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勤智
来源:http://www.xztc.edu.cn/yxdh/chinese/yqz/index.9.htm
--------------------------------------------------------------------------------
〔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从现代汉语特殊语音现象入手,就现代汉语中的特殊语
音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使人们对汉语的特殊语音现象有所了解。
〔关键词〕 复辅音 吸气音 纯辅音 非四声声调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语音现象。所谓特殊语音现象,就是指不受汉语语音系统规律的约束而独立
存在的例外现象。任何一种民族语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能够产生一些独特的形式和规则因而自成
体系。比如现代汉语语音,跟联合国使用的其他的工作语言相比,在语音方面有如下特点。比如:没有复
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四声声调。总之,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因而具有乐音性强的特点。其中声母多少,韵母多少,声调多少,这些声、韵、调按怎样的规律、规则能
拼合成多少个可以表达意义的音节等等,都有一整套的约定俗成的规律,从而体现出现代汉语语音的规律
性和系统性。语音的这种系统,一旦形成,不但约束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发音表意,而
且也严格地辖制着它所属的语言系统中两级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语素和词的发音。这些词(或着语素)的音
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语音规律,否则,便会造成交际上的混乱。 如“人”,汉民族约定的音是“ren”,
这个音符合现代汉语语音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声韵拼合等等各种规律,没有超出语音系统。但如果有人
不按“ren”这个音节去表示“人”这个意思,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的。可是,现代汉语里有一些语音现象,
并不受汉语语音系统约束却明显地存在着,形成现代汉语中并不为人注意的僻角落,偶尔涉及到的时候还
很棘手,本文试着把这些偏僻的角落揭示出来,做一简单的分析,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特殊的语音现
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中存在纯辅音音节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纯辅音音节,这早已有定论,前面也已经说过,但在叹词的实际发音中,却
有纯辅音音节。如“嗯”作为叹词,在表示疑问、出乎意料或不以为然以及应答的时候,其实际发音应该
是“ng”或“n”,声调分别是阳平、上声、和去声。如:
嗯?你说什么?(声调为阳平)
嗯!你怎么还没有去?(声调为上声)
嗯,我就来。(声调为去声)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科院语研所辞典室编, 商务印书馆1996年10月修订版, 以下简称《词
典》 )给叹词“嗯”的注音正是“ng”或“n”。再如叹词“口母”,《词典》注音为“m”(阳平)或
“m”(去声),表示疑问或应答,也是一个纯辅音音节。
汉语语音的这种纯辅音音节,并不是因为语流中上下音节的影响或儿化轻声而形成的临时性音变现象。
比如“豆腐”这个双音节词的实际读音为“f”。这种临时性的语流音变现象不属于特殊语音现象。
(二)汉语中存在复辅音
复辅音是西欧语言的语音特点,比如英语中具有大量的复辅音现象,如英语中的“黑板”拼为
“blackbord”其中“bl”、“ckb”、“rd”都是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复辅音,
但在实际发音中却有,比如叹词“哼”,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如:
哼,你信他的!
哼,有什么了不起!
句中的“哼” 的实际发音,《词典》注为“hng”,并且专门作了说明:“h跟单纯的舌根鼻音拼合的
音。”“h”和“ng”都是辅音,这两个辅音连用拼合,就是复辅音,又是纯辅音音节。再如叹词“口母 ”
表示申斥或不满意, 《词典》里注音为“hm”,又特别强调解释“h跟单纯的双唇鼻音拼合的音”,也是复
辅音构成的纯辅音音节。
(三)汉语语音中有非四声调值
现代汉语的声调有四种调值,形成现代汉语的声调系统,也是汉语特有的景观。但一些叹词声调的调值,
却往往超出四声范围。如:
哎,我就来。
哎,不能那样画!
前一例的叹词表示应答,如果应答者有迟于前去的意思,“哎”的发音就显得重而稍长, 虽为降调,
但起音不会最高,实际念法为“41”;如果应答者比较快爽快,“唉”的发音就显得轻而短,这时的调值
虽然为降调,但降得不会太低,实际念法为“43”或“42”。后一例的叹词在表示不满意、不同意时,念
曲折调,但并非现代汉语的上声, 它是在由2度降至1 度再升到4 度这个曲折之后,还拖了一个下降的尾
音,形成两次曲折,实际念法为“2143”。上例叹词“哎”的实际念法,已经完全超出现代汉语声调系统。
现代汉语其他一些词语的声调,在语流中也会常出现一些超四声念法的变调现象,比如“两个上声相
连,前一个上声变得象阳平(34)”“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为半去(53)”。(黄
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93、94页)其中的“34”、“53”调值,与四声调值不同。但语流中的变调
是语音制约的结果,并且是临时性的,而叹词的超四声调值则是语义造成的,即叹词的调值受表示应答或不
满意等句义的制约。
(四)汉语中有“io”韵母和吸气音
现代汉语韵母系统中没有“io〔уО〕”韵母,但在叹词里却有由“io”韵母独立构成的音节。如
“哟”,作为叹词,《词典》注音为“yo”,“表示轻微的惊异(有时带玩笑的语气)。”“哟”原可
以与其它音节组成双音节叹词,如“表示惊讶、痛苦等”的“哎哟”,《词典》里对其中的“哟”仍注
音为“yo”。再如“唷”,虽不能单独用作叹词,但它作为双音节叹词的构成音节,其读音仍为“yo”,
如叹词“哼唷”、“喔唷”中的“唷”。
构成现代汉语音节的所有音素,都是呼气音,但叹词中却有一种吸气音,如“啧”、,当人们需要表
示轻蔑、鄙视或者羡慕等意义时,常爱在话语之前,发出“啧啧啧”一连串吸气音。如:
啧啧,你看你看,多不体面!
啧啧啧啧,不要说得那样难听嘛!
啧啧啧,看看人家这么小就会画画儿了。
其中叹词“啧”,实际发音应为“[ts <]”,属于地道的吸气音。再如“嘶”,当人们感到寒冷,吸
烟感到舒服或因烧灼感到疼痛时,常发出“嘶——”的声音,比如:
“嘶——”,把我烧得疼死了。
“嘶——”,天气这么冷!
“嘶——”,这烟真香!
这里“嘶”的实际发音应为“[si<]”,且音长较长,稍带拖腔,也是地道的吸气音。 吸气音只有极
少数语言中才有, 国际音标中用“<”表示。
〖参考书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10修订版)
《现代汉语》(增定二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首页|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