,2.使用时所体现的)。即,在概念上没有将其分开,但却分开用。最后就导致了理解上比较混乱。
 楼主| 发表于 2005-6-17 2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

是因为我是新来的吗?还是因为我的东西提不起您的兴趣?为什么有人看我的帖子,却没有人回呢?
:blink:无论什么看法,请开您的金口,说一说。:whistle:
发表于 2005-6-19 2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mengqinghao先生

看了您的贴,很受启发。语言应用现在处在语言信息化处理的困境之中:会语言理论的不会IT,会IT的却又不懂语言学。看来,您是一个二者都喜欢的探索者了。
      我是在中文系教现代汉语的,关于“词性”与“词义”的说法,在专业上与您讲的有些不同:词性一般是针对具体词的类属的,而词类则是针对某种语言或方言的全体词所作的语法分类。看来您的体系与传统的“现汉”专业说法有所不同。不过我还是开了眼界了。
      另外,定语的类型一般有两类:限制性的定语和描写性的定语。
      孔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就是人最令人不能原谅的毛病就是好给人指点。我可不是给您指点,而是认为意气相投,说点感想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5-6-19 23: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点

本人对语法还是知道的不多。经你说明之后,去看了一下什么是“描写性定语”,但结论依旧。描写不描写,都是分类。

例:
一个好吃的人。
曾经的朋友。

这算是描写性定语吗?
如果是的话,那仔细想想,还是在分类。
 楼主| 发表于 2005-6-19 23: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区别可能有。

一种是固有分类。
一种是临时分类。
 楼主| 发表于 2005-6-19 23: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到的资料

1.限制性定语:指从领属、时间、处所、范围、数量等方面区别中心语的定语。简单说就是具有指别作用的定语。包括:

1)领属:定语表示领属者。

2)时间:定语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时间。

3)处所:定语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处所。

4)范围: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范围。

5)数量: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

2.描写性定语:指从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方面对中心语进行描写的定语。简单说就是具有描写作用的定语。包括:

1)性状:定语表示性质状态,一般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需要注意的是单音节形容词可以不带“的”直接充当定语。

2)性征:定语表示性格或特征,即人或事物的性格或特征。

3)用途:定语表示中心语所指事物的用途。中心语表示工具。

4)质料:定语表示中心语所指事物的质料。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定语都不带“的”。

5)职类:定语表示中心语所指的人的职业属于哪一类别。这类定语也不带“的”。

有的词语,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句子里,有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定语,即在这个句子里是限制性定语,可在那个句子里又是描写性定语。

看到这的时候,您不觉得矛盾吗?:wacko: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

第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将语言分成词与句子两个层次,那么在词的这个层次上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真实的,而到了句子层面就可能有真伪问题。

首先,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是经得起考验的。他自己已经证明过了!

既然在词这个层面上,词的含义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上面却说“到了句子中性质却又可以变”了呢?除非它本身就有多重含义。但如果我们只用其中一种含义做定语的时候,性质自然是不会变的。

变,不变,这是矛盾的。自然只有那种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红花绿叶。

是描写还是分类?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不一样了吗?

第二:

词典的解释:

[描写]用语言、文字或线条、颜色等对人物、事件或环境等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类(類)lèi
种,具有共同特征事物的综合

分类
fēnlèi
[classify;assort] 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分类需要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描写也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实际上都一样。
描写更多的用于写作方法,是写作方法的一种,通常是一段文字(句子)才能叫描写。词一级的,只能叫分类。

个人观点。
等待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0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事物的一个描写过程。
即把定语分为“描写性”和“限制性”等于是没分。
所以才会出现变来变去的情况。因为概念是一样的,当然可以变了。

我想,最好是那个“创造”描写性定语的学者能出来说明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30 15:28 , Processed in 0.1052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