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9|回复: 5

关于设立"现代汉语概念词汇学"的初步设想和我的研究进展(已校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9 1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汇是语言中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符号。词汇虽然有色彩义、语用义等多种意义(信息),但他最基本、最稳定、最重要的意义要属概念义。概念义反映的是人们观察到的认识到的或具体或抽象的客观存在。这些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根据思维认识的规律对它们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把它们排列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客观存在体系”。而且这个体系相对来说非常稳定,因为这些客观存在发生本质性变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以“客观存在体系”做框架,我们可进一步把一种语言如现代汉语的词汇梳理成“现代汉语概念义词汇体系”,这里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按造句功能的不同划分出来的词类(仅限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础上再作概念义梳理分解。(我现在选用的就是这个方案,下文中所举例子也是以这一方案为前提的)。另一种是打乱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分类,直接对全部词汇作概念义梳理分解--我认为虚词虽然没有概念义,但它们也间接地反映了客观存在,所以也应该把它们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不管选择哪种方案,我认为我们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为现代汉语设立《现代汉语概念词汇学》,并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一.宏观结构研究。这块可分成两个部分:
  1,概念义词汇体系结构研究。即根据词汇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差别和领属层次关系,把各“块“、各个词排列成枝形的"概念义词汇体系”。以现代汉语的“事物”“物体‘”活动”“职业“”植物“这五个词为例。“物体”反映的是客观世界(无数客观存在构成客观世界)的“物域”,“植物”反映的"客观域"属于"物域"但要比"物域"小,所以"物体"可以统辖"植物";"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动域","职业"反映的"客观域"属于"动域"但要比"动域"小,所以"活动"可以统辖"职业",而"事物"反映的"客观域"要比"物域""动域"大得多,所以"事物"可以统辖“物体”“活动”和“植物”与“职业”
  2,"概念义词汇体系"完整性研究。即参照"客观存在体系"来研究"概念义词汇体系"的完整性,说白点,就是研究词汇系统的累赘和缺失。虽然我还没做这项研究,但我隐约觉得现代汉语的名词部分累赘较多,动词和形容词部分则累赘和缺失各占一半。

  二.细部特点研究。这块可分成五个部分:
  1,概念义物质特点研究。即研究各“块”概念义反映的“客观域”的物质特点,并重点研究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义或"客观域"的物质差别。如现代汉语的"感激"跟"感谢" "喜爱"跟"爱护",虽然很像类义词,但做概念义辨别后就会发现"感激"和"喜爱"反映的客观存在属于"心理域"中的"情感域","感谢"和"爱护"反映的客观存在则是"活动域"中的"行为域",它们之间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2,概念义关系特点研究。即研究有着某种关联的概念义或"客观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如研究“人”跟“模样”反映出的物跟形的关系;研究"杯子"跟"裂缝"反映出的物跟空间的关系;研究"思考"跟"认为"反映出的过程跟结果的关系;研究"颜色"跟“红”“黄”“蓝”等反映出的整体跟个体的关系;等等。

  3,概念义扩展特点研究。这不是研究概念的周延不周延,而是研究各块概念义指向的客观存在包括了哪些不同的"物质附属物"和"社会附属物"。这里说明一下"物质附属物"和"社会附属物"。举现代汉语的"派出所"和"他"为例。"派出所"指向的客观存在是“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即"由若干个警察构成的整体(人)"或"构成这个整体的所有警察(人)",如"这个乡没有派出所中"的"派出所"用的就是这个概念义;而"快到派出所了"中的"派出所"指向的是这些警察工作的地方(空间位置);"他进过派出所"中的"派出所"指向的是这些警察使用的建筑物;这样,"派出所"就扩展出了"物质附属物"--这些警察的空间位置和"社会附属物"--这些警察使用的建筑物。再说"他"。"他"指向的客观存在是某个特定的人(物体),而在"他知道这件事"中,"他"指向的是"他"的心理意识;在"他一点也不丑"中"他"指向的是"他"的模样;这样"他"就扩展出了两个物质附属物--"他"的心理意识和"他"的模样。

  4,概念义句法特点研究。即研究各“块“概念义词汇的不同的造句功能。虽然概念义词汇体系是根据词汇的概念义或"客观域"来梳理排列的,跟造句功能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的不同的概念义以及能不能扩展都能直接决定词汇的造句功能。如动词中反映"被动域"的"被动词"(如上当、沦陷“等)就不能像其它动词那样可以在后面添加宾语和造"被字句""把字句"。
  5,概念义释义方法及原则研究。虽然我没做过这个方面的研究,但我感觉现代汉语在这方面还很不成熟。如我在研究词汇体系的过程中,就在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发现了不下两百处的错漏。所以我认为应该也可以结合概念义词汇体系来研究概念义的释义方法和原则。
      
  我认为设立《现代汉语概念词汇学》直接具有以下意义:

  一.可以直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完整地、系统地学习记忆词汇及其意义。
  二.可以直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更理性、更准确地使用词汇及其意义。
  三.可以直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完整地、系统地、认识了解客观世界,进而建立完整的"基本世界观"。
  四.可以把概念义方面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如"义素"、"类义素"、"语义场"等都可以吸收到这个理论体系来。
  五.对词汇的其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词典编纂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研究进展。

  我是从八年前开始研究词汇的。起初因为不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全貌,便费时三年把《现汉》(1983版)的复音词部合(即双音词和多音词,但不包括成语、术语、方言词、和文言词)改编成《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手册》。虽然因为当时区分不了语素没有把单音词收入这本《手册》,但当时我认为这本《手册》足以"以偏概全"了,就以此为根据开始了对现代汉语"概念义词汇体系"的研究,并用四年半的时间初步完成了名词动词部分的枝形结构的设计和界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相对较简单的动词体系。现代汉语动词体系(暂不包括已有定论的判断动词 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可分解成四块动词--"活动词"(如"吃喝")、"变动词"(如"变化")、"使动词"(如"打击")和"无动词"(如"存在")(相应地它们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活动域"、"变动域"、"使动域"和"无动域",以下不再赘述);它们的概念义和造句功能各不相同,而且彼此间极少搭配组词。这四块动词都能继续往下分解,如"活动词"可分解成"主动词"(如"攻击")和"被动词"(如"上当"),"主动词"可分解成"单动词"(如"打人")和"多动词"(如"打架"),他们的概念义各不相同,造句功能"小同"而"大异"。彼此间一般不会搭配组词。这些词往下还能分解多次。但不管是概念义还是造句功能都已是"大同"而"小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目前我正在全力"攻打"似乎"固若金汤"的形容词部分。虽然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找出了形容词的七八种差别,如可根据判别事物差别的标准把形容词划分为"社会标准形容词"(如"时髦""过分"),"主观标准形容词"(如"美丽"、"香甜"),"相对标准形容词"(如"粗大"、"明亮");也可根据"参照系"的不同把形容词划分为"自比形容词"(即反映事物自身与自身相比的形容词如"潮湿""高兴"),"同比形容词"(即反映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的差别的形容词,如"细小"、"迅速"),"异比形容词"(即反映事物与异类事物相比的差别的形容词,如"错误"、"合理");等等.但过后一琢磨,这些都不是形容词反映的"客观域"的差别,最后不得不全部放弃另找突破口。直到一个月前,我才以时间空间为线索,确定地找出了形容词反映的约八到十个"客观域"中的两个"客观域"。接下来,我打算在完成形容词体系的结构研究后,对《现汉》收录的所有单词做一次概念义梳理排列,如果跟我研究出来的现代汉语概念义词汇体系相一致,我会先把我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投稿,再根据这个体系,制订两份适合初、高中学生学习应用的"现代汉语基本词汇表",一份控制在三千个词以内,一份控制在八千个词内。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我相信用它们基本可以完成思维和表述。之后,再视生活境况决定是否继续研究下去。当然,如果我决定"金盆洗手",我会把所有研究心得贡献出来,为"后来人"铺路。

  如果哪位朋友(特别是正在做相同或相似研究的朋友)对我的研究思路有什么看法,欢迎与我联系,我的QQ是88596613。另外我希望哪位朋友能帮个忙,就是2005版本《现代汉语》为形容词分出了两个附类:"属性词"和"状态词",希望哪位朋友能帮我查到划分它们的标准。当然如果能查到研究者的完整论述或原始论文那就更好了---我是个自学爱好者,我能够接触到的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十分有限,除了手头的四本《现汉》(1983版、1997版、2002版、2005版)两本《现代汉语》(一本是2001版周建设主编的,一本是1987版本胡裕树主编的)和几本稍微带点关系的《通俗哲学》、《社会心理学》《形式逻辑学》《西方哲学教程》之类的书外,还有个选择,就是去网吧查免费资料,但我似乎很欠缺技巧,因为每次我都查不到我要的东西。---拜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7: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

之前的那份是请别人代劳的,有点错漏.请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5: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湘里妹子"论坛只有我一个人是研究概念义的吗?

我的帖子已经发了很久了,为什么没人给我回帖,难道"湘里妹子"论坛上只有我一个人研究概念义吗?我好想有"同志"来跟我交流心得辩论对误!
目前我已经找出了约三分之二的形容词的准确外延.正在思考哪些是形容词的子概念(我认为概念可分成复合概念和单纯概念,单纯概念可再分成母概念和子概念).我还发现动词母概念的母概念和形容词母概念的外延交叉较多.
发表于 2006-11-10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查到的资料:
(这里的“性质形容词”就应该是“属性词”,“状态形容词”就应该是“状态词”了。)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从语法意义上看:
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属性。
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

从语法功能上看:
性质形容词作修饰语远不如状态形容词自由,无论定语或状语都是如此.
性质形容词做定语修饰名词,性质形容词做定语修饰名词有带"的"和不带"的"两种格式

详细的可以看这里:
http://www2.tsu.edu.cn/chinese/t ... w.asp?ArticleID=146

哦,不知道我找到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但是可以告诉你我找到这些资料的过程。
1.输入关键词:属性词 状态词。
没有找到结果。
2.输入关键词:形容词 属性词。
没有找到结果。
3.输入关键词:形容词 状态词。
找到结果。

重新修改关键词
4.输入关键词:性质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然后,你会看到有些搜索结果中包含这些概念的出处:“语法讲义 朱德熙”
继续搜索
5.语法讲义 朱德熙
没有结果
6.语法讲义 朱德熙 状态形容词
找到下面内容:
朱德熙在《语法讲义》153页谈到性质形容词——不管是单音节的还是双音节的,做状语都受到限制,转化为状态形容词以后,就可以自由的做状语。例如:圆圆的排成一个圆,嫩嫩的炖一碗鸡汤。

里面的技巧,就是适当的使用“关键词”,关键词中间加“空格”就可以了。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 本帖最后由 mengqinghao 于 2006-11-10 21: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7: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

谢谢“才子”的点拨!
发表于 2006-11-11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拨,不敢当,帮忙而已。

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分类这东西,本来就是主观的。关键应该在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对于应用的不同,分类的标准也可能会不同。出于需要,我也会做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一般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没这个“需要”,没“需求”。而且,关于词语的分类的问题,由来已久。我刚来论坛的时候,首先接收到的就是这方面的讯息。

看看这个吧:
《马氏文通》词类理论再研究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 ... &extra=page%3D5
这个大概是最早的研究资料了。

另外,要新建立一门学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需要让别人明白,建立这门学科有什么实际意义(我感觉,你所说的几点研究意义,说服力还不够大)。其次,要说服大量的业内学者来赞同你的观点。

[ 本帖最后由 mengqinghao 于 2006-11-11 21:1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30 00:56 , Processed in 0.0817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