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83|回复: 5

论歧义的制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3 13: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出处】新疆社科论坛
【原刊地名】乌鲁木齐
【原刊期号】19940203
【原刊页号】080-087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作    者】李峰
【复印期号】199506
【标    题】论歧义的制约[*]



【正    文】
   
     提要:本文从语义和语用方面归纳出所谓的假性歧义(35种)格式,重点讨论所谓的歧义语句是如何通
过自身因素来消除歧义。
    对歧义的制约,大致有五个方面,①语感上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②语境频率上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③句法
结构本身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④限制词的次类对歧义语句的制约;⑤词的组合对歧义语句的制约。
    4.0  语法、语义平面的歧义只表现在语言材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条件下,它一旦进入相对联系的动
态交际使用中,除了有“(1)语音、(2)上文、(3)下文、(4)环境、(5)情理”[①]的帮助来
消除歧义外,我们还可以从语义上、句法上、语感上、概率上来制约歧义。
    4.1  语义上对歧义的制约。60年代中期,吕淑湘先生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语文札记》一文,
首次提出了“真正的‘歧义’”这一名称。吕先生谈到。
    “可是也很容易发现一些句子,可以有A和B两种意思。例如:他的鞋做得好看|他的发理得好|他的笑
话说不完。甚至可以有三种意思。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两种A义:他写的小说,他收藏的小说;B义:他
是个小说迷)他的针扎得不痛(A义:针是他的;两种B义;他给人扎的针;人给他扎的针)。这些句子里的
动词都是被动式。可是有A和B两种意义。可见跟动词的“式”无关(至多只能说B义的句子的动词总是被动
式。但也有例外,见下)。这里是真正的‘歧义’”。
    一般谈歧义的文章,主要是讨论吕先生谈到的这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歧义。我们不妨称其为“真
歧义”。吕先生在此文中接着谈到:“有的句子本身排除两解的可能。或者是由于‘×的×’单独不好讲。例
如‘他的资本家’;或者是联系上谓语的意义,不能作A义来理解。例如前面‘篮球’,‘象棋’,‘媒人’
这三句(指‘他的篮球打得好’|你的象棋能下得过他?|他的媒人没做成--引者注)。
    吕先生谈到的这种歧义句,它本身可以排除两解,它的歧义在于这种语法结构有含歧义的可能,而在语义
结构中并不存在歧义。为了区别开它与前面提到的“真歧义”,我们也不妨称其为“假歧义”。
    4.1.1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一文中指出:“讨论句法歧义,必然要碰到句子的
同一性问题。如果我们要使下文的讨论尽可能地严密,那就得把通常不加分析的含糊的‘句子’概念区分为不
同层次上的‘型’和‘例’……”。按照朱先生型和例区分的观点,4.1中吕先生谈的有A和B两种解释的
歧义是“真歧义”,本身排除两解的可能的歧义是“假歧义”。从类型上来看“真歧义”在语法结构上总是存
在着A、B两义或者两种A义,一种B义,或两种B义,一种A义的三义的可能。
    4.1.2  “句例是句型的具体言语实现”[②]从型和例的关系看,不同的句型可以寄寓同样的句型
;而某一具体的句型,又总是反映着某一种句型。从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关系来看,寄寓同一句型的句型也
可以包含不同的语义含义,这种矛盾的统一是形成真假歧义存在的客观基础。如汉语中“代[,1]+动+代
[,2]+的+名”是句型上的歧义结构,但要从句例上来分析观察,“你睡你的觉”是假歧义,而“我看我
的书”则是真歧义。
    4.1.3  根据型和例区分的观点来检查各家对歧义的研究,我们可以从语义和语用方面归纳出假性歧
义常见的35种格式。[③]
    4.1.3.1  动[,2]+的+是+名(“动[,2]”指双向动词)
    发明的是一个青年工人  反对的是战争
    从类型上讲,“动[,2]+的+是+名”是多义的。但是由于隐性语法关系不同即语义的制约,“发明
的”指施事;“反对的”则指受事。因而它在句例上系假歧义。
    4.1.3.2  名[,1]+的+名[,2]
    书的封面    人类的历史
    由于词的制约而产生的假歧义。
    4.1.3.3  代(名)+自己+动
    他自己没有钱    她自己住在旅馆里
    这是由于代词“自己”在不同结构层次显示出多义性而形成的
    4.1.3.4  名[,1](代)+名[,2]+动(形)
    老头出嘴    小孩出腿
    名[,1]和名[,2]之间不能插入表领属的“的”因而它系假歧义。
    4.1.3.5  形+名[,1]+名[,2]
    老同学朋友    优秀传统剧目
    形容词“老”不能修饰名[,1]和名[,2]组成偏正结构,“传统”不能领有名[,2]“剧目”因
而是假歧义。
    4.1.3.6  关于+名[,1]+的+名[,2]
    关于水和计划    关于生产队的羊群
    前者的“的”只有修饰作用,后者的“的”只有领属作用,因而都只有一种理解。
    4.1.3.7  在+名[,1]+的+名[,2]
        在外地的学生    在小刘的家
    前者的名[,2]不表示处所,后者的名[,1]不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因而都不能构成同形结构。
    4.1.3.8  动+数量+名(代)
        运了三十分钟干粮
    从句型上说,这种格式是歧义的,但从句型上说,语境中却没有歧解的可能。
    4.1.3.9  动+名[,2]+名[,2]
          教他英语    给我时间
    这两例中的名[,1]并不领有名[,2],因而不是同形结构。
    4.1.3.10  动+形+一点(一些)
          说坦白一点    说错一点(怕啥)
    前者形容词不能作动词的补语;后者形容词不能同“一点”构成述宾结构然后作动词的补语。因而它们都
是非同形结构。
    4.1.3.11  动+名[,1]+的+是+名[,2]
          送老张的是书    送书的是儿子
    前者的“名[,2]”只为受事,后者的“名[,1]”不能领有“名[,2]”。
    4.1.3.12  名+不(没)+动
        病人不吃了    水不喝了
    二者的名词都不是施、受间体,因而也都不是同形结构。
    4.1.3.13  代[,1]+动+代[,2]+的
          你看我的    老五看他的
    二者的“代[,1]”和“代[,2]”既不同形,又不同人称,因此无歧义。
    4.1.3.14  名[,1]+名[,2](Ⅰ)
          青年突击队    旅客服务社
    前者的“名[,2]”并不隐含什么动词性成分,其中的“突出”只能指“名[,1]”是突出者而不能
指“名[,1]”为被突出者。后者的“名[,1]”只能指被服务社。
    4.1.3.15  名[,1]+名[,2](Ⅱ)
          锅炉工厂    玻璃房子
    前者的“名[,1]”只讲表示“名[,2]”的用途不能表示其材料,后者的“名[,2]”所指不能
产生“名[,1]”的所指。它们语义关系不同。
    4.1.3.16  代+名
          我老李(不!)我钢笔(呢?)
    前者的代词不是“我、你、他”,后者的名词不是指人,均非同形结构。
    4.1.3.17  在+名[,1]+上+动+名[,2]
          在火车上看书
          在阳台上看星星
          在火车上烤野鸡
    第一例“在……”表示主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第二例“在……”只表示主动者的位置,而不表示受动者
的位置;最后一例的“在……”只表受动者的位置而不表主动者的位置,不产生歧义。
    4.1.3.18  在+名[,1]+里+动+名[,2]
          在园子里浇水  在家里写字
          在心里骂我
    前两例由于隐性语法关系不同,后者由于词义制约,都是歧义句型中的无歧义名例。
    4.1.3319  把+名+动+得+形(表状态)+的
          把嘴捂得紧紧的
          把口罩洗得干干净净的
    前者的“名”只是对象而不是工具,后者的“动”只可以支配显性的“名”而不可以支配隐性的“名”,
即语句的施事者故都不是同形结构。
    4.1.3.20  连+名+也(都)+不+动
          连杯子也打了  连他都不喝
    前者的“名”只是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后者的“动”在意念上不能支配“代”因而只有假歧义。
    4.1.3.21  动+什么
          休息什么(不休息)  咳嗽什么(别咳)
    前、后者的“动”都不是及物动词。因此不符合构成这类同形结构的条件。
    4.1.3.22  有+什么+动+的
          有什么可参谋的
    例中的“动”是不及物动词,加上“可”(好)构成复杂形式后,真歧义消灭了。
    4.1.3.23  形+数+量
        低三尺  轻一斤  短两寸  粗三围
    一般讲,构成这类同形结构的“形”限于表度量的形容词中指“大”的一类,因此前三者不能构成这类同
形结构。但也不是所有指“大”的“形”都能构成这类同形结构,故最后一例具有假歧义。
    4.1.3.24  动+名(Ⅰ)
          钻研文件    研究项目
    两例的“动”不能同时满足既能直接修饰又能支配“名”的条件,故均无真歧义。
    4.1.3.25  动+名(Ⅱ)
          烤油饼    开快车
    前者不能既直接修饰又直接支配“名”而无真歧义。后者由于同形结构在语法上具有不同的关系,在语义
上无引申和被引申关系,因而也不是真性歧义。
    4.1.3.26  没有+动
          没有主张    没有看
    前后者的“动”都不能同时进入相同的否定和疑问式,因而不是同形结构。
    4.1.3.27  动+得+形
          写得很好    养得活
    前者的“形”不是单个的形,后者只表可能不表程度,都不能构成同形结构。
    4.13.28   名[,1]+名[,2](Ⅰ)
          工厂农村    学院正门
    前者的头一个“名[,1]”只能和“名[,2]”并列而不能修饰它,后者则相反,因而不是同形结构

    4.1.3.29  名[,1]+名[,2](Ⅱ)
          新人,新风尚  解放区的天,明朗的天。
    前者的“名[,1]”和“名[,2]”只能构成联合结构,后者则只能构成主谓结构,二者都无真歧义

    4.1.3.30  除了+名[,1]+名[,2]+动+名[,3]
          班里除了小五,我也能跳一米七  除了英语,他最爱日语
    前者的“除了”表示“连同”而不表示排除,后者的“名[,1]”只能替换“名[,3]”,而不能替
换“名[,2]”,它们均不是真歧义。
    4.1.3.31  动+到+名
          想到杭州    死到老家(了)
    这一句型构成同形结构的条件是其间必须既可以是假设与结果的关系,又可以是述补关系。这两例是分别
只有一种关系,因此是假歧义。
    4.1.3.32  名[,1]+和+名[,2]+的+名[,2]
          哥哥和弟弟的衣服  哥哥和弟弟的猫
    作为句型,“名[,1]+和+名[,2]+的+名[,3]”可以是歧义的,但作为句型例,这两个例
子无歧义。
    4.1.3.33  名[,1]+的+名[,2]+动+得+形
          他的头发长得好
    这是动词不同因而不产生歧义
    4.1.3.34  名+是+在……里+动+的
          工程师是在工科大学里培养的
    由于语义的限制,此例中的名词只能是受动者,因而句子无歧义。
    4.1.3.35  动+过+代+的+名
          照料过你的婴儿
        此例只表示支配而不表示修饰,因而是假歧义。
    4.1.4  侯学超、吴竟存二位先生认为“……但是某一语段,从结构、功能上看,既能这样切分,又
能那样切分。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语义。语义可以是词本身的意义,可以是词的某一义项,可以是词与
词意义上的联系,也可以是更大的范围,即语境的意义”。[④]二位先生的这段话,对我们认识真、假歧义
有很大的启发。
    4.1.5  某种形式有着表现某种内容的潜力,并不一定具有这种现实。语言潜能同语言现实之间总是
有一定的距离的。形式也总是服从于和服务于内容的。假歧义只是一种潜在歧义的可能性,而并不是一种实现
的歧义现象。研究假歧义现象的成因,能使我们制定适当的语言规范并且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
    4.2  语感上对歧义的制约。吕先生列举了五种消除歧义的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情理,情理对歧义
的制约是由词的次类来体现的。词义的相互制约排除了产生大部分歧义的可能。对剩下的一小部分歧义,我们
再从人们的语感入手来分析,发现歧义语句在人们的语感中有一定的偏向性。
    4.2.1  邹韶华先生曾就“V[,p]+N[,p1]+的+N[,p2]”歧义句法结构的语感,调查了
一千例经过逻辑分化后剩下的大约68例歧义,[⑤]发现似乎是等值的两种语法意义的歧义句,实质上是不
等值的。从总体上看,人们的语感中倾向于把一个“V[,p]+N[,p1]+的+N[,p2]”结构体看作是
动宾关系。对这类动宾结构,人们的语感中实际上是有先后、主次之分的,比照邹先生的调查设计,我们也做
了些调查。设“n”为这些歧义结构的例子,Y代表动宾结构,Z代表偏正结构。被调查者都是广播电视系统
的节目主持人(共20人)。具体例子是X[,1]“热爱人民的军队”X:“牵着小王的手”,调查结构如
下:对X[,1]18人认为是Y,1人认为可以是Y也可以是Z,1人认为是Z,对X[,2]19人认为
是Y,1人认为是Z。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一个“X”有Y、Z两种意义时,按照人们通常理解占
优势的这一语感特点,来确定“X”是“Y”或者是“Z”。这样,有助于语言规范化的研究运用。人们大脑
中最先反映而获得的意义是某一同形结构通常或正常的理解。在一个同形结构中,其一般的意义或用法是首先
反映在人们的语感上。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全体大于各部分的组合。如果我们从认识论方面来看这观点,我们的
认识中有存储的组合和过滤;如果我们从语言方面来看这个观点,我们的大脑作用还不只是联系、筛选,而且
是再创造。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我们完全可以将歧义按人们语感上的反映,排出其先后顺序。例如:
    (47)  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
    A:“退休金”的百分之八十
    B:按照退休条例拿相当于工资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
    对理解,人们语感上首先反映的是A义,可这里的意思是B:
    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就够他和老伴晚年享用了。
    4.2.2  对一个歧义句的理解,往往要受到理解者的情感和理解的意志的影响。心理学证明人们普遍
有偏向积极方面的心理。例如汉语中同样是双主题的一种句式,它可以表示肯定,也可以表示否定。例:(4
8)  差一点没活。(否定之否定→肯定,即活了)
    (49)  差一点没死。(否定之否定→否定,即死了)
    对于这种现象,只能从人们的普通心理因素去考察。如果我们将上例进行扩展,即再增加一定的词记,人
们对此类歧义的理解,就更明显会带上个人主观的喜好和厌恶心理。
    例:(50)  这只小白兔差一点没活。(活了)
    (51)  这只黑野兔差一点没活。(没活)
    (52)  这只小白兔差一点没死。(没死)
    (53)  这只黑野兔差一点没死。(死了)
    从这我们可看出,同一句式,希望它活就活了,不希望它活它就没活。这种现象如不从心理、个人情感角
度去理解,恐怕难以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
    4.2.3  对一个歧义句的理解,除了上面谈到的外,还有一个语境频率制约的问题。一个歧义句,它
的多种理解中,哪一个意思的语境频率高,人们通常的理解就会倾向于哪一方。语境频率的高低很可能是影响
歧义倾向的最主要的原因。语频检查表明,将“V[,p]+N[,p1]+de+N[,pa]”歧义结构理解为Y
的占主流。例子的量越大,比就越趋于稳定。
    语言运用中歧义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充当动宾结构的现象跟人们语感上倾向于把歧义结构视为动宾结构正好
形成相互印证。可以认为语言运用这种语频的倾向为语感的倾向提供了依据,而语感上的这种直觉又为高语频
中的运用提供了心理上的印证。语境频率上的这种对歧义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讲是证实了语句的谓语中心地
位。邹韶华先生用于集中调查的68例,分布情况是:
    由此表,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歧义结构倾向于Y的语感与这类结构中的动词经常作谓语这一事实有一
定的关系。从这也可说明“动词是句子的控制中心”。
    4.3  句法上对歧义的制约。我们发现,从句法本身也可以找到制约歧义因素。研究句法自身制约的因
素,对我们深化语言中这种同形结构的研究大有俾益。对歧义的这种分化,不仅适合人工分析,也可以应用于
包括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在内的人工智能工程。我们就可以告诉机器某一格式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歧义,在什么
情况下没有歧义。
    4.3.1  研究词的次类来制约歧义。[⑥]有些可以产生歧义的句法结构,如深入研究能进入其框架
词的次类,就会发现某些词进入这一框架则无歧义可言。例如:
    (54)  反对的是小王(a.小王是反对者。b.小王是被反对者。)
    (55)  开刀的是我父亲(a.我父亲给病人开刀。b.医生给我父亲开刀。)
    这种歧义结构,我们可以记为“V+的+是+N”。这里面“的”和“是”是常项,V和N是常项。决定
这种结构有无歧义的是V和N的变化。因此,限制这种结构歧义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限制V和N。需要说明的
是“V的”本身可以有歧义,它的歧义与句中动词的“向”有关,与“V的”中“的”的句法功能也有关。如
果动词是双向的,“V的”就可能有施事和受事两种解释:表示专指的“的”有名词化标记和提取主语,宾语
的两种句法功能。这样,“V的”中的“的”如和双向动词组合成一个指称形式时,也就具有了既能代替作主
语的名词性成分表施事,又能代替作宾语的名词性成分表受事。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双向动词都能构成“
V的”;并不是由双向动词构成的“V的”都有歧义;也并不是由有歧义的“V的”构成的“V+的+是+N
”的格式都有歧义。
    4.3.1.1  通过对常用动词的初步考察,我们看到,双向动词呈现四种情况:
    (1)有的动词根本不能加上“的”构成“V的”。如:成为、昂、叫做等;
    (2)有的动词只可以只带宾语,不能只带主语,当它和“的”组成“V的”时,也就只有一个受事义(
只有它在既可以是VN述实,又可以是NV的情况下,才有歧义)。如冲击、舒展、打倒等等:
    *大浪冲击~冲击堤坝
    *他舒展~舒展身体
    *我们打倒~打倒列强
    (3)有的动词能带主语,又能带宾语,但不能以同一个名词作这两个句子成分,如:拨、准备、完成等

    如:猴子拨~*拨猴子
    大家准备~*准备大家
    完成任务~*任务完成。
    以上三类双向动词加“的”构成的“V+的+是+N”结构,均不能产生歧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有
第四类双向动词才能在“V+的+是+N”结构中产生歧义。
    4.3.1.2  “V+的+是+N”结构产生歧义与“N”的语义特征也有关系。
    例如:(56)  a.画的是父亲
                    b.追的是狗
                    c.压的是石头
    三组中,a组的N是表人名词,b组的N是动物名词,c组的N是无生命具体名词。我们分别记为Na、Nb、N
c。双向动词的第四类对N的三组名词反应各异。我们也分别记为Va、Vb、Vc。“V+的+是+N”的分布是
:(1)Va与Na搭配产生歧义。如例(56)中的a、b、c与Nb、Nc搭配无歧义。如:画的是猪,跑的是狗,
画的是石头。(2)Va与Na、Nb搭配产生歧义,如“踩的是孩子,挑的是老人;而Vb与Nc搭配无歧义,如:“
踩的是铁板,挑的是粮食”。(3)Vc与Nc搭配可能产生歧义,如:“压的是石头,吹的是电扇”;Vc与Na、
Nb搭配也可能产生歧义,如压的是老人,压的是狗”。
    由上可以看到:Va只有与Na搭配时才产生歧义;Vb与Na、Nb搭配时产生歧义;Vc与Na、Nb、Nc搭配都能产
生歧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句法上对“V+的+是+N”这一所谓歧义格式进行严加限制,力争将该句法结
构的歧义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3.2  研究词的组合来制约歧义,现代汉语的“得”(de)有两种情况:(1)连接表示程度或结
果的补语,我们记作“得[,1]”;(2)用于表示可能、可以、允许,我们记为“得[,2]”“得”的
这两种作用能够同现,这就使得带“得”的语句产生歧义。我们将这个多义结构记为“V得A”。
    4.3.2.1  考察“得”与它前面的成分,可以看到“得[,1]”前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
词,如:说得好、脏得很,“得[,2]”前面只能出现动词,并且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动词,如:拿得动、整
理得好。这样,我们可以认为“V得A”一般只在V是单音节动词的情况下才产生歧义。考察“得”与它后面
的成分,可以看到:“得[,1]”后面如是动词不能是趋向动词,而且绝大多数单音节动词不能出现在“得
[,1]”后作补语(少数几个可以,如:饿得哭、吓得叫喊”;而“得[,2]”的组合特点恰恰与“得[
,1]”相反。这样,“得[,1]”和“得[,2]”形成了互补分布状况。“得[,1]”后如是形容词
,它可以是单音节形容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形容词。如:说得好、洗得干净、“得[,2]”后绝大多数是单
音节形容词(少数几个也可以是双音节,如听得清楚)。这样,我们可以认为:“V得A”中只有在A大多数
是单音节形容词时才产生歧义。
    4.3.2.2  现在,我们可以对“V得A”结构这一通常理解的歧义,进行更深一步的限制:“V得
A”结构,(1)只有当V大多数是单音节动词;(2)当A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容词时,它才有可能产生歧义
。[⑦]
    4.4  上面,我们主要讨论了:(1)语感上对歧义语句的制约;(2)语境频率对歧义语句的制约;
(3)句法结构自身对歧义语句的制约;(4)限制词的次类来制约歧义语句;(5)词的组合对歧义语句的
制约。这五个方面都是通常所谓的歧义语句依靠自身的因素来消除歧义的。
    歧义语句研究中,注重分析上下文、语境等对歧义的消除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更应重视研究歧义
语句本身的排歧能力。即重视研究如何利用歧义语句自身的种种因素来消除歧义。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试
图在这一方面作些探索性的工作。
    结语:
    我们通常讨论歧义,大都是脱离了上下文的。其实,无论从表达方面讲,或者从理解方面讲,语句都不是
孤立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讨论歧义问题时,要避免出现三种倾向。一是把静态歧义语句作为动态歧义语句进
行讨论;二是替有歧义的语句添加上一些上下文,设想它出现的某种语境,然后断言它不可能产生歧义;三是
把个别的歧义类例描写为歧义类型。尤其应当注意防止第三种研究倾向。
    对歧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歧义语句的方方面面,诸如深入了解语言形式
和内容的关系,了解语义关系在整个语法研究中的地位,进而深入考察与其有关的其它语言问题,将有助于进
一步探讨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歧义语句的进一步研究,对语法教学也有很多有益的启示;并且可以提高
学生对语言结构的辨识能力和对语言现象深入分析研究的能力。
    从时代发展要求来看,要研究语言的自动化处理,诸如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理解,
人工语言的理解等更需要在歧义方面加以研究。机器无法象人类那样依靠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对汉语的熟练掌握
以及对汉语的感应能力能在交际中排除歧义。分析研究歧义问题进而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消除歧义的规则,让机
器去掌握,似乎更应成为目前我们歧义研究中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
    ①  吕淑湘《歧义类例》、《中国语文》48.5
    ②  史有为《位置义试探》、《语法研究与探索(4)》
    ③  李文明《歧义三题》
    ④  《谈谈语义在层次切分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
    ⑤  《“V[,p]+NP[,1]+de+NP[,2]”结构的分化》第五次语法学术讨论会论文
    ⑥  王红旗《一个歧义结构的再限制》《汉语学习》1988.5
    ⑦  李浚平《试析“得”动补结构的多义现象》《语言文字学》84.6
    下注: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李临定,北京广播学院吴为章两位先生的大力
指导,特此致谢。
   
   
   



:P:P:P
发表于 2003-12-2 0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除了一些排列分詞方法,更期待運算的思維與成本估計;
常常是一個文字上的想法,在程式運算上是很繁複的。
以本文來說,至少要重覆子程式運算1056次(在Database建立的情況下)
且不知速度如何。
詞性標注(目前大陸主要學派)的麻煩也在於此,他們忽略運算的成本問題,
太迷信某些程式語言與資料庫,不懂得組合語言與驗算。
上文如果Database有1000000句,用C++約0.3秒;可是如果涉及sorting
與Replace,會慢至1.5秒,加入Perl,約0.5秒。
以北大、中科院、清大的例子而言,似乎太依賴Java/VB/..的特定用途,較
少看見嚐試多語言版本的試誤與開發,是令人遺憾的。
发表于 2004-5-5 2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歧義現象和語言的不確定性

发表于 2004-8-16 0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文章主题: 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发表时间: 2004年05月05日 20时16分  
发表作者: 南开学报  
发表内容: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邢凯 撰《南开学报》(哲社版),1997/03,47─55页


---------------------------------------------------------------------------------------------------
[内容提要]  自然语言语词、语句的“多义性”是语言系统中不确定性的
一种表现。确定与不确定,单义与多义,模糊与精确,具体
与概括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多义性是应
当排除的,但是如果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活动中考虑不周,或
一时的疏忽,没能排除这种多义性,就会影响交际活动的进
行。这就是所谓“歧义”。从根本上来说歧义现象并不是一
个语言理论或语法问题,而是一种逻辑错误。任何自然语言
(民族语)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又是从属于言语
(语境)大系统的。对语境的依赖性是自然语言突出的特点
,因此在语言研究中就不能把语言系统和语境及其所依存的
文化传统割裂。
  
  60年代美国计算机专家设计了ALGOL 60型计算机程序
语言,使用不久就出现了歧义。经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机语言
使用的是Backus范式,而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早已证明
过这种范式的Ⅱ型句是有“天生歧义”的〔1〕。

  歧义问题是语言学、计算机学、逻辑学、符号学、数学
、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语言学界普遍认为
歧义是个语言问题,是由于语言系统内在的根源而产生的。
比如乔姆斯基就说过:一种语法理论,对于所描述的语言是
否适当、充分,就看它解释歧义现象的能力〔2〕。

  一般认为歧义可以分为三大类: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
语境歧义。

一、多义不等于歧义

11
很多人只是把语言的歧义理解为:“某个语言或文字形式存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或者说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这种说法似未切中肯綮。“歧”字的原义是“岔路”。《
列子说符》“歧之中又有歧。”王安石《寄虔州二妹》诗
:“又如歧首蛇,南北两欲驰。”所以“歧”不仅有“多”
的意思,而且含有相互矛盾的意思。从符号学看,一个符号
具有几个意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12
语言系统中的符号──“词”,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同音词
也很多。实际上“多义词和同音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3〕。 多义、同音现象可以合称“同形异义”。由词按照
语法规则组织的词组,有时也会产生几个意义,可以称作“
同形异构”。这些都是语言系统内常见的现象。

  由词或词组按照语法规则构成“句子”,这对语言来说
是有了一种“质的飞跃”,因为词或词组只是一些“储存的
单位”,而句子却是跟人们的表达意图有关的“使用上的单
位”。所以从原则上说句子是不允许“多义”的。而事实上
却在少数情况下偶然也会出现一些“多义句”,但是即使对
于这些多义句来说也并不等于歧义句。

13
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在《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一文中准确
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一个自然语句是多义的,就是
这个自然语句可以表谓许多不同的命题和表达几个不同的言
语行为。但根据语境,人们就能确定某个自然语句表谓哪个
命题和表谓哪种言语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看作语境的
函数。”有时这种判定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推理。“多义与歧
义不同。一个歧义语词或歧义语句,是在一个语境中就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4〕。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的一首题扇诗后有一行小字:“
民国二十六年秋,为文纨小姐录旧作/王尔恺。 ”小说的主
人公误认为这首诗是王尔恺的旧作,大加抨击,引起尖锐矛
盾。后来才弄清:“录的就是文纨小姐的旧作”。这是一个
典型的言语歧义的实例。

14
周礼全先生说:“说话者应用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听
话者,从而使听话者产生了说话者所希望他产生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成功的交际”〔5〕。说话者运用有歧义的语言进
行交际,不能向听话者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对方在
思想感情上与自己相呼应。这就是“失败的交际”。

二、歧义是语法现象吗?

21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成句的规律。 语法现象具有“必然性”
“可重覆性”。语法公式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适用于所有同
类的句子。但语言中的多义现象却不具有这样的规律性。

22
词汇歧义“是个别的现象,它们是各自为政的, 彼此之间没
有必然的联系”。

23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一文中说:“所谓
语法歧义指的是句子的多义现象”〔6〕。 他接着举出了一
组多义句为例。我们只举其中的两例:

  (1)反对的是少数。(2)关心的是他母亲。朱先生说
:“这些句子的‘多义性’是代表这些句子的抽象‘句式’
所固有的”。就是说是必然的,反映了句式S(D[2]) 的多
义性本质。但是他同时又指出:“按照S(D[2])造出来的
句子也不一定都有歧义”。例如:

  (3)发明的是个青年工人。(4)关心的是分数。“这
是因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
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7〕。 朱先生认为多义句式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单义句式“重合”的结果。例
如:

  (5)发现了敌人的哨兵。(6)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是
由于D +(M[,1]+的+M[,2])和(D +M[,1]+的)+
M[,2]这两个分属于述宾和偏正两种句法关系的不同单义句
式“重合”,造成了句子的多义。

  从(3)(4)两例说,所谓词义上的相互制约,指的就
是“发明”这个词的隐性宾语是指物名词,不可能成为主语
;“关心”这个词的实质宾语,例(4)已经给出,是指物
名词,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主语。但是,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
例子说明双向动词(D[2])的隐性主、宾语即使都是指人名词,也照样不产生“多义”。例如:“打的(就)是你”,
“开除的是他”,“喜欢的是我”,决不能理解为“打我的
(人)是你”等。总之,我们认为这些现象并不能从语法上
得到说明。

24
朱先生的这篇文章共举出多义句式12种。我们从其他一些有
关汉语歧义问题的论着中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多义句式”。
据我们初步统计,仅述宾结构可能产生的“多义句式”就达
45种以上。这就必然引起一个疑问:一种语言,这么多的句
法模式都是具有多义性的,那么它究竟怎样来保证交际活动
的顺利进行呢?

25
既然多义句是由于不同的单义句式偶然重合造成的,所以多
义词组、多义句与同音词一样,其形成都是出于偶然的原因
。比如“出租汽车”有多义性,但“出租自行车”只能是述
宾关系;“学习文件”是多义的,“学习材料”只是偏正关
系。“烤白薯”多义,“煮面条”单义;“翻译小说”多义
,“翻译论文”单义。又如上文23节(5)(6)两例,其
中动词既可以支配第一个名词,又可以支配第二个名词,于
是造成多义。如果把例(6)改为“咬死了猎人的狗是只疯
狗”, 就变成了单义句。但是把例(5 )改为“发现了敌人
的哨兵是个神枪手”,仍然是多义的。改为:“发现了敌人
的哨兵是我们的一位神枪手,”也还是多义,因为不能排除
我方人员潜入敌方的情况。这种由具体词义的相互制约产生
的多义性,是没有什么必然性的理由的。

26
现在我们来分析例(1)“反对的是少数”。这个句子在语
感上就有两点可说:第一,它可以单说,是一个确定的句法
结构。但是对它的确切理解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上下文
语境,比如:Ⅰ、你们反对的人多吗?Ⅱ、反对你们的人多
吗?如果脱离了语境,这个句子就很难理解了。第二,这是
一个多义句。在以上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
的意思:Ⅰ、我们反对的(人)是少数;Ⅱ、反对我们的
(人)是少数。原句直接从语境中抽出,就变为两个形式重
合的同音句。它们脱离了语境就都不明确了。语境中的原句
就是人们常说的“省略句”。省略句依存于语境,理解省略
句完全不考虑语言环境,其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说明一
个省略句(词组)的结构和意义时又不把它和语境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只是“着眼于词组”,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必然
是片面的、孤立的,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7
结构的不完整,意义的不确定,究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省
略”,而是由于成分或结构缺少了必要的“区别标记”。哈
特曼与斯托克合着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给“标记”下的
定义是:“一对成分中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这种区别性
特征可以把这个成分和另一个成分区别开。有标记的对无标
记的这样一对概念在语言分析的全部层次上都起作用。”
〔8〕某些语音特征(如“浊音”、“送气”)、语调、 轻
重音以及形态、虚词等都是标记。某些语义成分,如“指人
”“指物”“自动”“他动”“与夺”等也是标记。语序也
可以是标记,如“客人来了”“来客人了”。上文所说的词
语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区别标记。例如“我们反
对的(人)是少数”。和“反对我们的(人)是少数”。就
是两个带有全部与主旨相关的标记的“完全句”, 而S(D[
,3])则是一个缺少了标记的“不完全句”。标记可以存在
于句中,也可以存在于句外的“语境”中。所以问题的关键
在于怎样来使用S(D[2])这样的句子:或者把它放入一个
含有必要标记的语境;或者把它变为一个结构完整、句义确
定的完全句。又如“一台进口电视机”,其中“一台”就是
偏正结构的标记。“他们发现了敌人的哨兵”,“他们”是
述宾结构的标记,上下文语境也是标记。如26节Ⅰ、Ⅱ两
个语境。情景语境也可以成为标记,例如手拿一只摔破的杯
子说:“破了”。有些情景中的标记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比
如甲、乙两人都知道丙很笨,但甲却对乙说:“丙真聪明”
(反语)。语言使用中是否需要给句子带标记以及带怎样的
标记,这只能根据具体交际的需要由说话人自主决定。

28
语境歧义也是值得注意的。有些标记明确的单义句,放入一
定的语境反而倒使原来的标记模糊,造成歧义。例如:“小
李正在和他的老战友交谈”,前面加上一句“小王推门一
看”,原句中的“他”就指代不明了。这种情况和句法结构
并无关系。

三、歧义是一种逻辑错误

31
要造一个正确的句子,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事理。“门吹开了风”这句话不合事理,因为“门
”不可能产生“吹”这个行为。第二,合语法。比如“风吹
了开门”不合语法,因为按照汉语语法,补语“开”应该紧
跟在动词“吹”后,时态助词“了”应该放在“吹开”之后
。第三,合习惯。如“张先生和他爱人都来了”在事理、语
法上都没有问题,但不合一般人说话的习惯。应该说:“张
先生和张太太都来了”。

  逻辑必须以事理为基础,不妨说事理就是逻辑。“一般
地说,语法要服从逻辑,一句话不但要有适当的结构,也要
事理上讲得过去才算通”〔9〕。王力先生说:“平常我们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形容词和名词搭配不当
等等,严格地说,都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10
〕逻辑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一贯,即只能在同
一意义上来使用同一概念。这样才能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
当,推理严密。歧义就违背了这个基本要求。比如上面的第
三句话,如果说成“张先生和太太都来了”。语法、习惯似
乎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听了很别扭,这就是因为其中“太太
”的身分是不确定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张先生的太太;二
是别的什么人的太太。这就是歧义,由于概念不明确而引起
的表述混乱──是逻辑问题。

32
自然语言中的词、词组具有多义性,这是很难避免的,或者
说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交际过程中不能消除
这种多义性,从而使得句子的主旨不明确,这才是不正常的
、无必要的(除非有意保留多义,造成双关)。这在逻辑学
上叫做“判断歧义”,即属于判断方面的错误:一个语句或
命题中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同的判断。判断是
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发生歧义就是无所断定。

  (1)“父在母先亡”这是一个歧义句。有两个意思:
Ⅰ、父亲还在,母亲亡故了;Ⅱ、父亲在母亲(亡故)之前
亡故了,但对母亲是否还活着未做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
无效判断”,或者说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Ⅰ是由两个直言
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从语言说是个紧缩复句。Ⅱ是个关系
判断。歧义产生的原因是:语词“在”究竟是直言判断中的
谓项,还是关系判断中的关系项,不明确。从语法上看“在
”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介词,说不上什么错误。

  判断上的歧义必然导致推理上的错误。下面再举两个和
法律有关的实例:

  (2)某大学为某公司的实验室培养工作人员, 合同书
是这样写的:“乙方为甲方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11〕。这是个歧义判断,原因是“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
员”这一概念是不明确的,因此这份合同书也就丧失了法律
效力。

  (3)1979年12月,某市召开了一次公判大会。其中有一
份判决书的最后几句是这样写的:“经审议,××区人民法院
判决罪犯×××死刑,是罪有应得,完全正确的。”事后有群
众来信指出这一判决书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只能说“罪犯被
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该判决书主项含混,造成逻辑上荒
谬的歧义判断〔12〕。

33
在逻辑和语法的关系上有三种值得注意的情况:

331
在语法上有错误,谈不到逻辑上的对还是错, 因为这种句子
根本无从理解。如“风吹了开门”,“他们正在喝馒头”。

332
逻辑上有错误,但语法上并没有问题。这里,我们首先可以
提出一些逻辑上是假命题的错误句子。如“每个月开头的一
天是五号”“柳树上开满了红通通的桂花”。又如上文所举
的“张先生和太太都来了”“父在母先亡”“发现了敌人的
哨兵是个神枪手”,都不存在语法错误。再如:“他们在火
车上写标语”“这位先生谁都不认识”都是多义句,但无论
在哪个意义上使用,语法上也都没有问题。此外,语境歧义
一般也不存在语法错误。这就是说错误的判断和推理也可以
用正确的语言结构来表达。

333
逻辑上有错误,同时语法上也有问题。如“小吴的家乡是山
东青岛市人”,这是一个在逻辑上被称作“主谓失合”的句
子。“小吴的家乡”和“山东青岛市人”这两个概念在外延
上没有相容关系。这个句子在语法上说有两种错误:一是主
谓搭配不当;二是结构杂糅。但语法上的错误是由于思路不
清,逻辑混乱引起的。

  “反对的是少数”这个句子如果上下文缺少必要的限定
,就是一个歧义句。其中的主项意义不明确,缺少了必要的
限定成分,从语法学上说就是犯了“成分残缺”的错误。“
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有两个意思:Ⅰ、张三借给李四一本书
(借出);Ⅱ、张三向李四借一本书(借入)。原句语词
“借”方向不明,无从做出准确判断。对照义Ⅰ它缺少了标
记成分“给”;对照义Ⅱ可以说原句有“修饰语残缺”的错
误。又如:“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话有两个意思:Ⅰ
、是对问题“这是什么?”的回答。Ⅱ、是对问题“谁发明
了蒸汽机?”的回答。对于义Ⅰ原句主语残缺,同时也就是
缺少了逻辑主项。对于义Ⅱ,原句是一个主语后置的非正则
变式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发明蒸汽机的人,这实际是一种属
于言语范围的修辞手段。对变式句进行语法分析,必须先还
原为正则格式。对于义Ⅱ来说,原句的逻辑结构是完整的。

34
上节逻辑和语法关系的第一种情况,说明逻辑必须符合语法
的规范。第二种情况说明了语法不等于逻辑,它们属于两个
范畴。第三种情况则是反映了逻辑和语法的内在一致性;逻
辑思维的混乱有可能导致句法结构的混乱;逻辑成分的缺少
,往往就是句法成分的残缺。在要求“完全性”这一点上语
法和逻辑是一致的。

  逻辑结构是不允许省略的,但语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
可以省略的。省略不等于残缺,残缺是一种错误而省略却是
合理的。任何省略句都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脱
离了具体语境也就失去了可以省略的条件。语言学上所谓的
“标记”,从逻辑学上看就是一种“限定”,目的是化不确
定性为确定性。支持省略句的标记存在于上下文语境或者情
景语境中。省略句从句法结构上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从句义
内容上看仍然是完整的。换言之,局部的不完全性是以整体
的完全性为前提的,割裂整体来谈论局部是形而上学的。当
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句内标记和句外标记性质是完全不同
的,这点常常会造成省略句不确定性的错觉。造成残缺、歧
义等错误的真正原因是句子失去了必要的标记。

35
逻辑思维(推理)的前提是:概念必须明确,判断必须恰当
。“确定性”也同样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说话就是传递
信息,句子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能使信宿消除或减少关于信源不确定性的东西。试
想,如果这个载体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如歧义句),那我们
还怎么能指望它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呢?可见,在要求“
确定性”这一点上,逻辑和语法也是一致的。

  从语法规律产生的原因分析,也可以看出语法本身就是
保证语言符号系统的有序和确定的内在力量;所以语法规律
本身决不会造成混乱和歧义。比如有这样两个句子:“他打
我”和“我打他”,分别代表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情况。假如
汉语没有“主语+谓语+宾语”这条总规律,以及关于施事
主语句的各种具体“规定”,那么就无法分别这两种情况,
符号系统也就无从建立。由此可见“区别意义,避免歧义”
乃是一个符号系统的必然要求。

四、“不确定性”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41
多义词或多义词组以及语境都有可能造成歧义。各种不同类
型的多义──歧义现象中有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就是
自然语言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不确定性”也是近代科
学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也同计算机
及其他许多工程技术有关。

42
一般来说传统科学追求的是确定性与必然性,这从一方面说
是合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不必注意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例如数学中的模糊数学、随机数学;物理学中的“测不准
原理”,“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逻辑学中的“哥德尔不
完全性定理”等等,都是从不同侧面接触到这个问题。仅就
逻辑学、数学、语言学等学科涉及的主体思维机制中的不确
定性有:模糊性、随机性、多义性、不确切性、含混性、不
精确性等〔13〕。

  自然语言有产生多义、歧义的一面,也有消除歧义,甚
至“利用”歧义(双关)的一面,这点可以给逻辑学及其他
各门科学以有益的启示。

43
系统理论有一条基本原则:“部分”的性质并不仅仅是由它
自身的构成要素所决定,同时也要由系统的“整体”来决定
。语言系统也不例外。词的意义以及词组的结构也要由系统
的整体──句子来决定。事实上多义词或多构词组进入句子
后一般都能转化为单义词或单构词组。在言语交际中词组乃
至“单个的词”是经常被当做“句子”来使用的。这是因为
它们在更大的系统整体──语境中被赋予了句子的功能。言
语中的多义句进入语境后,一般来说其多义性也会象多义词
或词组一样自然消失。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语言系统正是利用
了“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来解决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一矛
盾的。周礼全先生指出:“自然语言不同于形式语言的突出
特点,就是对语境的依赖性”〔14〕。

  “词组是有互补关系(即“搭配关系”)的一群词;一
个词组又可以做另一个词组的组成成分,其间也必须有互补
关系。除科学术语外,一个词往往包含很多的意义。句子里
每一个词的全部意义通过互补关系的选择,一般可以滤去无
关的意义,使语句作出确切的表达。”〔15〕不能通过内部
语词的互补关系消除多义性的句子,仍然可以和语境中的某
些要素(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发生互补关系,滤去无关的意义
。自然语言正是通过这些“互补关系的选择”来消除多义,
避免歧义的。

44
一个人在说话(表达)之前一般来说总会有一个完整但并不
很清晰的意念。比如他看到树上有苹果,感到饥饿,就对人
说:“我很想吃苹果。”这个句子是靠五个词一层套一层组
织上来的。“句中的符号每组成一层,就对说者想表达的‘
内容’接近一层。等到形成最后一层时,说者想表达的‘内
容’也就全部表达出来了。”〔16〕“每组成一层”都会排
除很多与“主旨”无关的意义。如“吃苹果”的“吃”就不
同于“吃馆子”“吃油墨”等组合中的“吃”。“吃”又可
以使“想”这个动词排除“思索”“怀念”等意义。所谓“
意在言先,”这个“意”就是句子的“主旨”。

  如果我们设想,当时说话的语境中不仅树上有果子,地
下也有。那么听话者至少可以作两个理解:Ⅰ、说者想吃树
上的苹果;Ⅱ、吃树上的或吃地下的都无所谓。这是语境歧
义。如果说者不愿吃地下的果子,他就应当对“苹果”一词
加以限定(如义Ⅰ),否则原句就不完整也不确定。如果是
义Ⅱ,不妨说原句是完整的、确定的。此外“想吃苹果”这
个意思也可以用另外的句子表达,如:“我饿了”“地下的
那个大苹果一定很好吃”。由此可见,语境或语用因素情况
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涉及说者听者本身的情况,往往要进
行一系列的推理,这些都远远不只是按照语词规范、语法规
则运用语言的问题。

45
自然语言排除歧义的具体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句内调整和
句外调整。

451
句内调整可以称作“语言手段”即词汇学和语法学的方法。
又分五种:

  (1)把多义词变为单义词。 例如:“那本书是黄色的
”“那本书是色情的”。
  (2)调整语序。 “这位先生谁都不认识”“谁都不认
识这位先生”。“看望了多病的张永明同学的父亲”看望了
张永明同学多病的父亲”。
  (3)改变语词。 如“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培养四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4)增加必要的语词。 这也可以理解为把原来需要依
赖语境的省略句改造为完全句。如“关心的是他母亲”“关
心他的人是他母亲”。“他过去了”“他过马路那边去了”

  (5)综合使用以上各种方法。 如:“他们在火车上写
标语”“他们正提着油漆桶用排笔在火车车箱外面写标语”


452
句外调整。就是利用上下文, 依照实际情境与思维顺序作出
调整。例如:

  “那本书是黄色的”“那本书是黄色的,这本书是绿色
的”。“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李四还
没还他”。“鸡不吃了”──“鸡不吃了,咱们吃鱼吧”。
情景语境也可以帮助确定句义。如“他过去了”这句话,在
河边说和在医院里说意义完全不同。

46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一文中提出了两个
“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我们只分析其中的第一个例子
──“他写了一封信给我”〔17〕。这句话有两个意思:Ⅰ
、信是给我的,动词“写”有“给予”义;Ⅱ、信不是给我
的,“我”只是信的转移中介。“写”只是“书写”义,没
有“给予”义。与“写”同类的词还有“搛、留、寄、汇”
等。我们认为由这类动词造成多义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
些动词“在是否包含给予的意义这一点上表现出不确定性”
〔18〕。这种情况和多义词很相似,只不过这些语义成分(
如“给予”)不是动词原有的,而是和句中其他词(如
“信”)发生互补作用后临时产生的。这类多义句由于自身
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句内调整。但是把它们放入一定的语
境中,其多义性很容易就消除了,如:“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问我那件事”,“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让我转交给你”。

47
自然语言中某些关于时间、颜色、年龄的语词具有模糊性。
实际上拿感性直观作参照,可以说所有的实体词都具有程度
不同的模糊性。这是因为模糊性是作为词义基础的心理表象
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模糊性正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也可以称作“模糊语言”。作为科学语言的“精确
语言”(如数学语言、现代逻辑语言)不过是这种模糊语言
的抽象化。

  多义和模糊在语义特征上是很容易区分的〔19〕。不大
容易和多义性相区分的是另一种语义特征─概括性。心理表
像是语义的基础,概括性是表象的基本属性,所以语词都具
有概括性。这里所说的与多义性有关联的概括性是指概括类
属表象的集合表象的概括性。集合表象类似数学的“集合”
,逻辑学上称做“集合概念”。例如:他上课去了,小张也
上课去了。其中“上课”就是集合概念,包括“讲课”和“
听课”两个具体意义。石安石先生在《说歧义》一文中介绍
了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鉴别多义和笼统的方法,称
作“并列检验法”。意思是“并列的两部分作不同理解而不
妨碍整个组合成立的,是笼统(即概括一笔者),否则是歧
义”〔20〕。上例中的“他”也许是去讲课。而“小张”却
是去听课,或者相反。不论哪种情况,句子都是站得住的。
所以“他上课去了”是个单义句。下句不同:“爸爸要开刀
,他也要开刀。”“爸爸”和“他”或者都生了病,要让医
生开刀;或者都是医生,要给病人开刀,不可能一此一彼。
可见“开刀”是多义句。又如:“小陈做了件衣服,小李也
做了件衣服。”“做衣服”也是集合概念,包括亲自动手做
,请别人做,为自己做,为别人做等,各种不同情况并列在
一起不相妨碍。所以“他做了件衣服”是单义句。“概括”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上课”包括讲课和听课。“多
义”是不同的意义,没有包含关系。

  自然语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统一体。它的许多
语词是概括与模糊的,但是通过言语的“专化作用”〔21〕
,可以变为具体的、精确的东西。自然语言中存在很多被数
学家称作“语言变量”的模糊性语词,但是也存在很多精确
性语词,例如数词就是其中的典型。自然语言对语境的依赖
性,反映了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信息载体的特征
──随机性与灵活性。语法则反映了自然语言中的规律性与
必然性。它使得这种普遍使用的通讯符号成为有序的、可以
组织的系统。自然语言中的同形异义、同形异构现象也是一
种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使自然语言用有限的
表达形式去反映无限的内容。总之,自然语言是丰富的,它
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反映是非
常灵敏的、灵活的和可塑的。比如多义性有可能使言语产生
歧义,但是人们完全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消除多义,避免歧义
。前文47 节举了一个关于“开刀”的多义句。目前在实
际生活中已不大使用“开刀”这个动词了,而代之以一个具
有更强组织性的名词:“手术”。这是一个集合概念,比如
:“这次手术很成功”。它还可以和很多动词搭配:“他明
天动手术”(指病人),“他明天有手术”(指医生)”,
“他正在做手术”(医生、病人都可以)。从这个实例我们
可以看到自然语言在表意功能上高度的灵活性与自组织能力


  自然语言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的一个非
常完善、有效的符号系统。它的丰富性、灵活性与完备性是
任何人工语言(包括精确的科学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这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语言由于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语
词的多义性,在使用中也存在发生歧义的可能此外它在构造
上往往是繁琐的,不利于思维的加工处理。所以在精确的科
学研究中,自然语言需要改造一改造为准确、简洁的科学语
言,例如以数学及现代逻辑为代表的形式化语言。

  美国数学家LA扎德曾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事实已经证明,数字计算机在处理机器系统方面确实非
常有效(所谓机器系统,是指行为由力学、物理、化学和电
磁学所规定的无性命系统)。可惜,这个结论对于人文系统
并不适用……人们普遍认识到,对于生理学、心理学、文学
、法律、政治、社会学和其他人类判断所及领域提出的基本
论题,计算机的应用没有提供多少启发。……有一个原理断
言高精度与高复杂性是不兼容的,这个原理可以称为不兼容
原理。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的一
般技术(这些技术立足于数值数据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在本
质上无法把握住人类思维过程及决策过程的高度复杂性。
……在极度的复杂性面前从精度方面撤退下来时,着手研究
语言变量的使用是自然的事。所谓语言变量是以自然或人工
语言中的字或句而不是以数作值的变量。用字或句而不用数
的原因是语言的特性,一般而言没有数那么明确〔22〕。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以精确性为唯一目标
“重建科学语言”,这不仅不可能,也是错误的,因为精确
与模糊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事实上“科学语言”必须以自然
语言为“元语言”,没有元语言一切科学语言都是无法理解
的。不仅如此,高度复杂性的理性综合活动,以及跳跃性的
“发散思维”(直觉、灵感),主要凭藉的还是具有高度灵
活变量的自然语言。实际上对任何一门科学来说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总是结合在一起的〔23〕。

  发展科学语言就是发展科学本身。这样就提出一个十分
重要的课题:怎样使用自然语言来进行科学思维,也就是自
然语言使用中的逻辑问题。正如周礼全先生所说:“人的思
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我们认为形式逻
辑要结合自然语言。”这是一个大有前途的科学课题,这就
是所谓“自然语言逻辑。”“现在的形式逻辑(包括正统的
数理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还太贫乏。逻辑结合语言,是
要研究丰富的自然语言中的逻辑形式,要结合语法修辞。”
“自然语言逻辑”或许可以看做是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
学科”。应当重视这类带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周先生还预言
:也许“若干年后,大学中普遍作为必修课的形式逻辑,就
不再是现在这种逻辑,而是自然语言的逻辑”〔24〕。

  各种人工语言,包括科学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等,都
是从人类自然语言这个“母体”上脱胎而来的,而且也仍然
需要不断从这个母体中吸取必要的营养。有人把语言学称作
一种“领先的科学”,仅就这点看也是肯定无疑的。古希腊
的神庙上镌刻了一句光照千秋的神喻──“认识你自己”。
语言学正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科学,它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科
学上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

注释:

〔1〕
据冯志伟先生1983 年在华中工学院讲授“计算语言学”时笔
者的记录。
〔2〕
转引自石安石:《说歧义》,《中国语言学报》1988 年第3
期。
〔3〕
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中国语文》1980年
第2期。
〔4〕〔5〕
周礼全:《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 载《哲学研究》1993年
第12期。
〔6〕〔7〕
以上均见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
》1980年第2期。
〔8〕
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黄长着、林书武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8页

〔9〕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开明书店出版, 1952
年12月合订本初版,第243页。
〔10〕
转引自李衍华主编:《逻辑病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1页。
〔11〕
引自邢公畹主编:《现代汉语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342页。
〔12〕
引自彭漪涟、余式厚:《趣味逻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版,第52页。
〔13〕
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8页。
〔14〕
周礼全:《边干边学加强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载《逻辑
与语言研究》(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15〕〔16〕
邢公畹:《语言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15页。
〔17〕
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
第2期。
〔18〕
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0年
第2期。
〔19〕〔20〕
参见石安石:《说歧义》,《中国语言学报》第3 期,商务
印书馆1988年12月。
〔21〕
邢公畹:《说句子的“专化作用”》, 《语文研究》1983年
第2期。
〔22〕
〔美〕LA扎德:《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陈
国权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23〕
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
周礼全:《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哲学研究》1993年第
12期。
发表于 2005-12-6 2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歧义的限制难点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关键是语义限制和语用限制。
发表于 2005-12-7 0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贴子很是及时

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尤其是自考班的语法教学中,歧义结构的研究是一个很不好处理又难以说清的问题。有许多学生对那些繁琐的分析不大感兴趣。以上贴子,从语法学、语义学的角度,以理论的说服力,说明了歧义结构的形成和分析机制。我觉得,现代汉语老师看了,会受到莫大的启发,我们给学生讲不清楚时,往往是自己对该问题没有钻研的时候。给学生讲一点儿,自己要知道的,就要是很多很多。记得一位美国语言学家说过:“只知其一,就不知其一”,以此语与同道共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06:45 , Processed in 0.0665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