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6|回复: 0

张者:《桃李》闯天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7 2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泽文
2002-10-23 09:39:49

----------------------------------------------------------------------------------------------------------
     综观2002年文坛,张者是不容忽视的一位青年作家,他以一部校园小说《桃李》闯入文坛,并因影射北大掀起波澜。杨绛先生说:钱先生写了一部《围城》,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生活状态;我写了一部《洗澡》,反映5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生活状态。对于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期间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我了解不多,看了张者的小说,我很惊奇……

张者说《桃李》

张者因《桃李》声名鹊起。这部以校园为背景的长篇因其中故事涉及北大而引起议论。作品出版仅一个月,就被翻译成日文,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售出日文的版权,欧美版权正在洽谈中。另外,有5家知名的影视公司找到张者要求买断《桃李》电视改编权,并且开价不低。其实在写作《桃李》时,张者面临毕业,心态并不沉着,对于作品的市场价值和文学价值毫无信心。于是先写了几个中篇,没想到很快在几家刊物发表并被转载,反响强烈,这给张者很大的信心,最后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


关于《桃李》的电影改编也陆续有公司来谈。张者非常慎重,表示不会像电视剧改编那么快就决定。他最近全力以赴地看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电影,很奇怪地发现似乎没有一部真正反映知识分子的电影。他认为出演《围城》男主角的陈道明是最有内涵的男演员,演知识分子极有优势。而且在写作《桃李》的过程中,张者的脑海中总不知不觉地浮现出陈道明的形象。目前,他与陈道明已有直接的电话联系,张者说:“他要演主角‘老板’肯定合适,我认为他是中国男演员中最能演出丰富内心世界的演员。”


写完《桃李》后,张者不会再涉及校园题材,他认为作家应多准备几种语言方式和体裁方式,下一部他将写一部以新疆为背景的长篇。他曾在新疆生活了八九年,在大学时他就酝酿写一部有关第一次西部开发的作品,担心自己把握不好没敢动笔,现在已经成熟了,再不写会憋得难受。这部暂定名为《老风口》的长篇还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如果说写校园题材像轻灵一剑,那么《老风口》将是沉重的一刀,完全改变他的写作方式和语言方式。张者说,现在站在反思的角度写,会对西部开发具有启发的意义。




《桃李》影射北大起波澜

青年作家张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李》自今年6月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在读书界及校园内掀起波澜。不仅因为作者张者是北大的学生,还因为书中隐隐“影射”了北大。


《桃李》是以校园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的一部小说,表现的是某名牌大学法学院里的一群师生的故事。书中一些情节与北大有关,比如小说中雷文和老孟事件是当时光华楼里两个博士事件;“老板”死在万柳公寓也是以前法学院里一个真实故事;法学院老权威的女儿在校园内被抓则是另外一所学院内的事。作者张者坦陈《桃李》与北大无关,但脱不了干系。“因为我在北大读过研究生,书中的一些故事在北大发生,读者不知不觉中就在对号入座。其实我的本意是极力避免这一点,在小说中设置了海边等场景,但无论怎么淡化,还是能找到北大的影子。”过去很多写校园题材的小说不被读者接受,是因为没有避免学生腔、矫情、封闭的通病,出版后往往不被认可。张者认为校园小说的关键是语言,他在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所有的用词都是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常说的,因而也得到广泛的认同。




灵与肉的快乐之痛——读张者的《桃李》

青年作家张者最近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桃李》,不仅仅只是对知识分子当下处境的关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敲钟人”的角色。


很显然,《桃李》将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样宏大的社会背景作为小说的舞台。这使得人物的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始终呈现出一种焦灼与挤压的状态,置身于舞台中的人物也就有了最大的可塑性与可变性。于是我们非常有意思地看到,一所著名大学的神圣围墙被张者悄然推倒,一群师生的故事随之呈现于明处。作为法学院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邵景文的专业知识以及传道、授业与解惑的能力无需怀疑。然而,社会的急剧转型,使他的专业才能与金钱美女共同处在了一个可以相互利用乃至相互交换的平台之上。于是角色转换由此拉开了序幕:上课、演讲、做学问,保持在弟子心目中的崇拜偶像和大学中的崇高威望,使邵景文的躁动灵魂得到安宁而快乐;办公司、揽生意,获得金钱、美女、名车,频频出入高档宾馆,使邵景文的欲望肉体得到满足而快乐。他所带的博士生、硕士生既可在他那儿学到扎实的法学理论,又可从他所办的律师事务所中打工挣到丰厚的金钱。可见,集著名教授、法学家、大律师于一身的邵景文所实践着的灵与肉的快乐方式,在其弟子中得到了原本的传承与张扬。就这样,金钱和情爱,或者说物质和性,成了一群高校师生堂而皇之地获取所谓快乐人生缺一不可的基本因素。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作为给文明社会的圣火添薪加油的知识分子,一旦被社会世俗彻底整合而使“理念人”失色之后,即便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灵与肉的快乐之途,但就本质而言,这种快乐到底是一种难言的快乐之痛。更何况充满利益冲突的世俗化生活从来就不会向那些丧失理念者支付长久的快乐,反而有可能埋下足以致命的一个个黑暗陷阱,于是高昂代价的交付也就在所难免。邵教授及其弟子们最终走的走,散的散,忧伤的忧伤,苦痛的苦痛……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愿看到,但谁也无法改变。


可以说,《桃李》作为可读性很强的一部反映当代知识分子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无疑是很成功的。透过全书喜剧的过程和悲剧的结尾,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命状态和心理景象已经异常醒目。既然世俗的结果只能如此,那么再生的希望又何在呢?这不能不让人掩卷而思。


----------------------------------------------------------------------------------------------------------

张者简介:

      张者,本名张波,男,1967年出生,祖籍河南,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律学硕士学位。曾任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单位记者,现为《南方周末》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签约作家。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大家》等文学刊物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老家系列”、“西部系列”、“校园系列”,中篇小说集《唱歌》,长篇小说《桃李》等。另著有经济学大师访谈录《谏言:中国经济发展内参》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20:23 , Processed in 0.0610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