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http://ling.cass.cn/1 n* ?) D0 m& n: o- T; r
1 ?( M7 N( _& R/ R3 E" u
一、培养目标 + @7 C/ D% R! N- S. W) K2 \7 t& e3 v
1. 思想政治方面:
% S: L* W! z# F- H* [+ @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V" q+ N+ Q3 ?) I
2. 业务素质方面:
# n- I% i0 a6 V1 [3 J 掌握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田野调查能力,掌握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分析的一般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提要;具有从事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 Z3 J/ k+ m+ k2 B9 K9 [3. 身体素质方面:; x8 [- w$ Z# C U& ]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6 i' w( \9 c! i9 Q, M: o3 R' w" b4 b: ]" a% s" Z9 T
二,培养方式 * n9 l. C( w# |) n! e
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理论学习汉语音韵学、语音学、语言类型学、汉语语法学、语法化理论的系统知识;科学研究方面要求在读期间每学期至少写出一篇小论文或读书报告;实践活动主要安排汉语方言田野调查,重点是田野调查报告的整理与分析。 7 Q% ~$ V4 D, M+ u; E
本学科硕士指导教师主要有:
! p, v' |0 `/ z周 磊,语言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 T( X! b, t/ S* ^! b. @* _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除上述人员外,还有:( L% _2 k. l5 L d
李 蓝,语言所方言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南官话
4 k# v0 M M. f# _0 Y! b张伯江,语言所句法语义研究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功能语法8 W' F8 ~- Q3 p6 T9 f3 h
沈 明,语言所方言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晋语
0 I1 p* z# F$ g/ J谢留文,语言所方言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客赣方言 F6 M Y6 K. G8 u6 u
吴福祥,语言所历史语言学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语法化理论 ! N5 e0 y% [: n& |- @: ]! i
6 H; O3 b0 U0 U4 N& C2 _( V N三,研究方向
1 S; Q( c/ E2 A! v* x : T- g' U `: N8 y
现代汉语方言学3 n* F( _) a* G' Y2 [. V- V7 e2 n
( X+ ^4 {) Q& _* j7 K8 s
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中古汉语(《广韵》系统),用历时语言学的方法和共时语言学的方法,根据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考察现代汉语方言的发展和历史发展。同时在传统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方言的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对汉语语音史的发展,对汉语方言的语音的分化和整合,对汉语历史上的声、韵、调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进行研究。
' x- X- {$ @" M5 e8 ~) i
9 m" c' s9 |# S* Y* j$ s四,学习年限
) G f; s+ ^# ^# T# ] 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
7 N+ Y* g9 L1 G7 m' o+ e# S! T2 G# E5 k) x+ R6 w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 A4 _! g* [) \5 w
4 e9 W6 R0 O* z公共必修课0 f- @) r! Z# s' R- k: z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Q, Y; F) [3 T R% M/ Q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学分
! P! F# a! I6 B, T4 D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学分/ Q8 U$ R) O, W9 w$ e4 O Y7 s3 ^
(2) 外国语课
6 O b9 O$ d2 d$ `& M& K英语(或俄、日、德、法语) 6学分
! |8 w- C! F" h6 U! v6 P/ m+ S8 e
' J4 G# i# p% d( T. _. T2 C专业基础课, Y" B/ T: r, G2 ^2 f
* D# y, E' E2 l1 j6 ~4 [- J; B. ^(1) 汉语语音学 4学分% V9 l$ J" p0 _- R! X( E
(2) 汉语音韵学 4学分; A% B% s5 w( g; K& [
(3) 汉语语法学 4学分
" e% V. o/ J! c1 o; E9 _; ]9 H 专业课
, ^, ^" D3 g- l" g0 F* H6 g- p' A(1) 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方法 3学分4 c8 f0 J0 @" t
(2) 汉语方言学的理论与实践 3学分 . {7 t% t$ z* K( H+ w
9 F4 i% X3 F% [& E& N* D6 `选修课- ]* p, D: T9 Y# U
(1) 语言类型学 2学分4 k3 t# [7 R2 n" U1 E& k
(2) 实验语音学 2学分& u( d( H5 M' m1 I& W# M+ ^% ?
(3) 历史语法 2学分 2 _7 M& [: |, m
社会实践
! f9 ^' e9 L; q4 e" d汉语方言调查 2学分4 R8 l( K+ R3 w+ b
汉语方言语料库的切分与标注 2学分
: }. c/ f' X9 L% R# m4 i. Q; g/ C3 G8 J t1 _0 \, o: j! Z
六,中期筛选考核
! A; z, Z5 E4 W u9 E
1 T; q! x. U8 |7 `, I W' \+ U 在入学后第二年的11月,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规定》,对本专业研究生进行一次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核。考核除审核课程学习成绩外,重点考察科研能力,一般以小论文和读书报告为主。考核结束后,由导师在第三学期期末写出考核报告,不合格者,由导师提出延长学习年限或退学的意见。 / y% G: M ~, S
3 ?9 k0 h, c1 j& u七,学位论文
- T0 G7 T4 w3 K N* k/ o
+ M& L+ W: T6 ^2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3 |- x6 }7 v! H 学位论文选题,应根据汉语方言研究发展状况,参照国际方言学研究现状,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3 ]% ~6 y( X8 t* k! M1 s
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p5 H6 p. k; t$ g2 }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6 \& ]" O0 j8 D! K% h) U 学位论文应做到概念清楚,条理分明,分析严谨,文句通顺精炼,文本工整,统计数字翔实,图表整齐清晰,写作格式规范。
- e3 R( U) Z; D' K# g6 }) U* {( C 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中、英文提要(含3-5个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中、外文参考文献,必要的注文和附录。 , E4 h4 A2 S4 |3 {0 Z! R
0 y( F/ u% O; E, g
(二)学位论文写作时间及字数
1 f; {4 ?/ v7 ^0 F: q6 q3 _+ r 硕士研究生用于写作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学年。
! ?: }0 q, g* X4 L& k$ s$ L& F; Y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三万字左右。
' U; i9 F0 F) }+ d! c' w$ y! n
, A+ n o* u1 s% X" X$ Q (三)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工作
0 x. j( l. x+ z 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 , @% U o+ h. G7 Y5 a8 O
% m5 r+ w& `6 J$ Q/ `
课程教学大纲
' v7 A' L* y$ i4 p 课程编号:
{ F t8 H% h6 B+ g5 ^3 t课程名称:汉语语音学
% p% _9 W9 P1 r* H$ A) M% k% Q授课对象:汉语方言专业硕士研究生
2 P) |) Y& o |6 E5 K/ J授课教师及职称:周磊副研究员
/ M' P( [3 s+ o6 L授课方式:讲授及自学/ R: D, X) I$ i1 x
学时:80学时
' }; Y4 `( l' o! Q学分:4学分
* g) I( ]# ^1 ?, Z* h/ `课程内容概要:以现代汉语方言语音为背景,具体学习语音学知识。掌握发声学基础和辨音能力,掌握音位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语音的语流音变和语法音变的诸多事实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以便在方言调查研究中能够实际应用。6 O1 A0 z) q: A2 [3 ?# M) K n3 A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全套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书写,并能在语言调查中独立归纳出方言音系。清楚描写所调查方言的整个语音系统。! A1 S2 ? c3 ^) m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和口试
- H7 r/ C! L; h% w0 ~4 B2 z( O I9 N参考书目:
0 I/ l0 b( s6 Z% o7 x( C2 a李荣 译 1988 《国际语音学会关于国际音标的说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t, T; M( s+ O4 `% \
董少文 1958 语音常识,文化教育出版社
" F" F2 z8 r2 b$ C. N$ X, e3 ^李荣 《四声问答》《怎样求出方音和北京音的对应规律》(商务印书馆1982) 6 e3 U. \) T7 s5 m( {2 M- p
课程编号:
' ^" Y; S J! M5 Z课程名称:汉语音韵学 & ?% Z |( ~+ O- z, D$ X& r$ s" ?
授课对象:汉语方言专业硕士研究生% g8 k. b( R$ ^" R- s
授课教师及职称:周磊副研究员
4 t. h4 k' _9 t授课方式:讲授及讨论
4 R, H4 P! D6 Q6 A学时:80学时
N" E% o& r A. ?" z3 g学分:4学分
$ O* Z: `8 E0 _9 \课程内容概要:讲授汉语音韵学的基本原理。分六部分内容:1) 音韵学基本概念;2)上古音系;3)隋唐音系;4) 等韵学说与五代宋音系;5) 诗韵、词韵、曲韵和宋元音系;6) 明清语音概貌;7)汉语音韵和方言研究2 {( Y' _: e: r; _5 `: r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汉语音韵的基本知识和汉语语音史的发展脉络,最终能够结合音韵学原理考察汉语方言的演变。
6 t" D1 C; w5 E; ]& i* l考核方式:课程论文3 b' p1 R: o" b
参考书目:
; s& |8 b9 h# u3 m) \丁声树、李荣 1984 《汉语音韵学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
: N& {2 W6 E. N$ H3 W3 v9 c0 u李荣 1982 《音韵存稿》
) A1 f# s1 e8 v; L) Y- a董同和 2001年 《汉语音韵学》 中华书局! O' P) P0 |1 T# d% b
宋 陈彭年 1982 《广韵》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 ) z" a1 w& i: p$ o! B
课程编号:
1 g j- i0 l, n* a$ ~ H/ o课程名称:汉语语法学 . {9 R- R1 M3 l
授课对象:汉语方言专业硕士研究生; Y6 A- K* j- Y: s5 ^1 b
授课教师及职称:周磊副研究员
# x/ Z/ p4 @% o4 N1 Z& W8 F. z" g授课方式:讲授及讨论6 @' h0 ^' Q1 Q9 |
学时:80学时: m2 a5 {% ]% @4 n: c9 o% B. E
学分:4学分2 g: p# Y" g* O7 h* ? r
课程内容概要:讲授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句法构造等& @3 K' b( R7 a& \% j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汉语语法学的基本原理,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构造和现代句法学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分析研究汉语方言语法现象。0 z3 W |' h+ J! v$ S/ j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0 O4 |: \# R8 D: i# b9 U参考书目:
1 d! `6 L9 H! W H. w4 f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商务印书馆
* h! g S( H8 i2 O; _$ j1 s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 ?# c7 j0 B V8 ?" r- {198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商务印书馆
1 J- o9 \0 { z. d' v, z 课程编号:
& x0 u$ b1 J J' Z4 w3 U课程名称:汉语方言田野调查方法 8 Z* a0 @, i. n6 F
授课对象:汉语方言专业硕士研究生2 [& E M+ `! H1 W! [9 [- ?- F, Y
授课教师及职称:周磊副研究员
; o+ P6 x) H5 U8 a; q+ s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及田野调查
+ X {* R. ?) l2 t; h( m学时:60学时; o, f+ c) @* T! m1 n
学分:3学分
; w% N- f5 E0 ~8 F& V课程内容概要:一、汉语方言的人类学调查方法;二、方言调查中的记音方法;三、方言调查的语音整理;四、方言调查中的词汇语法调查方法;五、方言调查报告的整理
# m4 ^' H6 i3 U2 p7 a+ Z! k2 X- c% z教学要求:了解汉语方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背景,熟练掌握调查中的记音手段,培养独立调查方言的能力和调查报告的整理能力。
1 ~5 t( e l9 w6 L! w考核方式:田野调查及调查报告3 [. o7 d! N$ M, v) Y0 D/ E
参考书目:
( z; F: g4 M9 r1 f* @5 z3 I: V& q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82 《方言调查字表》 商务印书馆" `) ?5 c4 G7 y. f& N2 g/ I
李荣 1957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商务印书馆- j7 A2 K" @8 T0 C. X: w9 A
詹伯慧主编 1991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 湖北教育出版社 & L q+ }! M/ l7 p! W6 U
课程编号:
r. e! Z4 c& Z% Z# s& ^5 |" t课程名称:汉语方言学的理论与实践 % e7 L1 j& Z( t3 {) D9 T. P
授课对象:汉语方言专业硕士研究生
! \& _8 r/ ~: E授课教师及职称:周磊副研究员, v; ^) u, l4 g/ T3 [( x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及田野调查
' i4 }4 A! z/ |学时:40学时+ p! |& w$ _: \3 F ]' I y
学分:2学分& q/ v, Q( y; Z
课程内容概要:结合汉语方言田野调查的方法课程,以及音韵学课程,与导师讨论汉语方言调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专业课使学生提高方言调查能力和提高学生对独具中国特色的汉语方言学理论的认识,奠定今后的学术研究道路的理论基础。
* v# x; P$ M5 H% H! f$ I教学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方言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独立辨析方言材料中的历时和共时因素,发掘方言演变的规律。; w: c0 f$ N+ F
考核方式:调查报告和理论分析论文2 z6 t7 Q4 ~! |# P! S' M
参考书目:
& u" |+ G1 d+ A李荣 1982 《音韵存稿》6 h/ Y9 P5 A3 K1 ?5 r* U- j7 }
李荣 1985 《语文论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