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0|回复: 0

也说“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6 14: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耿宝强



    几年前的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放学回家,很骄傲地对我说:"今天,我们老师酷呆了。""酷——呆——了?"我迟疑地问,"酷呆了是什么意思?""连这都不懂?就是帅极了。"
    其实,"酷"的含义丰富而模糊,怎一个"帅"字了得?"酷"在《辞海》上的注释有"残忍,暴虐"、"惨痛"、"极,甚"三个意思,均与现在流行的"酷"风马牛不相及。流行的"酷"来自英语中的"cool"的音译,但"cool"的至少五个意思没有一个能与之对应。经过对大量语言材料的分析,笔者进一步认为,用"冷漠、高傲与众不同"来解释流的"酷"字不能算做太离谱。如"中国足球甲A联赛中最酷的10号是张玉宁"。
    几年过去,"酷"已经成为同"靓"一样的全国性时髦用语,使用范围也已经从青少年扩展到成人,从口语扩展到传媒,甚至衍生出了诸如"造酷"、"扮酷"之类的新词。可以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皆"酷"。"酷"已经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酷"的蔓延,首先表现出我们这个变革时代青少年求新求奇心理的强烈。我们知道,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稳定性。但它又不是僵化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时代会留下不同的烙印。语言发展的动力之一便是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正由于此,人们才更多地选择新词新语以突出时代的特征,强化表达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加速了语言的繁荣,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然而,面对"酷"的蔓延,我们不能不感到语言规范意识的薄弱。"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传统思想要求汉语不仅要趋新,还要趋雅。实际上,随着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人们使用的词语是越来越文雅了。而现在"酷"给人们的感觉即使不是粗俗的,起码也是不典雅的。不过,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酷"会被更多的人接受。
                            (转自《语言文字周报》2003-3-2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03:21 , Processed in 0.1447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